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吧 关注:8,024贴子:71,831
  • 2回复贴,共1

哪个人的写作,不是一种垂死挣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题目: 哪个人的写作,不是一种垂死挣扎?
(——周国平先生《另一种存在》读后感)
作者:曲润琏
时间: 20191229,21:15至22:00
20191214至1229,读《另一种存在》(周国平散文系列,凤凰出版传媒集团,149千字,2011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之所以读这本书,是因16年前的一段因缘。那时,逛到某论坛,与这本书的名字结缘。我还当了几天版主呢。也曾聚起一众朋友,至情至性,呼啸山林。当时就想,有空时,应该找这本叫做《另一种存在》的书,品一品。
结果一拖就是16年。原因不复杂: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去做。人生短短,好书好事好人太多啦,目不暇接。
16年,说长也长,说短很短。杨过与小龙女,不也一别16年吗,不也最终相见相守了吗。我只是觉得,我的这16年,过得也太快了点,唉。
周国平老师的散文,的确有自己的特点。优点与短板同样明显。照例,在书上空白处,我做了不少笔记,写写划划,哪页也有十几或几十个字吧。现在再写一篇总的电子版笔记,算打完收功,好奔向下一本。
周老师说,诗故意通过词的多义性暗示、借朦胧求准确(206页)。那么,我也用一些词的罗列,来说说我对周老师文字风格的总体感受吧:
优点:柔和、绵远、温婉、感性、哲理、巧思、细腻、书生气、小资、艺术与美、内敛。
短板的方面:科学与社会学素养、严谨理性、系统性、唯物主义、阳刚之气、洒脱性情。
周老师特别合我心者,包括他写日记的习惯、他的探究生死意义的哲思等。
周老师的长篇论著数量少,片段哲思多,而个别片段因心境变迁等原因,不可避免有点自相矛盾。这是多写散文的必然吧,短小有时与肤浅密切相关,在深度与厚重方面,难与小说或学术专著相比。
周老师曾说,自己嫌自己写作太多、读书太少。我经常对自己不满的是,我总是醉心于读书,常常一本读完还没写心得笔记呢,就忍不住想去读下一本。我总体写作的数量,总也达不到自己的心理预期。我应该向周老师学习。
周老师喜欢内敛。所以可能会有人评论他,“端着”,难以直见真心。任何一个作者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我又何尝不是?
周老师说,曾经不喜欢出版重复的文字。目前这本书中,第81页到第89页,与第48页的很多内容,都有重复;没办法,我只好略过不读。第224的内容又与第4页的内容高度重复了,唉。
总的看,周老师的文字,分析其“品读迫切性”,于我而言,能够达到75分(满分100分的话)。我还是更喜欢科学味道更浓、系统性更强的文艺作品。相比之下,我也更认同唯物主义哲学,而非唯心主义。
周国平老师笑话了一些人,一些事。有人可能会因此而笑周老师,说他不过是五十步笑一百步。我是不太敢笑的,因为我不能肯定,我到底是40步还是90步。
读周国平先生,感觉其行文风格,“温润如玉”。虽然玉实在是太脆了,我从来不戴。周先生的作品,像南方的一盘盘小菜,偶尔吃吃,清爽可口。先别计较“能否吃饱、可否常年当主食”,这一本本小说,都是周先生发自内心的思悟啊!哪一种用心的郑重的写作,不算是作者灵魂的垂死的挣扎?何况,周先生并没有求你来读,他一度想坚持的是“为自己而写、待朋友品读”。


1楼2020-03-17 19:46回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3-18 10:18
    回复


      3楼2020-03-30 20: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