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吧 关注:6,432贴子:323,435
  • 7回复贴,共1

     宝坻杯京津冀评剧票友大赛决赛观后  本人全程观看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宝坻杯京津冀评剧票友大赛决赛观后
  本人全程观看了宝坻杯京津冀评剧票友大赛的决赛,不说选手的表现如何,先对这次比赛的公平性提出些质疑。首先说,这个比赛的打分环节,选手演唱完毕,评委打分不亮分,等比赛结束再公布分数,那么问题来了,得不到选手和观众的监督,怎样保证分数的公平,还不是评委和主办方说多少就是多少。不得不让观众产生怀疑。这就相当于一个设计好的剧本,这帮评委去演。这与足球踢假球有什么区别。有传言,这次比赛的第一名是内定的,作为普通观众,没有证据不敢妄加指责,不过凭分析可知,我们看看最后的结果,比赛的前两名,再看看评委阵容,熟悉评剧的朋友,你懂的。正如有的观众提出:为了避嫌,如果评委与选手之间存在师承关系,那么该评委应该相应的回避。
  近年来的戏曲比赛,种种不公平的现象并不鲜见。前段时间某比赛,因为打分出现了现场秩序混乱。还有的选手因受到不公平待遇而气的大病一场。然而本人想说,很多比赛没有公平可言,成绩也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广大票友要想证明自己,不一定非得通过比赛这一条路。如果真想参加,就当去玩儿,不要当真。此外,戏曲比赛不能全盘否定,公平的戏曲比赛还是存在的,所以说,票友们在参加之前一定要擦亮眼。
  这次宝坻杯大赛结束以后,戏迷们在群里展开激烈的讨论。有人义愤填膺,为选手鸣不平,有人表示:“我在现场,有的选手从唱腔到做派,再到扮相都很棒,结果,成绩不高。那些不太好的成绩反到上去了。我看,就是评委拿观众当傻子。”还有人感叹:“戏迷认真,专业的在玩弄我们。为什么很多戏曲人不做评剧节目,就是因为太黑暗了。他们嘴里喊着弘扬评剧,心里想的是什么,谁知道?”也有人以其他大赛为例:“有的比赛,主办方人员明目张胆的说,‘我们弄点儿灰色收入,怎么了?’”通过戏迷们的聊天可以看出,大家对这样的比赛已经深恶痛绝。正如一位参赛票友所说:“我不要成绩,我要公平。”
  这次比赛,,有些选手虽未获得理想成绩,未达到观众的期望值,但本人知道,他们很多人都活跃于评剧舞台,受到广大观众戏迷以及专业人士的认可。也有人在全国性的大赛中斩获大奖。因此,一次宝坻杯的比赛,无法否定他们的实力。他们在台上的表现,观众都看在眼里,相信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另外,通过这次比赛,能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到戏曲比赛的弊病。作为本次大赛的主办方,无论从大赛初衷,比赛规则以及评委责任,都要重新审视,听取观众的意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9-20 11:18回复
    赛场如战场。清唱和彩唱是两个概念,评委都是全面衡量的。以前的人在全国比赛得奖就没有黑暗了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9-20 12:19
    收起回复


      IP属地:黑龙江3楼2018-09-21 07:00
      回复
        比赛的评委确实应该避嫌的。另外,现场打分的比赛倒是可以一组一组(比如5名)的亮分,这样做的好处是评委在几名选手比赛完之后还可以修改前面几个选手的成绩,因为只有在对比中才能知道是不是给前面的选手分数太低了还是太高了,但不能等到所有人比赛完再亮分,这样有暗箱操作的嫌疑。


        4楼2018-09-21 09:41
        回复
          作为评委应该做的公平,公正,对得起评委这个称号。要是不能做到就赶紧下来,不要丢人


          5楼2018-09-21 19: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