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吧 关注:208,806贴子:1,191,602
  • 0回复贴,共1

《三个火枪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个火枪手
法国
大仲马 著
李青崖 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4年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996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字数:601000
定价:35.3元
三个火枪手是:阿多斯、波尔朵斯、阿拉宓斯。
主角是达尔大尼央。
其实,这应该是四个火枪手。
英国公爵巴京汉和法国王后安娜的爱情,另一边,是国王路易十三,还有红衣主教黎塞留。
达尔大尼央和波那雪太太的爱情,另一边,是达尔大尼央对米莱狄的爱情,还有吉第对达尔大尼央的爱情。
波那雪太太,针线杂货商的妻子,替王后管内衣的人,只是一个虚幻的影子,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达尔大尼央对米莱狄,说不清道不明,奇怪,做作,不知道到底为什么,心知肚明的敌人,还要演一出献殷勤和通奸的戏,仅仅是一场百合花的游戏。
吉第,米莱狄的侍女,反而是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吉第对达尔大尼央的爱情,就好像《红与黑》中,女仆对家庭教师于连的爱情一样。或者说,女仆爱上的男人,爱的却是女主人,在《三个火枪手》中,女仆的爱情是真实的,在《红与黑》中,家庭教师与女主人的爱情才超越了一切。
达尔大尼央真正占有的女人,应该是女仆吉第,在米莱狄那儿也或多或少占了点便宜,但是,达尔大尼央却一直声称自己爱的是波那雪太太。或许,莫名其妙的爱情,影子一样的爱情,还没有开始过就已经结束的爱情,是骑士时代的爱情审美观。骑士要的,是抱着爱人的尸体。
阿拉宓斯,神秘的手绢,神秘的情人,却是大元帅石勿莱斯夫人。这应该才是西方骑士爱的罗曼蒂克爱情。
波尔朵斯和律师的妻子戈革纳尔夫人,几乎是一种讽刺,却是这部小说写得最精彩的地方。因此,波尔朵斯也成为最具喜剧色彩的人物。故事结尾,波尔朵斯娶了戈革纳尔夫人,以及钱柜里的八十万利弗尔,倒是非常现实的爱情。
有一些非常奇怪的地方,至少是让人很困惑的地方。
国王与红衣主教的关系,既是老师与学生、国王与大臣的亲密关系,又是王权与教权、丈夫与潜在情人的敌对关系。
红衣主教是国王的老师,大权在握,权倾朝野。国王和红衣主教似乎是对立的,国王的火枪队和红衣主教的卫士见面就打,仇人一样,反映出的正是欧洲历史上的王权与教权之争。
另一方面,红衣主教似乎还想勾引王后。因此,巴京汉公爵真正的情敌,并不是国王,而是红衣主教。故事结尾,刺死巴京汉公爵、打败英国军队、任命达尔大尼央做火枪队副队长的人,就是红衣主教。
到最后,真正的恶人,似乎只有一个女人米莱狄。
米莱狄,美丽的女魔头,开始只是一种幻影,到达尔大尼央勾引米莱狄时,才作为一个配角,或者说对象,出现了。在英国监狱,勾引费尔顿,刺死巴京汉,就像是和小说几乎脱节的米莱狄的专题报告,有些繁琐,似乎多余的,写了不少。在修道院毒死波那雪太太,写得还不错。米莱狄的审判和处决,写得就比较精彩了。
这样看来,结尾的时候,米莱狄倒成为主角了。
修女,诱惑教堂神父,被逮捕;引诱监狱看守的儿子,逃出;刽子手,神父的哥哥,给她烙上火印;做了拉费耳伯爵夫人,就是阿多斯的妻子,阿多斯发现百合花,吊死她;做了英国吴英德伯爵夫人,红衣主教的手下,被达尔大尼央的爱情戏弄,诱惑费尔顿,刺死巴京汉,毒死波那雪太太;火枪手审判,刽子手处决。
米莱狄的故事,似乎很有传奇色彩,值得大书特书。可惜,在火枪手的故事里,她只是一个恶魔的化身,虚幻的存在。
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六十万字,倒不如小仲马的《茶花女》好看。
相比《红楼梦》、《金瓶梅》、《安娜·卡列尼娜》、《静静的顿河》、《追忆似水年华》、《飘》这些长篇小说,《三个火枪手》就少一些文学经典的东西,多了点通俗小说杂七杂八的东西。
完完整整看完一本书,和不看,到底有什么区别?那就是,看完,你会忘记,但是,不看,你永远不知道它到底说了些什么。
2017.1.25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02-23 22:2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