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吧 关注:26,795贴子:83,364
  • 10回复贴,共1

请教下,真核DNA复制过程中领头链引物切除后是如何补齐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各位大神,问下 真核DNA复制过程中领头链引物切除后是如何补齐的, 随从链最终5`端引物切除后会引起子链变短,需要靠端粒来解决,这个我知道,但是没有什么文献说领头链引物切除会引起子链变短,也没哪本书说到领头链的切除部分要如何补齐的,,,,请各位大大帮忙解惑 谢谢啦


1楼2018-08-01 04:15回复
    同问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9-12-21 16:02
    回复
      如果把双向复制的复制泡完整地画出来,就可以看出,前导链的引物切除后,可以从它旁边的冈崎片段3’末端延伸,从而把gap补上。
      滞后链的末端引物切除,才会引起端粒变短。



      IP属地:江苏3楼2019-12-23 17:09
      收起回复
        蹲一位大佬来解答,毕业前应该可以等到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12-30 12:28
        收起回复
          合成生物数据库RxnFinder报道


          IP属地:湖北5楼2023-03-28 10:24
          回复
            因为复制其实是双向进行的。即实际形成的并不是复制×,而是复制泡。
            把DNA的两条链分别记为A链和B链。如果在复制起点的左边,A链为前导链,B链为滞后链,那么在复制起点的右端,A链则为滞后链,B链为前导链。
            因此,对于A链而言,复制起点右边那部分(作为滞后链的那部分)末端的引物切除后无法通过DNA聚合酶补齐,而是需要用到端粒酶;
            而对于B链而言,则是复制起点左边那部分(作为滞后链的部分)末端的引物无法补齐。
            而对于A、B两链各自作为前导链的部分而言,由于它们作为滞后链的部分为它们提供了3‘末端(图中红色方框部分),因此,被切除引物的地方可以直接通过DNA聚合酶补齐。

            总结:1.DNA的复制是双向的;
            2.因此,对于每一条链而言,都有一部分作为前导链,一部分作为滞后链;
            3.它们各自作为滞后链的部分,需要用到端粒酶补齐被切除的引物。
            4.即,对于新复制出来的子链而言,都只有一端“受损”,另一端正常。


            IP属地:中国香港6楼2023-05-30 23:5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