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吧 关注:2,787,201贴子:58,201,168

鸽了许久的LP6听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言
虽然没赶上国砖吧组织的巡回,但是非常感谢乐彼的万总帮忙申请的这台巡回的LP6,这篇文章本来说好半个多月前写完发出来,结果因为我自身大学毕业和新公司一系列的事情,加上虽然机器已经巡回到下家但仍能不断听到新搭配,就越鸽越久,简单大致说一下,单纯从声音来讲,LP6是目前我最喜欢的DAP,在随身播放器市场上,LP6的素质应该排第二,仅次于LP6ti,从整体上来看,LP6应该在我喜欢的随身播放器里面排第二或第三的位置(没有LP6ti,毕竟我喜欢的东西还是要能以合适的价格买到才行)。


IP属地:上海1楼2019-06-30 18:25回复
    一、外观和工艺
    乐彼似乎己经放弃从LP5开始的外观风格,选择从L5P开始的设计语言,并且在L6之时又进行了一次微调,随后的四千档的L4则几乎一模一样,到了LP6Ti和LP6,总的外观轮廓变化并不大,不过总的体积变大,材质则采用了五级钛和铜镀金。我拿到手的这台是LP6铜镀金的工程机版,镀金的部分使用的还是高光,而南京甲苯的样机则是正式版的磨砂外壳,质感浑然不同,我个人更喜欢一些高光版的镜面效果,但是大部分对比过的玩家好像更喜欢磨砂版的,而且据说因为良率和寿命相关的考虑,最后定型的是磨砂版。LP6相比一年前多出的L6,变得更厚、更长了,重量也相应有所增加,但是最后的手感并没有给人非常沉的感觉。
    如果说LP6本体的外观还可以打个80分的话,这个外套的颜值就有点让我不想带上去,也不知道会不会有第三方壳厂出来拯救一下。
    后盖非常的好看,缅甸花梨木具体的价格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最起码的越好看的也就越贵的道理我还是比较清楚的,也不知道乐彼作为大家口中的家具厂到底屯了多少各种稀有的木料,LP6的这块后盖,手感上很圆润,但不滑,有一点阻力,还有一点点淡淡的味道,色泽和纹理都很好看,但我不是玩木头的,这方面就不细说了。
    整体来看,LP6的做工挺扎实的,没有大的瑕疵,外观方面见仁见智,乐彼没有选择在外形设计上标新立异,而是在用料上下功夫,挺实在的一种做法,但是没有办法给人惊喜,这么贵的东西消费的时候不少人还是需要靠冲动来刺激一下,如果有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外观,可能风评会好很多。
    乐彼之前说调音不以换壳为本,所以他们对外壳调音持保守态度,我不敢说比乐彼的研发人员更专业,但是我觉得换壳会多多少少会有一点用,毕竟现在同机型换壳出不同版本的厂家也有几个,还是能听出来细微的不同的,当然我是看最后整体效果的,从整个系统搭配来说,换壳带来的变化会有,但在整个系统中不一定就是提升,还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IP属地:上海2楼2019-06-30 18:26
    回复
      二、系统与操作
      LP6的系统确实比早前的机器有改善,但是确实这个起点比较低,还有比较大的进步空间。乐彼一直标榜自己是追求音质的极致,如果在系统中加其他的东西对声音会有影响。但是站在我这样一个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如果本机的系统实在做不好,哪怕你做成一个像Hugo2一样的解码耳放我都更能接受,现在的这个1812C的机能实在是有些不够了,因为性能不够,暂停歌曲我都是直接按键的,因为点屏幕反应速度慢,也没有办法拖动歌曲播放进度,调EQ的时候也不太灵光,这方面后面也会讲,我认为首个随身设备上面终于达到可用级别的EQ,下拉菜单也是比较卡的,文件夹里面划动歌曲名单都会掉一下帧,这会将大量的消费者挡在乐彼的大门之外,现在市面上又有这么多的竞争对手,LP6还这么贵,操作方面减分太多其实是很不利于产品的推广的。
      电量的问题,没有具体的电量显示就算了,而且还不准确,电位器是模拟的,没有音量显示,这个也是模拟的电量计?虽然整机的续航确实还可以,使用下来感觉上8个小时应该没问题,但是确实也算是一个槽点。说到音量,没有音量显示,我就被大音量炸过几次,调的时候纯靠耳朵听,而且还有一个槽点,LP6的音量按钮是圆筒形,陷在边框里,调节的阻尼还不是很小,这些综合起来就导致了当我将LP6平放在桌面的时候,音量调节起来挺费劲的,如果旋钮做大一些,阻尼小一些,或者想LP6Ti的音量旋钮一样,能给一些着力的地方,用起来就舒服很多。
      上面两个是我认为硬件决定了的不足,不太好靠软件去弥补的点,只能指望后续机型改进了。至于其他的不足,比如文件夹排列没有按照首字母来排这个应该可以通过更新来改进,像只支持fat32的tf卡这种老问题已经无力吐槽,不过这次进步的是已经支持到400G的tf卡,不知道已经出的512G和刚刚上市的1T的tf卡支不支持。
      乐彼的机器和别的机器有什么区别,我自己很明显的一个感受就是温度,LP6给我的感觉始终是温温的,别的厂家的机器可能会出现温度比较高的情况从来没出现过,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LP6的系统中给我最大的惊喜是它的EQ系统,借助于Intel的超大规模FPGA,LP6终于实现了可用级别的EQ,之前的随身设备,吹得什么硬件级EQ,不管有多厉害,对于音质的劣化都是相当严重的。当我抱着玩玩的心态来玩LP6的EQ的时候,即使是最早期的出厂固件,当调整不超过0.5db的时候,并不容易感受到声音的劣化,当我和万总聊到这个功能的时候,他表示这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并且会继续优化,我也很好奇后面优化的比较好的时候,靠着超过过去专业EQ机规模的DSP,这样一项功能到底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IP属地:上海3楼2019-06-30 18:27
      回复
        三、声音与听感
        听感部分主要搭配的是我自己的tia trio+horus8,对比的播放器有墨菊、SPK、spkm,也搭配了其他的一些耳机和线材,这个部分其实很主观了,我自己从前的观点是,设备中花钱最多的肯定是耳机,然后是播放器,然后才是线材,但是这一年多高端的器材接触的越来越多,我发现就随身设备而言,只要搭配得当,不管是前端、耳机还是耳机线,只要足够好,就能对声音带来足够的提升,基于认知的变化,我对于预算的安排也就从耳机、前端、线材的3:3:1变为了1:1:1,当然这不适用于刚刚入门的朋友,这也仅仅是我自己的一点感悟。写完这一段就想起了一年前听过一个大佬收藏的万元级的对录线,和一千元级的有一耳朵的提升,当时的我属于理解但还不太能接受,但是现在逐渐也就接受了。
        固件的区别
        巡回到我手上的这台LP6预装的是最初的1.0.0.0.0的固件,南京甲苯的样机已经升级为了1.0.0.0.3的固件,那么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不是特别的大,但是还是有一点区别,新固件的人声稍微多一点点,解析好一点点,背景更黑一点点,控制力更好一点点,声音稍微冷静一些,出版固件给人的感觉是声音更躁动一些,低频的下潜更深一点点,区别没有那么大,但是身边有些朋友对比过之后觉得出版的更好听一些,听一些比较燃的歌曲更high一些。这样的区别在我看来就是99分和99.5分这种,声音的整体框架并没有大的变化,于细微处稍有调整,声音更矜持一些。
        4.4平衡口与6.3单端口的区别
        6.3单端口基本沿袭了之前lp5 199那种金碧辉煌的调音风格,不过璀璨的光芒稍有控制,不仅光华内敛,变得更加深邃一些,声音的素质有了大概半个级别的提升?4.4平衡口的声音和之前的L6的2.5平衡口区别就很明显了,声音的框架明显大了一圈,人声的更饱满,更加突出一点,但仍然是相当得体的位置,大家可以通过搭配不同的耳机和线材对人声的距离结项进行控制,LP6在还原器材的功力上无需怀疑,这也使得我在搭配不同的器材时,可以更容易听出他们之间的区别。


        IP属地:上海4楼2019-06-30 18:27
        回复
          声音大观
          本来准备像以前一样,数豆子一般地把自己试过的器材都列举一遍,在和老万沟通过决定前面只写整体共性的印象,具体的器材搭配后面听到了觉得有意思,就补一下,长期更新,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大学毕业了,工作不太容易找到一个相对完整的时间来修改文章,等完全写完再发鸽的时间就太久了。。。。。。即便是这样也鸽的挺久的了。。。。。。
          LP6给我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好听,当然这个好听不是指所有人都觉得好听,而是指相对别的器材给我的感觉,在最近新出的器材中,我觉得只有小墨菊有那么点沾边好听的感觉,这种好听不是那些绝对中正平凡的声音提供的,具体是哪里好其实不太容易形容,我试了不少搭配,大致分为三个原因,前两个是最基本的素质和调音,最后是乐感。


          IP属地:上海5楼2019-06-30 18:28
          回复
            LP6在素质上的强大已经有不少大佬分享过了,在试了ve13+horus8+LP6之后,给我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在去年的帖子里面,当时我写过随身的天花板已经来临,准备开始玩台式。但是刚刚过去了半年不到,抛开价格,随身音频设备在素质的上限上又向前走了很大一步,在这样的一套搭配上,发出的声音已经基本找不到糊的部分,当然是在音源给够的情况下,强音弱音分明,明暗相间,即使在大场面上乐器鳞次栉比的排列,在足够好的录音条件下,也能清晰的给出不同乐器部分所在的点。当然这是通过搭配来达到的,这一套从声音的角度最后来看稍微薄了一点,可能换LP6ti能弥补,或者再接个很好的耳放,或者其他部分再微调一下,但是这样的声音绝对不是普通的台式设备可以达到的,甚至从听感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已经很难超过了,当然目前台式设备的上限仍然更高,但是这个价格的台式前端必然已经相当分体化,根本不具备便携的可能性,移动的难度远超索6万,既然台式无法提供这个声音的便携性,随身设备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自身性能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就像智能手机没有完全代替单反,但却代替了数码相机那样,HiFi产品好一些,手机圈已经基本不向这个方向做太多的追求了,不过话说回来,连手机厂商都不愿意投多少资源的功能本身已经说明了这个圈子有多小。。。。。。
            LP6在素质上有个我想单独说的特点,就是它的背景或者也有人叫声底。是真的黑,但当听觉深入到这个由设备创造出的立体空间中,感觉到的并不是空虚,而是有一定的触感,我叫它漆黑如墨的,有点像墨的特性,粘稠程度略大于清水,但又不是污浊混沌,有拨开迷雾之后又是一片天地的感觉。
            那么上面说到随身天花板提高了一截,那么这其中LP6提供了多少的比重呢?没办法和比他贵的比,只能和比他便宜的前端比了,比spk大是肯定的,再比就要比到将近LP6一半到三分之二价格的设备去了,又显得有些不公平,也容易误伤其他国产的机器,我只能说素质的提升是明显的,性价比肯定是更低的,不过这也和乐彼追求极致音质的品牌调性很符合,突发了个奇想,极致性价比的声音应该是二手的LP5 199,现在定价一万以下的新设备,没有干的过的,LP5操作确实差了一些,不知道可不可以接个转盘,199拿来当个解码放用?


            IP属地:上海6楼2019-06-30 18:29
            回复
              虽然写文章中间实际上已经鸽的挺久,但直到现在仍能让我不断回味的就是LP6的调音,这部分也是文章中最玄学的部分,也是从原理上距离我所学专业相当远的部分,一方面,我本身就是特别喜欢乐彼高端机型调音的这种风格。另一方面感觉,这样的一种东西,是直接给到个人的,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有一点区别,一直都不是特别容易就用文字来表达。如果写得特别,嗯,天花乱坠的话,很容易给人一种枪文的感觉。如果简单的来形容一下的话,乐比这一次在LP6上的调音可以称得上是激情似海,柔情似水,念念不忘。而且还似乎带有一点点山洞音的感觉,能够感受到一点空间感营造出来的回响,更容易感受到上方声场带来的混响。至于为什么不是激情似火呢?在最初的那个出厂固件上,确实有一点激情似火的感觉,听一些很燃的ACG非常的带感,但是在后续的部件中,乐彼在LP6上将声音控制的相对的克制,消除了一些声音中的火气,更加沉稳,更加深邃,但澎湃的能量感却更甚一筹,就像是褪去了一层幼稚的外壳,走向了成熟的年龄。所以我就用了激情似海这样一个更有气势有气魄的一个说法。如果相对普通一点的说法的话,那么高频可以说是精致,典雅,扣人心弦,中频可以说是雄浑的器乐加上具有魅惑力的人声,不限男女,低频则可以说是连绵不断滔滔不绝,鼓声仿佛一锤定音,低音提琴则表现得婉转哀苦。
              在往前的高素质器材中,确实有一些为了素质而损失了部分音乐的听感的,美其名曰走监听风格,我个人不喜欢,倒并不否定它存在的意义,因为技术没达标价格没到位,所以有所偏重,可以理解,但有些烧油却认为高素质就是白开水,暖糊的声音更适合听流行。。。。。。LP6这种暖暖的却分毫毕现的声音听流行也非常合适啊,可能曾经随身发展的前期设备的性能没有达到那么好,现在这种观点则可以更新了。我身边就有喜欢黑黄鹂的朋友,说就喜欢那个糊的声音,听流行很好听,我把LP6搭给他听了两个小时,他表示你这套太贵了。。。。。。虽然什么都听的清清楚楚的。。。。。。好听。。。。。。其实我们说糊的设备为什么可能比较好听,因为歌曲的主旋律突出出来了,不存在一会儿左边一个笛子一会儿有点一个锣还分的那么开的情况,这个时候对于音乐整体情感的表达其实是有一定影响的,所以我也认可在一般的价位做好素质和乐感的平衡没问题,但是当我们讨论随身HIFI这个行业的时候,我觉得有些观念还是可以与时俱进的,而LP6就是当素质和乐感都做到足够好的时候,主旋律仍然在,并且可以十分清晰的分辨出演奏乐器,只不过声音的框架大规模扩大,沉浸感更好,通过极富韵味的音染,加上极强的控制力和驱动力,极黑的背景空间深度,能将人的注意力吸引住,所以用别的设备看书听歌的时候,往往音乐只是背景,而用LP6的时候,经常看着看着就被音乐吸引,直到一曲散尽精神才回到书本上。LP6能够将人带入到乐曲中,而且应该不仅仅是LP6的贡献,是通过搭配形成的整体效果,真的是有毒的声音,能够将乐曲的感情暴露出来,给你足够浓烈的情感共鸣,让你不知不觉的感同身受,甚至哼唱出来,我身边确实有朋友听着听着就唱出来了,我自己也有过这种经历,虽然我听歌是那种双手抱拳放在鼻子前面的典型烧友的形象,真哼出来还有嘴过滤一下。


              IP属地:上海7楼2019-06-30 18:29
              回复
                总结
                在我第一次听到LP6到我写完这篇随笔的这一个多月里,甚至专门跑到别的城市听了很多不同器材搭配LP6出来的声音,并不是每一种都令我满意,我所喜欢的声音也不是所有我请来试试的烧友就都喜欢的,他们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在接受LP6的操作和外观上基础上评价声音的,自然各种评价都有,期间也品读了很多大佬写的听感,我尽量选择了一些不太一样的点来写,结果写成了我对单个器材篇幅最大的随笔,抱着对LP6的爱,我希望下一代能颠覆性得改善系统和操作,让这样的爱没有遗憾。


                IP属地:上海8楼2019-06-30 18:30
                回复
                  后记
                  大学刚刚毕业了,这篇随笔从最后的毕业论文的撰写到答辩一直持续到我来到新公司,算是已经正儿八经的进入社会,从地域上来说,我离开了停留一个大学时光的南京,去一个全新的地方。关于南京,我其实特别喜欢毛主席的那句诗“钟山风雨起苍黄”,钟山是绿色的,风雨有蓝有灰,苍黄是各种黄色(好吧是我胡诌的),从历史上来看,毛主席在一九一几年便曾到过南京,并对当年的金陵留下不错的印象。而南京城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其秋天的景色,有红色的枫叶,有橙色的梧桐,有金黄的银杏,有墨绿的松针,有湛蓝的天,有深蓝的湖,有土色的长江,有浅灰的城墙,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水乳交融,若是以后有机会还真挺想回南京这座雄浑壮丽的古城定居。
                  在南京的这几年,也是我玩HiFi入坑的几年,从一个懵懂的小白,到开始敢写这样的体验文章,往日的历程还意义在目。高中刚开始只是玩玩百元级的耳机,用手机推一推,后来开始追求更高音质的音源,玩玩HiFi手机,还折腾折腾手机手机上的杜比音效、蝰蛇音效,后来渐渐耳机玩到了500元以上、一千多,当年的5000的旗舰,陆陆续续玩了一些国砖、捆绑过一些东西,折腾了不少时间,但是不得不说,现在听歌很少能有当时听歌会有的冲动,哪怕是同样的设备和曲目,感动还在,却没有当年听歌听到流泪的心痛,不禁想起《琅琊榜》里梅长苏对小飞流说是“因为人的心会变得越来越硬”,时过境迁,或许是我自己的心境变了吧,哪怕是现在遇到以前会无比扎心的事情,也会冷静的处理。大学期间买设备主要靠生活费和工资,现在完全靠工资了,生活的艰辛也被抚摸的越来越真实,想要再入手这样贵的器材需要好好的工作攒钱了,不过,对于没有女朋友,不爱玩游戏的我来说,音乐于我已经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精神寄托,退烧不存在的,但会越来越关注音乐本身。


                  IP属地:上海9楼2019-06-30 18:30
                  回复
                    自顶一下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7-01 17:28
                    回复
                      再顶一下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7-02 11:54
                      收起回复
                        帮顶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9-07-02 16:05
                        收起回复
                          楼主好文刚在国砖吧看过,再顶一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7-03 17:57
                          收起回复
                            bd,同蹭过lp6,特别喜欢 6.3口大开大合却又深邃无边的风格


                            IP属地:江苏15楼2019-07-03 18:28
                            收起回复
                              听过钛版的,确实很毒,宽松而不失细节。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07-04 11:5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