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吧 关注:6,869贴子:60,564
  • 7回复贴,共1

墨子读后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1章 亲士
本章内容概况:叙述人才重要性,管理者当如何判断人才、保护人才、如何以身作则、分配利益。 译注
作者:佚名
  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国主不能留下能臣,国亡。见到能贤才不着急则没有贤士帮助治国。不尊崇人才能保留国家的君王没有。(特指战国时期)】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
【晋文公逃跑重新夺回国家成为天下霸主,齐桓公丢了国家又回来称霸天下。勾践被吴王擒获羞辱重新称霸。三个人能成功,起始都被自己国家臣民抛弃而丑名天下。】
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吾闻之曰:“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
【最聪明的国君不失败,差一点的国君失败也能挽回达到大成就。原因就是这两种国君善用人民。我听说:“欲望没有止境,不安居是因为对状态不满意,不是没有足够生活的钱财是因为心不满足。”所有君子高标准要求自己低标准要求别人,百姓高标准要求别人低标准要求自己。君子不会让志向失败,会经常总结失败原因。虽然和平庸人在一起也不抱怨。。这是有自信的人。】
  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是故逼臣伤君,谄下伤上。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分议者延延,而支苟者詻詻,焉可以长生保国。臣下重其爵位而不言,近臣则喑,远臣则吟,怨结于民心。谄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桀纣不以其无天下之士邪?杀其身而丧天下。故曰:“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人受了苦难,必然是纵了欲望。没有纵了欲望却又为其所累的。所以权臣伤害君主,拉拢下属伤害主人。明君要容纳谏臣,包容有不同政见的人,如果官员都靠谄媚得权,不能长久保国。臣子为了保全自己不说实话,君王身边的人不传达事实。远方地方官不上报。民众就会抱怨。谄媚的话就会蜂拥而来,善意的计策就会被阻挡在外。国家就危险了。夏桀商纣拥有天下的人才也一样身亡丧国。所以说。送贵重宝物不如送来贤臣良才。】
  今有五锥,此其铦,铦者必先挫。有五刀,此其错,错者必先靡。是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
【有五种利器,先损坏的是尖锐之器。五种刀,先磨没的是锋利之刀。所以甜水井先枯竭,巨大的树木最终被砍伐。大的灵龟被抓来烧裂占卜。巨大蟒蛇被先杀死。比干所以被吃掉是因为抵抗邪恶,孟愤被杀是因为勇猛。西施被沉江是因为美丽。吴起被车裂是因为才能过人。所以这些人死于自己优秀。所以说盛极而衰。人才优秀也要懂得压制他不让其受损。】
  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已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水之源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夫恶有同方取不取同而已者乎?盖非兼王之道也!
【所以贤君也不喜欢没能力的臣子,慈父不爱对他人没好处的儿子。所以不能胜任而占了职位,不能站住脚。不配享用爵位俸禄而得到也会失去。良弓难以拉开所以能射得高远。良马难征服所以能跑得远。良才难指挥,但是可以让君王成为霸主。所以江河不嫌弃小溪流入才能变大。圣人之道不推脱责任,不违背事物规律所以能成大器。江河得水不是一个源头,值千个金圜的皮衣不是一个狐狸的白色毛皮。如果讨厌别人不同意见,就不能采纳不是做君王的王道。】
  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其直如矢,其平如砥,不足以覆万物。是故溪陕者速涸,逝浅者速竭,〔土尧〕埆者其地不育。王者淳泽,不出宫中,则不能流国矣。
【所以天地大而不能看全,大雨不会太急促。大火不会瞬间烧起。君王之威德不短暂是吸收众人之长。直的像箭,光滑如卵石盖不住天下万物。小溪干得快,浅水枯竭得早。土地坚硬多石植物不生。君王不分利给下属,好处不能给百姓,则国家留不住。】


IP属地:北京1楼2019-10-24 15:48回复
    墨经-2修身 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近者不亲,无务求远;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君子察迩,修身也。
    【战争不管布局多么巧妙,士兵有勇气斗志是根本。丧礼不论多么隆重,有人为丧者悲哀才是根本。学者人才不论学识多么广博,懂得做人道理行为道德才是根本。所以基本条件做不牢固,上层建筑更多收获也无法施行获取。对身边人关系处理不好,对外人也关系不融恰。亲人不愿意亲近,外交也不会做好。做事不负责,什么事都做不好。眼前的事物了解不清,也无法学习更广博的知识。所以贤王治天下,必先了解周边再图查明远方事物。君子了解自我和周边是修身之道。】
    修身,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
    【修身,就是见到别人犯错,听见诋毁、先要反身思量自我是否有错误,以此避免错误修行自我。】
      谮慝之言,无入之耳;批扞之声,无出之口;杀伤人之孩,无存之心,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是故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
    【谄媚的话不要听信,刻薄无理批判的话不要说。不要动心杀伤别人的孩子。这样奸媚之人没有市场。所以君子从事的事业发展强劲。愿望会每日逐渐达成。理想会实现。】
      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畅之四支,接之肌肤,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
    【君子之道:穷而廉洁不贪图富贵,富有了也要有义气。对活人要兼爱,对死人感到悲哀。道义行事要发自内心而非虚假为之。真心兼爱、行为正直、言语和顺。内外皆修,行为一至到老这只有圣人能做到。】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意志不坚定,智慧也是缺乏。言行不负责不会有好结果。不懂得分析的人不能做朋友。不遵守道义,缺乏知识、不明是非的人不要与他一起奋斗。】
    本不固者,末必几。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
    【基础不牢固,不能完成任务。有雄心大志不注重修身的,以后会因各种原因堕落。愿望行为不清白者以后也很难清白。行为没信用,名声会变臭。好名声不会没有好品行就出现,声誉也不会自己生长。不要沽名钓誉,要反省自身行为真实。言语要缓,辩解一般没人听。】
    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言无务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故彼智与察在身,而情反其路者也。
    【出力没效果,索然劳动也无法完成目标。有智慧的人用心去辨明而不说过多的话。办事效率高,凭此得到赞扬和名誉。说话不在多,而在有智慧。文章不在多而在查明本质真相。若站在智慧的彼岸,又不善查明细节真相,做事情就会离目标越来越远。】
    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思利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天下者,未尝有也。
    【善不能占住内心就留不住,行为不自省就不能立德立行。好名声不会轻易获得,声誉没有奇巧办法获得。君子只追求私利,不注重言行可以成为名满天下贤士的人还不存在。】


    IP属地:北京2楼2019-10-24 15:49
    回复
      墨经-三所染
      03章 所染 译注
      作者:佚名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墨子见到染丝的人叹道:丝绸遇到,蓝黄色就被染色。丝绸变色,颜料也变色。如果进入五种染料就有五种颜色。所以染丝要慎重。】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子,功名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
      【不止丝绸可染色,国家也可以染色,舜被许由、伯阳所染成为圣君。禹为皋陶、伯益。商汤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所以这四个人,被尊为天下,功名满天下。是因为被贤臣所染。】
        夏桀染于干辛、推哆,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厉王染于厉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谷。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举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
      【反面教材,为奸臣染则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舅犯、高偃,楚庄染于孙叔、沈尹,吴阖闾染于伍员、文义,越勾践染于范蠡、大夫种。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
      【春秋五霸,染于贤臣功名传世。】
        范吉射染于长柳朔、王胜,中行寅染于藉秦、高强,吴夫差染于王孙雒、太宰嚭,知伯摇染于智国、张武,中山尚染于魏义、偃长,宋康染于唐鞅、佃不礼。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家残亡,身为刑戮,宗庙破灭,绝无后类,君臣离散,民人流亡。举天下之贪暴苛扰者,必称此六君也。
      【六君身败名裂染于奸臣。】
        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当。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佚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以不知要故也。不知要者,所染不当也。
      【君王安身立命凭借的是行为合理,染于适当贤臣。所以善于做贤君的君王,治国重心在于判断人才而非处理百官事物。不能当好君王的人,操劳伤害身体,忧愁困惑国家也会日渐灭亡,自己也会被羞辱。以上六个君王不是慵懒不爱国爱惜名声。而是不知治国重点,选拔贤臣不当而已。】
        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
      【不仅国家会染色,世人也会染色。交友都仁义,敦厚守法德。则自己的家庭也会越来越好。身体平安名声好,荣耀权势都会得到。就像段干木、禽子、傅说这些人一样。】
      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刀之徒是也。诗曰“比择所堪,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
      【朋友都很作,很各色,家庭会越来越危险,名声会被羞辱。当官也会没有条理。像子西、易牙、竖貂这几个人一样。诗经说:选择环境一定要谨慎就是这个意思。】


      IP属地:北京3楼2019-10-24 15:50
      回复
        墨子-四法仪 04章 法仪 译注作者:佚名  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县。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墨子说:天下从事工作的人都有相关法则规律。不依据这些不能成功。从学生到将相都有法则规律。各种工作都有法则。工匠有规矩墨绳衡水尺。没有技巧无法做工。工匠以这五种规则为法规。】 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以从事,犹逾己。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有能力的人能做成功的事情,没能力的人依据法则也能做成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所以各种职业都要有法则。今天从治天下到治国要是不遵守法则,还不如普通工人懂得辨明是非。】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当皆法其父母,奚若?天下之为父母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当皆法其学,奚若?天下之为学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学,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为法。当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为法。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然而我们向谁学法则?当然向父母、老师和上级领导。但是父母、老师、领导懂得仁爱的是少数。所以传的法则也不会仁爱。这样就不能当做法则。所以学习法则不要以父母、老师、领导那里全盘接受建立世界观。】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然而天何欲何恶者也?【然而什么法则最好?所以说(道德经道法天天法地):我们既然没有人可效法不如去效法天的行为。天广没有私心,养万物不求回报。长久循环不衰败。所以圣王效法天德,行为以天作为榜样。天行会怎么我们就怎样,天行不做的事情我们要避免。天行有什么喜好和厌恶呐?】 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奚以知天之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以其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天希望人兼爱互利,不希望人互相为恶。怎么知道如此?因为天爱万物,运行规律利万物生长。为什么天兼爱兼利?因为这些生物存在有可以吃的东西。】   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此以莫不刍牛羊,豢犬猪,洁为酒醴粢盛,以敬事天。此不为兼而有之、兼而食之邪?【今天各个诸侯国都是天的城邑,人不论长幼贵贱都是天的臣子。人们为什么不准备美食酒肉尊重天道?这样才能兼爱兼利,而不兼相害。】 天苟兼而有食之,夫奚说不欲人之相爱相利也?故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曰:杀不辜者,得不祥焉。夫奚说人为其相杀而天与祸乎?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天让万物有可吃的东西,便是天道让人相爱相利呐。所以爱人利人,老天会保佑。伤害别人的老天会降灾。所以说:杀害无辜,死于非命。我们呢常说杀人者不得好死。就是天让人兼爱兼利,不愿让人相害。】   昔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为天子,天下诸侯皆宾事之。暴王桀纣幽厉,兼恶天下之百姓,率以诟天侮鬼。【上古圣王兼爱百姓尊重天道鬼法,让很多人获利,所以天赐福给他立为天子。各诸侯都做他下属。桀纣幽历,侵害百姓利益。骂天侮辱鬼魂。】 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于天下僇,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息。故为不善以得祸者,桀纣幽厉是也。爱人利人以得福者,禹汤文武是也。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强取很多百姓利益,所以天降大祸给他。失了国家,自己也死了。后世子孙也骂他们。所以不行善得到灾祸就是这四个人。利人有福,害人祸己。】


        IP属地:北京4楼2019-10-24 15:50
        回复
          墨子-第五章七患
          05章 七患 译注
          作者:佚名
            子墨子曰:国有七患。七患者何?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宫室,一患也;边国至境,四邻莫救,二患也;先尽民力无用之功,赏赐无能之人,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于待客,三患也;仕者持禄,游者忧交,君修法讨臣,臣慑而不敢拂,四患也;君自以为圣智而不问事,自以为安强而无守备,四邻谋之不知戒,五患也;所信不忠,所忠不信,六患也;畜种菽粟不足以食之,大臣不足以事之,赏赐不能喜,诛罚不能威,七患也。以七患居国,必无社稷;以七患守城,敌至国倾。七患之所当,国必有殃。
          【墨子是治国有7种隐患1、城池不牢固而修宫殿2、没有盟友帮助御敌。3、用尽民力去做保家卫国没关系的事,财物赏赐没能力的人。4、官员为了保住俸禄不敢讲真话。有才能的人担忧命运不愿意侍奉君王,君王滥用法规处理臣子。臣子被震慑不敢说相反意见。5、君王以为自己正确聪明就不干正事。以为安全就不派兵守备。周围国家设计攻打不知戒备。6、信任的人不忠,忠诚的人不信任。7、粮食准备不足、大臣没有能力。赏赐微薄不足以让人满意。诛罚没有威力。有这七个隐患当国君,社稷会丢掉。守城会灭国。国内有这七个危患一定会国君遭殃。】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立也,用不可不节也。五谷尽收,则五味尽御于主;不尽收,则不尽御。
          【粮食是生存根本,君王施行养粮政策,民众没吃的。君王也会没人供养。民不吃东西,不可以事君。所以不能不注重食物。地不能不种好。使用财物不能不节约。粮食要收集起来,各种食物要被国君管控。不收起来,就没法管理。】
          一谷不收谓之馑,二谷不收谓之旱,三谷不收谓之凶,四谷不收谓之馈,五谷不收谓之饥。岁馑,则仕者大夫以下皆损禄五分之一;旱,则损五分之二;凶,则损五分之三;馈,则损五分之四;饥,则尽无禄,禀食而已矣。故凶饥存乎国,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三,大夫彻县,士不入学,君朝之衣不革制,诸侯之客,四邻之使,雍食而不盛;彻骖騑,涂不芸,马不食粟,婢妾不衣帛,此告不足之至也。
          【一年欠收就会饥荒,两年就是大灾、三年是凶兆。四年欠收就是国家危亡。五年,就会出现大饥荒国家就完了。一年,大臣国君减少俸禄五分之一,两年五分之二、三年欠收五分之三、四年五分之四。五年凶饥没有俸禄。从君王到百姓每顿只吃五分之三饭。撤销官员县级单位从事粮食生产。学生不去学校都去生产粮食。君王穿布衣,诸侯的家臣散去从事生产。减少坐骑去生产农作物。马不吃粮食,妾侍不穿丝绸。这是因为物资短缺到极限了。劳动力都要去生产粮食。】
            今有负其子而汲者,队其子于井中,其母必从而道之。今岁凶,民饥,道馑,此疚重于队其子,其可无察邪!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夫民何常此之有!为者寡,食者众,则岁无丰。
          【如果背孩子打水,孩子掉到井里家长必然去救他。现在是凶岁三年欠收。民众饥荒比孩子掉到井里还危机。怎么可以不重视。收成好的年月,民众善良,现在凶年,民众心地吝啬邪恶。这不是正常状态。生产的人少,吃饭人多。就会造成粮食减产,所以是有人祸原因。】
            故曰:财不足则反之时,食不足则反之用。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故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然而无冻饿之民者,何也?其力时急而自养俭也。故《夏书》曰:“禹七年水”,《殷书》曰:“汤五年旱。”此其离凶饿甚矣。然而民不冻饿者,何也?其生财密,其用之节也。
          【所以,财力不足就暂时不使用,食物不足就先节省。所以用财力时间恰当可以生财,积攒本钱投资钱就充裕,圣王时也经常五谷不收,没有水种田,然而没有饿死冻死的人为什么?知道时间与财物节约管理。所以大禹7年洪水,商汤五年大旱也没饿死人是因为节约资源。生财有道。】
            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完,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是若庆忌无去之心,不能轻出。
          【仓库没存粮,不可抵御五年欠收。兵火库里没武器,讲道义也没法征讨不讲道义的国家。城墙守护不完备,就无法自守。心里不防范危机,就没法应急。如同庆忌没准备好离开卫国就不能轻易离开。】
            夫桀无待汤之备,故放;纣无待武王之备,故杀。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皆灭亡于百里之君者,何也?有富贵而不为备也。故备者,国之重也。
          【夏桀商纣没有这些物资准备,所以被杀。他们贵为天子拥有天下,而被只有百里小地的诸侯灭亡,为什么?是因为有资源时候没有储备。储备是国家最重要的事情。】
            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故曰:以其极役,修其城郭,则民劳而不伤;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民所苦者,非此也。苦于厚作敛于百姓,赏以赐无功,虚其府库,以备车马、衣裘、奇怪;苦其役徒,以治宫室观乐,死又厚为棺椁,多为衣裘。
          【食物是国家宝物,兵器是国家爪牙。城墙防御是保命守家所用。这三种是国家工具。所以说:即便征劳役去修城墙,民众虽然劳苦但少了死伤。按正常收税,不会让人民钱财过于短缺。人民痛苦的事情不是适当劳役和税收。是重税利益分配不合理。国库空虚财物用来奢侈享受。劳民伤财用来修宫殿玩乐。死了厚葬,把皮毛大衣埋在土里这些事情。】
          生时治台榭,死又修坟墓,故民苦于外,府库单于内,上不厌其乐,下不堪其苦。故国离寇敌则伤,民见凶饥则亡,此皆备不具之罪也。且夫食者,圣人之所宝也。故《周书》曰:“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此之谓国备。
          【君王活着盖很多漂亮宫殿,死了又修坟墓厚葬。所以人民在宫外受苦,仓库里没有积攒财物粮食。君主官员沉迷享乐,人民不堪痛苦。所以国家遇到敌患就会受伤,百姓几年欠收就会饿死。都是君王思考不周全导致的,粮食是圣人控制国家的法宝。周书说。国家不存3年备荒的粮食,就很快不是自己的国家了。家里没有三年吃喝的积蓄,儿子就不配当儿子。这称之为国家储备。】


          IP属地:北京5楼2019-10-24 15:51
          回复
            墨子-第六章辞过 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
            【墨子说:古人居于洞穴,潮湿生病,圣王教他们盖了宫室居住。房屋盖离地面躲避潮湿,墙体躲避风寒。房顶遮挡雨雪。宫墙高分开男女不便。仅为此而已,浪费财力过多在房屋上不应该去做。】
            役修其城郭,则民劳而不伤,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民所苦者非此也,苦于厚作敛于百姓。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
            【正常修城墙收租税,不会伤害人民。人民苦于横征暴敛修皇宫。所以圣王盖宫室只为了生活方便,不为娱乐好看。衣服只为便于身着。不为吸引眼球。所以生活节俭。以此教诲民众。天下百姓得到这个方法治理,财物充足。】
              当今之主,其为宫室,则与此异矣。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宫室,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为宫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当为宫室,不可不节。
            【今天的君主,盖宫殿目的与圣王不同。横征暴敛,盖豪华宫殿。装饰漂亮。左右大臣也去效仿。所以财富不足以抵御饥荒,国家贫穷,人民难以治理。君主想治理天下,避开混乱。要先管理宫室不可以不节约。】
              古之民,未知为衣服时,衣皮带茭,冬则不轻而温,夏则不轻而凊,圣王以为不中人之情,故作诲妇人,治丝麻,棞布绢,以为民衣。为衣服之法,冬则练帛之中,足以为轻且暖,夏则絺绤之中,足以为轻且凊,谨此则止。
            【古代人,不知衣服为何物。用兽皮,草绳绑绑。冬天重不保暖,夏天不轻不凉快。圣王为了百姓教女人织麻布为衣。只到冬暖夏凉适合穿着为止。】
            故圣人之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当是之时,坚车良马不知贵也,刻镂文采,不知喜也。何则?其所道之然。故民衣食之财,家足以待旱水凶饥者,何也?得其所以自养之情,而不感于外也。是以其民俭而易治,其君用财节而易赡也。府库实满,足以待不然,兵革不顿,士民不劳,足以征不服。故霸王之业,可行于天下矣。
            【圣人衣服,不是为了好看愚民。良马宝车精工细雕没人喜欢是因为那个时代世道如此节俭,人民家中有足够抵御旱灾水灾财物。人民自给自足,不为外在物质所迷惑。所以人民好管理,君王用财富节俭,库房财产多。能抵御灾祸。士兵不劳顿,人民也不过于劳累。有外敌足以征服。这样才能成就霸王之业得到天下。】
              当今之主,其为衣服,则与此异矣,冬则轻暖,夏则轻凊,皆已具矣,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锦绣文采靡曼之衣,铸金以为钩,珠玉以为佩,女工作文采,男工作刻镂,以为身服,此非云益暖之情也。单财劳力,毕归之于无用也,以此观之,其为衣服非为身体,皆为观好,是以其民淫僻而难治,其君奢侈而难谏也。夫以奢侈之君,御好淫僻之民,欲国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衣服不可不节。
            【今天君主骄奢淫逸,滥用劳力伤民伤财。民众也学习难以治理。贤臣难以进谏。奢侈君王管理淫逸国民,国家没法不乱。君王治天下规避战乱。衣服不可以不节约。】
              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故圣人作,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养腹而巳矣。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今则不然,厚作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前方丈,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冬则冻冰,夏则饰饐,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古代人吃饱,吃好懂得节制。现代人吃饭太奢侈,君王治国不可以不节食。】
              古之民未知为舟车时,重任不移,远道不至,故圣王作为舟车,以便民之事。其为舟车也,全固轻利,可以任重致远,其为用财少,而为利多,是以民乐而利之。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离其耕稼而修刻镂,故民饥。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可不节。
            【古人之车,行走为主。现代人之车骄奢淫逸为主。君王治国,不可以华车。】
              凡回于天地之间,包于四海之内,天壤之情,阴阳之和,莫不有也,虽至圣不能更也。何以知其然?圣人有传:天地也,则曰上下;四时也,则曰阴阳;人情也,则曰男女;**也,则曰牡牝雄雌也。真天壤之情,虽有先王不能更也。虽上世至圣,必蓄私,不以伤行,故民无怨。宫无拘女,故天下无寡夫。内无拘女,外无寡夫,故天下之民众。当今之君,其蓄私也,大国拘女累千,小国累百,是以天下之男多寡无妻,女多拘无夫,男女失时,故民少。君实欲民之众而恶其寡,当蓄私不可不节。
            【天地间阴阳交合是正常的,圣王也一样。不去抓宫女就没那么多单身汉,男女失调人口就会减少。所以不要为了淫欲去抓民女。】
              凡此五者,圣人之所俭节也,小人之所淫佚也。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此五者不可不节。夫妇节而天地和,风雨节而五谷熟,衣服节而肌肤和。
            【知道这五点的是圣人节俭之道。小人所以淫逸死亡。不遵守这五种节俭之道。家庭节俭天地和睦,风雨节制,谷物多。】


            IP属地:北京6楼2019-10-24 15:52
            回复
              墨子-第七章三辩 07章 三辩 译注作者:佚名  程繁问于子墨于曰:“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昔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息于聆缶之乐。今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此譬之犹马驾而不税,弓张而不弛,无乃非有血气者之所不能至邪!”【 程繁问墨子:你说:圣王不追求快乐,那时候诸侯听他教诲也不做鼓乐之乐。文人听他的不去追求靡靡之音。农夫耕作不去敲缸听乐。你说的这些好比。驾驶马车不停息,弓拉开不松手。凡人怎么能做到。 】  子墨子曰:“昔者尧舜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汤放桀于大水,环天下自立以为王,事成功立,无大后患,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护》,又修《九招》,武王胜殷杀纣,环天下自立以为王,事成功立,无大后患,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象》。周成王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驺虞》。周成王之治天下也,不若武王;武王之治天下也,不若成汤;成汤之治天下也,不若尧舜。故其乐逾繁者,其治逾寡。自此观之,乐非所以治天下也。”【墨子说,圣王时代有第期做音乐是为了行礼,以礼仪为乐。商汤大功告成作乐曲为了庆祝。周王为了传承古乐,也作了曲子。不过这些都为了治理天下,不是为了享乐。圣王一代不如一代管理得好,就是因为乐曲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所以看来,乐曲管理天下是不合适的方法。】   程繁曰:“子曰:‘圣王无乐。’此亦乐已,若之何其谓圣王无乐也?”子墨子曰:“圣王之命也,多寡之,食之利也。以知饥而食之者,智也,因为无智矣。今圣有乐而少,此亦无也。”【程繁说: 你说圣王无乐曲,那么这就是乐曲为什么说圣王不喜欢乐曲?墨子说:圣王衡量事物多少合适,吃饭有好处而已,饿了就吃点是智慧。圣王时代乐曲非常少,只起到应有作用。没有影响民心副作用所以有也和没有一样。】


              IP属地:北京7楼2019-10-24 15:53
              回复
                朋友可以来我们“共识社区联盟吧”找同伴和场地。我们正在做团队章程意见征集和场地介绍,也有微信群,希望能帮到你。 我是墨家团队。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12-13 18: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