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往事吧 关注:2,154贴子:18,274
不好意思!我又可耻的水帖了!!!
《邪恶的凡人》后续第三弹!!!
这次是黄虽的个人故事!!!
天空岚狮虎镇楼!!!!!!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10-31 09:02回复
    二楼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8-10-31 09:02
    回复
      神眷顾着谁呢?
      Cain,险恶而自私,他却活着。
      Abel,敬畏而真诚,他却死了。
      ……
      ……
      到底眷顾谁呢?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8-10-31 09:13
      回复
        我是黄虽,通过《污人》的最后一个小节,我被简单的介绍了出来。
        通过王即的自述,他认为我的思维方式是“思维弹跳”,那是一种从虚无中跳跃的思维模式,中间的步骤被无限省略了。
        实际上,并非如此。
        我的思维模式,应该是——思维复刻。
        通过观察尽可能的现象,细节,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源,复刻一个有可能的思维。
        王即在想,我就跟他一起同步想象。没错,就是这样,等他说出他的结论,我也随之亮出了他的结论。并非某种预知能力,纯粹是一种同调协调。
        当然,仅限王即。他思维模式存在的【误差】几乎为零。
        所谓误差,就是同调成功率的限制因素。
        比方说,我通过一个人五分钟进行的行为,可以判断他之前半个小时在做什么。
        也算是情景推理,现象推理的一个过程吧。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8-10-31 09:25
        回复
          思维复刻的方式,可以让我更接近两种特别的“生物”。
          第一种,克隆人。
          第二种,人工智能。
          脑洞之旅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8-10-31 10:21
          回复
            首先,这里克隆人的概念,需要重申一遍,不是克隆我自己。而是,克隆别人。
            我可以通过模仿别人的行为方式来完成复刻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好吧,这有点胡闹。
            即便像武侠小说里的易容千面之术,都是有瑕疵的,它无法复制这个人的性格,癖好,以及其他的,有可能被人戳穿的种种行为。是的,我能复制,我称之为——性格克隆。
            你会觉得这很玄乎。其实,我的做法与“演员”无异,不过他们更擅长从外型和性格去还原,而我,则是从思维层面还原。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8-10-31 17:08
            回复
              只要我获得的“信息”越完备,就越能掌握到对象的思维模式和思维层次。复刻就可以开始了。我承认,这也很像读心。
              当然,这会有误差。
              要知道,所有实验都存在误差。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8-10-31 17:11
              回复
                第二种,人工智能。
                对不起,根本不能它说的那么高大上。它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基础的不能再基础的——算法流程图。
                流程图是揭示和掌握封闭系统运动状况的有效方式。作为诊断工具,它能够辅助决策制定,让管理者清楚地知道,问题可能出在什么地方,从而确定出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
                流程图有时也称作输入-输出图。该图直观地描述一个工作过程的具体步骤。流程图对准确了解事情是如何进行的,以及决定应如何改进过程极有帮助。
                流程图使用一些标准符号代表某些类型的动作,如决策用菱形框表示,具体活动用方框表示。但比这些符号规定更重要的,是必须清楚地描述工作过程的顺序。流程图也可用于设计改进工作过程,具体做法是先画出事情应该怎么做,再将其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8-10-31 17:25
                回复
                  先根据观测对象,制定一个把这个人行为具现化的算法流程图。
                  在我看来,这也勉强算是“人工智能”吧。一个活着的算法流程图。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8-10-31 17:28
                  回复
                    好吧,没有故事的话,就没有意义了。
                    这勉强算是王即初中时代的故事吧。
                    你们可能难以接受这种题材了吧,又是校园题材?没错。
                    但是这个故事并不会太无聊,因为这是一个充满,阴谋,陷害的故事。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8-11-01 08:27
                    回复
                      初一那会儿,我因为身体不太好,比别人晚上学两三年,所以比同班同学大两岁甚至三岁。但是又因为我个子有点矮,长相长得也不是太成熟,好歹没有人会太在意。
                      老师把我安排到了第二排的位置。这个位置看黑板还是反光厉害的,不过这本身对我的学习没有太大影响。
                      开学没多久,我就遇到了匪夷所思的事情了。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8-11-01 09:19
                      回复
                        “太恶心了,是谁在你的文具袋里放了一只虫子。”坐在我后座的女生指着她同桌的文具袋里的虫子说道。
                        文具袋被放虫子的女生叫陈瑶,是我们班的生物课代表。
                        陈瑶的态度似乎很平静,这使得我也忍不住好奇看她的表情了。
                        当我回过头,一下子就被一张稚嫩而美丽的脸吸引住了。
                        此时此刻,她害怕的紧闭着眼,咬着下唇。
                        之后,我顺手就将虫子从她的文具袋里取了出来。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8-11-01 11:53
                        回复
                          那其实是一只随处可见的臭虫。
                          陈瑶向我简单的道谢了,我觉得那并非什么难事。我家猫先生身上的虱子我都能抓出来。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8-11-01 13:29
                          回复
                            第二回,同样的事发生在了另外一个人身上。
                            一个坐在最后一排座位的女生桌兜里出现了同一个品种的虫子。
                            那个女生叫齐甜,她的长相根本算不上“甜”,只能用“不堪入目”来形容,她的嘴鼻子似乎因为某种病导致变成了畸形,而头发和衣服也显得邋遢无比。靠近她的话,能闻到一种酸臭。
                            据说她是特困生,之所以能上这所学校,也是因为学校之前的“救助贫困项目”。实际上,在初一这个年级里每个班上都有。
                            为什么坐在第二排的我会知道呢?
                            因为齐甜当时发现桌兜里的虫子时,大发雷霆。还对着其他同学大喊着“你们城里人是不是看不惯我!所以就这样捉弄我?!”
                            嗯……我觉得她的反应确实有些过激。但这也属于正常,通过我以她作对象拟定的“算法流程图”,假设她在当时发现虫子的情绪属于稳定不激动,这种情况只有3%的可能性。
                            我承认,这种把任何人量化,数据化的做法有失妥当。但是那些心理学,不也是做这种工作么?通过一些行为,推敲出某类心理问题。当然,往往能得到一些满意的效果。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8-11-01 15:20
                            回复
                              好了,谁会是始作俑者呢?
                              我在无聊的时候,复刻了两人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路径,也就是模拟了两人平常可能回去的地方。千万不要误会,并非是那种跟踪狂的行径。只是探查了两人去的频率较多的地方,当然除了卫生间和宿舍。
                              尽管,学校,宿舍,食堂,这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非常简易。但是对陈瑶和齐甜来讲。她们还时不时地去一个地方——生物实验室。
                              生物实验室对于刚上初中的小学生们而言,确实有些稀奇。毕竟使用显微镜观察叶子切片之类,真的非常有趣。用显微镜观察微观世界,就仿佛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但是陈瑶和齐甜去的次数,就有些不太正常了。
                              先说说陈瑶,她作为生物课代表,来生物实验室应该属于正常。但是,她经常会在同学们上完生物实践课时,逗留在教室很久。尤其是生物课作为最后一节课的时候,逗留时间尤为突出。
                              再者,就是齐甜。我总能在不经意间,看到她往生物实验室奔跑。她绝对是向生物实验室跑去的,我可以保证。因为生物实验室的位置恰巧在两个走廊的交界角落处。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8-11-01 15: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