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贴牌吧 关注:9贴子:92
  • 0回复贴,共1

【“七巧糕”来源】百年堂重铸“七巧糕”之“阿胶水果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七巧糕”来源】
【赵三爷熬果糕】赵氏媳妇害喜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鲁地东阿小赵庄,熬胶世家赵家,长房媳妇害喜,终日厌食呕吐,水米不进,……急坏了赵家所有老人,四处寻医问道想尽各种办法,儿媳依然无法进食…

赵三爷从陕西熬胶回家探亲,见家中有山楂、葡萄、苹果等生津之果,想到可以用熬胶的方法,熬一个水果糕,給侄媳妇吃,便将水果切碎用熬胶方法熬之,切片便成了果粒糕,送侄媳妇食之,侄媳妇尝后此糕酸甜可口,胃口大开……自此,邻里有害喜怨食者,皆上门。
【乾隆出游光岳楼】之乾隆赐名“七巧糕”
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帝以七旬高龄驾巡江南,行至聊城光岳楼。时近正午,奉御膳,因跋涉奔波,怨食不下,随行官员大急。

时有东阿熬胶世家赵三爷所作果糕远近闻名,当地官员刘统勋(刘罗锅之父)召之急献,帝食之,胃口大开,龙颜大悦,问此美食何名,随行官员皆不知,只云为东阿地妇孺皆喜食之果糕,并请帝赐名。乾隆帝笑曰:此糕,以七色果作之,七味俱全,七色可餐,回味悠远,用心良苦,可谓七巧玲珑,可名“七巧玲珑糕”。“七巧玲珑糕”自此得名,名扬天下。东阿当地百姓,则习称为“七巧糕”、“玲珑糕”。


【慈禧与七巧糕】慈禧害喜用七巧糕
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慈禧太后孕。至咸丰六年岁初,身怀六甲,害喜之况甚重。三昼夜水米未进,郁郁寡欢,面色惨白。诸臣心急如焚,奉各地美食,仍无味。

大急之下,有朝廷元老忆起乾隆帝当年在聊城光岳楼,食东阿赵家“七巧糕”解得怨食不下之事,火速召人在京城寻得“七巧糕”奉上,

太后食之,此糕酸甜可口,食指大动,胃口大开。见得太后无事,群臣欢欣。
【慈禧专享七巧糕】之慈禧晚年的专享“七巧糕”
直至晚年,太后依然服食“七巧糕”不从间断,“七巧糕”亦成为皇室之供品,寻常百姓难得一见
也正因此物,赵氏三代被收入御膳房,为皇室御厨,专精“七巧糕”之作。

1900年因八国联军侵华,中华大地风雨飘摇,赵氏家族无奈归隐,而“七巧糕”之方,亦成赵氏家族不传之秘。

【百年堂再现“七巧糕”】之“阿胶水果糕”
时逢盛世,胶兴人和,东阿百年堂齐聚小赵庄八大胶师,传承“七巧糕”传统工艺;

并在此良方基础之上,辅以阿胶、低聚糖、乳酸、维生素等多味现代食材,集八大胶师之力,重铸“阿胶水果糕”,以餐天下,使当地名产得以再焕生机,传承光大。

l 阿胶+水果,多C多健康!
l 不吃不怕,帮助消化!
l 更美味的阿胶糕!更营养的水果糕!

l 果香胶香,口口留香
l 色味纯正,软糯香甜


1楼2020-05-03 08:2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