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吧 关注:1,312,178贴子:9,722,139

回复:98年的小伙,看破文明。隐居可行?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交钱给学校,学习知识。
人,交钱给社会,获得经验。
人,多生活在自己的井里面。
所能看到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必定会受到:地理,高度,广度。的影响。
一口井,在南方还是北方。在东边还是西边。
井口的大小,深度,多无疑对我们造成影响。
此谓:立场。
不要去怪别人意见,品质,道德,行为不合你意,他的一切,依然不是他能掌握,ta也是环境的产物。
每个人机遇经历不同,他的三观就会不同,没有无缘无故的智慧,只有身不由己的思想。
当我们讲到“三观”时,那是什么呢?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政治观)宇宙观?(信仰观?)
三观不同的人,只是环境不同,接收的信息不同,从而思想不同。
叫人改变是难的,心理学上叫“自我维护”,
买菜不需要询问探讨对方“价值观”如何,以决定要不要买ta的菜。 此谓浅关系。
当重大金钱,情感交易的时候,无论你是“买,还是卖” 这些多是应该谈三观的。
或者只需谈“一观” 即“人生价值观” 它是道德伦理原则人生意义的综合版本,之所以要选择价值观契合的人,是因为交易具有“高频,长时,重利” 我们需要确定性!获得概率上的主宰。本质上:它是契合着人性:趋利避害。之特性的。
至于世上是否有完全三观契合的人? 我想是没有的,我们需要包容彼此。
但价值观,我们不可以包容,对待“对错,得失,好坏,是非,正邪”应有着坚决的认知。
社会这个大家庭,如果连一点多守不住,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一定会崩塌,曲解。
社会这个“人类寄生体”就会更加动荡,危险。
而人,这个寄生者,最后多得自食其果。
这是每个人基本的责任,弘扬道德,明辨是非,抵制邪恶。
这绝非“辩证法,中庸”就可以搪塞过关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2楼2020-03-08 06:45
回复
    当知识与经验的确定性在消失时。
    人,会展现两个特性:焦虑与痛苦。
    焦虑是对“新知”的输入缓慢与稀少所致危机感。
    痛苦是对“旧知”的无效和戕害效应所致麻烦性。
    这两大东西交织在一起,催生了一个行业。
    “知识付费”,知识本该付费,因为知识是人的产物,只要是产物,就是商品,就具有价格。
    还在互联网的放大与边际效应下,用户所需付费的金额也是很少的。(相较于传统商学院)
    但这样的知识,有没有价值呢?
    我该如何来给价值定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特意讨论了,价值。
    即:天然价值和人为价值。
    比如:“草莓为什么比西瓜贵?”
    因为动词不同,“采草莓”“摘西瓜”
    背后其实是“人为价值”的不同。
    可见“知识”它是纯文字的东西,它的价值在于:纸的占用,笔的损耗,墨的使用量,作者写作时间的总估值,以及各出版,销售,运输与税费。
    所以,自古以来“读书学习”多是高成本的事情,得益于印刷术,和互联网的,兴起。
    我们可以获得“廉价的知识来源” 但也正是这时,超大信息量,让我们变得无所适从。
    我们渴望“精益求精”,希望有某人,给出现实世界的解决方案,你好直接“抄答案”。
    此谓,知识付费的“社会与群众基础”
    最后,快餐肯定没有妈妈做的菜好吃。知识亦如此。
    祝天下所有“女性朋友”节日快乐。你们是伟大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3楼2020-03-08 07:13
    收起回复
      就这样吧。明白了大空,也高兴于大空。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4楼2020-03-08 22:08
      回复
        文明不可阻挡。
        万物多有两面。
        完美之物并不存在。
        把生命的每一天当最后一天。
        “隐心”不“隐身”。
        接受命运给予你的一切。
        快乐或痛苦。
        它们多是生命的构成要素。


        来自Android客户端341楼2020-04-05 14: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