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币吧 关注:368,100贴子:8,098,075

回复:不是买卖。只是把我自己收藏的发出来。大家可以看看。顺便自己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曹魏五铢
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221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明帝曹叡嗣位后为“丰国省刑”,于太和元年(227年)复行五铢钱。新钱形仿汉制五铢,遂称“魏五铢”。其径约2.5厘米,重3.4克左右。“五”字文笔弯曲而包上下横笔于内;“朱”头圆折,笔画粗壮似“肥字”蜀五铢。因曹魏币制相对稳定,除夹以“谷帛为市”,及至魏亡(265年)唯行五铢,两晋依旧沿用。
成色年代:三国时期。魏文帝,明帝皆铸有五铢,新钱形仿汉制五铢,故称“魏五铢”。魏五铢轮廓清晰,钱形厚重,边廓压金。



IP属地:安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楼2019-11-12 11:05
回复
    用手机发的好烦躁。用电脑吧,经验又少。唉


    IP属地:安徽19楼2019-11-12 11:06
    回复
      沈充五铢
      沈充五铢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东晋孝元帝太兴年间(公元318-321年),吴兴沈充所铸大孔小钱。钱文作“五朱”、“五金”,外廓隐约,钱体轻小,似为东汉“剪轮”钱式的仿铸品。钱形圆,有方孔,正面和背面都有外郭 ,外郭同文字一样高低 ,可保钱文不受磨损,钱重五铢(约3.33克),铸有篆字“五铢”二字。
      成色年代:公元318-321年。
      东晋孝元帝时(公元317-322年),江南豪族沈充铸钱,文“五朱”,面有外郭,形制薄小,世称“沈充五铢”、“沈郎五铢”或“沈郎钱”。此钱在钱币史上颇负盛名,多曾有诗人于诗中提及。李商隐诗云:“今日春光太飘荡,谢家轻絮沈郎钱”;李贺有:“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之句;王建又有诗:“素面花开西子面,绿榆枝散沈郎钱”。这些诗句都是描写“沈郎钱”既轻又小,如榆钱、柳絮。



      IP属地:安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0楼2019-11-12 13:08
      回复
        天嘉五铢
        陈五铢为南朝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年)铸行,亦称“天嘉五铢”。初出一当鹅眼、剪边小钱十。径约2.4厘米,重3.4克左右。“五铢”二字篆书然章法稍异:“五”字交笔平直,形同两个对顶等腰三角形;“朱”头圆折而高出“金”头。外廓较宽,背廓尤壮。陈五铢后虽贬值,但在南朝仍属相对稳定、流通较广的货币



        IP属地:安徽21楼2019-11-12 13:08
        回复
          梁五铢
          南朝萧梁武帝五铢,
          一般直径2.4厘米,重3.4克。铸造工整,背有外廓。南朝萧梁武帝五铢,一般直径2.4厘米,重3.4克。铸造工整,背有外廓。还有女钱、四柱五铢及铁质五铢等。
          女钱无外廓,直径2至2.1厘米,重1.4至1.6克。四柱五铢为萧梁末年敬帝所铸,直径2.3厘米,重2.3克。面穿或背穿上下铸有四星点,为此萧梁五铢钱之特征。
          梁五铢
          “五铢”钱始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止于唐高祖武德四年,“五铢”钱在中国前后流通了739年,数量浩瀚,品种繁多,除面铸年号、背铸地名的五铢钱外,钱币界一直对两汉——三国曹魏——晋五铢——南北朝五铢断代颇有分歧。



          IP属地:安徽22楼2019-11-12 13:09
          回复
            永平五铢钱 (这个好像也有争议,有的说是大统五铢,唉。这个我真搞不清楚,求大神解答!!!)
            拓跋鲜卑所建北魏铜币名。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下诏铸太和五铢钱,但其流通不广,“专贸于京邑,不行于天下”。至世宗宣武帝元恪永平三年(510)冬,又下令铸造五铢钱,史称“永平五铢钱”。后与太和五铢及古钱并用。 [1]
            参考资料



            IP属地:安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3楼2019-11-12 13:09
            回复
              永安五铢
              是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永安二年(公元529)铸造。一般直径2.3厘米,重约3克,制作工整。存世量一般。钱文“永安五铢”直读,“永安”二字接廓:“永”字下笔、“安”字宝盖与穿廓合成一线。初铸钱光背无文。因民间盗铸严重,钱多大小不一。一般径约2.2厘米、重3克左右,轻小者径1.8厘米、重2克,与“鸡眼”、剪边等劣小钱并行。至孝武帝永熙年间(532—534年)更铸背“土”之“永安五铢”。北魏分东、西魏后,两魏亦均铸“永安五铢”。传世一种背有四出纹者,系东魏孝静帝兴和三年(541年)所铸。



              IP属地:安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4楼2019-11-12 13:10
              回复
                永安后面必须!!!接什么???大声说出来!!!! 常平 常平 常平


                IP属地:安徽25楼2019-11-12 13:10
                回复
                  常平五铢
                  北朝北齐文宣帝天保四年(公元553年)铸,青铜制。据《北齐书》帝纪第四 文宣载:……四年春正月……己丑,改铸新钱,文曰「常平五铢」。又查《隋书》志第十九 食货载:文宣受禅,除永安之钱,改铸常平五铢,重如其文。其钱甚贵,且制造甚精。至乾明、皇建之间,往往私铸。邺中用钱,有赤熟、青熟、细眉、赤生之异。河南所用,有青薄铅锡之别。青、齐、徐、兖、梁、豫州,辈类各殊。武平已後,私铸转甚,或以生铁和铜。至於齐亡,卒不能禁。常平五铢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
                  图片清晰的反映了常平五铢的原貌
                  南北朝时期,铸币甚多,币值混乱,私铸盛行。北齐到了天保四年(553年),用的还是以东魏永安五铢钱为主,杂用其他钱币。
                  北齐文宣帝高洋欲结束这种状况,便开始铸造新的钱币。但此钱没有使用他的年号,而是取名“常平五铢”。原来此钱是借用当时囤积粮食的仓库“常平仓”之名。常平源于战国时李悝在魏所行的平籴,即政府于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欠收年卖出所储粮食以稳定粮价。汉以后,常平仓置废不用。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年),立常平仓,丰年则籴,岁俭则粜。高洋为自己铸造的钱币取“常平”为名即希望和常平仓一样有调节市场之意。
                  该钱为青铜质,直径均在2.4厘米至2.5厘米之间,重量3.5克至4.2克。因币值高,后期私铸严重,出现赤熟、青熟、细眉等名目;至齐晚期并杂有铅锡薄钱。传世尚见一种背四决文小钱,另有厌胜钱数种。
                  “常平五铢”由于采用了当时的铜母范叠铸技术,铸造非常精良,文字流畅优美、版式划一,玉箸体钱文构架匀称、笔画圆润。“平”字上横与面穿下郭合一,设计和铸造都极为考究,是中国钱币历史上最精美的几种钱币之一。又因此钱名为“常平”,有“平安常在”之意,很多收藏爱好者取其吉祥寓意,常常携带在身边作为护身符使用。



                  IP属地:安徽26楼2019-11-12 13:10
                  回复
                    北周泉布
                    铸于武帝保定元年(561 )。周书•武帝纪》:“保定元年七月戊申,更铸钱,文曰‘布泉’,以一当五,与五铢并行。”北周布泉,制作精整,面背肉好皆有周郭,隆起整齐,一枚当五铢五枚使用。钱径一般2.6 — 2.7厘米,最小者2.3厘米,重3 — 4.3克,最小者重2.1克。私铸者钱体轻小,多呈青白色。面文“布泉”,横读,书体为玉箸篆,笔画肥满圆润,温厚。北周布泉和新莽布泉,虽同为布泉,然 北周布泉与新莽布泉不同。一是,钱文书体 不同,北周布泉是玉箸篆。



                    IP属地:安徽27楼2019-11-12 13:10
                    收起回复
                      隋五铢
                      是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始铸,又叫“开皇五铢”,或称“置样五铢”。钱文“五铢”二字篆书,笔画精整,边缘较宽,面无好廓,“五”字上下左端有竖纹,钱背肉好均有廓。“五”字交笔有圆曲与斜直两种,“朱”头多呈方折。外廓甚阔,面无穿廓,“五”字交笔直,近穿处有一道竖画。文帝为统一币制,曾放五铢样钱令诸关查禁劣钱,遂又称“置样五铢”。早期直径24毫米,晚期直径逐步减小,而直径多集中在23.5毫米左右,早期重3克以上,大部分重量集中在2.7g-2.8g左右。后炀帝在扬州开炉鼓铸夹锡五铢,铜色发白,世称“白钱”,
                      《隋书·食货志》载:开皇“三年(585年)四月,诏四面诸关,各付百钱为样。从关外来,勘样相似,然后得过。样不同者,即坏为铜,入官。”这里的样钱即后世所称的“置样五铢”。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始铸,又叫“开皇五铢”,或称“置样五铢”。钱文“五铢”二字篆书,笔画精整,边缘较宽,面无好廓,“五”字上下左端有竖纹,钱背肉好均有廓。
                      “五”字交笔有圆曲与斜直两种,“朱”头多呈方折。外廓甚阔,面无穿廓,“五”字交笔直,近穿处有一道竖画。文帝为统一币制,曾放五铢样钱令诸关查禁劣钱,遂又称“置样五铢”。
                      早期直径24毫米,晚期直径逐步减小,而直径多集中在23.5毫米左右,早期重3克以上,大部分重量集中在2.7g-2.8g左右。后炀帝在扬州开炉鼓铸夹锡五铢,铜色发白,世称“白钱”。另有铁钱。隋五铢是我国“铢两钱制”的终结



                      IP属地:安徽28楼2019-11-12 13:11
                      回复
                        开元通宝
                        为唐代货币。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唐高祖武德四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
                        最初的“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面文“开元通寳”,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
                        开元通宝是唐代第一种货币。由于其质量合理,通货控制得当,钱币做工比较精美,故深受百姓喜爱。开元通宝已经成为大五帝钱的一部分,具有辟邪,旺财的功效。
                        另外,许多人都认为开元通宝是年号钱,理由是唐玄宗李隆基有个年号是开元,这是错误的。开元通宝是非年号钱,在唐代初年就已经铸造,是由欧阳询亲自题字,欧阳询是初唐人物,而李隆基生于盛唐,二人生活年代相差百余年,从年代上讲,欧阳询就不可能给李隆基的铸钱题字。而李隆基将年号定为开元,纯属巧合。
                        地位
                        开元通宝钱,在我国钱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开元”,意指开辟新纪元;“通宝”,意指通行宝货。开元钱的划时代地位表现在:唐代以前的钱币,多以形制或重量为名称,如刀币、五铢钱等,而自开元钱后,改称“宝”、“通宝”、“元宝”等。开元通宝是唐朝统治290年中的主要流通货币,而且影响了中国1000多年钱币的形制、钱文模式和十进位衡法。
                        意义
                        唐代开元通宝的铸制与流通,在我国钱币形制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开元通宝简称开元钱或通宝钱。开元即“开国奠基”之意;通宝则是“流通宝货”之内涵。铜钱名曰通宝,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货币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钱为宝,则意味着货币即财宝观念的增强和人们对其崇拜程度。
                        影响
                        开元通宝的形制不但成了后世小平钱的基本铸式,还被沿袭了一千三百年之久,开元通宝控制下的通货状况良好,贞观年间斗米仅三五文,开元年间斗米仅十文。《龙川略论》中记载,苏辙至京师,参知政事王介甫(即王安石)问铸钱。对曰:“唐开通钱最善,今难及矣”。开元通宝的出现,开元宝、通宝方孔圆钱之先河,宣告了自秦以来流通了八百多年来的铢两货币的结束。从此,我国的方孔圆钱多以通宝、元宝相称,亦即宝文钱的开始。它的文字、重量、形制均成为后世铸钱的楷模。如五代的周元通宝,宋代的宋元通宝都模仿了开元通宝的文字形制。



                        IP属地:安徽29楼2019-11-12 13:11
                        回复
                          乾元重宝
                          是中国唐朝由官方铸造发行的铜质铸币。有“乾元重宝”和“重轮乾元重宝”两种。因官价规定,面值大于开元通宝,并且有很高的兑换率,又因乾元年间发行,所以称为“乾元重宝”。安史之乱中的大钱
                          唐肃宗乾元元年七月,御史中丞奏请铸行“乾元重宝”,以乾元重宝一枚当开元通宝十枚。乾元重宝钱
                          乾元重宝折十径2.7厘米,重5.97克,钱文隶书,顺读,书法精妙,有光背及背下俯月、朱雀、穿上或穿下祥云或星文的。政府于乾元二年铸行乾元重宝重轮钱,钱背面外廓双层,故叫“重轮钱”,以一当开元通宝五十文。重轮钱钱径3.5厘米,钱文隶书,顺读。这两种“重宝”在发行中不断减值, 乾元重宝重轮钱流通至第二年,改为一当三十,开元通宝小平钱与当十钱皆以一当十,后再改与乾元重宝重轮大钱都以一当三,直至一当一行使。另一方面,在货币不断减值的情况下,物价却不断抬高,一斗米涨至七千文,以至于饿死的人相枕于道。到肃宗死后代宗继位时,便下令停铸大钱,独行开元通宝小钱。乾元重宝为圆形,内有方孔,铸有凸文“乾元重宝”四字,隶书直读。初铸轮廓深峻,后期较为轻小。宝应元年后所铸乾元小钱,背有星、月、祥云、瑞纹。乾元重宝初以1当开元通宝10,两种钱币同时流通。
                          基本信息
                          乾元重宝直径2.7厘米,每文重1钱6分,即5克,又叫“当十乾元”。每千文重10斤8钱。
                          乾元二年又铸“重轮乾元重宝”,又叫“重棱钱”,1当开元通宝50。直径3.5厘米,重3钱2分,即11.94克(有人测定为12.3克),也有特小的,每千文重20斤。



                          IP属地:安徽30楼2019-11-12 13:11
                          收起回复
                            大历元宝 (刚入手,货还没到,只能先借卖家的图了,,顺便各位老师看看,这个开门不???)
                            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中国最早的年号元宝钱。唐朝唐代宗李豫大历年间(公元766年--779年)西北地区地方铸币,中原比较少见,面文旋读,直径为2.3厘米,重约3克,制作粗陋,铜色昏浊。隶书“大历元宝”四字旋读,书体朴实有力,有大小两种样式。 如今存世量已较少,古泉珍品。
                            “大历”是唐代宗年号,但唐代文献中却从未见有关于大历元宝的记载。最早记录这种钱币的是五代张台的《钱录》,此书虽没有流传下来,但南宋洪遵在《泉志》大历、建中两条中都引用了张台关于这两种钱币的记叙。关于大历钱,张台曰:“大历是代宗年号,计此时所铸。”可见张台并没有看到确凿的文字资料,他的结论仅是依据钱面年号估计的。说明唐末五代时期人们也并不清楚大历元宝的来历。
                              自宋代以后,人们为了对其有准确的认识,试图发掘新的史料。据《旧唐书》记载:“大历四年正月,关内道铸钱使第五琦等上言,请与绛州汾阳铜源等处两监,增设五炉铸钱,许之。”这是正史里对大历元宝仅有的记载。而根据现代考古发掘的结果,大历、建中钱在新疆被大量发现,但在内地却出土很少。根据出土资料报告:大历、建中二钱除新疆库车地区铸行外,在陕西、江苏、内蒙古等地也有少量发现,而新疆发现的两种钱和内地发现的这两种钱的区别,前者是新疆地区特有的红铜铸造,后者是青铜铸造,说明唐代在内地也铸造过这两种钱,只是数量少得多罢了。
                              史书记载,唐代西域政务归安西和北庭都护府管理,安史之乱后政局动荡,已经出现了地方私自铸钱的现象,时逢吐蕃大举入侵,朝廷无力拨付军饷,导致军心不稳,生出变乱,在此种情况下朝廷允许两都护府自行铸造大历元宝并只在西域地区流通且充当军饷,因此可以断定这两种钱应为唐代安西都护府在安史之乱后为坚守西域于大历、建中年间(即公元766年至783年间)在安西(今库车)地区铸造的,流通范围仅限于当时安西守军主要控制范围即库车及附近地区,主要是供驻军使用的流通货币。



                            IP属地:安徽31楼2019-11-12 13:11
                            回复
                              顺天和得壹大家就别等了。已经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


                              IP属地:安徽32楼2019-11-12 13: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