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眶高(orbitalheight,OBH, M52)
1)与眶宽相垂直的眼眶入口最大径。注意此径的两端应在眶缘上,而不可位于眶缘的切迹或凹陷上。用直脚规测量(图2-32)。
2)平分眶宽且与眶宽垂直的眼眶上、下缘之间的 直线距离。一般测左侧,不能测时可用右侧代替,但两侧会有差异。在眶长轴上测,若测量的下缘正好有一深切迹时,测点可向中间移动。
(26)眶深(orbitaldepth):眶下缘中点至视神经孔外侧缘的直线距离。用测B匡器测量。眶下缘中点由眶高2)测量决定,即眶高2)与眶下缘相交之点。
(27)鼻梁(背)至前眶间宽之矢高(subtense,mf-mf):鼻骨正中线至前眶间宽(mf-mf)的最小矢高,用三脚平行规测量。此项测量可与前眶间宽同时进行。将三脚平行规中间竖尺尖端在鼻骨正中线上移动,测得最小的读数即为鼻背(梁)前眶间宽之矢高。
(28)鼻梁(背)至眶间宽的矢高(subtense d-d) :鼻骨正中线至眶间宽(d-d)的最小矢高。用三脚平行规测量,可与眶间宽同时测量。测量时先把三脚平行规的两脚接触在左右眶内缘点上,然后将中间竖尺的尖端靠在鼻骨正中线上。上下移动中间竖尺,测得最小的读数为鼻梁至眶间宽之矢高。
(29)眶内缘点矢高(dacryonsubtense,DKS):两侧眶内缘点(d)至眶间宽的矢高的均值。
(30)鼻-眶内缘点矢高(naso-dacryalsubtense,ND曰:鼻骨侧面观最深点到眶间宽的矢高。
(31)尖(犬)牙窝深(fossacaninadepth):自梨状孔外侧缘最向外侧的一点(相当于鼻宽的所在位置)与颧颌前点(zm1)的连线,至上颌骨前面的最大垂直距离。用三脚平行规测量。
(32)鼻高(nasalheight, n-ns,NLH, M5):鼻根点(n)至鼻棘点(ns)间的直线距离。用直脚规测量(图2-33)。这是鼻根点至两侧鼻孔边缘最下点的平均高度。这点并不总是在最前缘,而是在鼻腔底的起始部。它是鼻前沟或窝的后缘,是鼻结构的功能高并没有考虑开口最前部的特殊变异。
(33)鼻骨最小高(simoticsubtense,ss, SIS, M57):鼻骨正中线至鼻骨最小宽的最小矢高。用三脚平行规测量。此项测量可与鼻骨最小宽测量同时进行。将三脚平行规中间竖尺尖端在鼻骨正中线上移动,测得最小的读数即为鼻骨最小高。
(34)上牙槽突高(processalveolarisheight, hÖhe deralveolarpartie):鼻棘点(ns)至上牙槽前点(pr)的直线距离,用直脚规测量。另一种测法是自鼻棘点(ns)至上牙槽点(sd)的直线距离。
(35)腭深或腭高(palatalheight,M64):腭顶正中线上一点至上颌左右第1磨牙后牙槽隔最突出点的连线的投影高度。腭顶正中线上一点与上颌左右第1磨牙牙槽隔最突出点构成的平面应与牙槽平面垂直。用测腭器测量。
(36)下颌联合高(heightofsymphysis, id-gn, M69):下牙槽点(id)至颏下点(gn)的直线距离,用直脚规测量。由于下颌联合呈现一定程度的倾斜,所以此项测量不与下颌基底平面垂直。测量时,根据下颌联合的倾斜程度,直脚规主尺的位置应作相应的调节,即直脚规的主尺必须与此项测量相平行(图2-34)。
(37)下颌体高(颏孔处)[heightofmandibular body, M69 (1)],于颏孔处的下颌体高,为孔中心位置牙槽外缘至下颌骨下缘的直线距离。用直脚规测量。注意直角规的主尺与下颌基底缘垂直,左右分别测量。
(38)下颌体高(第1、2磨牙间)[heightof mandibular body, M69 (2)]:第1、2磨牙之间的牙槽隔部位的下颌体高。此处测牙槽外缘到下颌下缘的高度。测量方法同上。
(39)下颌支高(heightofmandibular ramus, M70):自下颌喙突最高点至下颌角点(go)的直线距离,用直脚规测量。测量时,注意直脚规主尺与下颌支后缘平行。左右分别测量。
(40)下颌喙突高(koronoidhohe) :自下颌喙突最高点至下颌骨基底平面的垂直距离,用直脚规测量。左右侧分别测量。
(41)下颌支最小高(kleinsteasthohe),自下颌切迹最深处至下颌骨下缘的高度。用直脚规测量。测量时应注意此项测量必须与下颌支高平行。
4.弧弦周长测量
(1)颅周长(horizontalcircumference, g-opg,M23):经眉间点(g)和颅后点(op),再绕回至眉间点的颅骨水平周长。用卷尺测量。测量时,将卷尺的零点紧贴眉间点,然后把卷尺由颅右侧绕过颅后点,再绕至颅左侧,最后绕回至眉间点。测量时,卷尺应紧贴颅骨骨面,不可悬空(图2-35)。
(2)颅横弧(cranialtransversearc/auriculo-bregmatic arc, pc-b-po,M24):从一侧耳门上点(po)经前卤点(b)至另一侧耳门上点之弧长,用卷尺测量。测量时,将卷尺的零点紧贴左侧耳门上点,然后绕过前卤点,再绕至右侧耳门上点(图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