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云商吧 关注:3贴子:41
  • 0回复贴,共1

青松云商|没空调没暖气,古人如何过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每年十月下旬,
气温一下子就降下来了。
今年也不例外。
最近一轮大降温,
让小编怀疑自己不应该当人类,
我是一个需要冬眠的动物!
不过,还好有空调~
可古时候,
没有暖气、没有空调、没有暖宝宝,
古人过冬难道是靠一身正气?
其实,
咱们的老祖宗智慧多着呢!
他们自有妙招!
不信,来和小编一起看~
古代人是怎么过冬的?

皇家中央空调 寻常百姓有火盆
我国是最早用煤的国家,用煤生火取暖是古代最普遍的方式。但是,古人取暖也分三六九等,不同阶层的人家用煤炭来取火的方式那必然是不同的。
宫廷富贵系
【椒房殿】
汉代宫中设有温室殿,以花椒为泥涂墙做保温材料,再挂上锦绣壁毯,设火齐屏风,用大雁羽毛做幔帐,地上铺西域毛毯来保暖,叫做椒房殿。《世说新语》记载,这种方法也为后人效仿。
【暖阁火墙】
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墙下挖火道,炭口设于殿外,热量就可顺着夹墙温暖整个大殿。火道可直通皇上的御床或其他人的炕床下,形成“暖炕”与“暖阁”。
【手炉】
手炉是用来暖手的小火炉,精巧玲珑、形状多样,里边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仿烫。可放在袖子里暖手,又被称为“暖手炉”、“火笼”。《甄嬛传》里的娘娘们在冬天人手一个的就是手炉。
【足炉】
足炉,又称为“脚婆”、“汤媪”。比手炉大一些,是用锡或铜制成的一种扁瓶子,里面灌热水(类似于现在的暖水袋),用来焐脚,能随身携带,也能放入被窝中保暖。
普通百姓系
【火炕+火盆】
最开始,普通百姓用灶灰取暖,条件稍好一点会用泥制的盆把灶灰装起来用。后来发展出火炕,火炕内有通道,在冬季通过燃烧产生热量进入炕内通道来加温,而火盆是火炕的标配取暖设备。
【暖炉】
暖炉,又被称为“熏炉”、“红炉”。是用陶土或铜铁制成的贮火器具,专门用来供室内使用。一般皇宫里使用的为铜质,做工精致;民间多用陶土、铁制作。
【暖椅】
除了暖炉,文人雅士中一些善于工技的人还发明了暖椅。清代的李渔在《闲情偶记》里,专门讲了他设计的暖椅:椅子下面设计了一个抽屉,抽屉里面放炭炉来取暖。
【喝酒】
比起皇家贵族的动辄椒房暖阁,最受普通大众喜欢的取暖方式是——喝酒。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喝白酒可以让身体快速热起来,这使得白酒在冬天大受人们的亲睐。尤其一些文人雅士,一壶暖酒下肚,温暖身体,吟诗作对好惬意。
不管在古代还是今天,
秋冬如何保暖都是永恒的话题。
小编提醒大家:
天冷一定要记得及时添衣,
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哦~
“青松云商”是一家县域会员制消费服务平台。平台融合线上线下消费场景,为商户提供多元、高效、易用的互联网营销工具,并将互联网新生态消费与信用价值相结合,同时配以成熟的会员制消费服务模式,致力于通过数据驱动来帮助商家进行精准,高效的点对点的互联网营销服务,有效地为商家提升消费体验与核心竞争力,同时让会员享受优质的服务和专享权益,实现商家与会员无缝对接,联合构建开放式的互联网商业生态圈。


1楼2019-10-28 15:2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