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心学吧 关注:216贴子:2,407
  • 7回复贴,共1

关于心学,你问我答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曾在某心学吧开帖《关于心学,你问我答》,历时数年,解答、讨论心学问题近10万条,受到吧友认可与点赞!
因种种原因,现将帖子移到此吧。
如果您在心学修习中遇到困难、产生问题进而需要交流,可随时在本帖跟帖提出,本吧团队成员( wbserver、乐观的左岸天空等)将第一时间参与到讨论当中,以期同学共进,砥砺前行!


IP属地:河南1楼2019-02-23 14:58回复
    王阳明谈用兵之术
    正德十二年至十五年,阳明在江西平乱时取得多次重大的军事胜利,后来他的学生问他用兵之术,他说:“用兵何术,但学问纯笃,养得此心不动,乃术尔,凡人智能相去不甚远,胜负之决不待卜诸临阵,只在此心动与不动之间。昔与宁王逆战于湖上,时南风转急,而命某将为火攻之具。是时前军正挫却,某将对立矍视,三四申告,耳如弗闻。此辈平时智术岂有不足,临事忙失若此,智术将安所施!”——(《征宸濠反间遗事》钱德洪按语)
    白话:
    正德十二年至十五年,阳明在江西平乱时取得多次重大的军事胜利,后来他的学生问他用兵之术,他说:“用兵哪有什么绝招,只要你学问扎实纯粹,修养到此心不随外物而动,这就是绝招了,普通人智商能力基本都差不多,胜负的结果不由对战时的预测算计来决定,只看你的心动与不动罢了。 过去和宁王本逆风对战于鄱阳湖上,适时刚好南方转急,我命令某将准备火攻的器具。当时,我方前军正进攻受挫、稍有退却,某将与敌军相对而立,惊慌地看着战况,我派人告诉他三四次(准备火攻器具的事),而该将好像听不到一样。此人平时智商能力哪里有不足的呢,只是在面对事情的时候如此的失魂落魄,才智和计谋又如何能够得以施展呢!”


    IP属地:河南7楼2019-02-25 19:14
    回复
      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然而致之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际,良知又未尝不存也。苟能致之,即与圣人无异矣。——《书魏师孟卷》


      IP属地:河南10楼2019-02-26 22:44
      回复
        一篇旧作,稍作整理,发出来博君一笑~!
        标题:阳明心学中对心、知、意、物动态联系过程的剖析
        通过对心、知、意、物动态联系过程的剖析,了解意的产生过程及其内涵,尝试解决四句教的分歧问题,并同时厘清良知与理性、情绪的关系。当然,才疏学浅,错陋在所难免,本着同学共进之心,大家海涵,欢迎批评指正。
        心学四句教已为世人熟知,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因对四句教的理解不同,阳明高足王畿(汝中)和钱德洪发生争执,王畿认为:“心体既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知亦是无善无恶,物亦是无善无恶。若说意有善有恶,毕竟心亦未是无善无恶。”虽然经过阳明的调和,但未彻底解决弟子的疑问,这种分歧仍然存在,也直接造成阳明心学在后世产生流派的分裂,甚至到今天,还存在争论。那么,到底为什么会产生思想的分歧,具体的原因在哪里?
        笔者认为对心、知、意、物的理解差异,尤其是对意在知和物的联系中发挥的作用的不同理解,是造成分歧的根本原因。下面将从心、知、意、物动态联系过程的剖析入手,找到从无善无恶的心,到有善有恶的意还是无善无恶的意之间模糊、缺失的环节,尝试来解决此种分歧。
        阳明晚年答顾东桥书中说:“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有知而后有意,无知则无意矣,知非意之体乎?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如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为一物……凡意之所用无有无物者,有是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物非意之用乎?”通过此段可大致让我们清楚阳明对心、知、意、物的理解。
        心学所讲之心,是那让人能够视听言动的主宰,而澄澈光明的灵明即心之本体良知,良知是先天的,不依赖于经验的,良知在先天本体层面是无善无恶的,是为天理,同时具有先验的知是知非的能力;心之所动便是意,意由心与物交感而产生,或者说物进入到心的领域,由心产生的意向性活动便是意,因此“凡意之所用无有无物者”;物者事也,这里的物不单纯是物理层面的客观物质实体,而是客观对象与心交感而产生的特定情境,因此“有是意必有是物”。
        当心不与现象世界的物交,良知处于寂的状态,便是未发之中,而当心与现象世界的物交,良知便有一个从先天到后天,从本体世界到现象世界的转换、落实的过程,这一过程也便在意的作用下完成,意在这里既含有来自先天的、至善的、知是知非的良知,还自然并需要含有在现象世界中起作用的“知、情”的部分,这里的“知”通常被称为“理性”,“情”便是情感、情绪。需要说明下,良知不是万能的,不是宗教层面的上帝、真主,有其权限范围。良知由于秉承的是不变的天理作为标准,又是心的发端,因此具有知是知非的能力,但这是在本体世界中的能力,在向标准常变常新的经验世界的落实中,良知只能无理由的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该做,什么是错的不该做,而不能提供在现象世界中应对理性、情感需求的经验性理由,以及具体做事的方法。我们的良知也知道这一点,因此将权力向更适合处理现象世界问题的“知”转移。
        “知”源自良知,其伴随着个体的成长和对现象世界的认知逐步以理性能力的面目出现。理性在这个充满变化的相对世界中一直被赋予无上的权力,在遇到任何事情时,成熟的我们都习惯于使用理性思考来进行解决。理性在事务的具体运作中,有其实在的特点,由于现象世界标准常变,理性便总是试图透过现象寻求相对不变的本质,为个体的行为寻找理由,并对其赋予意义,也即找到目的。理性运用知性、感性的作用,展开逻辑能力综合现象世界能够掌握的各方面的信息诸如对客观物的属性、法律、社会规范、得失成败、痛苦快乐情绪等等,把其认为对个体最合理、最科学、最有益的结果以经验知识的样态呈现出来,并以此指导个体在现象世界的行为。理性的作用是强大的,但也象良知一样有其界限,理性只能对现象世界进行有目的性的经验认知,对于本体等无法寻找根据的范畴便一筹莫展。简单来说,通过理性的作用只是让个体在经验现象世界能够更好的生存、发展,属于物质层面的,对于本体范畴例如道德、自由等,理性便无能为力。理性能力的运作结构,也决定了其总是目的性明确的,表现在科学领域是实证求真进步的,表现在社会人伦层面则往往是功利的。也就是说,理性行为的结果往往只能是符合法律等社会制度的,而不能保证是符合道德的。
        了解了理性的能力和界限,我们还要考虑另一种引起变量的因素,便是“情”,“情”和“理性”一样,也是现象世界个体的特征之一,由于情的问题相对复杂,这里因行文需要,仅就其在现象世界具体事物处理中所起的作用方面进行论述,也就是常讲的“情绪”。在与客观对像关系的处理中,理性和情绪是并存的,一般来说,是以理性为主导,但有时也可能由于极端情绪的出现,造成理性暂时的被“情绪”覆盖。“情绪”的范围也仅限经验现象世界,不会影响本体层面良知的判断,但情绪和理性不同的地方在于,情绪行为的结果不但不能保证是符合道德的,甚至不能保证是符合法律等社会制度规范的。这样,“意”的内涵下便包含了良知、理性、情绪,由于理性、情绪是在现象世界相伴相生的,在具体情境中只有谁主导的问题,而不会对良知的先验性造成影响,这里便使用“理情”来特指理性、情绪的综合作用结果。
        再来看在具体的事(物)中,意在主导个体在现象世界的行为时是如何在良知和理情之间抉择的:当理情做出的经验性结论和良知的判断一致时,意所主导的行为便符合现象世界相对的善的标准;当理情的结论和良知产生矛盾的时候,这时便存在一个选择的问题,个体的先验自由决定了每个个体有进行选择的权力,人与人的道德分野也便在此刻显现。如果选择站在良知一边,虽然可得到来自本体的精神的褒奖,体现个体之所以存在的价值,但却可能在相对的现象世界中承受实际物质的损失,甚至遭受躯体的伤害;反之,如果选择站在理情的一边,则可能物质利益不但不受损失还会增加,躯体不但不会受到伤害而且还得到更多感官的享受,当然,与此同时精神层面难免会受良知的拷问,不过也没关系,可以通过理性寻找合适的理由,将良知遮蔽。例如,火灾中自己已经即将脱离火场,但听到有小孩子呼救的声音,良知会告诉我们要回去救人,理情便运作判断,得出救人存在风险或其他不去的理由,此时我们就需要在自身的安危和良知的指引两边做出选择,如果选择站在良知一边,好的结果当然是都平安,坏的结果便是以身赴义、杀身成仁;如果选择站在理情的一边,从而使自身得以保全,但良心会感到不安,只能常常以“我只是个普通人”来安慰自己,以便压下“我见死不救”的念头。
        这里需要注意,理性在意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无论前面如何选择,都需要理性来告诉意具体通过什么方式在现象世界中能够更好的呈现行为结果,而这个结果也便会因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理性判断而显现不同,例如:邻居家失火,去帮助灭火的心便是天理良知,但不同的人根据自身不同的条件,会选择不同的帮助方式,有人可能直接冲进火海,有人可能拨打电话报警,有人可能奔走呼救等等。
        当我们选择站在良知一边的时候,便完成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过程,不但自我主体世界得以建立,而且完成了自我主体世界与外在客观世界的统一,在这一刻,我心与天理再无隔阂,我便宇宙心,万物与我为一,浩然正气徒生,迷茫不再,获得人生价值所在的感悟。是的,似乎看起来都是虚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远不如物质层面的实在,但如果失去了精神的支持,人又何以为人呢?!
        综述之,意是心之动,是一个意向性活动的过程,既包含先天至善的良知,也包含后天的理情认知,在落实到具体的现象经验世界中时,会出现相对善、恶的不同结果,这里还需说明一点,由于良知是先验的,是天理,而天理是超越时代的,并不一定和当前时代的现有的善、恶标准相符合,即便完全是天理的呈现,也有可能被扭曲的社会价值体系认为是恶的。
        到此,前面的分歧应该已经可以有结果。回过头来,再看四句教,如果单纯从心、知、意、物本身内涵的理解,个人认为心学四句教没有问题,意在现象世界的落实中,由于受到良知和理性的左右,必然会有表现于相对的善、恶的可能。而王畿的“四无”之说中“意”完全从属于良知,自然是无善无恶的,如此更近于禅宗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思想:一旦了悟本体,光明的心体即良知便直接统摄物质躯体的身,再无善恶纠葛,本体与现象合一,从此随心所欲不逾矩。从这个层面讲也有其道理,毕竟孔子也认为世间存在“生而知之者”。这也难怪天泉证道中,阳明要说:“汝中见得此意,只好默默自修,不可执以接人。上根之人,世亦难遇。一悟本体,即见功夫,物我内外,一齐尽透,此颜子、明道不敢承当,岂可轻易望人?二君已后与学者言,务要依我四句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以此自修,直跻圣位;以此接人,更无差失。”阳明谦虚为体,胸怀博大,但钝根、利根之分,却让后世太多寻章摘句、缘木求鱼之人自以为找到了捷径,纷纷自认利根,从而扔了致良知的法宝,终究泛于空谈收场。


        IP属地:河南19楼2019-03-06 22:32
        回复
          一友静坐有见,驰问先生。
          答曰:“吾昔居滁时,见诸生多务知解,口耳异同,无益于得,姑教之静坐。一时窥见光景,颇收近效。久之渐有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或务为玄解妙觉,动人听闻。故迩来只说‘致良知’。良知明白,随你去静处体悟也好。随你去事上磨练也好,良知本体原是无动无静的,此便是学问头脑。我这个话头,自滁州到今,亦较过几番,只是‘致良知’三字无病。医经折肱,方能察人病理。”
          【译文】
          一位同学练习静坐,觉得有所领悟,赶紧跑去跟老师汇报。
          先生说:“我以前在滁州的时候,看到学生们都追求知识多,追求不同的解释,在口耳之学上较量短长异同,没什么收获。就教他们静坐,他们很快就能看到一些道理的大概,短时间内颇有收效。等时间一长呢,毛病又出来了。或者是喜静厌动,成了个死树桩;或者追求玄解妙诀,动人听闻,向人夸耀,静坐也成比武了。所以我近来我只跟人说‘致良知’,良知明白了,随你静坐体悟也好,事上磨练也好,良知的本体是无动无静的,这就是学问的头脑纲领。我这个话头,从滁州到现在,也试验过很多次,只有‘致良知’这三个字,一点毛病没有!好比医生要自己骨折过,才晓得骨折的病理一样。”


          IP属地:河南38楼2019-03-20 10:09
          收起回复
            意与良知的关系:
            《答魏师说》:意与良知当分别明白,凡应物起念处皆谓之意,意则有是有非,能知得意之是非者,则谓之良知。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1楼2019-03-23 10:45
            收起回复
              《书魏师孟卷》王阳明说:“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然而致之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苟能致之,即与圣人无异矣”。


              IP属地:河南44楼2019-03-24 22:40
              回复
                或大或小的目标,还只是目标,不是志向,当然,有了目标,会让你个人生活中的时间不再散漫,更能集中精力去做某件事情,一段时间内看到成效。志向是指理想,是一生的所向,想要获得志向,需要对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体味和感悟节日快乐!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77楼2019-05-02 18:3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