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教你考注会吧 关注:190贴子:442
  • 5回复贴,共1

【经验贴】一次过CPA六科433分(BT学院第二名):学渣如何逆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学员基本信息
作者:梅勒章京 BT学院六神班学员
学号:1610230054 在职备考

成绩单:

考霸画像:


1楼2018-03-20 17:19回复
    2017年BT学院64位CPA一次过6科、5科考霸经验贴:第十一篇
    文前预警:本文仅适用于学渣学酥体质人群,学霸学神切勿食用。
    本文专为学渣而作,不,本文即为学渣所作;恩,我就是36K纯渣渣,高考总分连CPA的分数都够不着(请自行领会).......相信阅读本文的朋友们绝大部分都比我姿势水平高。我在经历了BT学院7个半月的训练后取得了上述成绩,如果您因此在面对CPA这座高峰时有了些许信心,请看下文。


    2楼2018-03-20 17:19
    回复
      02
      方法篇——胸中应有丘与壑
      首先应当确立一个观念:CPA并不可怕。虽然其具有相当难度,努力程度与成功并不一定成正比,但是胜利向来不属于把CPA捧上神坛从而妄自菲薄的人,面对难以逾越的险峰,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努力逾越它。
      1各科学习方法
      01)审计
      审计带有理科的性质,不能死记硬背。第一遍学习时,我们基本是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的,只能通过做题慢慢培养审计思维。单选题以及综合题中的重大错报风险认定部分需要充分的逻辑思考,多选和简答题套路则相对固定一些。
      今年很多人考完审计出来大呼简单,成绩却离及格只有一步之遥,这是踩中坑的缘故。审计的一大特色是考点含蓄,例如这句:“当针对特别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仅为实质性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使用细节测试,或将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结合使用。”这一句话里其实包含着数个考点,选择简答都可以出题,不读十遍其义不现,对此我的应对方法是从讲义上抄录这些经典的语句下来,每天诵读,认真思索这一个知识点可以辐射多少个关联知识点,这将有利于我们避开暗藏陷阱。
      02)财管
      财管是妥妥的文科,狂背加狂做是不二法门。刚开始我们会恐惧于公式的繁杂,但其实考试并不要求我们论证公式,仅仅是运用公式而已,这就是它的简单之处。
      财管真正的难度在于计算量较大以及文字理解题不少,所以复习时注重在理解中记忆知识点以及刷题就很有必要。尤其大题,一定要掐表训练,练到条件反射,考场上真正能拯救我们的只有平时练习形成的肌肉记忆,除此别无他法。
      今年有些太重视战略而忽视了财管的练习,导致财管考出了最低分,实在追悔莫及。
      03)经济法
      经济法应当结合案例进行学习,使其鲜活起来,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考点较为固定,物权法合同法则灵活得多。
      在做案例题时最关键处在于精准定位知识点,因为大题中的小问一般为2-3分一道,知识点定位准确的话最少也能得到判断分,否则理由阐述再充分也是白费。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充分利用历年真题中的选择题来扫荡后三章的盲点。这是应对冷僻知识点比较有效的一个办法。
      04)会计
      会计自然是内容最多、耗时最长,同时也是开课最早的一门核心科目。
      在学习时重点在于理解,每一次学完新课,都必须自己安静的打通所有细节,不仅会计,所有科目都是一样,听课一遍有了基本印象,赶紧关机下来细细梳理第二遍,要吃透90%以上的知识点,临睡前再来第三遍,迅速浏览回顾,将知识带入梦乡。
      不要似懂非懂地往下走,否则迟早会付出代价。而到了考试中读题才是最紧要的,我的改错本上收录的会计错题无非两种:读错的题目和没读懂的题目。只要夯实基础,冷静读题,过关不是难事。
      05)战略
      在研究去年六神们的经验贴时我发现,大家都对战略并不怎么上心,付出的时间也是最少的,从而分数也很多是擦线飞过,所以我对于战略这门课程多倾注了一些精力,致使冷落了财管(财管君我错了)。
      学这门课程首先应将框架刻入骨髓,背个二三十遍很正常。选择题切不可掉以轻心,至于主观题,按彬哥的说法那就是客观题,套路极其明显,我面对一道大题第一步就是将心中相应的框架迅速输出敲到电脑上,然后复制粘贴题干信息即可。
      06)税法
      税法这门课程我认为有一定难度,学习时需要用框架将琐碎的知识点串起来,即“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应纳税额-税收优惠”链条记忆法。
      做题时要高度警惕陷阱,尤其选择题非常多坑,当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时候,往往答案却不是你以为的。
      最后两道企税及增消税综合题难度不高、题量不小,必须刻意练习,这样在最后一场考试的最后20分钟别人纷纷离场的时候自己是可以拿下很多分的,BT的学员一定要做到最后一秒钟。
      以上只是简述我对六门科目一点自己的看法,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经验全部建立在几个月有条不紊跟随进度的基础之上。
      若要将基础打得足够牢固,就必须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跟随彬哥稳稳地向前推进,学习六科最大的诀窍就是不讲诀窍,那么下面我们重点谈谈如何打牢基础。


      3楼2018-03-20 19:03
      回复
        02
        方法篇——胸中应有丘与壑
        首先应当确立一个观念:CPA并不可怕。虽然其具有相当难度,努力程度与成功并不一定成正比,但是胜利向来不属于把CPA捧上神坛从而妄自菲薄的人,面对难以逾越的险峰,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努力逾越它。
        1各科学习方法
        01)审计
        审计带有理科的性质,不能死记硬背。第一遍学习时,我们基本是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的,只能通过做题慢慢培养审计思维。单选题以及综合题中的重大错报风险认定部分需要充分的逻辑思考,多选和简答题套路则相对固定一些。
        今年很多人考完审计出来大呼简单,成绩却离及格只有一步之遥,这是踩中坑的缘故。审计的一大特色是考点含蓄,例如这句:“当针对特别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仅为实质性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使用细节测试,或将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结合使用。”这一句话里其实包含着数个考点,选择简答都可以出题,不读十遍其义不现,对此我的应对方法是从讲义上抄录这些经典的语句下来,每天诵读,认真思索这一个知识点可以辐射多少个关联知识点,这将有利于我们避开暗藏陷阱。
        02)财管
        财管是妥妥的文科,狂背加狂做是不二法门。刚开始我们会恐惧于公式的繁杂,但其实考试并不要求我们论证公式,仅仅是运用公式而已,这就是它的简单之处。
        财管真正的难度在于计算量较大以及文字理解题不少,所以复习时注重在理解中记忆知识点以及刷题就很有必要。尤其大题,一定要掐表训练,练到条件反射,考场上真正能拯救我们的只有平时练习形成的肌肉记忆,除此别无他法。
        今年有些太重视战略而忽视了财管的练习,导致财管考出了最低分,实在追悔莫及。
        03)经济法
        经济法应当结合案例进行学习,使其鲜活起来,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考点较为固定,物权法合同法则灵活得多。
        在做案例题时最关键处在于精准定位知识点,因为大题中的小问一般为2-3分一道,知识点定位准确的话最少也能得到判断分,否则理由阐述再充分也是白费。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充分利用历年真题中的选择题来扫荡后三章的盲点。这是应对冷僻知识点比较有效的一个办法。
        04)会计
        会计自然是内容最多、耗时最长,同时也是开课最早的一门核心科目。
        在学习时重点在于理解,每一次学完新课,都必须自己安静的打通所有细节,不仅会计,所有科目都是一样,听课一遍有了基本印象,赶紧关机下来细细梳理第二遍,要吃透90%以上的知识点,临睡前再来第三遍,迅速浏览回顾,将知识带入梦乡。
        不要似懂非懂地往下走,否则迟早会付出代价。而到了考试中读题才是最紧要的,我的改错本上收录的会计错题无非两种:读错的题目和没读懂的题目。只要夯实基础,冷静读题,过关不是难事。
        05)战略
        在研究去年六神们的经验贴时我发现,大家都对战略并不怎么上心,付出的时间也是最少的,从而分数也很多是擦线飞过,所以我对于战略这门课程多倾注了一些精力,致使冷落了财管(财管君我错了)。
        学这门课程首先应将框架刻入骨髓,背个二三十遍很正常。选择题切不可掉以轻心,至于主观题,按彬哥的说法那就是客观题,套路极其明显,我面对一道大题第一步就是将心中相应的框架迅速输出敲到电脑上,然后复制粘贴题干信息即可。
        06)税法
        税法这门课程我认为有一定难度,学习时需要用框架将琐碎的知识点串起来,即“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应纳税额-税收优惠”链条记忆法。
        做题时要高度警惕陷阱,尤其选择题非常多坑,当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时候,往往答案却不是你以为的。
        最后两道企税及增消税综合题难度不高、题量不小,必须刻意练习,这样在最后一场考试的最后20分钟别人纷纷离场的时候自己是可以拿下很多分的,BT的学员一定要做到最后一秒钟。
        以上只是简述我对六门科目一点自己的看法,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经验全部建立在几个月有条不紊跟随进度的基础之上。
        若要将基础打得足够牢固,就必须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跟随彬哥稳稳地向前推进,学习六科最大的诀窍就是不讲诀窍,那么下面我们重点谈谈如何打牢基础。


        4楼2018-03-20 19:03
        回复
          02
          方法篇——胸中应有丘与壑
          首先应当确立一个观念:CPA并不可怕。虽然其具有相当难度,努力程度与成功并不一定成正比,但是胜利向来不属于把CPA捧上神坛从而妄自菲薄的人,面对难以逾越的险峰,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努力逾越它。
          1各科学习方法
          01)审计
          审计带有理科的性质,不能死记硬背。第一遍学习时,我们基本是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的,只能通过做题慢慢培养审计思维。单选题以及综合题中的重大错报风险认定部分需要充分的逻辑思考,多选和简答题套路则相对固定一些。
          今年很多人考完审计出来大呼简单,成绩却离及格只有一步之遥,这是踩中坑的缘故。审计的一大特色是考点含蓄,例如这句:“当针对特别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仅为实质性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使用细节测试,或将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结合使用。”这一句话里其实包含着数个考点,选择简答都可以出题,不读十遍其义不现,对此我的应对方法是从讲义上抄录这些经典的语句下来,每天诵读,认真思索这一个知识点可以辐射多少个关联知识点,这将有利于我们避开暗藏陷阱。
          02)财管
          财管是妥妥的文科,狂背加狂做是不二法门。刚开始我们会恐惧于公式的繁杂,但其实考试并不要求我们论证公式,仅仅是运用公式而已,这就是它的简单之处。
          财管真正的难度在于计算量较大以及文字理解题不少,所以复习时注重在理解中记忆知识点以及刷题就很有必要。尤其大题,一定要掐表训练,练到条件反射,考场上真正能拯救我们的只有平时练习形成的肌肉记忆,除此别无他法。
          今年有些太重视战略而忽视了财管的练习,导致财管考出了最低分,实在追悔莫及。
          03)经济法
          经济法应当结合案例进行学习,使其鲜活起来,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考点较为固定,物权法合同法则灵活得多。
          在做案例题时最关键处在于精准定位知识点,因为大题中的小问一般为2-3分一道,知识点定位准确的话最少也能得到判断分,否则理由阐述再充分也是白费。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充分利用历年真题中的选择题来扫荡后三章的盲点。这是应对冷僻知识点比较有效的一个办法。
          04)会计
          会计自然是内容最多、耗时最长,同时也是开课最早的一门核心科目。
          在学习时重点在于理解,每一次学完新课,都必须自己安静的打通所有细节,不仅会计,所有科目都是一样,听课一遍有了基本印象,赶紧关机下来细细梳理第二遍,要吃透90%以上的知识点,临睡前再来第三遍,迅速浏览回顾,将知识带入梦乡。
          不要似懂非懂地往下走,否则迟早会付出代价。而到了考试中读题才是最紧要的,我的改错本上收录的会计错题无非两种:读错的题目和没读懂的题目。只要夯实基础,冷静读题,过关不是难事。
          05)战略
          在研究去年六神们的经验贴时我发现,大家都对战略并不怎么上心,付出的时间也是最少的,从而分数也很多是擦线飞过,所以我对于战略这门课程多倾注了一些精力,致使冷落了财管(财管君我错了)。
          学这门课程首先应将框架刻入骨髓,背个二三十遍很正常。选择题切不可掉以轻心,至于主观题,按彬哥的说法那就是客观题,套路极其明显,我面对一道大题第一步就是将心中相应的框架迅速输出敲到电脑上,然后复制粘贴题干信息即可。
          06)税法
          税法这门课程我认为有一定难度,学习时需要用框架将琐碎的知识点串起来,即“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应纳税额-税收优惠”链条记忆法。
          做题时要高度警惕陷阱,尤其选择题非常多坑,当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时候,往往答案却不是你以为的。
          最后两道企税及增消税综合题难度不高、题量不小,必须刻意练习,这样在最后一场考试的最后20分钟别人纷纷离场的时候自己是可以拿下很多分的,BT的学员一定要做到最后一秒钟。
          以上只是简述我对六门科目一点自己的看法,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经验全部建立在几个月有条不紊跟随进度的基础之上。
          若要将基础打得足够牢固,就必须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跟随彬哥稳稳地向前推进,学习六科最大的诀窍就是不讲诀窍,那么下面我们重点谈谈如何打牢基础。


          5楼2018-03-20 19:03
          回复
            02
            方法篇——胸中应有丘与壑
            首先应当确立一个观念:CPA并不可怕。虽然其具有相当难度,努力程度与成功并不一定成正比,但是胜利向来不属于把CPA捧上神坛从而妄自菲薄的人,面对难以逾越的险峰,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努力逾越它。
            1各科学习方法
            01)审计
            审计带有理科的性质,不能死记硬背。第一遍学习时,我们基本是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的,只能通过做题慢慢培养审计思维。单选题以及综合题中的重大错报风险认定部分需要充分的逻辑思考,多选和简答题套路则相对固定一些。
            今年很多人考完审计出来大呼简单,成绩却离及格只有一步之遥,这是踩中坑的缘故。审计的一大特色是考点含蓄,例如这句:“当针对特别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仅为实质性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使用细节测试,或将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结合使用。”这一句话里其实包含着数个考点,选择简答都可以出题,不读十遍其义不现,对此我的应对方法是从讲义上抄录这些经典的语句下来,每天诵读,认真思索这一个知识点可以辐射多少个关联知识点,这将有利于我们避开暗藏陷阱。
            02)财管
            财管是妥妥的文科,狂背加狂做是不二法门。刚开始我们会恐惧于公式的繁杂,但其实考试并不要求我们论证公式,仅仅是运用公式而已,这就是它的简单之处。
            财管真正的难度在于计算量较大以及文字理解题不少,所以复习时注重在理解中记忆知识点以及刷题就很有必要。尤其大题,一定要掐表训练,练到条件反射,考场上真正能拯救我们的只有平时练习形成的肌肉记忆,除此别无他法。
            今年有些太重视战略而忽视了财管的练习,导致财管考出了最低分,实在追悔莫及。
            03)经济法
            经济法应当结合案例进行学习,使其鲜活起来,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考点较为固定,物权法合同法则灵活得多。
            在做案例题时最关键处在于精准定位知识点,因为大题中的小问一般为2-3分一道,知识点定位准确的话最少也能得到判断分,否则理由阐述再充分也是白费。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充分利用历年真题中的选择题来扫荡后三章的盲点。这是应对冷僻知识点比较有效的一个办法。
            04)会计
            会计自然是内容最多、耗时最长,同时也是开课最早的一门核心科目。
            在学习时重点在于理解,每一次学完新课,都必须自己安静的打通所有细节,不仅会计,所有科目都是一样,听课一遍有了基本印象,赶紧关机下来细细梳理第二遍,要吃透90%以上的知识点,临睡前再来第三遍,迅速浏览回顾,将知识带入梦乡。
            不要似懂非懂地往下走,否则迟早会付出代价。而到了考试中读题才是最紧要的,我的改错本上收录的会计错题无非两种:读错的题目和没读懂的题目。只要夯实基础,冷静读题,过关不是难事。
            05)战略
            在研究去年六神们的经验贴时我发现,大家都对战略并不怎么上心,付出的时间也是最少的,从而分数也很多是擦线飞过,所以我对于战略这门课程多倾注了一些精力,致使冷落了财管(财管君我错了)。
            学这门课程首先应将框架刻入骨髓,背个二三十遍很正常。选择题切不可掉以轻心,至于主观题,按彬哥的说法那就是客观题,套路极其明显,我面对一道大题第一步就是将心中相应的框架迅速输出敲到电脑上,然后复制粘贴题干信息即可。
            06)税法
            税法这门课程我认为有一定难度,学习时需要用框架将琐碎的知识点串起来,即“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应纳税额-税收优惠”链条记忆法。
            做题时要高度警惕陷阱,尤其选择题非常多坑,当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时候,往往答案却不是你以为的。
            最后两道企税及增消税综合题难度不高、题量不小,必须刻意练习,这样在最后一场考试的最后20分钟别人纷纷离场的时候自己是可以拿下很多分的,BT的学员一定要做到最后一秒钟。
            以上只是简述我对六门科目一点自己的看法,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经验全部建立在几个月有条不紊跟随进度的基础之上。
            若要将基础打得足够牢固,就必须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跟随彬哥稳稳地向前推进,学习六科最大的诀窍就是不讲诀窍,那么下面我们重点谈谈如何打牢基础。


            6楼2018-03-20 19: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