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宗禹吧 关注:81贴子:1,189
  • 7回复贴,共1

精神病人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精神病人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以下是从网上下载下来的一篇文章,深入讨论文中的问题,发人深省:
(转载自中国精神卫生网O网页链接 13:21:53 中国时刻 编辑:李曼颖
对于心灵展开于阳光之下的普通人,描述重度精神病患者幽暗而错乱的精神世界,是个难题。这是一种带有诡异传奇色彩的疾病。它向更多的普通人,展示了残酷的一面。
它让一个人突然变得可怖而陌生,毫无“理由”地杀父、杀妻、杀陌生人。在记者的采访中,无奈的亲人只能把患者关到自制的铁笼;或是请求警察把他关进监狱;又或是把他“遗弃”在精神病院,永不探视。
这是个庞大的群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的数据显
示,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1亿人以上,其中重症精神病患者超过1600万,能够住院治疗的不超过10%;精神病发病人数多、精神卫生医疗资源严重匮乏,形成一个精神卫生社会问题的突出矛盾!,也就是说不到10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是重度精神病人。
今年(2018年)5月25日,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全国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总结部署会暨培训班,会上公布了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国13.9008亿人口中精神障碍患者达2亿4326万4千人,总患病率高达17.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超1600万人,发病率超过1%,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长。(这一段是新下载下来的)
而这个群体的救助方却显得“弱小”,我国注册精神科医师只有2.05万人,护士3万人,医患比例高达1∶840,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和心理压力。救助所依赖的医疗基础设施,也显得“单薄”。即使在医疗条件领先的北京,精神病专科医院回龙观医院,等上一张病床往往要数月乃至半年的时间。
  重症精神病人被困锁在家中,被“遗弃”在医院的现状,精神病院、社区治疗、精神科大夫所面临的困境,如何去化解?只有社会更多的救助和关爱,才能在患者幽暗的精神世界洒下阳光,重归尊严的生活。
  关注焦点
  关在笼中、锁着铁链的精神病人,偶见于新闻事件,而记者采访发现,这样的“笼中人”其实是个庞大数字,仅河北省便有约10万人。中国约有1600万重症精神病人,其中10%有潜在暴力倾向,很大比例的这类病人成为了“笼中人”。
  记者调查显示,因经济条件限制,家庭关爱不够,村落、社区对精神病人认知恐惧等原因,铁笼成为大量重症精神病人的最终“归宿”。精神卫生专家指出,没有家庭、社区以及社会的支持,“笼中人”的命运难以改变。“你们千万不要把他放出来!”2013年7月5日,河北唐山市丰南区南孙庄乡深井村,村民见记
者出现在刘跃贵的房前,显得紧张和警惕。玻璃窗被用报纸、破布糊起来,甚至没有阳光可以透入的缝隙。52岁的刘跃贵,就在房间里的笼子中。笼子由拇指粗的螺纹钢焊接而成,一米五高,他无法站立,或坐或卧。
  刘跃贵是一名重症精神分裂患者。他在笼中已生活了10年。2009年3月,他被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的“解锁工程”救助。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已恢复部分社会功能的刘跃贵,被送回家。但他又一次被关进笼子里。根据2006年进行的河北省重症精神疾病人员流行病学调查,像刘跃贵这样被关在笼中或被铁链锁住的精神病人,河北约有10万人。
  而今年开始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及精神卫生法,对精神病患者的强制医疗及预防、治疗等作了相应规定。新刑事诉讼法在特别程序中增设了“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5月1日起,历时30年之久的《精神卫生法》出台,此前“被精神病”成为争议话题,因此这部法律中的“自愿原则”、医学鉴定、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等一些内容备受关注,限制自由的手段被法律所禁止。
  据医院资深人士透露,精神卫生法实施后,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医院也在考量主动“解救”精神病人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按精神卫生法规定,家人把病人锁住是违法行为,但同时也规定,送医主体是监护人、公安机关或民政局。不少人建议,应当尽快明确精神卫生法与刑事诉讼法关于“强制医
疗”规定的衔接问题,解决强制医疗的执行主体和经费保障问题,让法律真正落到实处。
  目前正处于精神卫生领域的转型期,法律的出台不是终点,法律的好坏也不是目的法律如何落实、如何执行、如何监督、如何救济,以后如何修订和改良,才是当下应该关注和把握的。任何一部法律在实施过程中,都需要执法部门有效理解,并在执行过程中出台一些细化的规定,希望相关部门在今后精神卫生领域制定细则时考虑更多的实际因素,除了确保‘正常’公民不因程序或制度的缺失而被强行收治外,更要健全医疗体系,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来维护精神障碍患者受救助的权利,使之重新融入社会。
  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1亿人以上其中重症精神病患者超过1600万,能够住院治疗的不超过10%,10%的人有潜在肇事肇祸倾向。而很多有暴力倾向的重症精神病人,被家人铁链锁住或关在笼中。“家庭对精神病人的支持,从医院后来对治疗过的病人回访看,显得薄弱。”
  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院长栗克清说,对于回到社区、家庭的重症精神病患者来说,社区康复机构的指导和家庭的支持,是让精神病人能够康复的很重要环节。尝试通过社区居住型康复模式,帮助患者走出医院,并通过康复项目,恢复社会功能,最终回归家庭。患者已经有不少通过康复,能够自理生活回到社会,“而且数量逐渐增多。”但社区精神疾病康复机构匮乏,是全国共性问题。
问题的关键到底出在哪里?精神病人的出路在哪里??
1、问题没出在精神病人多,精神科医疗资源严重匮乏上。
2、如果有了更多的社会关爱,精神病人就能重归有尊严地生活吗?
3、为什么仅河北省就有10万人被关在铁笼中?
4、那个被解锁行动解放出来的刘跃贵为什么又2次被关进笼中?
5、笼人命运的改变,关键在家庭、社区、社会的支持吗?
6、精神病医院为什么会一床难求?
7、为什么有不少精神病人要长期住在精神病医院?
8、社区居住、家庭支持、康复机构是精神病人康复的关键环节吗
我们不否定以上环节对精神病人康复的重要性,但都不是关键:
出路在于创新精神病治疗技术,把精神病治愈!
解决这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创新精神病治疗技术,使精神病人无论在医院、在社区、在家庭都能得到有效康复,而且要真正能恢复到一如常人!
精神病人有效康复的标准有三个:(1)精神病症完消失(2)认知功能恢复到病前。(3)社会功能得到恢复、能够回社会。
调序治疗技术公开问世20多年的大量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完全可以做到使精神病症全部消失、认知功能恢复到病前,甚至超过病前,在这个基础上加上我们的精心指导、使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是完全可于做到的;因此因应用该项技术而恢复上学、恢复
工作、甚至结婚生孩的用户实在太多了!
要调查了解上述情况,有两个途径:(一)网上了解,在百度网页中搜索《调序疗法微博》或搜索《彭宗禹吧》、《调序疗法吧》、《精神病人得救吧》,《调序疗法》《彭宗禹》 ,《二》到我单位了解,除可以看到数以万计的康复病例以外,也可以和用过该项技术的患者和家属直接交流。
目前,该项技术在社会上已经影响很大,将为缓解我国精神卫生社会问题、以及解决各类精神障碍人数多、精神卫生医疗资源严重匮乏的突出矛盾做出贡献!需要看到的是:20多年来,这些数以万计的已经获得康复的精神病人,大部分都是在家庭里获得康复的,这当中只需要少数专业人员对广大家属进行培训和指导,就能够实现精神病人的康复,而且是全面康复,这里起关键作用的是治疗技术!这就有效地解决了精神病人数多、精神科医疗资源严重匮乏的矛盾。
我们真想打造一个基本没有精神障碍的中国,进而要实现拯救世界精神病人的神圣追求!我们希望能够得到政府、世界卫生组织的大力支持!


1楼2020-03-07 02:07回复
    12.3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21-07-14 23:27
    回复
      一,医院治疗,2.吃药!三,家人关爱,四,社会资源救帮助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21-07-14 23:29
      回复
        尊敬的彭所长:
        您好!我是02年春天患病,使用您发明的调序治疗仪,已经康复多年了,未有复发。愉悦的胜任工作,多年前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要立足岗位更加努力工作,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用更加突出的业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更要的开心工作,愉悦的生活,报答彭所长。
        ——这是献给尊敬的彭所长最心仪的礼物。


        6楼2021-07-18 17:26
        回复
          QQQQQQQ,,。,,AA网我晚络上WQQ。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21-09-25 18:24
          回复
            二》到我单位了解,除可以看到数以万计的康复病例以外,也可以和用过该项技术的患者和家属直接交流。
            目前,该项技术在社会上已经影响很大,将为缓解我国精神卫生社会问题、以及解决各类精神障碍人数多、精神卫生医疗资源严重匮乏的突出矛盾做出贡献!需要看到的是:20多年来,这些数以万计的已经获得康复的精神病人,大部分都是在家庭里获得康复的,这当中只需要少数专业人员对广大家属进行培训和指导,就能够实现精神病人的康复,而且是全面康复,这里起关键作用的是治疗技术!这就有效地解决了精神病人数多、精神科医疗资源严重匮乏的矛盾。
            我们真想打造一个基本没有精神障碍的中国,进而要实现拯救世界精神病人的神圣追求!我们希望能够得到政府、世界卫生组织的大力支持!


            8楼2021-11-06 17:01
            回复
              精神病是一种令人崩溃,痛苦的疾病,病人相当痛苦,这只是一种病,是脑子生病了,而由于这种病的表现,常引起一些人的嘲笑,歧视,这给精神病人带来心理压力,对病人来说也是不人道的,希望社会多给予这种病患者以关怀,包容。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9楼2023-04-24 17:10
              回复
                有些精神病会共病其他的疾病,这个更无奈。
                最主要的还是控制住病情,坚持吃药,不伤人伤己,
                无奈的话,带病延年也好,
                等待科学的推进,或许未来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目前估计是没有断根的方法的,只能是吃药控制。
                药物副作用其实稳定吃十几年,几十年的话,副作用会保持最低,
                药费也可以控制在比较小的范围。
                比私自减量,停药,然后复发,药量增加,费用增加,控制疾病难度增加好多了
                但是人总是有一天会大脑衰退,器官衰竭,手脚衰退的,这个则无法避免。
                总之尽可能的提升生活质量,减少破坏性,那还是吃药。
                如果有家人亲人可以不时照顾一下是最好不过。
                我是生病15年了,坚持吃药,15-30岁,没有复发过,从每天5粒利培酮到1粒到3粒,维持在3粒,
                费用不算非常贵,可以负担得起,家里也放心我,吃着药,跟正常人不会有很大的区别。
                我一般就是1 坚持吃药,2 生活自理,注意卫生 3 帮做家务,4 坚持学习,5 挣点小钱。
                总之,不打扰父母,偶尔可以帮父母做点事,偶尔有一些有益处的行动,就是最好的了。
                也不能强求太多。
                但是我的晚年我也没有办法想太多,或许30年后,政府有更好的统一对精神病人的解决办法,
                确实应该要加大对精神病人的照管力度,
                病床如果可以多增加一些,对真正有负担的病人,是有好处的。
                增加一些医护人员,也是挺好的。
                减少社会的歧视,真正严重的病人,该关就关起来。
                还有大部分坚持吃药的,这部分危害性其实不大。应该区分对待。
                加大对精神病的科普。
                希望国家未来30年,能够发展得更好吧。
                希望有更少副作用的药物可以推出,早一天让精神病成为像感冒可以很好控制的常见病,
                同时也希望国家有一天经济发展好了,上班族压力可以减少。
                这对正常人来说是福音,对于精神病人来说更是福音。
                不然精神病人没有办法从事压力大的工作,待业在家,则更加是容易衰退。


                IP属地:福建10楼2023-09-17 15: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