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青蛙养殖吧 关注:34贴子:177
  • 2回复贴,共1

养蛙前沿之技术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事农业的经历,就是一个“与天斗”的艰苦历程。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青蛙产业历时仍仅八年有余,从暴富神话,到髙产传奇,再到红遍大江南北实质就是一部农民创业探索新型养蛙技术由虚到实的英雄血泪史!
2012年前,毫无技术的少数养蛙发起人,将野生蛙卖出了一对120元,一团野生蛙卵苗(2000x1毛2)也买出了240元的天价。当时无论是供苗供技方,还是“买苗吃瓜方”都非常清楚:能养活者就是胜利!那时无论是谁只要能真正意义上将野生蛙转变成人工驯养品种的就意味着他已将青蛙养殖人工驯养技术取得了初步成功,哪怕亩产量不过只有两三百斤!如是为了活蛙展开的第一轮技术角逐开始了。
①初步的野生蛙驯养围网防逃技术仍然在今时今日随处可见,天网防鸟仍被广泛采纳。
②制作食盘成了蛙类养殖界一大奇葩,但依然在今时今日被全国各地缺技少经者广泛采纳。③养蛆虫,培蚯蚓,活饵喂蛙仍有少数养蛙人深陷其中至今“执迷而不能悟”……
唯有高昂的培训费用(虚假技术)与天价种苗(虚假蛙苗)才是当时推动这个产业第一次成功转型的真正幕后动力之源。
一个新生事物一旦产生,就必然会与日俱长,摆脱幼稚是迟早的事。解决吃食瓶颈无疑是继2012年之后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技术难题,无论是用活饵制动,还是突发奇想,“发明创造”了以微型电机驱动的所谓专利产品青蛙喂食机(其实不过就是来源于童年时代用棉花团钓青蛙的灵感,实质是创造出了蛙类养殖界又一大奇葩,不得不让世人叹为观止:还是我们中国的农民比较聪明啊藍),再到增加密度逼迫在饥饿状态下不得不在四周围网处乱窜最后让食盘上饲料动起来,然后一抢而散……从而一举成功攻破了饲料化瓶颈,最终将毫无技术的认定天性只能吃活食的虚假养蛙技术鼓吹活饵生态养蛙者赶下了表演舞台。
然而青蛙养殖第二次脱胎式技术成功转型,这个产业却依然只是在一个不为人知的神秘事实下成长壮大!
那就是——“只有我养的青蛙及苗种能够吃饲料”!这一继续炒苗炒技术的作法从根本上来说只不过是将原来的少量蛙提供少量高价苗向当时的大量蛙提供大量廉价苗过渡而已。而一个又一个在全国各省冒出的饲料蛙基地只不过是当时去了益阳杜照林那里的新一轮“买苗吃瓜”者,他们抢夺“先机”实质上只不过是为了充当了这个技术传销者。可怜的是,他们的下家,都还没弄明白青蛙到底是怎么就能吃饲料了的呢?而青蛙养殖却因市场狭窄早已蛙满为患,**白菜了,他们却还在那算成本、算利润空间、治歪头……
2017年后,少数睁眼看世界的养蛙人早已预见到即将到来的风暴,他们悄悄开始了青蛙产业新一轮革命性技术转型,他们深信,唯有科技才是推动一个产业继续发展的真正动力!他们从人类动物驯养历程中苦苦求索(纵向),他们从蛙类同道干里万里奔波取经(横向)。他们找到了决定自身成败的真正对手,那就是不能靠天吃饭!他们开始了一条生态蛙农向现代蛙农的转型……
(待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1-05 15:39回复
    怎么职系您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9-15 22:0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4-15 07: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