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空间美术学校吧 关注:217贴子:1,740
  • 0回复贴,共1
日前,在河南南阳某中学举行了“手机销毁大会”。据了解,有几十部从学生手里没收来的手机先用锤子砸烂,然后被扔进水桶。小编只想说:这样粗暴销毁手机的中学,其实是在毁学生!
摧毁了学生的自由和自尊
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意义不亚于当年的学生有一本自己的“私密”日记。
手机,这片青春期学生的自由领地,在很多学生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家长和老师不妨想想:成绩排名搞到崩溃的高中生,为何一拿到手机就像“久旱逢甘霖”?难道仅仅是手机游戏的诱惑?
“手机里只有游戏”,其实这是很多家长、老师的偏见。手机里有学生的朋友圈、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更是与同学交流的重要载体和交往工具。手机是应试教育重压下,很多学生的宣泄渠道和心理依托!
尽管这不合理,但是在“老师天天排名,家长周周问分”的严苛环境下,有几个老师和家长关心过孩子学习之外的事情?不客气地说,是不负责任的家长和老师把孩子推到了手机那里,反过来又要剥夺孩子使用手机的权利!
每个人都曾经历过青春期,都曾有过叛逆不羁的少年时光。可悲的是,我们的老师、家长从少年变成青年人、中年人后,忘记了自己当年对自由、自尊的那份敏感和珍视,变成了对孩子的“侮辱者”!这种轮回在不断上演,只不过从昔日的私拆信件、偷看日记,变成了没收手机、一旦不从就要销毁。
摧毁了学生的理性认识
砸毁学生手机的理由,归根结底最核心的一条,无非是:影响学习、影响高考!
是啊,高考面前,别说手机可以砸毁。学生从进入高中那天起,就被教导:这三年,你自己不再属于自己,你就是刷题的机器!
学生的世界不是自己的世界,而是为了“高考”而存在的世界。高考那些被固化的内容就像一个魔咒,寒窗十余载,学校不是培养一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是训练学生如何成为在“高考”中胜出的“英雄”。
使用手机,这个在现代成年人看来稀松平常的的行为,为何在面临高考的学生那里就变得“罪不可赦”?
归根结底,是高考被人为扭曲了!今天的高考和古代的科举制度特别像。一开始,每个普通人都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学习,最后就能走向成功巅峰、光宗耀祖。等真正进入其中的时候才发现,为了赢得科举或高考,首先要放弃的是人本身的权利,然后再按照考试的要求去“塑造”自己。
真正有求学潜质、把上名校作为自己目标的学生,在学习时间,你把手机打开送给他都不会碰!
承认学生的差别,承认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体,不要用整齐划一的目标去规划每个学生的人生,让高考回归一次考试的本质。手机这个小东西就不会变成“洪水猛兽”!
摧毁了学生培养自制能力的机会
如今的00后都是互联网原住民,不接触手机,在学生眼中简直是不可理喻的远古人!完全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其实学校老师和家长都心知肚明:根本不可行!
但家长总担心手机里有不良信息,手机游戏会让孩子沉迷其中,微信和QQ会结识“坏人”;学校总担心学生沉迷手机影响学习,影响排名,影响高考成绩。
家长和学校的这种担心可以理解。青春期学生的自制力也较差,面对现在五花八门的手机应用,也确实容易玩物丧志,需要家长和学校的正确引导。但正确的做法是提醒、引导、帮助,而不是剥夺、偷窥甚至砸毁!
为什么学校和家长不这样做呢?无非二种可能。其一,就是如前所述,用不科学、不合法的方式来震慑学生,缺乏循循善诱和引导的能力、耐心,更对学生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没有信心。其二,则是在采用外界认可的“堵不如疏”的方法后,依然无效,依然“沉迷”,才出此下策,实为无奈之举。不管哪种情况,都是教育无方的表现。
当然,有老师会说,现在的学生不服管;甚至有人说,“不狠狠打压他们的野性,学校就翻了天”。种种理由,还是骨子里的“威权意识”作祟,就是认为学生应该做温顺听话的小绵羊,就是不相信学生有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
砸毁手机,不仅于法无据,而且涉嫌违法!尤其是没有征得手机实际所有人——家长的同意,就粗暴销毁,更是对公民合法财产权的践踏!
每个成年人都是从校园中走出来的,规则意识、守法意识也是从校园里开始培养的。如果学生在价值观尚未形成时,就被老师告诉:谁权大谁就能决定你做什么,谁就能砸毁你的手机。不难想象,学生走入社会后,会怎样对待规则!怎样对待他人!因为学生的印象中,规则是苍白无力的,可以被轻易“砸毁”!
摧毁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近日最热的新闻,应该是清华附小的学生对苏轼的研究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大数据分析、完美的excel表格和堪比专业水平的PPT,估计很多高中老师都做不到。
真正的牛校,不会限制学生使用电脑、pad、手机等现代信息工具。相反,他们会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接触互联网,鼓励学生掌握获取、分析信息的能力。
因为这些牛校的管理者知道,未来社会需要的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所谓苦学型人才,而是头脑活络、善于思考、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才。
当老师们都已经习惯从资源网站下载试题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为什么还要限制学生使用手机这个最起码的信息工具呢?
面对一波波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浪潮,如果还把学生困在书本中,如果仅仅盯住手机上有游戏的负面作用,那么,这种不同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只会越拉越大!


1楼2018-04-07 16:2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