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吧 关注:3,559贴子:8,198
  • 4回复贴,共1

西门姓氏的起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居住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郑大夫居西门,因氏焉。”
春秋时期,郑国有个大夫居住在郑国都城(今河南新郑)的西门,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居地名称为姓氏,称西门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西氏、门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0-08-12 09:44回复
    源流二
    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国有大夫居住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大夫居于城池的西门,其子孙也有以西门为姓氏者,称西门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西氏、门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0-08-12 09:44
    回复
      源流三
      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魏国官吏西门豹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据史籍《姓苑》记载:“西门豹之后,改为西门氏。”战国时期,魏国在魏文侯魏斯执政时期(公元前446~前396年在位),属下有一个大夫叫“豹”,是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水利家,他曾立下赫赫战功,赐居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的西门,因称西门豹。后出任邺县令尹(今河北临漳邺镇,一说今河南安阳北十八公里处)。
      在西门豹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西门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西氏、门氏、豹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0-08-12 09:45
      回复
        源流四
        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卫国大夫石厚居住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石厚,是春秋时期的卫国大夫,是姬州吁的心腹臣子,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卫州吁之乱”的核心人物。春秋早期,卫国第十一代君主卫庄公姬扬有三个儿子:长子姬完、次子姬晋,三子姬州吁。
        周桓王二年(卫宣公姬晋元年,陈桓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18年),当姬州吁与石厚二人一到陈国后,陈桓公当即拘留了二人,然后将姬州吁关押在濮城(今河南濮阳旧濮城),将石厚关在陈国国都,使他俩不能稍通音信。之后,陈桓公通知卫国诸臣,石碏即派右宰为使臣至陈国,下令其在濮城诛杀了姬州吁,又令自己的家宰獳羊肩杀掉亲生儿子石厚,为卫国除掉了二害。之后,再去邢国迎回公子晋为卫国君主,是为卫宣公。左丘明在撰写这段历史时感叹道:“石碏,纯臣也……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在石厚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者,称西门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西氏、门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1]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0-08-12 09:45
        回复
          详细参考百科:西门姓氏。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0-08-12 09: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