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吧 关注:427,337贴子:94,464,840

【贴设】    :     世代簪缨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余闻孔子称曰“甚矣鲁道之衰也!洙泗之间龂龂如也”。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隐桓之事;襄仲杀適立庶;三家北面为臣,亲攻昭公,昭公以奔。至其揖让之礼则从矣,而行事何其戾也?
      这是个矛盾的年代。它极黑暗也极光明,它极禁锢也极自由,它极虚幻也极真实。事实上更愿意这样说,魏晋名士得到了自由,但却迷失在寻路的方向里。他们不知道该前往何方,他们掌握着朝堂的权力却往往显得堆对其不屑一顾。正如王放王渠双生子。究竟谁是旷达自由谁是枷锁尅尅,我们看起来很简单,事实上却往往颠覆想象。因为所谓的自由,本就是因人而异的。因为生活在这个时代,所以显得出尘而又可悲。
      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一次彷徨,经历四百多年的彷徨人们找到的秦汉的答案。在历史里,魏晋南北朝的混乱也是一次彷徨,在这次彷徨后人们找到的是隋唐的答案。我们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历史,显得冷静而疏远。但若是置身处地的去感受那段彷徨的历史,你作为魏晋的成员,面对举世的彷徨情绪,你自然也会从心底里生出别样的滋味。每个人都在彷徨里寻找自己的答案。
      ■ T A G : 世家 / 恋爱 / 政斗 / 快节奏 / 剧情流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11-29 10:39回复
          这里孟鹤洵,本贴主要以世家为主体,因为以前也玩过些世家贴,感觉各种家族揉杂一堆反而很乱,所以这次的贴里以王氏为主体进行演绎。嗯…剧情什么的其实都想得差不多了,希望能够找到能认真对待这贴的小伙伴吧。愿各位生活愉快。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11-29 10:57
    收起回复
            关于招人 :
            嗯…不接受自创人设,我会给出表格,表格跟问卷也差不多啦,主要是了解你的基本情况,简单看下你的戏风,然后进行皮气审核,注重审核皮气,但我决定放弃披皮戏这个环节,改成问答的方式。因为自己也有玩很多贴嘛,也发现很多时候审核戏和日常戏的感觉是不同的,而且审核戏如果选梗不好也会导致很多问题,很可能你原本是很适合角色的,却因为选梗不好的因素而无奈失之交臂。也算是给大家放松的机会,每次审核都大段大段码字也很累嘛…问答轻松愉快啦!不过还是会要求给戏录,主要是让我大概了解一下你平时的戏风,与角色无关。
            然后希望大家能够成为彼此的小伙伴,毕竟戏里是一家人,戏外也能成为家人就好啦,不要闹出什么不愉快。本贴是支持竞争的,因为没有披皮戏审核戏只有问答,所以希望各位参加问答的小伙伴不要泄露考题,按照本心作答自然能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心动啦!如果一个人物没有通过也支持大家另外选择其他人物呀!反正只是参加新一轮问答连表格都不用填呢!多轻松愉快呀!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11-29 11:57
      回复
        希望大佬们宠爱卑微的我!
        每次都找不到角色但我绝望…真滴痛苦。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11-29 11:59
        回复
          虽然是以前开过的重启贴,但听说慢慢放背景人设才能博得大佬们的宠爱,所以我决定咕咕咕慢慢来。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11-29 12:01
          回复
                  〓政治背景〓
                  前朝为统治长达四百年之久的周王朝,后周灵炀二帝昏庸无道,天下揭竿起义群雄并起。最后脱颖而出的是前周中郎将魏元稹,魏元稹封宋王加九锡,虽名周臣却是周贼,俨然朝堂之主。周炀帝年幼却奢侈无度,魏元稹废炀帝而立其幼子为新帝,是为周献帝。新帝年七岁是为傀儡,大周王朝尽数归魏元稹所掌控。
                  魏元稹死于刺杀。彼时他与宠臣张述并若干随从在猎宛狩猎,元稹见白鹿影动,顿然策马追之。唯有张述勉强跟随,随从则尽数被其甩在身后。魏元稹出箭,白鹿亡,同时元稹死于冷箭下。张述当机立断封锁猎宛,得以抓住刺客。只见其面容尽毁,舌头被割,见张述后即刻服毒自杀。无从辨认。
                  魏元稹死后,其四子争位,张述渔翁得利把控权柄,朝堂再度陷入混乱。张述欲扶持魏长子,其女婿殷之涣却劝其辅佐二子魏勉,张述初不允,长子衰颓后,张述从之。魏勉重掌魏氏号宋王。期年后,魏勉领张述入宫见周献帝,出领圣旨,献帝禅位与魏勉,勉三拒之,献帝执意且朝臣皆劝,勉领践位,号宋成帝。后两年,张述犯禁,赐死。张家势力尽数被打压,独殷之涣荣宠不断。
                  魏勉染疾,欲托基业给子魏符景。魏符景年幼,魏勉悉心挑选托孤重臣,殷之涣,王璁,萧安。魏勉崩,魏家再起夺嫡惨案,魏符景在托孤三人的助力下稳住局势,得以登基。号宋惠帝。惠帝好学勤勉,颇得朝臣敬爱。然朝外反贼嚣狂,独殷之涣把控军权,朝堂权柄偏移殷之涣。惠帝忌惮,私下联络王璁萧安,欲托二人解决权臣殷之涣。奈何王璁背叛惠帝,托消息与殷之涣。殷之涣怒,领军返朝,其心昭然若揭。惠帝却泰然处之,整理仪容,出见殷之涣。
                  惠帝:“爱卿久居军中,劳苦功高。”
                  殷之涣竟汗流浃背,不敢仰视。
                  惠帝:“爱卿是何处人?何以敢如此?卿之妻女尚居河内乎?”
                  殷之涣又不敢应对,其身后人答之:“将军妻皆被成帝戮之。”
                  惠帝沉默不答。久之问:“卿领军请战反贼,领几卒出兵?”
                  殷之涣:“三千。”
                  惠帝:“如今战而归朝,军中又几多兵卒?”
                  殷之涣:“十万。”
                  惠帝无话,低头不问。
                  殷之涣控朝政,朝堂皆惧其势力不敢妄动。惠帝被软禁昭阳宫内,殷之涣却不敢逾越擅动。两方僵持。终于某日深冬,传出惠帝暴病于昭阳,医药无用而终。殷之涣扶持惠帝之弟继位,号宋灵帝,未满三月,领兵围宫,灵帝禅位与殷之涣,号晋武帝。灵帝被贬为颖水公,不日便亡,其后萧安怒斥殷之涣,随颖水公自尽而去。武帝不满萧安,但却碍其萧家势力,终隐忍之。
                  晋武帝此生平贼,得河山如初,死于平乱战争之中。其子殷载继位,号晋怀帝。士族门阀维系王朝。混乱而一统。


            IP属地:浙江9楼2018-11-29 12:21
            回复
                    《艺文探微 · 世家》
                      . . .
                    “你见那瓦泥鳅脊西番草花,藤萝掩映叠翠香炉吗?”
                    话词常道金碧辉煌蕴秀含芳,殊不知真正贵胄家往往难露俗金。又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琅琊地界,蕴秀出的是王氏的风骨。若说这门楣显赫,谁能越过王氏去?哪怕谢桓萧三家也不过堪堪齐名而已。
                    王家是琅琊世族世代簪缨,阅其族谱不知有多少忠臣名将,周朝时便是皇恩优渥的世家。魏元稹乱超时,王家不愿苟全魏氏,视其为叛臣贼子,然魏元稹顾忌王氏根系不敢擅动,最终竟屈声求全可见王氏威望。无论之后张述掌权或是殷之涣展露头角,王家始终是以忠贞著称不愿违节。魏勉篡位,王氏全族罢朝三日。
                    奈何后家主王璁受权贵迷惑,最终投靠魏勉,王家清白毁于一旦。然魏勉对于王璁的投诚非常惊喜,纵然魏勉此时已然病重,却仍旧授意王璁为托孤重臣,王家虽然背负骂名却权势更盛。
                    殷之涣和宋惠帝的争夺是朝堂不敢提及的,也是王家不敢提及的,那段帝阶前的问答成为王家的伤疤。他们教诲子孙王璁是顺应天命开国功臣,但心底里却知道王璁背信弃义出卖惠帝。殷之涣登基后王璁便身亡,王戎之继承家主之位领兵出征,与殷之涣出生入死巩固王氏门楣。
                    直至今番,这万世光辉的琅琊王氏,不知还能在这汹涌的浪潮里坚持多久。
                    
                    “为何四时清明秋为贵,为何千崖风骨才峥嵘?”
                    嘉木清阴接绮窗,谪仙风骨凛冰霜。萧家门楣是初雪冬融的冰清玉骨,是丹心一付的不悔归处。萧家并非底蕴深厚的家族,却是令人不得不赞叹的家族,它教你知道为何世间人都青睐孤高的秋天,为何峥嵘的峭壁才现风骨。
                    萧安见惯了朝代更迭,他曾经是饱读诗书却壮志难酬的酒客,周朝将官册当做筹码买卖,他看不起这样的交易。唯有魏元稹,他在魏元稹身上看到了希望。谢氏将萧安引荐给魏元稹,那日他与这位枭雄煮酒畅谈天下,仿若世间宏图初展,酣畅淋漓。他认定这是能平定乱世救万民水火的英雄,他认定这是他的机遇。
                    可惜这份雄心刚刚展现峥嵘,便迅速消逝。萧安是聪明人也是了解时局之人,他看出张述的野心也看出殷之涣的鹰视狼顾,但他不得不借助这些力量来维系魏家,他四两拨千斤扶持魏勉登基,那时的朝堂,谁是谁的傀儡还很难说。张述不久后便暴毙身亡,但时局混乱,殷之涣却不能不留。萧安被指为托孤之臣,他再次见证魏勉的离去,而眼前的魏符景,让他恍惚里看见魏元稹的影子。
                    可惜符景不是元稹,殷之涣更不是软弱无能的周帝。萧安意识到当年存活下来的殷之涣如今已经成长为不可控制的野兽,已然危及到魏氏江山。他借助王璁的力量想要根除这个隐患,却没想到缜密的计划最后败在王璁的叛变。他是个清高的人,不愿意苟同所谓的晋朝,却没想到殷之涣狠辣,竟然连贬谪的颖水公也不愿意放过,最终他长叹,弃生而去。
                    由萧安扶持起来的萧家,烙印着萧安那份孤傲,也烙印着晋朝的一根刺。
                    
                    “闻说那日金銮殿,尚且躬身对谢家,而今恩愁断,自是好风光。”
                    王谢两家向来是并蒂莲,本就是不可分割的存在。可惜谢家往往更为出世,其先祖更是数番隐居以求安宁。就好似有些人的婉拒是为更好的得到,常有人道,谢家的出世是为更好的入世。所谓清高风骨,不过是荣誉的谦词,不过是身姿的委婉。
                    魏元稹敬重谢家,甚至曾经亲笔题“凝晖钟瑞”牌匾赐给谢家,更甚者想要将自己的女儿嫁到谢家以结秦晋之好。纵然那时的世家对魏元稹大多持观望态度,但元稹势大,谢家推拒不得最终还是勉为其难。却没想到魏女竟与夫君琴瑟和谐,魏谢两家也愈发亲近。
                    直到魏元稹死去魏勉篡位。那时的谢家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与魏女举案齐眉的家主了,年幼的谢灵成为新的掌舵人。那时的朝局波涛汹涌,张述与殷之涣,魏勉和萧安,甚至年幼的魏符景和王璁,都不是省油的灯。谢灵当机立断抽身而出,开起清谈会讲授玄学自然,一副读书人的做派。直到殷之涣最后赢下胜利,谢灵才千呼万唤始出来,为殷之涣平定江山出谋划策,更与王戎之并称双杰。
                    谢灵嫡子谢崇天生聪颖,王戎之感念当年与谢灵的友谊,将自己的女儿王敏许配给谢崇,王谢联姻又是段美满佳话,至于这里面有多少手制衡有多少是谋算便不得而知。如今的谢崇已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相比起他父亲谢灵,更有敢做敢为的气魄。
                    有些时候,莲花就是这般,先出淤泥,方论不染。
                    


              IP属地:浙江10楼2018-11-29 12:24
              回复
                好了,午觉时间到,来自自嗨的鹤洵。x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11-29 12:26
                回复
                  dd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11-29 15:49
                  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8-11-29 20:47
                    回复
                      卑微如我,哭泣。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8-11-29 20:58
                      回复
                        明天考工数emmmm
                        如果考得好就更新8
                        如果迟迟没有见到我…请不用等我了,直接烧纸吧555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8-11-29 21:36
                        回复
                          死了55555
                          工数让我绝望。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8-11-30 16:45
                          回复
                            王渠  荣国公 6 5
                                  “ 有些时候,天意弄人 ”
                                  “ 他生来是王家的嫡长,不仅仅意味着荣宠更是重荷。但从他身上却很难看见那王氏风骨的痕迹,他与王氏密不可分的互成一体,却又意外地格格不入。灯火葳蕤里,他望着画卷惶惶不可终日 ”
                                  有些时候你甚至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王渠常常徘徊在那副观世音的画卷前,眼角的皱纹仿佛是卷卷层叠的无奈和彷徨。他甚至没办法拿稳手里的拂尘,抖抖索索间深深浅浅的喘息。荣国府的小厮很难见到这位老爷,自从王渠沉溺修仙后就连周桐也不常见。当年多么恩爱而幸福的夫妻,小厮长叹有些惋惜连连摇头。长夜漫漫,他孤身端坐在静室里,身畔氤氲着袅袅的熏人的香气,他忍着不敢咳出声来,最后化成难受的病疾。他说,他该。
                                  你听过荣国府的笑话吗?王渠出生时,不仅仅是长子更是嫡子。在他周岁礼上,与王家并称的谢桓萧三家均赠送重礼。谢家送的是寿山镇纸,乃是前朝名家范氏的绝命之作。桓家送的是书画贴集,其中便有王家先祖王献之遗失的作品。萧家送的是闻名遐迩的月眉琴,据传此琴奏可通神。这般受尽关注和宠爱的孩子,却是个不善识文断字的愚儿,何其可笑?有人焚着檀香,跟你笑着。你瞧,王放虽是庶出,却凭着自己的努力争得宁国府的爵位,谁还能瞧见所谓嫡系的光辉呢?或许冯颐便是对这儿子失望透顶了,才任其自流的吧…可惜周氏的女儿,嫁得如此不堪。
                                  你说他记恨王放?那人笑着。若是他有那胆量记恨王放,或许我们还会对他另眼相看呢…他倒是看得开,自顾自沉溺着修仙问道,完全不顾及妻儿和家庭,反而同王放相处和睦甚至是亲昵,那可是他的庶弟呀,嫡系的名楣就这般折在他手里。曾经有人问过冯颐,嫡长的王渠无能,而庶出的王放却天资聪颖可堪大任,有没有想过让王放过继嫡系,将王家家业交给王放处理?冯颐只是笑着说,好孙好孙。这是多么玄妙的词语,那人的笑意味深长。
                            〓皮气〓
                                  天刚蒙蒙亮,便被硝石的声音磨出岁月的痕迹。他起得很早,顶着亲手绞丝制作的青叶冠,只挽作发髻,面色如黄蜡般暗沉,双眼却炯炯有神,一身宽大的袍子很有道服的味道,瞧起来没有丝毫官宦士人的模样,反而像极道观中人。他双眼紧紧盯着面前的经卷,嘴唇蠕嗫着繁复冗杂的话,那眉峰紧扣,忽地舒展。身畔手持拂尘的小童一个扬手,皓腕一抖,雪白的拂尘划过弧线。他起身。
                                  “这些时候没能来给母亲请安,是儿子的错。趁着大家都在,我便自罚,也好教母亲消消气。”他拱手,话说得极缓极慢,哪怕手比起花甲的老祖宗,也要慢上些许。端午佳节的喜庆仿佛与他无关,他也未曾被此感染半分,依然是那副死性模样。冯颐瞧着便生气,紧抿唇挥挥手让他道完便离开。他也不气,只是整整自己的衣服,那许久未穿的束素勒得他有些发喘,行了礼便离开宴会,留下个背影更是让老祖宗皱眉。
                                  “你懂些什么!整日要你懂这些儒家经典你不听,非要听那些你不必懂的!”他看着王文倔强顶嘴的模样,气得扫起桌面的拂尘便往王文身上打,昨日他心血来潮想要抽查这小子的功课,却发现他哪里在温习,不过是借着背书的名头和那群狐朋狗友出去厮混。被自己逮住后还振振有词,“你信不信我今天打死你这个不孝子!”他吼着,手里的拂尘却发颤,始终未曾落下。两人僵持许久后,他有些恼怒地扔掉拂尘,放佛脱力般直直跌坐在椅子上,缓缓道:“罢了罢了,冤债呀冤债。改明儿我便去和萧世兄说,你要想学月眉琴,去萧家学。”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8-11-30 17:33
                            收起回复
                              卑微如我,自己dd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8-11-30 19: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