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沱茶吧 关注:80,389贴子:3,040,354
喝普洱5年,也做了下关贴吧的常客5年,虽然基本不发言,但是还是经常性的过来看看。很喜欢这边的气氛,通过贴吧也了解了很多普洱茶的信息,下关贴吧是实实在在帮助我成长的地方。
进去看到很多关于茶气的讨论文章,有些也起了一些争执,在这里写下个人对茶气的理解与感受,希望能帮贴吧吧友对茶气理解有所帮助,对于认为没有茶气的朋友,此文就当博大家一笑了。
因不想影响他人生活,文中的人名用代号代替。不想推荐茶,文中的茶也如此。
本人85后,做IT行业,长期坐电脑造成了一些身体问题,早期喝茶其实是带有功利性的,因为看到网上茶叶的诸多好处。早期金骏眉,铁观音,乌龙茶的那些坑也都进去过,当然最终遇到了这个大坑普洱茶。
因为功利性,喝上普洱之后就想了解相关的知识,那个时候就开始网上找各种资料,接触下关贴吧也是这个时间。第一次知道茶气这个词是通过邓时海的《普洱茶》一书,我们这代的教育让我本能的怀疑甚至抵触,当时是认为这是很玄乎的东西,但是书上的描写确实在心中留下了印记,以后找普洱相关信息的时候不免会对茶气信息多加留意。
自入普洱这个大坑后,开始拼命的收集各类普洱茶,从台地到古树,从大厂到小厂,然后各种山头,各种老茶,各个小作坊都有涉猎。网上经常谈的口感,回甘,喉韵等这段时间有很大的体会,但是唯一没有体会的就是茶气,当时就认为茶气这东西我这辈子可能体会不了了。
入坑后,开始因为一款茶的因缘上了茶山,这也是对茶气理解的开始,。当时行程是贺开到老班章再到老曼娥,这次茶山行对茶树的生长环境有了直观的感受。同行的有位台湾做茶的Y师傅,因为他的介绍,我第一次知道了自然农法的概念,也第一次知道原来草还有茶树上的各种寄生物对茶树的生长如此重要。(想了解自然农法的自行百度,这里提到是因为生态环境对茶气的影响十分显著)
由于工作原因长期在电脑面前不动,造成很颈椎问题,最终压迫到大脑,很多时候头都是昏昏沉沉的。我也去医院检查过很多次没什么结果,台湾的Y师傅在我行走中一眼也看出了问题,他告知经络上的不通导致了各种问题,并详细了告诉我身体哪些部位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办法,一套不用吃药的简单运动方法(茶山行之后,我依照方法,解决了长期因为颈椎压迫造成的头晕问题)。这次聊天对我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从小的教育,乃至现在的社会环境都让我对这一套嗤之以鼻,但是真正碰到用眼睛就能看出问题的人,那种震撼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在这里又对经络有了一次深刻的认识。
在此次行程中也结识了此次的发起人H师傅,他在茶山做茶10多年,对茶有很深的研究,同时对茶气也有很深的研究。此次他对茶气有过很多介绍,但是此次我对茶气没有体会,所以基本都没记住什么。
此次上山,让我了解了茶叶的生长环境,让我了解了经历,让我粗浅的了解了茶气的概念,虽然都很浅显,但是形成对后面茶气理解的基础。
第一次体会茶气是从山上下来后2-3个月后,一次在喝H师傅的茶(一款布朗山的大小树拼配),突然很明显的感觉到太阳穴附近十厘米左右的范围,一股猛烈的气流在往头上冲,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面才知道,这是茶气运行的一种体现。
由于这次直观的体会,我又开始收集茶气方面的信息,同时开始大量的收集古树茶去体验。由于喝的茶越来越多,体会也越来越深,同时H师傅不厌其烦的回答我的各种疑问,对茶气的理解和体会逐步的加深。2年前,由于各种因缘(其中之一也是听说吃素能让身体更能体会茶气),我决定开始吃素,身体开始越来越敏感,也越来越能体会到茶气。
以上连篇废话是我喝茶和理解茶气的大致过程,就目前阶段的体会来说:
茶气是一种在身体里按照经络流动的能量,由于能量的聚集和分散,会造成各种各样的感觉,于是形成各种各样的体感。体感是茶气的一种表现形式,但不是全部。
常见的体感:
打嗝,茶气强点的和身体上焦通的一般都能体会。
放屁,身体下焦通,并且有更强茶气的茶能体会。
背部发热,有推背感,甚至流汗。背部是督脉所在位置,所以一般背部发热体会到的人会比较多。
身体部分器官或位置发热,常见的主要是胃部,丹田。
身体四肢发热,那是茶气走向四肢的一种表现,常见的是手心发热,很强茶气的茶会让人手心发汗,持续几个小时的都有。另外手能体会的多,脚发热体会的就不是很多了。
全身发热,这需要很强气感的茶才有。让我印象中最深的一款就是H师傅那喝的04年的古树曼松,喝完真是全身发热,有点类似发烧,但是却是十分舒服的感觉。
个人现在能体会到茶气在身体里的流动,比如易武的一款茶,像水龙头开了一点点水在身体里往下流的感觉,而又如老班章又是那种很猛烈的感觉。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流动轨迹(身体目前不是太通畅,这点只能部分体会),有的茶汇集点在丹田,有的茶汇集点在百汇,有的茶又在命门(位置名称都是经络穴位,具体可以百度),然后或者分散,或者循环然后直达身体角落。
深入了解后发现气并不玄乎,生活中很多食物都有气,比如的白萝卜,冬天吃的时候往往也是全身发热,只是人不去关注。
另外很多茶都有茶气,不光是普洱,目前接触到的:红茶,白茶,岩茶,黑茶等都有茶气,而且有些也非常猛烈。
茶气也有造成身体发寒的,一般新的生茶会比较多,老生茶和熟普一般是热性。曾经试过用一款当年的古树生茶泡脚,几个小时过去了,脊椎就像放到打开门的冰箱旁边一样,刺骨的冷。(气走经络,身体吸收不好的,可以试试把处理好的药材或食材之类的放温水里面泡脚,效果也很不错)
茶气也有好坏,好的茶气能让身体舒畅,甚至想睡觉。不好的茶气会让身体发胀,甚至堵得慌。这点就像酒一样,好的酒喝完第二天没事一样,不好的酒第二天那是头痛欲裂。其实就是因为好酒的气通过四肢散去了,不好的就聚集在头部不散。个人试过一款号称荒山料的黑茶,喝完1口,胸口足足闷了几个小时,就像压了一块石头一样。
为什么很多人没有体会,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没有喝到有不错茶气的茶。另一个,没有人从旁指点,有些感觉就轻易放过去了。
个人接触的,有几类人对茶气会比较敏感:长期修炼的,长期素食者,小孩,天生体质敏感的以及长期身体锻炼的人。
另外,身体经络不太通畅也会影响口感,记得一次几个朋友喝茶,茶很苦,但是回甘很猛烈,但是同行一个人就是无法体会到回甘,就是身体造成的原因。在这里提到这点是告诉大家,茶的体会因人而异,有时候无法体会可能是人的原因。
生态对于茶气的形成至关重要,最好的茶是在原始生态环境生长的茶,这种茶的茶气舒适,猛烈,循环全身到达四肢。生态不好的茶,比如有些台地茶(具体可以去云南看,那种地上光秃秃不长草的),茶气往往胸部都下不去,再加上农药化肥会使人身体出现强烈不适。
一般来说,树龄大的茶,茶气会更猛烈,但是生态不好,猛烈反倒更伤身。生态好的小树和不好的古树,个人的选择是生态好的小树。
制作工艺也会对茶气有影响,错误的制茶手法对茶气是致命性的打击。
茶气好坏有时候不用喝,通过鼻子,一闻大致就能体会到。记得朋友有2包老班章古树,不同人家的,让我猜猜那边更好。通过闻,一包的茶气直达丹田,而另一包的直接放屁了。果不其然,放屁的那包更好一点,公斤价格贵了近2000。
总的来说,体会到了茶气,有了身体的感觉,口感那些反倒成了次要。同时,体会到了茶气,身体会自然分辨好茶。
理工男,写了这么多字,实属不易,看官们估计看着也累。以上是自己的一点点体会,喝普洱几年了,接触的茶友也逐渐的多了,比我能体会茶气的大有人在,茶气并不玄乎,就在我们身边,缺的只是一颗静静体会的心。
最后,关于茶气的体会,七碗茶茶诗也说的很清楚了。近代的,可以看看台湾李启彰的《茶日子》,看着很玄乎,个人能体会的,与书中相差不多,当然他感觉层次比我高多了。


IP属地:湖南1楼2019-05-07 10:45回复
    仰望高端玩家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05-07 10:50
    收起回复
      茶气??喝了代谢加速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5-07 10:51
      收起回复
        这个来评价此帖很恰当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5-07 10:53
        收起回复
          茶气两方面:茶对人的体感作用;人对茶的气味感受~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05-07 11:01
          收起回复
            好长,实在没坚持看完,回个帖鼓励一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5-07 11:08
            回复
              茶气还是存在的,讨论起来比较麻烦的就是它不是客观指标,每个人差异大表现不同,最好是同桌人边喝边讨论。同时避免有些误导性暗示性的“假茶气”。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5-07 11:09
              收起回复
                学习了,茶气还在捕捉中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9-05-07 11:13
                回复
                  有茶气,但没楼主说得那么玄乎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5-07 11:34
                  收起回复
                    市面见过连喝两杯热茶别吹捧茶气强发汗厉害,真想骂***连喝这两杯热水也会冒汗。也有去大益经销商店里,新来店员泡,16金色韵象喝了半杯直说茶气足,他么那叫浓烈强度足好不。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5-07 11:46
                    收起回复
                      体感还是有的。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5-07 11:48
                      回复
                        最美人间四月天,五月更比四月美!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9-05-07 13:11
                        回复
                          码这么多字不容易必须顶一下此类分享,留待后续体会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9-05-07 13:17
                          回复
                            废话真多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5-07 13:31
                            回复
                              别这样。。把普洱茶捧得越来越玄乎了。。玄乎了也没关系。。就怕越捧价越高了。没别的意思。楼主打这么多字不容易。顶一个。。对了如果喝了茶身上反应这么多的话。建议找个中医多交流交流。或许他跟你沟通后医术会提高不少。。像治颈椎了。。通气了的。。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5-07 13: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