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吧 关注:700,303贴子:9,568,147

谈谈月经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月经问题,一直是妇科比较头疼的问题之一。
一个是人群数量不少,一个是治疗效果往往差强人意。
今天开个贴,得空说说月经病,兼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理解。
老规矩,抛砖引玉,望诸同道不吝赐教。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6-17 21:52回复
    月经病的学习和治疗,老月也前后有七八个年头了。
    或者说,妇科病里学习的大头就是月经问题的处理。
    但很可惜,截止目前,对月经病问题的处理仍感觉十分头痛,得失兼有。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6-17 21:52
    回复
      一般来说,月经病常见的有如下情况:
      闭经、痛经、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异常、崩漏等情况。
      像倒经、仙人骨这种我目前还没见过。
      今天就开个头,后面空了分开逐步聊聊。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6-17 21:52
      回复
        对月经病的治疗,个人首推傅山的傅青主女科一书,原因就不废话了,大家都懂。
        后世很多妇科名家或祖传妇科,其方药思路里也是有傅青主的影子。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6-17 21:58
        回复
          月经病的发生,原因比较复杂。个人体质、饮食起居、生活习惯、情致问题等都有很大关系。和生育、生活压力也关系密切。
          如减肥节食引起的月经问题,老月就见过很多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6-17 22:01
          回复
            @ABC笨蛋CSA 这里玩吧,随便祸害我无所谓的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6-17 22:03
            收起回复
              你的见解还没说呢,比如颜色,量,疼痛程度这三者的关联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6-17 22:17
              收起回复
                妇科病我不在道,有次一病人来治类风湿(医生认为),手指胀痛,我查看背部心肺俞穴有胀痛,问她胸部什么情况,月经什么情况,说胸闷胀月经量少,49岁,自己估计绝经期。但在十天内我治了他胸闷背痛的症状后,手指消肿了。月经量如20岁左右年轻。。。。倪海厦讲经水=乳水。经量偏小则停于胸,溢于肢。所以治经水得从五脏考虑一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6-17 22:36
                收起回复
                  打个卡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6-18 11:16
                  回复
                    鹅来占个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6-18 13:44
                    回复
                      请问大佬,经不调,通常是寒还是热,


                      IP属地:湖南12楼2019-06-18 19:09
                      收起回复


                        IP属地:四川14楼2019-06-19 13:05
                        收起回复
                          先说说痛经问题吧。
                          痛经比较常见,尤其是年纪轻的女孩子多见。
                          一般而言两个原因多见: 一个是寒,寒主收引,收引后血气凝滞不行,引起痛经。
                          一个是瘀血,瘀血阻络本身就会引起疼痛。
                          当然两个原因同时出现也常有,相互关联影响的关系。
                          痛经一般伴随血块多、色暗等现象。
                          常用的缓解方法是热水袋敷,或生姜红糖水温服。
                          对于痛经严重的,就要正规治疗了。温经散寒,活血通瘀。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06-26 12:45
                          回复
                            痛经的问题,如果仅仅是从寒瘀入手,也没什么错。温经汤,胶艾汤甚至小建中汤,桂枝茯苓丸等都可以是选择。
                            但跳出痛经来看,患者很可能还有脾胃虚寒,或周身怕冷等问题,就需要结合四诊,全面考虑处理。
                            否则单独盯着痛经本身,可能会以偏概全。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06-26 13: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