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吧 关注:11,490贴子:62,738
  • 0回复贴,共1
持不捉金钱戒(转载)
有一个僧团在很多人眼中,是这样的:
身穿百衲衣,行走在乡间小路上。
托钵乞食,寺院不设功德箱,
寺内有这样一则通告:
全体僧众“持不捉金钱戒”,不设功德箱,请各位不要放钱。
很多人据此认为,这个僧团是“中国最后一群真正的和尚”。
何为“持不捉金钱戒”?
经向一位律师(佛教中专门讲戒律的法师)请教,
在沙弥十戒中的第十条为“离接受金银学处” 。
具体解释为:金,为黄金。银,为货币、铜钱、木钱、胶钱等。
凡通用的货币也属于金银。
接受,以任何的方式接受它,称为接受。
“离接受金银学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不以任何方式接受可以用来交换商品的等价物,
包括金、银、钱币等。
在沙弥戒条中还对接受金银的方式做了明确的界定:
1. 自己拿取
当有人供养金钱时,他亲自接受;
或在任何地方发现不属于任何人的金钱时,他自己拾取。
2. 指使他人拿取
当有人供养金钱或发现金钱时,
他指使别人为自己拿取金钱或代为保管。
3. 同意放在近处
允许他人将金钱放在自己身旁或某处。
上述三种拿取金银的方式,就沙弥戒律来说,都不允许。
我们知道,在佛教里,针对不同人,佛陀制定了不同的戒律。
所以才有了居士五戒、沙弥十戒、比丘两百五十条戒,
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等等。而大乘佛教中,还有一个菩萨戒。
那么菩萨戒中对于僧人拿金银又是怎么规定和要求的呢?
如果受了菩萨戒,那么为了能让大众种福田,培植福报,
受了菩萨戒的人可以也应该蓄绢衣等物品,乃至蓄百千万金银也可以。
但是声闻乘的修行人为了解脱自利,不可以储蓄这些。
而菩萨为了利益众生,不得拒绝。
如果因为爱惜自己的名誉,而不接受绢衣金银,得失意罪堕落不起。
若菩萨以懈怠因缘,不能利益诸众生者得罪,是罪因烦恼犯。
声闻乘修行人因为求自我解脱轮回,所以不允许接受金银。
菩萨乘修行人,为了利益众生,所以不得不受金银。
有人会问:佛陀这样制定戒律不是自相矛盾吗?
打个比方,可能会更容易理解。
家长不会让小孩子接触打火机、刀具这些,
因为小孩子没有自控能力,使用这些东西有危险。
而小孩子长大以后,有了自控能力,自然可以使用这些东西,
而且可以把这些东西的作用发挥到正经地方。
如果了解了“僧人不捉金钱戒”的来龙去脉,
相信大众可以更客观的看待这一问题,
而不是以一个僧团的标准去要求所有僧团。


IP属地:黑龙江1楼2020-09-07 07:1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