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圣吧 关注:120,210贴子:2,407,652

读《儒道》有感,不喜者请文雅地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儒道至圣》这本书,是我大概于2015年经朋友推荐而读的。其实关于网文,我涉猎极少,只系统读过《惊悚乐园》和《贩罪》,其余的则是走马观花,零零散散地看过一些。所以,对于《儒道》,也没办法去和其他的网文做过多比较。以下书评,纯粹是我个人对于《儒道》的理解,算得上追书三载刷书四遍的一点总结,不喜者请文雅地喷。
一、关于世界观
《儒道》一书,世界观是极其庞大的。纵观全书,已经有帝族时代,龙族时代,古妖时代,妖蛮时代,直到人族才气时代。永恒之火开篇明义,在第一章便将人族的前史呈现:周文王做《易经》,伐妖讨纣,孔圣逼迫妖界立千年不战条约,开启才气时代。才气体系,是永恒之火首创的,光凭这一点,永恒之火就为网文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才气体系的基础在于人族得文曲星青睐,文曲星光为人族提供才气(当然,这是最主要的方式,人族还有写诗词文可以增加才气,才气反哺天地等),人族运用才气,操控天地元气,进而杀敌护己。书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诸如秀才纸上谈兵,举人出口成章,进士唇枪舌剑,翰林神来之笔,大学士有文台,大儒有家国天下等等。主角方运穿越到圣元大陆的时间,是第一次两界山大战结束后,此时妖族正在筹备第二次两界山大战,而人族百年无新圣,实则已经到了快要被灭族的地步。方运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书传世诗词,进行改革,增加人族力量,为人族的延续争取一线生机。永恒之火借方运的视角,把一个恢宏壮阔的世界摆在读者面前,祖龙统摄万界之后离奇消失,镇狱邪龙带古妖反叛,玄龙大圣借龙门死守龙城,古妖祖帝苍岳开启黎明纪元,末日大帝以神罚之矛射杀古妖大圣、种四月树、、、让读者不得不惊叹于这波澜壮阔的神话一般的世界。当然,世界观宏大自有其好处,主角发挥的空间变得很多。目前主角身为人族,但同时也在古妖一族和龙族中得到了很好的地位。但世界观太过宏大,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坑未填完,或者写着写着就收不住了,那就不美了。这比较考验作者本人,我就不操心了。
二、关于主角
说实话,我觉得方运算得上是最苦逼的主角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很简单,他从始至终,都在逼迫自己。《儒道》里面,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方运对待敌人,那叫一个狠啊,动不动就碎文胆,裂文宫,甚至杀人。可谁又知道,方运对自己,那才是真狠!别的读书人自在如意,笑谈风月之时,方运在学习;别的读书人喝着花酒,逞其风流之时,方运在学习;别的读书人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时,方运在学习。方运一直都在学习,哪怕是在葬圣谷那样的险地。看看其他爽文里面的主角吧,打打怪,装***,泡泡妹子,开开后宫,躺着就把活儿干了。而方运呢,他几乎没有歇下来过,都说方运鬓角的头发是写碧血丹心损失寿命变白的,而我却觉得,那是无数个日日夜夜心怀苍生挑灯苦读累出来的。书中有一段我印象很深,那就是文相姜河川和右相曹德安带领官员和方运一起去喝酒,回来的时候方运感觉脚踩棉花,头脑空白,晕晕乎乎,十分舒服,可是,时间一到,方运文胆轻震,散去所有酒意,念叨了一句:时间不多了,便又开始学习。我不禁感叹,到底是什么,让方运如此拼命呢?若方运在我面前,或许他会告诉我,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妖蛮虎视眈眈,人族危机重重,他和其他读书人不一样,他有着华夏的经历,他明白万界的大势,他只有前进,只有前进,人族才有生机。方运,你真的肩负很多。其实,看《儒道》,看方运的事迹,虽然知道这只是小说,却也不禁心生愧疚,我们这一代人,并没有像妖蛮那样的外族来奴役我们,似乎也不存在像书中那样可能沦为食物的下场,所以,我们很懒散,明明学习环境是那么好,互联网,图书馆,书店,学习的资源如此丰富,又有几个人真正静下心来去好好学习呢?大家都抱着手机,玩跳一跳,打打游戏,看看事视频,心安理得地虚度光阴。或许,等有朝一日,有外星人来奴役我们,而我们学过的知识可以化为才气,你会不会后悔现在你错过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呢?
三、关于剧情
《儒道》一书,主线是方运的成长,支线很多,一个一个副本接踵而至,令人目不暇接,拍案叫绝。圣墟,登龙台,书山,学海,血芒,十寒等等副本,都是方运成长的轨迹,也带给了我很多欢笑。其实,《儒道》应该算是爽文,看方运如何打敌人的脸,真是赏心乐事。不过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剧情,那真的是好看!精彩!我只能说这两个字!有平淡的生活片段,诸如玉环学琴等,也有令人血液喷张的高潮部分,诸如林间射龟,月树神罚等,两者交掩叙进,令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还记得那句“身之所在,义之所存,以十年之寿,换天地正气”吗?还记得文王那句“何人伤吾人族虚圣”吗?永恒之火对于高潮的铺垫,描写犹如下了一场暴风雨,先狂风以做势,乱云以动心,惊雷以壮威,然后天象乱舞,风雨齐至,读者若风中摆柳,雨中浮萍,享受那无比的畅快淋漓。目前来看,我觉得月树神罚那一段算得上是本书最经典的一段,后面对于大场面的描写,有点难以超越,期待方运面对万圣神罚的场面吧。除了高潮的酣畅淋漓,我也喜欢方运平时的生活,的确,方运总是在奔波,他都很少有时间陪伴杨玉环。玉环是幸福的,因为有这个世界最优秀的男人爱她,但玉环也是孤单的,因为他不在她身边,很多时候,我都期待永恒之火多写一点方杨之间的生活琐事,好男人,国也得顾,家也得顾嘛。关于剧情这方面,能说的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那么多副本,见证方运的成长,见证方运的不忘初心,也希望永恒之火能够好好构思以后的剧情,你值得所有人的期待!
四、关于书魂
一本书,若想成为经典,词藻再堆砌,剧情再离奇都无用,唯有书魂才是最重要的。《儒道》一书,有血有肉,有骨有魂,奉为经典,实不为过。可能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儒道》的书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其书魂在于读书人,当自律自省,有的人认为其书魂在于对传统文化、诗词文化的代入传承,我认为,《儒道》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观,在于,人族面对外来物种的威胁时那不屈的抗争。人,这个种族,真的很奇怪,没有外界威胁的时候,那么爱内斗,可一旦出现外界威胁时,人族便会团结起来,爆发的那股力量,真的很强大。电影《环太平洋》中面对怪兽,人类开创机甲猎人计划抵御外敌,团结一致最后成功炸毁怪兽通道。《儒道》中,面对妖蛮入侵,人族舍生忘死拼战于两界山城头。那两界山,不就是中国的长城吗?那妖蛮,不就是胡虏吗?中国古代便修建长城,抵御匈奴入侵,近现代百年国耻,日本侵华,国民团结一心,共御外敌!这,不得不让我心潮澎湃,不得不让我热泪盈眶,《儒道》一书,哪里是写人族抗击妖蛮啊,分明是写我华夏铮铮铁骨,凌寒不屈!记得第一次两界山大战之时,战到最后,几乎是拿人命去填,那些人舍弃生命,想要保护的是什么?小到妻儿子女,大到祖宗社稷。人族,是个有信仰的种族,为信仰甚至不惜生命,这也是人族伟大的地方。还记得那些长年在两界山上的灰袍,他们沉默寡言,默默用生命守护人族,每每读起,都恨不得壮志饥餐妖蛮肉!都恨不得亲登两界山,诛妖千百回!
其实《儒道》一书,还有很多值得写的,三言两语远远道不尽,而每次读起,亦会有新的感悟。愿永恒之火保重身体,千万不要断更啊!最后,结场诗去下:
读《儒道至圣》有感
阅经三载四遍成,此次新翻又逢春。
心向人族求圣道,保家安国吾愿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3-05 12:12回复
    发现好评,吧里要是多一点这种贴子就好了@文豪衣知世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3-05 12:26
    收起回复
      大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3-05 12:27
      收起回复
        66666666666666666666666个大赞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3-05 12:38
        收起回复
          善!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3-05 12:48
          收起回复
            不得不说,这评判非常到位,简直一语到尽梦中人,字字珠玑,对儒道有了深刻的诠释,只是这样的好书评怎么这么少的人回复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3-05 12:57
            收起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8-03-05 14:07
              回复
                大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3-05 14:12
                收起回复
                  大善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3-05 15:13
                  收起回复
                    不多说,赞一个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3-05 15:19
                    收起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8-03-05 17:36
                      收起回复
                        你是文科大儒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8-03-05 18:38
                        收起回复
                          大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03-05 19: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