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吧 关注:114,397贴子:1,804,458

谭富英《奇冤报》随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奇冤报》是一出老生名剧,也是谭富英先生的拿手剧目之一,只可惜该剧目谭富英先生并没有留下实况录音或录像,由于本人出生较晚没有机会得见老先生的舞台表演,实在遗憾。
一、听过谭富英先生《奇冤报》的版本
1、30年代的老唱片一张,包括中毒时西皮及反二黄的后半段
2、50年代中期的唱片,包括整段的反二黄
3、50年代的奇冤报说戏录音,包括了整段的反二黄
4、50年代末的全剧录音,音配像所用版本
二、一点感想
提到谭富英,更多的人可能会想起《定军山》,诚然《定军山》是谭富英老先生的拿手好戏,但是诸如《奇冤报》之类的唱功骨子老戏也是老先生的拿手好戏。
上面提到我听过的诸多版本,个人感觉效果最好的还要属50年代末的那一版全剧静场录音,这个版本好在场次完整,唱腔舒展自然,虽然嗓子没有30年代唱片那般冲,但是更显得老练沉稳,特别是有了慈少泉的张别古,丑角递的词儿都在节骨眼上,老生唱的自然舒服,因此整剧更显得规整及好听。
谭富英老先生的嗓音在我听来十分的甜美动听,例如一段“好一个赵大哥人慷慨”的原板,虽没有花腔或者高腔嘎调,但是听起来就是这么舒服,行腔归韵都是这么好听。
到了中毒一场,调门貌似没有30年代的老唱片这么高了,嗓子也没有那么冲了,但是这段的唱的确可以听出刘世昌被害之时的悲愤之情,有人说小谭先生中晚年比青年时期进步很多,仅仅从这一段的对比来看的确如此,虽同是静场录音,30年代唱片胜在天赋佳音,而50年代的录音则更能体现悲愤焦急之情。
在音配像中,中毒一场谭元寿老先生的配像使用的是从桌子上滚下来的身段,而另一种演法是从桌子后面窜出,后一直演法据说是李少春先生的演法,于魁智的奇冤报录像即采用了后一种演法,另外最后倒地时谭元寿老先生使了一个软僵尸,不知谭富英老先生实际的舞台表演中是怎样的演法。
“老丈不必胆怕惊”一段原板是十八张半中的唱段,虽有珠玉在前,但是谭富英先生表现的也是颇为完满不负盛名,总是说谭富英先生是天赋佳音,我小的时候理解的“天赋佳音”就是调门高、嗓子冲、能翻高腔,但是近些年感到,其实谭富英先生的“天赋佳音”不仅于此,最能体现小谭先生嗓音之妙的地方在于“听着舒服、不费劲”不管是多么奇峰巧峻的唱腔,在谭富英先生唱来都在这么游刃有余,显得毫不费力,正如这段唱中“老丈不必胆怕惊”的惊字是闭口音,要想唱得满,必然要费一番力气,但是小谭先生唱来确显得毫不费力,但是唱腔依然完满到位,又如“抓一把沙土扬灰尘”一句大腔,“把”字是一个高腔,“尘”字的腔又是一个大腔,小谭先生唱来游刃有余,高腔虽然不是逢高必顶,但是依然饱满,到“尘”字的大腔,迂回婉转,更是过瘾,在配以慈少泉先生的表演更是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
大段的反调是整出剧目的核心唱段,对于谭富英先生的反二黄唱段我是推崇备至,无论是静场录音的《奇冤报》《朱痕记》还是实况录音的《碰碑》,其中的反调演唱起来都是极为精彩,《奇冤报》的反二黄小谭先生也是留下了多个版本的录音,其中尤以本次所说的全剧静场录音为最佳,这个版本的唱腔十分饱满度,不因为是静场录音不带观众而有一丝懈怠,无论是头两句的大腔,还是“因此是随老丈转回家来”的一段,又或者“批头盖脸”的高腔,都很饱满,在配以谭富英先生的佳音演唱及慈少泉先生的插科配演,更是精彩异常。
在公堂一场,谭富英先生有一个绝活,就是包公叫到“乌盆”刘世昌答“有”当叫到第三声“有”的时候,正是展现谭氏的天赋佳音之时,一句“有啊”真是高耸入云,一展冤魂沉冤得以昭雪之情,后面的一段流水谭富英先生更是得心应手、酣畅淋漓,这段50秒的唱段内容实际上同11分钟的反调差不多的一套意思,用不同的板式演义长度差别却如此之大十分的有趣。
谭富英老先生静场录音的《奇冤报》固然精彩,但是没有听过老先生该剧的实况录音,真是遗憾备至。


IP属地:北京1楼2019-08-06 17:28回复
    谭的《奇冤报》胜在流畅大方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8-06 17:47
    收起回复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9-08-06 19:00
      回复
        朴实不华 亮直爽脆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9-08-06 19:25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6楼2019-08-06 19:43
          回复
            《奇冤报》是谭富英先生的拿手戏,唱念做表,功夫,都不做二人想。关于谭先生此剧的艺术造诣,我将詳论。此处仅订正,楼主所说,可惜该剧目谭富英先生并没有留下实况录音或录像,有误。谭富英先生的《奇冤报》,留下了大量录音资料。除去多种版本的老唱片外,中国唱片公司,1960 年,出版了谭富英《奇冤报》大部分唱腔唱片。北京广播电台,录制了谭先生《奇冤报》全剧的实况录音,还不止一个版本。因为当年尚无录像技术,80 年代,对实况录音,进行“音配像”制作。实况录音主演,谭富英、慈少泉、张洪祥、郝庆海、李盛芳、蒋元荣。配像主演,谭元寿。我提到的上述音像资料,很容易得到。


            IP属地:北京7楼2019-08-06 22:38
            收起回复
              我多次现场观看谭先生的《奇冤报》。感觉 50 年代末的演出水平,已臻炉火纯青。相比于先生的其他剧目,我们现在可以得到资料,应该没有遗憾了。
              楼主所遗憾的,应该是没能现场感受谭先生的艺术魅力。荷佬儿痴长,补充两点:
              1,当年,正值“鬼戏开禁”,谭先生《奇冤报》的演出,盛况空前,可以用“轰动”二字形容;
              2,谭富英先生,在“遇害”一场展示的功夫戏,在谭元寿先生“音配像”中,得到“不走样”的传承。而且,这是谭、余一脉相承的老演法。于魁智的“窜毛”,内行多有争议。李少春的演出,我没有看过,估计他学余叔岩先生,非常认真,不会把《打金砖》的身段用在此处。


              IP属地:北京9楼2019-08-06 23:20
              收起回复
                童祥苓的“窜毛”,现场我看的很惊骇,用这玩艺儿表演突发中毒的情境 恰到好处。
                若说这突发中毒的表演,用“窜毛”这玩艺儿不当,
                那末从卓上“滚”出来的玩艺儿,相对较弱 且更不当了。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9-08-07 07:35
                收起回复
                  回忆我看《奇冤报》的二三事:
                  1,除了谭富英先生外,我现场还看过谭元寿、张文涓、李宗义的《奇冤报》。谭元寿的唱念做表,扑跌功夫,一切模仿谭富英先生。若论艺术水平,比起老先生,真是差远了。这是一出“唱功戏”,元寿先生唱出的味道,诸君就算没听过他的《奇冤报》,也可以从别的戏,举一反三,元寿老尚且如此,说谭家后继无人,我还真不敢为之辩护;张文涓一次来京演出,我看了她两场戏,《奇冤报》和《打渔杀家》。功夫差些,唱功非常好。听她那段“反二黄”,感觉很“雀巢咖啡”,现在宗余、谭的后宿,都不如她。“小冬皇”的称号,应该先给她才是;至于李宗义,也难恭维,他连《行路遇害》都没演,直接从《讨盆》起。


                  IP属地:北京11楼2019-08-07 22:51
                  收起回复
                    我听得感觉就是 唱的特别放松


                    IP属地:河北13楼2019-08-08 20:30
                    回复
                      ,2,先说唱。《奇冤报》终归是出唱功戏。在谭鑫培 — 余叔岩、言菊朋 — 谭富英、孟小冬、杨宝森,这个传承链中,都拿该剧作为“经典剧目”。当然,各人重点不一。我认为谭富英表现得最为突出。论到此剧的唱,谭富英先生,可谓集天赋与人工之大成。
                      嗓:谭先生的嗓音,高、亮、清、脆,是天赋。天赋好的人不少,像他那么“会用”的,可就凤毛麟角了。正如吧友们所言,听谭先生的唱,感觉力度很强,但又绝不“洒”、“吼”,或似小溪清澈,或似大河奔腾。总是那么自然,朴实无华,“特别放松”。《奇冤报》是其典型。
                      (待续)


                      IP属地:北京15楼2019-08-08 23:43
                      回复
                        (续)
                        字:常言“字正腔圆”。言菊朋号称“一字不倒”,基本做到“腔随字生”。但是,有时也出怪腔。老谭,老余,才是“字正腔圆”的正宗。谭富英传承最佳,他的《奇冤报》是“字正腔圆”的典范。我的学兄叶秀山(秋文)先生,50 年代后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论马派和谭派艺术”。文中特别赞许谭先生在处理 “j、q、x” 声母时的发声技巧。就在此期间,谭先生在北京广播电台,播出教戏节目,说了两个唱段,一段是《南阳关》的“恨杨广”,另一段就是《奇冤报》的“反二黄”。当学生问他,如何区分“尖字”和“团字”时,先生答道,“团字”要重,“尖字”要輕。从那时,我才开始接触到“尖团字”的知识,60 余载铭刻于心。《奇冤报》一剧核心的字,就是一个“家”字。请吧友诸君反复聆听谭先生怎么唱这个“家”字,仔细玩味,学而时习之,进而“举一反三”,扩大你的“尖团字”知识,你对“谭派”的认识,必将深入。


                        IP属地:北京17楼2019-08-09 23:28
                        收起回复
                          马先生也唱这戏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08-10 11:33
                          收起回复
                            回复 szh8588 :是的。谭先生所谓“团字重”,正体现在“反切”的处理上。先生凡遇团字,必加重和拖长声母的发声,以“家”字为例,特点十分突出。对于“尖字”的处理,则点到而已。这就是叶兄所说,谭派的特色。也是他传承其祖、其师艺术时的发扬。现在一些年轻人,对京剧字韵,不甚了了,甚至不知“发花辙”,有团无尖。一次在票房,有一位唱“朝霞映在阳澄湖上”的“霞”字,竟读作“ sia ”,还自鸣得意,认为这么唱“有味儿”,不知元寿老作何感想。


                            IP属地:北京19楼2019-08-10 22:33
                            回复
                              (续)
                              腔,谭先生的腔,古朴,流畅,自然,得体。听起来非常舒服。《奇冤报》为一个典型例证。其他剧目,也都如此。包括新编戏,如《将相和》等。《奇冤报》非常突出而已。
                              (待续)


                              IP属地:北京21楼2019-08-10 22: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