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三吧 关注:99贴子:557
  • 1回复贴,共1

2021年,适合高考复读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次落地的北京新高考,除了遭遇新冠疫情和考期延后等不可抗的变化,还因不分文理、等级赋分等考试规则的变化,呈现出诸多新现象。
7月31日,北京市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将正式收官。按照往年惯例,目前正是考生和家长忙于咨询高校填报志愿的阶段,今年有相当数量的考生和家长却同时将目光投向高考复读。记者在北京规模最大的高考全日制学校精华学校了解到,该校从高考开考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接到近200个咨询电话,其中超1/3来自应届生家长。
新高考落地之后,在新的考试和录取规则之下,2021年是否适合复读成为许多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命题趋势:新高考命题变中求稳
2020年北京新高考,最大的变化是文理不再分科,考生选科实行“6选3”。同时,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
“高考平稳落地,试卷保持稳定。”北京市教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这样评价首次实施的新高考。李奕分析,北京新高考试题的“新”主要体现在加强素材情境与社会现实、个人生活和学科特点密切贴合,注重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重视试题的基础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强调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拓展考生个性化、创造性表达的空间等方面。同时,北京多位特级教师和教研员也对这一观点表示了赞同,认为“变中求稳”是目前乃至未来两三年内,北京新高考的首要特点。
“本轮高考改革在全国逐步铺开,对那些尚未实施新高考的地区来说,考试的变化可能会是考生决定是否复读的因素之一。对于北京等已完成了新老高考过渡的地区,高考改革并不会对考生是否复读的决策构成影响。”《中国高考报告(2020)》编委、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郝保伟指出,高考改革是渐进式的调整,不会一蹴而就。
他认为,一些考生受居家备考、不适应在线学习等因素影响应考状态是客观存在的现象,这些学生对复读予以关注不足为奇。“对于是否选择复读,更多取决于考生个人情况。与其分析大的政策环境,不如还是切实分析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考生分数不理想。如果是偶然发挥失常,或的确还存在可提升的潜力,选择复读无可厚非。”
赋分规则:凸显选考方案重要性
新高考实施前,北京市教委就明确,计入高考总成绩的选考“等级性”考试成绩并非卷面成绩。等级性考试成绩以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伟前提,按照考生原始成绩划定A、B、C、D、E五等,分别占各科目考试人数的15%、40%、30%、14%和1%。在五等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为21级,按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每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这一变化意味着,高考选考科目的成绩不仅看卷面,还要看排名。
日前,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了2020年北京高考“一分一段”分数分布表。今年北京高考700分以上的考生共计80人。高分考生的选考方案,引起了北京师生和家长的热议。比如,人大附中一位722分考生,选考物理、历史、地理均为100分;清华附中一位716分考生,选考物理、历史、政治分别为100分、100分和94分。在文理分科时期,文科考生分数大多低于理科考生。以2019年为例,文科最高分为698分,理科最高分712分,700分以上的考生共24人。而文理不分科之后,偏文科目对考分提升所发挥的作用,令不少人感觉“意外”。
在新高考的规则下,学生对选考方案的研究至关重要。北京市教科院从2004年就开展了一项针对学生生涯规划的数据跟踪,通过学校对项目实施基地校2020届高一学生的生涯决策数据分析,研究者发现,10%左右的学生选科方案存在明显问题。比如排除了自身优势学科,或者包含了本人的劣势学科等。
“高考改革、新课改尚处于过渡阶段,命题会以稳定为主。如果今年成绩和发挥很不理想,可以选择复读。对新高考考试模式和特点的了解,能为接下来的再次征战提供实践经验,但复读生真正要充分研究和考虑的是等级赋分。如果选择复读,要好好总结失利经验,扬长避短。”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一位资深中学教研员告诉记者。
成才规划:第一学历含金量受关注
高考成绩放榜后,复读都会成为热议话题。随着高考报名条件的放宽,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选择复读,已是十分正常的现象。2010年,针对有媒体报道中国高考生中复读生达到30%,教育部曾回应称,复读生占高考生的比例约为15%。清华大学开展的一项“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则推算,本科高校大学生中约17.5%的学生复读过。
随着高考录取率的提高、推广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等改革,复读生总量呈现下降趋势。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51.6%,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然而,上大学不是件难事,上名校依然不轻松。高考生首选的137所“双一流”高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5%。因此,高分复读成为了近年出现的一种新现象。
“考试招生制度主要是依据考试分数来选拔学生,只有学生把分数考得更高一点,才能上更好的学校,这是高分复读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高分复读对学生、家庭、学校各方来说,都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在只看分数来录取学生的考试招生制度下,又是一个被迫的选择。
然而,随着“最难就业季”的连年来袭,考生、家长和用人单位对于“第一学历”的含金量给予了更多关注。《长三角“双一流”高校2019届毕业生就业调研报告》就显示,长三角8所“双一流”高校都实现了95%及以上的超高就业率。《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就业质量报告》则显示,就业率能达到95%以上的高校总数仅18所。
同时,高考考生规模也成了一些考生和家长的决定是否复读的依据。据统计,2018年,北京市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为45547人,是近10年来的最低值,而今年的高考人数为49225人。有分析称,扣除选择出国留学等学生人数,2021年高考生人数将创近年新低,这对复读生来说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
朝阳区一位知名中学负责人认为,真正影响是否复读的还是考生自身的情况,比如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平时成绩差距在10-20分属于正常,但差距太大可以适当考虑复读。
“高考并不是时间的累加和次数的重复,复读应该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理性选择。”一位东城区示范高中的负责人认为,考生必须树立明确的、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否则目标不清晰,结果必然不明确。
储朝晖也指出,家长和考生应当理性认识“成才”与“名校”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在是否决定复读的事情上,家长需要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要替孩子选择。


1楼2020-08-05 13:58回复
    如果你下定决心要复读一年,立志要考上一个心仪的学校,高三复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很多的高三复读生们选择来到精华,在精华学校认真学习了一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果你在纠结选哪所学校,推荐你了解一下精华学校


    IP属地:北京2楼2021-07-07 11: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