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膏吧 关注:788贴子:3,725
  • 0回复贴,共1

【转载】常见问题解答【锡膏篇】--短路Shortage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载】常见问题解答【锡膏篇】--短路Shortage
来源:合明科技官网
焊接短路经常出现在引脚较密的 IC 上或间距较小的片状元件间。
有以下四种类型,仅供参考:
1.锡膏过量:钢网厚度及开孔尺寸不恰当,印刷支撑不平或支撑点分布太少,PCB 的平整性差及钢网的张力不符合标准和钢网清洗没有按照规定,引起局部或者整体锡厚。
[建议对策]:根据产品是否有细小元件选择不同厚度的钢网,根据测量锡膏厚度的 CPK值,调整印刷机支撑块及印刷速度、刮刀压力等参数,定时检查钢网张力符合标准,根据产品选择适合的自动及手动清洗钢网的方式和频率。
2.印刷偏移过大:PCB固定装置不佳,机器手动或者自动定位及矫正精度差,一般印刷偏移量超出1/4焊盘以上判断为印刷偏移。
[建议对策]:调整印刷机固定装置,调整印刷精度及可重复性,增加 PCB光识别能力。
3.焊膏塌边, 包括以下三种:
A)印刷塌边
焊膏的粘度较低,触变性差,印刷后发生流动塌边;钢网孔壁粗糙有凸凹,印刷时渗锡,脱膜时产生拉尖而产生类似的塌边现象,刮刀压力过大造成锡膏成形破坏。
[建议对策]:选择粘度适中的焊膏;采用激光切割或其它较好的钢网;降低刮刀压力。
B)贴装时的塌边
贴片机在贴装 SOP 、 QFP 、 QFN 、 CSP 类元件时,压力过大使焊膏外形变化而发生塌边。
[建议对策]:调整贴装压力及贴装高度。
C)焊接加热时的塌边
回流预热升温过快,焊膏中的溶剂成分挥发速度过快,致使焊料颗粒被挤出焊区而塌边。
[建议对策]:根据锡膏置供应商提供的 Profile 参数(温度、时间)设置炉温 。
4.细间元件 Pad的位置、长度、宽度设计与元件脚分布、尺寸不搭配。
[建议对策]:新产品试做开始时确认搭配是否符合 PCB或者元件设计规范 。
**阅读提示**
以上为本公司一些经验的累积,因工艺问题内容广泛,没有面面俱到,只对常见问题作分析,随着电子产业的不断更新换代,新的工艺问题也不断出现,本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的追求产品的创新,做到与时俱进,熟悉各种生产复杂工艺,能为各种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援助。


IP属地:广东1楼2019-06-23 10:3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