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吧 关注:1,459,251贴子:16,384,962

《子不语》里面的公案,大家的怎样评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白话文:
平湖小西溪的西边有个姓蒋的农家,冬至的前一天下午,焚烧父亲的尸体。才刚打开棺木,尸体就逃走了;追上去后,这个姓蒋的用锄头打尸体,尸体才倒地,于是就焚烧尸体。晚上回家,听到他父亲骂说:「你为什么这么过份要烧我,为何不孝到这种地步!」于是那个姓蒋的头肿得像个匏瓜,到了中午就死掉了。张熙河亲眼看到的。
原文:
平湖小西溪之西蒋姓,田家也,冬至前一日,日方西,烧父尸。方开棺,尸走出;追之,蒋击以锄,尸倒地,乃焚之。晚归,闻其父骂曰:「汝烧我甚苦,何不孝至此!」其人头肿如匏,及午而死。张熙河所目击也。
他父亲明显诈尸了,如果放他父亲跑了,必定会危害一方,但是锄击父体,则为不孝。关于这个事情,大家怎么看 ?


1楼2020-06-01 10:46回复
    这个公案,明显是鱼和熊掌的故事。


    2楼2020-06-01 10:47
    回复
      ◆【会自己走动泥像】白话:
          平湖有户姓张的,世代都住在蒹葭围。最初搬来的祖先名字叫做迪,字号为静庵,明代洪武帝时候的人。死掉的时候,他们家的人雕塑了两尊静庵夫妇的泥像,大约七八寸高,供奉在家庙中,而他们家的人就住在长屋里。过了四百多年,长房的子孙变得贫苦,屋子都倾斜坍塌,只剩下几间而已,而静庵夫妇的泥像还在。
          这户张姓人家原本的宗祠,距离静庵生前住的地方约有三里多。一天早上,有一个在当地划船的人看到有两个老人来租渡船,于是就载他们。问:「你们要去哪里?」说:「要到张家祠堂。」刚登上岸,就迅速走掉,船夫看他们远离身体渐渐变小。过没多久就到了宗祠的前面,守祠的和尚听到扣门的声音,于是就出来看,什么都没看到,只有看到两尊泥像在门外,一时感到非常惊讶。这户张姓后代子孙张舟九于是重新整修宗祠,为泥像加上彩绘,另外设一个厨房,将泥像供奉在宗祠里。
      ◆【会自己走动泥像】原文:
          平湖张氏,世居蒹葭围。其始迁祖名迪,字静庵,明洪武间人。殁时,其家泥塑静庵夫妇二像,高七八寸,供家庙中,所居屋归属长房。历四百余年,长房子孙贫,屋倾圯,仅存数间,而其像犹在。
          张氏故有宗祠,距静庵故居三里许。一日黎明,有乡人操舟者见两老人来雇渡船,遂载以行。问:「何往?」云:「将之张家祠堂。」既登岸,疾步如飞,舟人望之,见形躯渐小。无何,抵祠前,守祠僧闻扣门声,起视之,寂无所见,惟见两泥像在门枢下,一时惊以为异。其裔孙张舟九方重修祠宇,因加彩绘,别设一厨,供之祠中。


      3楼2020-06-01 10:53
      回复
        家族败落,泥像自己坐船从家庙回到宗祠,说不尽的凄凉


        4楼2020-06-01 10:54
        回复
          【武昌城隍唐配沧的故事】
          武昌城的司马叫做唐配沧,是个杭州人,是个孝子,最后死在任上。五年后,他的儿子唐在亭在遥远的四川教书,他的儿媳郭氏则在杭州老家生了急病。某天,儿媳忽然开口说话,声音却是唐司马的:“冥界念我为官清正,所以敕命我为武昌的城隍。我想到你们刚结婚成家不久,我也没啥财产留给你们小辈的;再说这个媳妇持家很是勤俭,所以特地来救她。但你们还得赶紧去狮子桥,找一个叫做刘老娘的人来,托他帮你们禳解这场灾祸。”
            他的二儿子唐开武赶紧去狮子桥,果然找到了这个人,把他请到了家里。这个人也就是杭州人俗称的“活无常”(也就是传说中,活人充当冥界的兼职差役,隔三差五的灵魂出窍去阴间公干)。家人忙问:“这个病,你能救她吗?”此人回答说:“我是奉冥府的命令来捉人的,哪里敢徇私放人?不过现在你家老太爷正在向阎王爷求情,说不定能捡回一条命来呢。”又问:“那你看到,太爷现在在哪里啊?”回答说:“此刻,正在向灶王爷说情呢。”片刻,这个人又说:“太爷出门了,估计是去冥府了。”他的儿媳妇就静静的躺在床上一言不发。过了一个时辰,此人忽然高兴的说:“你家太爷回来了。”随即,患病的这个儿媳妇也张口大声说道:“你已经获救啦,不用再担心了。”这个事情发生的时候,前来探病的有不少是亲朋故交,都坐在堂上。而这个儿媳妇郭氏就以唐司马的口吻给大家说话,一一问候,说话的语气和习惯都与他生前没什么两样。
            唐司马的次子,就跪下来说道:“父亲大人既然已经成了神仙,应该能预知未来的吉凶吧。儿子我,不知道未来结局如何?”唐司马就以他儿媳妇的口中说道:“做好人,干好事,自然会有好日子的,干嘛要来预测?”又说:“我今天为了自家的私事,劳动了城隍庙里的差役,所以你们要赶紧焚化纸钱,并摆下酒宴,好好感谢人家!”说完,郭氏就恢复了自己本来的声音,病也痊愈了。这是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五月的事情。郭氏到如今都还活得好好的。
          原文:
            武昌司马唐配沧,杭人也,素有孝行,卒于官。后五年其长子在亭远馆四川,长媳郭氏在杭病剧,忽作司马公语云:“冥司念我居官清正,敕为武昌府城隍。念尔等新作人家,我既无遗物与汝辈,斯妇颇勤俭,特来救护。但须至狮子桥觅刘老娘来,托他禳解。”
              伊次子字开武者往觅得,邀至家中,即杭俗所称“活无常”也。问:“此病汝能救否?”答云:“我奉冥司勾捉,何敢私纵?今尔家太爷去向阎罗王说情,或得生亦未可定。”因问:“你见太爷何在?”答云:“此刻现在向灶神说情。”少顷曰:“太爷出门,想至冥府去了。”病者静卧不言,逾时曰:“太爷来。”病者即大声曰:“汝已得生,无虑也。”是时,视病者有亲友在座,郭氏作司马语,各道款洽,宛如生前。
              其次子因跪请云:“父既为神,应预知休咎,儿辈将来究作何结局?”司马厉声曰:“做好人,行好事,自有好日,何得预问?”又云:“我今日为家私事勤劳庙中夫役,速焚纸钱,并给酒饭酬之。”语毕,病者仍复原音,病亦自愈。此乾隆二十四年五月事,至今郭氏尚存。


          5楼2020-06-01 11:00
          回复
            关于前程,城隍给大家的警语:做好人,行好事,自有好日,何得预问!


            6楼2020-06-01 11:01
            回复
              【奉行初次盘古成案】 原文:
              《北史》称“毗骞国王头长三尺,至今不死”,予尝疑其诞。康熙间,浙人方文木泛海,被风吹至一处,宫殿巍峨,上署“毗骞殿”三字,方大惊,俯伏殿外。两霞帔者引之入。有长头王上坐,冕如巨桶,珍珠四垂,须拂拂然相触有声,问文木曰:“汝浙人乎?”曰:“然。”王曰:“离此五十万里矣。”赐文木饭,米大如枣。
                 文木知王神灵,跪拜求归。王顾谓侍臣曰:“取第一次盘古皇帝成案替他一查。”文木大骇,叩头曰:“盘古皇帝有几个乎?”王曰:“天地无始无终,有十二万年,便有一盘古。今来朝天者,已有盘古万万余人,我安能记明数目?但元会运世之说,已被宋朝人邵尧夫说破。可惜历来开辟总奉行第一次开辟之成案,尚无人说破,故风吹汝来,亦要说破此故,以晓世人耳。”文木不解所谓。王曰:“我且问汝:世间福善祸淫,何以有报有不报耶?天地鬼神,何以有灵有不灵耶?修仙学佛,何以有成有不成耶?红颜薄命,而何以不薄者亦有耶?才子命穷,而何以不穷者亦多耶?一饮一啄,何以有前定耶?日食山崩,何以有劫数耶?彼善推算者,何以能知而不能免耶?彼怨天尤天者,天胡不降之罚耶?”文木不能答。
                 王曰:“呜呼!今世上所行,皆成案也。当第一次世界开辟十二万年之中,所有人物事宜,亦非造物者之有心造作,偶然随气化之推迁,半明半暗,忽是忽非,如泻水落地,偶成方圆;如孩童着棋,随手下子。既定之后,竟成一本板板帐簿,生铁铸成矣。乾坤将毁时,天帝将此册交代与第二次开辟之天帝,命其依样奉行,丝毫不许变动,以故人意与天心往往参差不齐。世上人终日忙忙急急,正如木偶傀儡,喑中为之牵丝者。成败巧拙,久已前定,人自不知耳。”文木恍然,曰:“然则今之所谓三皇五帝,即前此之三皇五帝乎?今之二十一史中之事,即前此之二十一史中之事乎?”王曰:“然。”
                 言未毕,侍臣捧一册至,上书“康熙三年,浙江方文木泛海至毗骞国,应将前定天机漏泄,俾世人共晓,仍送归浙江”云云。文木拜谢,临别泣下。王摇手曰:“子胡然?十二万年之后,我与汝又会于此矣!何必泣为?”既而笑曰:“我错,我错!此一泣,亦是十二万年中原有两条眼泪,故照样誊录,我不必劝止也。”文木问王年寿,左右曰:“王与第一次盘古同生,不与第千万次盘古同死。”文木曰:“王不死,则乾坤毁时,王将安归?”王曰:“我沙身也,历劫不坏。万物毁坏,变为泥沙而极矣。我先居于极坏之处,劫火不能烧,洪水不能淹,惟为恶风所吹荡。上至九天,下至九渊,殊觉劳顿。每每枯坐数万年,等盘古出世,觉日子太多,殊可厌耳。”言毕,口嘘气吹文木,文木乘空而起,仍至海船上。
                 月余归浙,以此语毛西河先生。先生曰:“人但知万事前定,而不知所以前定之故,今得是说,方始豁然。”


              8楼2020-06-01 11:14
              回复
                【穷得鬼都不上门来】
                扬州有个叫做罗两峰的人,自称能看到鬼。据他说,每到日落的时候,则满街上都是鬼,而富贵人家门口更多。鬼鬼们的身高比人短几尺,脸部也看不清,只是能看到几段黑气,或者站着,或者靠着墙壁,一起絮絮叨叨的拉家常。鬼鬼们喜欢热闹的气氛,人气旺的地方则有不少鬼鬼聚集,就像是牧民跟着水草迁移一般。扬子云曾说:“高明之家,鬼瞰其室”,看来是很有道理的。(语出扬雄《解嘲》,原意大概是说,大富大贵的人家,都有鬼魅在堂上瞅着,就等着看这家人破灭呢!)鬼鬼们遇到门窗、墙壁,都是直接传过去的,不会觉得被阻挡。它们和活人互不干扰,彼此也没有妨碍。如果某人看清了鬼的面目,则就是碰到来报冤寻仇的鬼鬼了。贫苦、潦倒的人家里,鬼鬼们来往很少,因为那里气场衰弱、寒意逼人,就算是鬼鬼也不原意忍受这种冷清的环境。
                  有句谚语,叫做“穷得鬼都不上门来,”看来是真的有道理的。
                  ==============================================
                  原文:
                  扬州罗两峰自言能见鬼,每日落,则满路皆鬼,富贵家尤多。大概比人短数尺,面目不甚可辨,但见黑气数段,旁行斜立,呢呢絮语。喜气暖,人旺处则聚而居,如逐水草者然。扬子云曰:“高明之家,鬼瞰其室。”言殊有理。鬼逢墙壁窗板,皆直穿而过,不觉有碍。与人两不相关,亦全无所妨。一见面目,则是报冤作祟者矣。贫苦寥落之家,鬼往来者甚少,以其气衰地寒,鬼亦不能甘此冷淡故也。谚云“穷得鬼不上门”,信矣。


                10楼2020-06-01 11:24
                回复
                  鬼也是嫌贫爱富,爱去富人家里


                  11楼2020-06-01 11:25
                  回复
                    【现世报】
                    昆山人、徐大司寇的儿子,字号“冠卿”,小时候都被人叫做“药师傅”,因为他曾经毒死过一个自己的师傅。这个老师姓周,号云核,在被徐司寇聘请的前一天晚上,曾经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条巨蟒,吐出一颗红丸来逼他吞下,他吞下之后觉得肚子痛得像是肠子断裂了,然后就醒来了。然后他被徐司寇聘作私塾老师,对于冠卿要求很严格。而这个冠卿生性放荡不羁,所以没少挨周老师的板子。没想到冠卿居然与仆人共谋,在周老师的饭菜里下毒,吃了果然就死了。
                      后来,徐冠卿当上了翰林,但仕途上郁郁不得志,所以写的诗文中有不少抱怨之词,就被人挑刺陷害,终于押赴刑部受审。审理时,徐冠卿一看到刑部左司(官职名)杨景震,大惊失色:“我完了!我第一眼看到这个杨大人时,简直就是看到周先生了。”第二天,再次提审,各位刑部官员都因为他是徐司寇的公子,所以稍稍加以照顾;就只有杨大人怒气冲冲的审问他,让左右打了他几十下耳光,牙齿都松动了。最后判定的刑罚是斩首处决。不久,这个判决就执行了,杨大人还是监斩官。
                      徐家人后来查访到,杨景震出生的日期,就是周先生死掉的日子,一天不差。有人把此事告诉了杨景震,杨大人哈哈大笑:“哪里有这种事情啊!假设我早知道有这个说法,当时就会想办法,法外开恩救他一命了。”此事,与《太平广记》中记载的王武俊的事情相似。


                    12楼2020-06-01 11:29
                    回复
                      【童其澜奇事】
                         绍兴人童其澜,是乾隆元年(1736年)的进士,官至户部员外郎(从五品,清例,户部通常有员外郎52人,约相当于今天的民政部XX司的司长)。某天,在衙门里值夜班,与几个同僚正在吃夜宵喝酒呢,忽然仰起头来,大声的喊道:“天使到了!”(古代,称皇帝的使者为天使)然后赶紧披上自己的官服,郑重的往空中拜了两下,趴在地上了。同僚什么都没看到,很奇怪的问:“哪里来的天使?”童某站起来,笑着说道:“世间没有两个天,怎么会问这个问题呢?天使带来了一卷敕书,就像是中书阁签发的诰封(任命官职的正式批文),一个金甲神捧着敕书,从云头上降下来,说任命我担任东便门外的花儿闸这个地方的河神。我就要与各位大人作别啦!”说完就不由得滴下了眼泪。同僚都以为他突然得了什么精神方面的疾病,也没太在意。
                        第二天,大司农(官职的美称,实际应为户部尚书)海望来到户部办公,童某就整整齐齐的穿着朝服,对他作长揖,提出辞职,并把昨天那一番话又说了一遍。海大人就摇摇头,说:“你也是读圣贤书的君子,办事素来高效、可靠。如果身体有病,不如请假,何必要拿鬼神来当幌子忽悠人呢?”童某也不分辨,就告辞后坐车回家了,不饮不食,将家里的事情一一交代、料理完毕。三天之后,端坐着去世了。
                        而那天,东便门外的居民们深更半夜听到外头有吆喝马匹的声音,整夜不休,就以为是哪个大官路过呢,出门一看又啥都没有。花儿闸边上有个河神庙,庙里的道士叶某,当晚做梦,梦见新的河神到任就职,皮肤白,胡须短,身材和普通人差不多,果然就是童公的外貌。
                        =====================================================
                        原文:
                        绍兴童其澜,乾隆元年进士,官户部员外。一日,值宿衙门,与同官数人夜饮,忽仰天咤曰:“天使到矣!”披朝衣再拜俯伏。同官问:“何天使?”童笑曰:“人无二天,何问之有?天有敕书一卷,如中书阁诰封,云中金甲人捧头上而来,命我作东便门外花儿闸河神。将与诸公别矣。”言毕泣下,同官以为得狂易之疾,不甚介意。
                          次早,大司农海望到户部,童具冠带长揖辞官,具白所以。海曰:“君读书君子,办事明敏,如有病,不妨乞假,何必以神怪惑人?”童亦不辨,驾车归家,不饮不食,将家事料理。三日,端坐而逝。
                          东便门外居民闻连夜呼驺声,以为有贵官过,就视无有。花儿闸河神庙中道士叶某梦新河神到任,白皙微须,长不逾中人,果童公貌也。


                      14楼2020-06-01 11:38
                      回复
                        【河北张光熊的狐仙奇缘】
                            直隶人张光熊,年轻时又英俊又聪明。在他18岁的时候,住在家里的西楼上读书。他家是个富贵人家,婢女很多,而他的父母对这种男女问题也防范得很严谨。七月初七那天,张某想起了牛郎织女七夕相间的故事,感慨的望着星空发呆,心里想着,今晚,会不会有那个婢女来窥探他这个读书郎呢?心里念头刚起来,就看到门帘外站着一个美女,叫她却不答应。片刻之后,美女缓缓的走到他面前。一看,并不是家里的婢女。张某就问:“姓什么啊?”回答说:“姓王。”又问:“家里住在哪里啊?”回答说:“我是您的西边的邻居。早晚都看到郎君进出,爱慕您的风姿,所以特来相会。”张某大喜,就拉着那个女子同床共枕了。从此以后,每天晚上女子都会来和他相会。
                          张某带了一个童仆伺候,女子就对他说:“这个小孩不方便呆在这里,可以让他睡在远处,有事情你召唤他再过来。”张某就如此让童仆走开,童仆却不肯,说:“每天晚上,都听到公子你的枕席间似乎有温软的亲昵声,怕是有别的问题吧?老主人让我来伺候、保护公子,所以不敢远去。”张某没办法,只好告诉了那个女子。女子说:“没事,让他自食其果吧。”当晚,那个童仆还没睡熟呢,就被一个什么东西给抓去了,用绳子绑起来,挂在西园的树上。童仆哀嚎着求张某救命,女子笑着说:“你如果真的知错了,躲得远远的,就放你下来。如果敢泄露半个字,被老主人知道,我保证让你加倍的受苦!”童仆只得连连点头,绳子一下解开,他摔在了地上。
                          就这么过去了一年多,张某渐渐的变得瘦弱了。他的父亲问那个童仆,童仆就支支吾吾的说没啥,但脸色似乎很慌张。张某的父亲就更加怀疑了,亲自跑到张某的书斋外头观察。听到帐子里有女子的声音,咣当一下从窗上跳了进去,掀开帐子一看却没有人,只有枕边还放着一支金簪、一朵山茶花。张某的父亲一想,这个地方从来没有过山茶花,必定是有妖孽过来作祟,气愤的想要暴打张某。张某没办法,就把事情都说了出来。他父亲就请来高僧、道长,设坛作法。女子当夜就哭哭啼啼的跑过来,对张某说:“天机已经泄漏,我从此只好离开你了。”张某也很伤心,临别时问她:“我们,还有机会再见面吗?”女子回答说:“二十年后,华州再相见吧……”说完就走了,从此也再没出现过。
                          后来,张某娶了陈氏为妻,又考中了进士,被委任为吴江的知县,不久后升任华州的知州,但陈氏也病死了。张某的父亲在家乡为他续弦娶了一个王家的女儿,送到华州官署。新婚之夜,掀开盖头一看,哇!就跟当年在书斋里陪伴他的那个女子一模一样。问年纪,正好二十岁。或者说,这是狐仙因为感情的羁绊,而投胎人间吧。可对女子说那些从前的事情,女子也完全记不起来。
                        ======================================================================================
                        原文:
                          直隶张光熊,幼而聪俊,年十八,居西楼读书。家豪富,多婢妾,而父母范之甚严。七月七日,感牛郎织女事,望星而坐,妄想此夕可有家婢来窥读书者否?心乍动,见帘外一美女侧身立,唤之不应。少顷,冉冉至前。视之,非家中婢也。问:“何姓?”曰:“姓王。”问:“居何处?”曰:“君之西邻。晨夕见郎出入,爱郎姿貌,故来相就。”张喜,即与同榻。此后每夕必至。
                            有家僮伴宿,女谓张曰:“小奴不宜在此,可麾令远宿,听唤再至。”张遣奴,奴不肯,曰:“每夜闻郎君枕席间妮妮软语,疑有别故。老主人命奴调护郎君,不敢远离。”张无奈何,以其言告女。女曰:“无庸,将自困。”是夕,奴未睡熟,被一物攫去,绳缚之,挂西园树上,奴哀号求郎主救命。女笑曰:“伊果知罪,远避即赦之。如敢漏泄,被老主人知者,将倍令受苦。”奴唯唯。实时绳解,奴已在地矣。
                            居年余,张渐羸瘦,其父问奴,奴称郎处无他故,而意色惭沮。父愈疑,自至张斋前伺察。闻帐中有妇女声,蹋窗直入,揭帐无人,惟枕角有金簪一枝、山查花一朵。父念此地从无山查花,此必妖魅所致,怒将笞张。张不得已,以实告。父为迎名僧法官设坛禁咒。女夜间来哭谓张曰:“天机已泄,请从此辞。”张亦哀恸,临别问曰:“尚有相会期乎?”曰:“二十年后华州相见。”从此遂绝。
                            张随娶陈氏,登进士第,授吴江知县。推升华州知州,而陈氏卒。其父在家为续娶王某之女,送至华州官署。成婚却扇之夕,新人容貌,宛如书斋伴宿之人,问年纪,刚二十岁。或曰:“此狐仙感情欲而托生也。”语从前事,恰不记忆。


                        15楼2020-06-01 11:42
                        回复
                          【鬼幕宾】
                              今常州一带有个王生,时年四十多岁,客居关中给别人当师爷、幕僚。当时,庄虚庵公在盩厔县做县令,就请他去做师爷。当年秋季的某一天,王生就和衙门中的朋友。同事以及庄逵吉等人一起出游,来到城隍庙看菊花,但似乎没找到算得上佳品的。而王生正好看中一枝,就捡起来,让仆人送给自己太太。庄逵吉就拦住他,说这是神明面前的东西,不能如此轻易去碰。王生就开玩笑说:“本人一辈子耿直正派,想来神明也不会因此而责怪我吧。如果一定要罚我,我就帮他办理一两件公事抵偿,如何?”
                            次年,三月三日,王生忽然无疾而终,大家都很惊讶。几个钟头后居然又复活醒过来了,说到:
                            “我刚才一个人坐在房里,看到一个使者拿着一个名帖来请我,随即就跟他走出门,那里已经有车马等着了。走了一里多路,来到了城隍庙,城隍爷居然走下台阶来迎接。我和他行了宾主之礼,城隍爷就说:『先生摘下了我的菊花,答应帮我办案,我都还记着呢。正好,某县有积案,拖延了很久还没有审理完毕,正好就请先生来和我一起商量,斟酌处理。』片刻,一个小吏捧着一堆不知道哪年的卷宗过来,城隍爷就退出去了。我看了看这些案卷,都是容易办的;唯有一个案子,是操作失误,误勾了一个罪人到案的事情,我就在案卷上写了批语:『尸骨未寒,还能送还阳间。否则这个案子要是到了东岳大帝那里复查,城隍爷恐怕会被错案追究吧!』城隍爷后来出来一看,大喜,就说:『先生的看法,都和我的意见很符合啊。』然后又和他喝了茶,仍然把我送到台阶前,叮嘱我说:『还有个事情得拜托你帮忙呢。如果遇到包少府,麻烦告诉他,他承办的工程木料,几天就能到啦。』我一一答应,坐上车子回来了,还取了车坐垫上的三百文铜钱,犒赏了领路、驾车的人,就醒来了。”
                            过了三天,仙游(福建某地)发大水,从黑口镇冲下来不少木料。所谓的包少府,就是醴泉这个地方的同知(官衔)包某。到现在,当地人还叫王某为“鬼幕宾”。
                          ====================================================================================
                          原文:
                            毗陵王生,年四十余,游幕关中。时虚庵庄公知盩厔县事,延至幕中。是年秋,与署中友暨庄逵吉诸人同至城隍庙看菊,苦无佳者。王生偶拾一枝,遣仆送妇。逵吉阻之,以为神前之物,不可轻动。王戏曰:“某一生直道,神明必不见怪。如欲加谴责,我为之代办公事一二件何如?”
                              明年三月三日,王生无疾而终,各以为骇。更余忽醒曰:“予独坐,见一使者持一名柬至邀余,即同步出门外登舆。行里许,至城隍庙。神降阶迎,行宾主礼,曰:『先生折我菊花,许我办案,兹有某县积案,迟延日久,尚未审结,奉邀先生一商。』少顷,吏捧积年案卷至,主人退出。余阅诸情节,皆属易办,惟有误勾某罪人一案,余批云:『骨肉未寒,犹可还阳。否则东岳行查檄至,城隍将受处分矣。』神出视大喜,云:『先生所见,甚合我意。』茶罢,仍送至丹墀,曰:『尚有一事奉托,如晤包少府,渠承办工程木料,日内可到矣。』余唯唯别出,登舆而归,取牀头青蚨三百,犒其从者而醒。”
                              越三日,仙游大水,木料皆出黑口镇矣。包少府者,醴泉同知包某也。至今人呼王生而为“鬼幕宾。”


                          17楼2020-06-01 11:52
                          回复
                            【婺源江秀才寄话】
                                婺源有个江秀才,叫做江永,号慎修,可以制造很多新奇的玩意(类似地精工程师)。他曾经拿来一个猪尿泡,在里头装上黄豆,然后吹气鼓起来,绑好口子,黄豆就悬浮在猪尿泡(类似气球)里头了。于是大家都更相信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大地就像是鸡蛋黄一样”的说法了。如果有人愿意做他的弟子,就必须对着这个猪尿泡静坐七天,不厌烦不疲倦,才答应接收为他的弟子。他家里耕田,都用木头做的牛来。如果去城外走走,则他会骑车一头木头做的驴,那头驴不吃也不叫。旁人都怀疑他是妖人,他就笑着解释说:“这是武侯(诸葛亮)的老办法,只不过是利用了精巧的机关而已,不是啥妖术了。”还曾经搞了一个竹筒,上面用一片玻璃当盖子,盖子上还有锁。用钥匙打开玻璃盖子,对着竹筒呱啦呱啦说上上前句话,然后再关上盖子;把竹筒送到一千里之内的地方,别人打开竹筒上的盖子,放到耳朵边一听,咦!声音都还在呢,就像是对方就在对面说话一样。如果距离超出一千里,则声音就渐渐的散失不全了。
                              忽然有一天,这个江秀才咣当一声跳水自杀。同乡人都很惊讶,赶紧去救他,结果把淹得半死的江秀才捞起来了。没想到他不但不感谢,反而恨恨然的说道:“我现在才知道,天数难逃。我两个儿子,在楚地游玩,今天的未时三刻,会都溺死在洞庭湖。我想用我自己的老骨头去替代他们的灾难,但今天大家救我,唉,就必定没人救我两个儿子啦!”
                              不出半个月,凶信果然传来,他两个儿子那天真的出事了。这是他的弟子戴震亲口告诉我的。
                              ==============================================
                              原文:
                              婺源江秀才号慎修,名永,能制奇器。取猪尿脬置黄豆,以气吹满,而缚其口,豆浮正中。益信“地如鸡子黄”之说。有愿为弟子者,便令先对此脬坐视七日,不厌不倦,方可教也。家中耕田,悉用木牛。行城外,骑一木驴,不食不鸣。人以为妖,笑曰:“此武侯成法,不过中用机关耳,非妖也。”置一竹筒,中用玻璃为盖,有钥开之。开则向筒说数千言,言毕即闭。传千里内,人开筒侧耳,其音宛在,如面谈也;过千里,则音渐渐散不全矣。
                                忽一日自投于水,乡人惊救之,半溺而起,大恨曰:“吾今而知数之难逃也。吾二子外游于楚,今日未时三刻,理应同溺洞庭。吾欲以老身代之。今诸公救我,必无人救二子矣。”不半月,凶问果至。此其弟子戴震为余言。


                            18楼2020-06-01 11:55
                            回复
                              【僵尸野合】
                                  从前,有个壮士某人,客居湖广一带,独自住在一个古寺里。某天夜里,月朗星稀,壮士就信步走在寺庙外头。忽然间,他看到从树林深处,隐约有一个戴着唐巾的人,飘飘然就过来了,感觉应该是鬼吧?壮士毕竟就是壮士,没吓跑,反而躲在一旁继续看热闹,在松树林的最深处,就看到那个飘飘然的东西跑到了一个古墓里头。壮士就明白了,哦,原来是碰到僵尸啦。转念一想,一直有种说法,僵尸如果丢失了棺材的盖子就没办法再作祟了,嗯……于是第二天晚上,这位壮士就先躲在树林里头,就等到僵尸出去散步之后,把它的棺材盖子藏起来。
                                二更天后,僵尸果然出来溜达,似乎想去什么地方。壮士悄悄的跟在后头,尾随着它来到了一个大宅子的门外,就看到二楼的窗口上探出一个穿着红衣服的妇人,抛下一条白色的带子来,像是让僵尸上楼。僵尸果然抓住带子爬了上去,随后就听得楼上絮絮叨叨到的说话呢,听不是很清楚。壮士就先回去,把那个僵尸的棺材盖掀开藏了起来,自己依然埋伏在松林深处。等到夜阑已深,僵尸回来了,一看,啊!棺材盖没了!僵尸那叫一个囧啊,四处寻找,找啊找啊找不到,只好顺着原路踉踉跄跄的跑去。壮士又跟上了它,果然还是回到那个宅子下,它在楼下又跳又叫,大声的叹气;楼上的窗子开了,那个妇女也对着它叹气,连连摆手,似乎再说,你不该又来找我啊!忽然间,不远处的鸡打鸣了,僵尸咣当一声,僵卧在路旁。
                                第二天,不少路人经过,都觉得很惊讶。于是和壮士一起来到那个大宅子下询问,才知道那是一个周姓的祠堂。楼下停着一具棺材,里头是一个妇女的尸体,已经成了僵尸,居然也躺在棺材外头。众人这才醒悟过来,这、这是两个僵尸在幽会呢!于是就把两具僵尸放在一起,一把火烧掉了。
                                ==========================================
                              原文:
                                有壮士某,客于湖广,独居古寺。一夕,月色甚佳,散步门外,见树林中隐隐有戴唐巾飘然来者,疑其为鬼。旋至松林最密中,入一古墓,心知为僵尸。素闻僵尸失棺上盖便不能作祟,次夜,先匿于树林中,伺尸出,将窃取其盖。
                                  二更后,尸果出,似有所往。尾之,至一大宅门外,其上楼窗中先有红衣妇人掷下白练一条牵引之。尸攀援而上,作絮语声,不甚了了。壮士先回,窃其棺盖藏之,仍伏于松深处。夜将阑,尸匆匆还,见棺失盖,窘甚,遍觅良久,仍从原路踉跄奔去。再尾之,至楼下且跃且鸣,唶唶有声;楼上妇亦相对唶唶,以手摇拒,似讶其不应再至者。鸡忽鸣,尸倒于路侧。
                                  明早,行人尽至,各大骇。同往楼下访之,乃周姓祠堂。楼停一柩,有女僵尸,亦卧于棺外。众人知为僵尸野合之怪,乃合尸于一处而焚之。


                              19楼2020-06-01 11: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