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蕾吧 关注:54贴子:1,541
  • 0回复贴,共1

吴蕾亲子情商:胡可式育儿:当孩子哭闹的时候,你的反应至关重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刚开始在爸爸去哪儿看到“东北宋仲基”安吉的时候,真的非常惊喜。
在节目中,安吉身上有很多闪光点:
☞独立
自己收拾行李,衣服叠得熟练整齐;
☞责任心
主动帮助他人,对弟弟妹妹责任感爆棚;
☞积极
很活跃地参与活动,不怕辛苦滴跟着解放军叔叔比赛;
☞不怕生:
要离开爸爸单独录节目,安吉也不怕生;
☞不怕挑战:
不怕困难也不怕失败,再接再厉。

然而不管是看他们父子俩相处中沙溢的表现,还是儿子那句“像沙溢不靠谱”的坑爸金句,基本上可以总结,安吉的成长,妈妈胡可功不可没。
果然在后来的《不可思议的妈妈》中,胡可带着两个儿子上节目,实力演绎了什么叫教科书级别的“足够好的妈妈”。
小鱼儿因为哥哥安吉不准他玩饺子馅而大哭大闹。
胡可并没有阻止小鱼儿玩饺子馅,而是一直反复问小鱼儿的真实想法:
“你拿饺子馅,要干什么呀?”
小鱼儿说不出来,只是一直哭闹,胡可静静等他哭完,才把他抱在怀里慢慢说:
“有什么事情就要说。”
“干嘛非要发脾气呢,是吧。”
“哭了半天挺委屈吧。”
“下次想办法解决问题。”
某次餐桌上,小鱼儿想玩玩具,遭到妈妈反对,一双鱼儿眼立马瞪起,又开始发脾气。
胡可循循善诱跟小鱼商量说:
“我知道你很想让玩具'变身',你很想让它变成拿着武器的机器人,但是要等到吃完饭以后。”
按孩子的成长阶段,小鱼儿正处于很多情绪要发泄、又说不出所以然,一言不合就哭闹的年纪。
家里的小妹,在超市遇到喜欢的玩具,嚷嚷着要买,妈妈答应之后,小妹甚至等不到付款买单,就要拆下来玩。
这一要求被妈妈温柔拒绝后,小妹当即熟练地开始“我要,我打,我哭,我倒”的发脾气四连。
套路相当娴熟。

吴蕾老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1. 接纳孩子的情绪。
很多孩子们肆无忌惮在公共场合哭闹,尤其是2~6岁的孩子,正处在自我为中心的阶段,他们过度关注自身,而不是外界、他人,所以难以顾忌外人感受。
当孩子哭起来闹起来,爸妈要懂得他此刻处在需求没有被满足、内心很不爽的状态,这种情绪需要发泄、需要释放,父母要做的,不是粗暴制止,而是看见他,让他知道:
“你很委屈,你可以在我面前流露”
“你的需求我知道”
“你的感受我试着体会”
2. 与孩子平等沟通
在胡可与两个儿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就看到,胡可很少对孩子使用训斥、惩罚,正如她很早前在微博分享的: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便那是你的孩子。

3. 坚持原则,温和地引导
温和坚定地沟通,而不是制止或呵斥。
父母带孩子出门,尤其是去商场、游乐场等场合,要事先跟孩子讲好规则,是否可以买玩具、总共能够玩多久,都要提前说好。
因为孩子到三四岁,需要开始尝试探知世界的边界与规则,但这个前提是,你和孩子共情,他才会好好听你说话;规则一旦制定,父母孩子共同遵守,孩子才会真正信服。
自控力、情绪控制、情绪疏解……这些,都与孩子的情商息息相关。
为什么孩子要培养情商?
著名主持人张泉灵曾在一次演讲中说: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排优先级,所有可以临时抱佛脚的事情——比如突击补课、突击训练的考试,都可以排在后面。
什么事情优先级一定要靠前?
那些临时抱佛脚没有用、需要长期养成,优先级必须靠前。自我情绪认知不好,到哪儿都乱发脾气,这种事情,拍桌子训、临时教,是解决不了的。
而在孩子的成长中,情商,是最重要的。培养孩子的情商,是让他拥有自我情绪认知、自我控制、自己调节情绪,能察觉别人的情绪、拥有同理心。”
情绪是本能,情商是本领。
真正的情商,不是讨好,不是世故,而是更懂得察觉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能理性、正确地解决成长中不可避免的烦恼与挫折。
0~6岁,是孩子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正是孩子要学习如何感知自己与他人情绪,如何学会专注,如何学会沟通,如何学会合作,如何学会处理自己的挫折情绪,如何成为更自信、更快乐、更成功的人。
许多成年人的心情困扰,例如,压力、焦虑、痛苦纠结,甚至于是抑郁等等,其实都源于小时候,爸妈及老师忘了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发展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IP属地:湖南1楼2020-02-05 20:1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