亚健康吧 关注:78,118贴子:143,256

回复:把脉健康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大多数人认为这是赞美老师的,其实,很少有人知道,这就是英国护士南丁格尔倡导的崇高人道主义精神。
1820年5月12日,佛罗伦萨·南丁格尔(图9-4)的父母旅行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市的途中,在托斯卡纳大公国生下了她,并以这个城市给她起了名字。南丁格尔的家境非常富有。她的父亲威廉·爱德华是一个博学而有教养的人,母亲芬妮·史密斯也出身于英国的名门望族。她的父母为她提供了古典文学、数学、哲学和语言等方面的教育,也带她到欧洲各地感受不同的文化,更多更广泛地接触社会。南丁格尔年轻时,可以说过着十分优越的上流社会生活,有佣人服侍,在舞会、沙龙与贵族们唱歌跳舞。虽然表面看来令人羡慕,但南丁格尔并不喜欢这种生活方式,她具有高尚的理想追求。在她20岁时的日记里写道:“一个人必须有理想,它是虚弱者的拐杖,奄奄一息者的兴奋剂。我必须更多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她还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日记中写道:“我的心灵总是贴近穷人,尤其是那些被病痛折磨得痛苦呻吟的人。”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05楼2017-11-11 07:47
回复
    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妇女能够从事的工作很少,家庭主妇、文学家、护士是南丁格尔面临的为数不多的选择。她告诉她的父母:“能够成为护士,是因为上帝的召唤,因为人是最宝贵的;能够照顾人,使他康复,是一件神圣的工作。为了使命,我宁愿放弃婚姻,放弃社交,放弃金钱。”在那个时代,没有一个有身份的人愿意做护士,医院给人的感觉是恐怖的,意味着疾病和死亡。往往都是一些底层、无知、粗鲁、没有受过很好教育的女人愿意当护士。南丁格尔最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护士。她利用到欧洲旅游的机会,了解各地护理工作,最后她选定了德国凯撒斯劳滕的护士学校。1851年,在她已经31岁时,她毅然前往该院参加了4个月的护士短期训练班,终于实现了学护理的理想。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06楼2017-11-11 07:48
    回复
      1854—1856年,英国、法国、土耳其和俄国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战争初期,英国战地战士的死亡率高达42%。南丁格尔就主动申请到前线担任战地护士,在挚友也是克里米亚战争时期英国的作战部长西德尼·赫伯特的举荐下,她率领38名护士抵达前线,奋不顾身地救死扶伤。战地医院的生活条件极差,很多伤势可能不严重的伤员也都由于卫生状况不佳和护理不当而死亡。面对这种情况,她拿出自己的积蓄,竭尽全力排除各种困难,购买各种必需的物品、食品,对每一位伤员进行认真仔细的护理。仅仅半年左右的时间,英国伤兵员的死亡率就下降到了2.2%。她每天几乎工作20小时,当夜幕降临时,她便提着一盏小小的油灯,在长达4英里的营区里,逐床查看伤病员。士兵们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神”“克里米亚的天使”。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07楼2017-11-11 07:49
      回复
        美国大诗人朗费罗得知南丁格尔的感人事迹后,为她做了一首名为《圣妇菲洛米娜》的赞美诗:
        病房走廊里没有欢快,
        地板上飘着淫雨和寒风。
        看,就在那愁闷的地方,
        我看到一位女士手持油灯穿行暗淡的微光中,
        轻盈地从一间房屋走进另一间房屋。
        像是在幸福的梦境之中,
        无言的受伤士兵慢慢地转过头去,
        亲吻着落在暗壁上的
        她的身影。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08楼2017-11-11 07:49
        回复
          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忘我地工作着,不幸患上克里米亚热,但健康还没完全恢复,就又继续工作。1856年11月,她作为最后的撤离人员返回英国。南丁格尔做这些事并不是为了名誉,她甚至为了避开政府隆重的迎接仪式,化名“史密斯小姐”悄悄回到家里。她说:“我不要奉承,只要人民理解我。”但她一直被人们推崇为民族英雄,她的伟大事迹迅速传遍了欧洲。人们对护士工作的态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提倡用“四心”去对待每一位患者: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她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女护士,开创了护理事业,每一位立志做护士的人在进入学校时都要背诵开篇写到的《南丁格尔誓言》,就像医学生都要学习背诵《希波克拉底誓言》一样。1908年3月16日,她在88岁高龄时被授予伦敦城自由奖。国际护士节设立在南丁格尔的生日(5月12日)这一天,就是为了纪念这位近代护理事业的创始人。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09楼2017-11-11 07:50
          回复
            马克思和南丁格尔是同时代的人,他对南丁格尔的献身精神十分敬佩和感动。1912年,马克思在德国的《新奥得报》和美国的《纽约论坛报》写道:在当地找不到一个男人有足够的毅力去打破这套陈规陋习,能够根据情况的需要,不顾规章地去负责采取行动。只有一个人敢于这样做,那是一个女人,南丁格尔小姐。她确信必需的物品都在仓库里,于是带领几个大胆的人,真的撬开了锁,盗窃了女王陛下的仓库,并且向吓得呆若木鸡的军需官们说:“我终于得到了我需要的一切。现在请你们把你们所看到的去告诉英国女王吧!全部责任由我来负!”从此,世人都知道了这位伟大的女性。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10楼2017-11-11 07:52
            回复
              南丁格尔在1859年出版了《护理札记》,在南丁格尔学校和其他护理学校使用。在南丁格尔的指导下,琳达·理查兹成为美国第一个“训练有素”的护士,后来在美国和日本成为伟大的护理先驱。英国人把南丁格尔看作是英国的骄傲。1867年,在伦敦滑铁卢广场建立了克里米亚纪念碑,并为南丁格尔铸造提灯铜像,和西德尼·赫伯特的铜像并列在一起。1970年,又把她的大半身像印在英国10英镑纸币的背面(正面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半身像)。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11楼2017-11-11 07:52
              回复
                南丁格尔不仅开创了现代护理学,还在统计学和卫生改革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南丁格尔从小就显示出对数学的天分,被描述为“在统计的图形显示方法上,是一个真正的先驱”。她发明使用极坐标图饼图的形式,或称为南丁格尔玫瑰图,相当于现代圆形直方图,用来说明克里米亚战争时期在她管理的野战医院内,患者死亡率在不同季节的变化。那些不会阅读统计报告的国会议员,也能看懂她这种新颖的报告。1859年,南丁格尔完成另一本著作《医院摘要》,书中对医院建筑与医院管理提出了革命性理论,指出许多医院在建筑上的缺点,医院的设计首要条件是不能给患者带来危害而不是豪华,要考虑患者的安全、舒适、卫生。对医院的环境卫生管理、病房的陈设、床位的数量和清洁设备等,均提出了较详尽的论述。这本书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视为医院改革的权威言论与范本。
                1907年,国际红十字会设立了南丁格尔奖(图9-5),这是国际护理界的最高荣誉奖。1912年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九届国际红十字大会上首次颁发,以后每2年颁发一次,每次最多50名,用于表彰有关国家医护单位的护士、志愿助手、积极分子和定期支持者在护理事业中做出的卓越贡献。我国的护理事业虽然起步较晚,至今也有63人荣获南丁格尔奖。其中,1991年河南省商丘地区医院护理部主任吴静芳荣获第33届南丁格尔奖,1997年河南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孔芙蓉获得第36届南丁格尔奖。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12楼2017-11-11 07: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