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心学吧 关注:216贴子:2,407

从“濠梁观鱼”看庄子的“道”,体悟王阳明的“良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对“濠梁观鱼”中庄子和惠子的论辩,长期以来,都存在诸多误解,甚至有不少是认为惠施占了上风,而庄子是无奈的诡辩。
笔者认为持此论调者,主要原因是没有入“道”,换句话说,就是思想没有进入到认知非对象化的浑然大“道”的深度,对华夏文明最深邃的文化特征没有觉解。
先来看原文,《庄子·外篇·秋水》: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熟悉《庄子》的朋友都知道,惠施是当时名家领袖,世称惠子,也是庄子为数不多的朋友中唯一有名字记载的,而庄子是道家代表,两个学派顶尖人物在一起时,思想的碰撞在所难免,常会进行辩论。
虽然名家以善辩闻名于世,但惠施在庄子面前,却总是落于下风,身为一派领袖,自然不会甘心,总想找机会扳回一城。
如此,当惠施在濠水桥上,听到身旁的庄子发出鱼之乐的感叹时,他不是与庄子同乐,而是出于对逻辑辩论的敏感,发现这是一个机会,立刻提出质疑:“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顺其自然按照惠施的逻辑回应:“你不是我,怎知我不知道鱼快乐呢?”

惠施此时自认已经占尽先机,于是拿出结论,做最后一击:“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但你不是鱼,你也当然不知道鱼才对。”逻辑思路清晰,结论明确,如果是一般人,到此应该举手投降,赶快认输。但可惜,今天惠子的对手不是一般人。
只听庄子答道:“让我们回到最初的情境。刚才你问我‘你怎么知道鱼快乐的’,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才会问我。而我就是在这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很多人对此处庄子的回答多少都会心存疑惑,即使感觉应该是庄子获胜,也似乎说不出个道理来。知名学者易中天就曾在“百家讲坛”公开表示,庄子最后一答的“我知之濠上也”是偷换概念,属于庄子无力应对之后的诡辩。
笔者认为,这其实是对道家“道”的思想没有深入理解所致。
众所周知,老子庄子是道家领袖,尊崇大“道”。而“道”,简单来说,是宇宙万物的来源与归宿,是一切现象背后的究竟真实。“道”涵盖一切,万物无不在道中,正是在这个层次,庄子才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当庄子站在濠水桥上,看到鱼在水中游动的时候,进入到了忘我的“与造物者(道)游”的情境之中,此时,庄子与鱼、甚至与惠施都已浑然为一,自然能感通鱼的快乐。这就是为什么他要对惠施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情境。”
至于庄子接着说“刚才你问我‘你怎么知道鱼快乐的’,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才会问我。”是要提醒惠施,在源发层次上,他的逻辑推论只有在对庄子有所知的前提下,才是有效的,这就像任何人不会向石头提出质疑一样——能知是提出质疑的前提。
而如果“你不是我,却能知我”已经是前提,就和后面“我不是你,所以不知你”的结论矛盾。至此,惠施已经完败。庄子最后说:“我就是在这濠水桥上知道的。”是要给惠施启示入“道”的契机:当下即是。
庄子看问题的高度已经超越了现象界的对象认知,进入了“道”的本源层面,对宇宙人生的觉解是通透无碍的,可感通万物,而进入不到这个层次的人,会感觉无法理解。
这就像佛知众生,所以能够大慈悲,众生却因小我遮蔽而不知佛的境界,故对慈悲信不过一样。儒家大程子所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等,也是此意。

试问,还在现象界相对的是非对错中打转的惠施,又怎能赢过“逍遥游”于道境、出入现象生发之地的庄子呢!当然,《庄子》一书中可以看到,庄子也从不曾把惠施当作对手,最多只是配合演出的帮衬罢了(典故见《庄子·徐无鬼》“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
先秦诸子百家中,只有儒家、道家千古流传,成为中国人正统的文化血脉,而诸如墨家、名家等,虽有一时之盛,却早已在历史长河中湮灭,个中原因,从上面的讲解中,相信可见一斑。
在心学中,“良知”便是那个至关重要的本源,是生发万物的大道,如果不能体悟良知,学问思辨工夫都无落实处,只能在门外徘徊,难窥阳明心学的“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而一旦体悟良知,在致良知的过程中,就会感受到来自生命本源的强大力量不断涌来,从而能够支撑每一位修习者开启全新的人生!

(原创文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IP属地:河南1楼2019-03-06 23:01回复
    为打造精品贴吧,给大家更好的交流分享心学的环境,考虑做一些新的尝试,此贴前面已经发过,由于百度帖子不能编辑,因此重新发布一个插图版的。
    目前两个帖子都在,大家可以进行留言,看更喜欢哪种帖子展示的风格,以决定今后发布原创性文章的样式!


    IP属地:河南2楼2019-03-06 23:10
    回复
      惠子是名家代表 看问题与同是名家的公孙龙也有点区别 惠子着重事物的实相的相对性,公孙龙着重事物的名像的共相性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3-06 23:30
      收起回复
        庄子回答具足两个层面,第一次回答是由自身体悟说起,就像我知非我思亦菲我知,第二次就随机应变了(诡辩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3-07 12:01
        收起回复
          万物万象本心生
          万念化作万物形
          一念花开一念落
          一切皆由汝心定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3-07 12:48
          收起回复
            看鱼时,鱼于水映在心中。不看时,看鱼人映在水中。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3-07 14:15
            收起回复
              以鱼观鱼,而知鱼之乐。


              IP属地:四川8楼2019-03-07 19:38
              收起回复
                什么狗屁,智商不到,境界不达,谈什么道不道的。小学生背乘法表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3-07 23:39
                收起回复
                  看到庄子和惠子辩论鱼乐了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9-03-08 07:17
                  收起回复
                    鱼之乐,人亦可为,多游泳潜水即得。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9-03-09 14:57
                    收起回复
                      第一次知道这个典故还是别人发给我的,那时我用我自己以为的事情去考虑别人的思想,当时就被对方以这个典故给怼回来了,今天再看,文章写的真好,时看时有不同!


                      14楼2019-03-12 11:35
                      收起回复
                        不要觉得你心中想的就是真理,就是真实。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思维去理解这个世界的,而个人的思维,就会有局限性。永远保持谦卑的姿态,学习、吸纳他人的观点和长处,才是为人之道。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3-16 14:54
                        回复
                          道可道,非常道。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03-16 14:58
                          回复
                            《秋水》这一篇,读着还是很费劲的,特别是讲道理的段落。


                            IP属地:山西17楼2019-06-19 21: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