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吧 关注:817,998贴子:20,946,815

欧式摄龟Cyclemys oldhamii(含“条颈”)形态学资料与实物分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该品种形态学分类主要疑难:
1.原四分法欧式摄龟市面交易量不大,具体特征明确度不够。
2.很多资料对原条颈摄龟的解读有误,对形态的描述及配图偏差太大,很对龟友脑海中已经认定条颈摄龟是白底板的,这也是很多人不理解条颈摄龟并入欧式摄龟且不为亚种的原因。
3.圈内沿用老旧的名称,在支持摄龟属(Cyclemys)七分法的基础上仍然保留四分法流行时期条颈摄龟的叫法,造成印象混乱。




IP属地:广西1楼2018-12-31 19:31回复

    (弗里茨老爷子)
    欧式摄龟和条颈摄龟名称共存与摄龟属四分法,即:(外文文献翻译选段):在最近对东南亚叶龟的修订中,弗里茨等(1997)。认为有四种有效种:Cyclemys dentata齿缘摄龟(格雷,1831);Cyclemys oldhamii欧德哈密(欧式)摄龟(格雷,1863年);Cyclemys pulchristriata美丽摄龟(弗里茨,高尔克和莱尔,1997年),和Cyclemystcheponensis条颈摄龟(布雷,1939)。
    在弗里茨;奥尔;索默等人的研究下,曾于1997年被报道过的黑桥摄龟(黑桥叶龟)Cyclemys atripons以及白舌摄龟(即婆罗摄龟)Cyclemys enigmatica;灰舌摄龟(即缅甸摄龟、缅甸棕叶龟)Cyclemys fusca;印度摄龟(即阿萨姆叶龟)Cyclemys gemeli在2008-2009年被提出,并以分子分类为依据确立为有效种,原条颈摄龟并入欧式摄龟,且互不为亚种。
    这也就是说,如果在支持摄龟属七分法的立场上,条颈摄龟这个名称已经不再使用了、已经没有一个叫条颈摄龟的物种存在了;原条颈摄龟在当下只能称之为欧式摄龟东部居群或者叫条颈欧式。


    IP属地:广西2楼2018-12-31 19:38
    回复
      国内大比例的资料以讹传讹,错误地认为条颈摄龟是白底板;但实际上,在学者弗里茨(领头摄龟属七分法的那位老爷子)于1999年留下的文献中可以看到明确的配图,所谓的条颈摄龟就是市面上俗称的“越南黑底红肉齿缘”。
      条颈摄龟文献题头图

      文献配图:条颈摄龟幼体腹甲

      文献配图:条颈摄龟亚成体腹甲

      文献配图:条颈摄龟成体腹甲



      条颈摄龟成体头颈和亚成体咽部


      条颈摄龟实物拍摄


      IP属地:广西3楼2018-12-31 19:48
      回复
        以下为错误资料




        IP属地:广西4楼2018-12-31 19:51
        回复
          欧式摄龟的外文简述翻译(百度翻译逐句转译后修改不通顺处所得)选段如下:Cyclemys oldhamii格雷,1863-奥尔德姆的叶龟,东南亚叶龟。甲壳是深棕色的,长方形,缺乏图案修饰。胸骨是深褐色到黑色,有或没有密集的黑色辐射线。头上有斑点,有一个深色的喉咙。颈部从均匀一致的暗色(西部居群)到条纹(东部居群)不同。甲桥是深褐色到黑色的。 幼崽有头和颈部的窄条纹,胸骨边缘有褐色的斑纹,中央有一大片深色区域。[1]发现于柬埔寨,[25]中国(?),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Sumatra、爪哇)、Laos、缅甸、马来西亚(西婆罗洲)、泰国、越南、印度(寺井)和尼泊尔。成体:深色的,类似于其他深腹物种,但壳呈矩形,头顶浅棕色,有独特的小黑点。成虫头颈部无条纹。


          (典型欧式摄龟头颈部侧面,注意颈部颜色,灰黑、均匀)

          (欧式摄龟头部点状头纹)


          背甲、腹甲实物拍摄


          IP属地:广西5楼2018-12-31 20:00
          回复
            综合描述和配图,鉴别欧式摄龟的要点壳归结为:
            1.背甲:棕褐色到黑色,缺乏花纹修饰或被密集的放射纹填充为黑色。
            2.腹甲:棕褐色到黑色,可能由密集的放射纹构成整体颜色。
            3.头顶有小黑点状的头纹。
            4.脖子和咽喉为均匀的黑灰色,肉色白或微黄:西部居群,即原欧式摄龟。
            5.颈部有黄白到红色的条纹,肉色黄白或带有接近颈纹的发色:东部居群,即原条颈摄龟(或称东部欧式)。

            (欧式,原欧式颈部)

            (欧式,条颈欧式颈部)


            IP属地:广西6楼2018-12-31 20:07
            回复
              注意,重点:
              1.条颈摄龟成体底板为深色,不在“白底齿缘”范畴。
              2.欧式摄龟和齿缘摄龟被认为是同一物种的不同居群,存在过渡个体或杂交个体,在特征上可能两者兼备或表现出些许特殊性。

              (非典型个体头部)

              (过渡个体头颈,图片来源于网络)
              3.文献描述需结合配图来理解,例如弗里茨的文献描述欧式摄龟甲壳呈“矩形(或长方形)”,但作者给出的配图壳型说是矩形本身就很牵强,再结合其他文献、配图及接触到的实物就可以看出文字描述与实物的区别所在;所以在鉴别时需要灵活,不能追着文字描述跑偏了。

              4.有时同一品种的个体差异是相当明显的;在以往的资料中,大部分都认为欧式就是一种黑黑的齿缘,但外文文献配图和身边实例中,都曾出现过一定比例的黄壳欧式、棕壳欧式。且幼年、亚成、壮年和老年个体之间甚至不同性别之间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形态差异,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文献资料配图中的黄壳欧式


              棕壳欧式


              IP属地:广西7楼2018-12-31 20:14
              回复
                题外话:
                1.摄龟属七分法认为暗腹种摄龟(黑底类)有四种,即白舌、灰舌、印度、欧式;淡腹种摄龟(白底或黄底类)有三种,即黑桥、齿缘、美丽。在支持摄龟属七分法的情况下,市面上大部分黑底齿缘均为“欧式”或“条颈欧式”,较少一部分婆罗(2016年下半年以来市面上突然很多婆罗),极少部分灰舌(一些人称之为“云南齿缘”),印度摄龟几乎不怎么有(也有部分人把印尼货当“印摄”)。
                2.真正的齿缘摄龟Cyclemys dentata是壳型偏圆的淡腹种摄龟(也有纹路密集而显得底板颜色较深的个体),其实在市面上的比例不算很大,平时说的“齿缘”其实大部分不是“齿缘”。


                IP属地:广西8楼2018-12-31 20:18
                回复
                  老几位还有没有活着的@品儿🔥 @勾三股四弦五 @白板在前进 @超霸狗 @蔡文G


                  IP属地:广西9楼2018-12-31 20:39
                  回复
                    收工沉底


                    IP属地:广西10楼2018-12-31 20:40
                    回复
                      帮顶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12-31 20:44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12-31 20:55
                        回复
                          在这里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8-12-31 20:55
                          收起回复
                            d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8-12-31 21:12
                            回复
                              养龟大学问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12-31 21: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