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吧 关注:114,394贴子:1,804,489
  • 3回复贴,共1

读《余叔岩年谱》有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余叔岩年谱》属于资料性比较强的一部作品,主要记述了余叔岩先生演戏、学戏、教戏的情况,穿插了图片及评论(以事件发生时的报刊评论为主,后世回忆评论为辅),感觉上比《余叔岩传》要客观。


IP属地:北京1楼2020-06-01 16:48回复
    目前年谱部分已经看完1928部分了,记述方式除了平铺余叔岩先生演、学、教经历以外,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对标老谭及对标梅杨,也就是说除了记述余叔岩先生本人以外还记载了同时间点老谭唱了什么,梅兰芳、杨小楼唱了什么。这点上《言菊朋评传》是言菊朋对标余叔岩,也很有意思。


    IP属地:北京2楼2020-06-01 16:48
    回复
      另外一个发现就 余叔岩先生演出的剧目一般以中篇幅的折子戏为主,时间一般在70至90分钟,而且很少上演双出,这点区别于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这三位先生都爱唱添头加尾的大部头戏。而余叔岩很少唱这种大部头剧目,大部头中唱的最多的应该就是《珠帘寨》了(堂会戏、营业戏、去上海跑码头都经常来这出),其他比较大部头的剧目还有《四郎探母》、《定军山·阳平关·五截山》(多在大义务戏中上演)、《战宛城》、《一捧雪》(带审头)等等,但主要还是以中篇剧目为主(例如打渔杀家、定军山、盗宗卷、战樊城、战太平、游龙戏凤这类的剧目)。


      IP属地:北京3楼2020-06-01 16:48
      回复
        除此之外就是余叔岩先生同上海真是没啥缘分,一般来说京角儿在北京红了之后,转了天津,主要指着去上海赚大钱,但是余几次去上海的结果都很不愉快,后来不去杜祠堂会演出,这几次在上海的不愉快经历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IP属地:北京4楼2020-06-01 16: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