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1吧 关注:310,956贴子:11,087,305
  • 15回复贴,共1

细说宋元之北宋风云——转自天涯论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我在天涯论坛看到的帖子,作者叫迅发,非常厉害的一个人。他用了十年的时间写完了从三国到五代十国将近八百年的历史,目前正在写北宋,已经写到耶律洪基(1032-1101)即位了,但北宋还没出版。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在所有的历史性书籍中,从来没有像他这样既严谨又翔实的作品。我曾经一路追着他的帖子,然后由于他的北宋史长期不更新,我就打算重新读一遍他的书,从三国开始。我从2014年追他的帖子(那个时候他才刚写到南北朝后期,隋朝尚未统一天下),到现在已经六年了。而这些年我对历史也了解的更深入了,所以之后我看他的帖子都是一遍看一边对他提及的历史人物,事件进行评论,有的时候我评论的内容甚至不比他写的原文短。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去天涯论坛看他的帖子,甚至可以直接买他的书(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都已经出版了),不过我觉得我写的评论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好了,话不多说,无论有没有人看,我就一天转载两节《细说北宋》的内容以及我的评论吧。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就把这个系列继续做下去。
其实已经转了不少了,但因为作者长期没更新所以我有差不多一个月没转,然后发现目前3118 禁止“挖坟”了,哪怕是我自己的贴子,因此我只能再开一贴了。当然,之前的内容我是 不会傻傻的再贴一遍的,前面的内容都在链接里。
https://tieba.baidu.com/p/6721816690?pn=1


IP属地:福建1楼2020-10-17 05:32回复
    目录
     一、重用匡胤
      二、太阿倒持(1)
      三、太阿倒持(2)
      四、太阿倒持(3)
      五、步步惊心(1)
      六、步步惊心(2)
      七、陈桥兵变(1)
      八、陈桥兵变(2)
      九、陈桥兵变(3)
      十、大宋开国(1)
      十一、大宋开国(2)
      十二、大宋开国(3)
      十三、大宋开国(4)
      十四、大宋开国(5)
      十五、潞州之变(1)
      十六、潞州之变(2)
      十七、潞州之变(3)
      十八、善后事宜
      十九、平定淮南
      二十、金匮之盟
      二十一、杯酒释兵权
      二十二、恩威并用
      二十三、整顿内政(1)
      二十四、整顿内政(2)
      二十五、周边局势(1)
      二十六、周边局势(2)
      二十七、周边局势(3)
      二十八、周边局势(4)
      二十九、扫平荆湘(1)
      三十、扫平荆湘(2)
      三十一、扫平荆湘(3)
      三十二、暗流涌动(1)
      三十三、暗流涌动(2)
      三十四、整顿吏治
      三十五、讨平后蜀(1)
      三十六、讨平后蜀(2)
      三十七、讨平后蜀(3)
      三十八、师雄之乱(1)
      三十九、师雄之乱(2)
      四十、师雄之乱(3)
      四十一、论功行赏
      四十二、稳定政局(1)
      四十三、稳定政局(2)
      四十四、讨伐北汉(1)
      四十五、讨伐北汉(2)
      四十六、讨伐北汉(3)
      四十七、讨伐北汉(4)
      四十八、讨伐北汉(5)
      四十九、再释兵权
      五十、平定南汉(1)
      五十一、平定南汉(2)
      五十二、平定南汉(3)
      五十三、大灾之年(1)
      五十四、大灾之年(2)
      五十五、赵普罢相(1)
      五十六、赵普罢相(2)
      五十七、平定南唐(1)
      五十八、平定南唐(2)
      五十九、平定南唐(3)
      六十、平定南唐(4)
      六十一、平定南唐(5)
      六十二、平定南唐(6)
      六十三、迁都之争(1)
      六十四、迁都之争(2)
      六十五、迁都之争(3)
      六十六、烛影斧声
      六十七、太宗继位(1)
      六十八、太宗继位(2)
      六十九、太宗继位(3)
      七十、太宗继位(4)
      七十一、平定北汉(1)
      七十二、平定北汉(2)
      七十三、平定北汉(3)
      七十四、平定北汉(4)
      七十五、高梁河之战
      七十六、满城之战
      七十七、兵败交州
      七十八、瓦桥关之战
      七十九、赵普复相(1)
      八十、赵普复相(2)
      八十一、廷美被贬
      八十二、关注内政
      八十三、朝堂一新
      八十四、廷美之死
      八十五、改元封禅
      八十六、继迁之叛(1)
      八十七、继迁之叛(2)
      八十八、雍熙北伐(1)
      八十九、雍熙北伐(2)
      九十、雍熙北伐(3)
      九十一、雍熙北伐(4)
      九十二、雍熙北伐(5)
      九十三、君子馆之战(1)
      九十四、君子馆之战(2)
      九十五、调兵遣将
      九十六、改弦更张(1)
      九十七、改弦更张(2)
      九十八、改弦更张(3)
      九十九、唐河之战
      一百、用人之道


    IP属地:福建2楼2020-10-17 05:33
    回复
       四十二、稳定政局(1)
        党进是奚人,目不识丁,虽然他名字叫进,他自己总是自称晖,有人问原因,他就说:“我自己叫着方便。”
        过去,禁卫军的高级将领们都会把自己统领的军队人数、武器、铠甲、马匹数量,写在随身带着的木棒之上,以备皇帝询问,就如同文臣在笏上记录一样,号称杖记。一次,宋太祖问党进领兵之数,党进不认字,回答不上来,就举起木棒说道:“都在上面记着哩。”宋太祖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觉得党进实诚,对他更信任了。
        党进是一个看似质朴、人畜无害,而实际上个见风使舵、很会做人的人,野史上留下了他很多轶事。《杨文公谈苑》记载,党进一顿能吃下几斤肉,喝下一斗多的酒,在与客人们谈笑时很是和蔼,一旦穿上铠甲,顿时目光如电,毛发直竖,宛若神人。他在巡查街市时,见到养鹰的总命人放掉,还骂骂咧咧地说:“不给父母买肉吃,反倒买肉喂鸟?”赵光义也养的有鹰,一次让人在街上调教,党进突然见到,就要下令放掉。饲养员告知是赵光义的,还要跑去禀报。党进一听,顿时态度大变,赶忙拉住那人,从身上掏出钱来,叮嘱道:“你可得好好看护,别让猫狗伤害它了。”一次,党进在街市上见到一个戏子在搭的戏台上唱戏,就问:“你说的谁?”回答:“说韩信。”党进一听大怒道:“你见到我就说韩信,你见到韩信肯定会说我,你就是个两面三刀之人。”当即命人把戏子棒打了一顿。《尧山堂外记》记载,一次,党进下班回家,见儿子赤裸上身跪在雪地上,一问才知道儿子得罪自己母亲,也让人脱去上衣,捆绑着跪在儿子一旁。其母问为什么,党进笑着说道:“你冻我儿,我冻你儿。”党进在吃饱后摸着肚子叹道:“肚子啊肚子,我可是没辜负你。”随从笑道:“将军没有辜负肚子,但肚子却有负于将军,没给你出一点主意。”《宋稗类钞》记载,一次,天降大雪,党进在帐中靠着火炉喝酒,酒足饭饱,出了一身大汗,就摸着肚子在帐中踱步,叹道:“这天气不正常。”帐外侍立的兵士应声答道:“小人这里,天气倒挺正常。”《江邻几杂志》记载,一个画师给党进画像,党进见了,大怒,斥责画师道:“我看你画老虎,还用金箔帖虎眼,我就不配帖一双火眼金睛?”《玉壶清话》称,一次党进奉命巡边,请求向皇帝辞行。主管官员说你出身边地,就不用了,可党进坚决要求,于是,官员们就替他写了一篇辞别语,让他背熟。等见到皇帝后,党进憋了半天,竟然说不出一个字了,过了很久,突然抬起头来,大声说道:“臣听说上古,风俗质朴,希望官家好好休息。”党进把这两句毫不相干的话弄到一起,令侍卫们都掩口而笑,等党进退下后,有人问他为何说出这两句话来,党进回答:“我曾见那些措大(对读书人的蔑称)喜欢掉书袋,我也掉这两句,好让官家知道我也在读书呢。”
        宋太祖重用杨义和党进,就是看中二人的忠诚,让他感到放心。王继勋被免去军职以后,一直怏怏不乐,专门以残杀奴婢取乐,前前后后杀了很多奴婢。一天下雨,院墙倒塌,王家的奴婢们纷纷逃出,跑到京师鸣冤。宋太祖一听,惊得目瞪口呆,连忙派遣中使前去调查,掌握了王继勋的全部罪行。十一月,宋太祖下诏将其免去官爵,软禁家中,不久又流放到登州,还未到登州,宋太祖又改任其为右监门卫率府副率。同月,妖人张龙儿等二十四人图谋不轨,事发后,宋太祖下令将其诛杀。张龙儿会幻术,与皇宫卫士杨密、刚又遇、李丕、聂赟、刘晖、马韬、承旨载章、百姓王裕等人密谋发动政变,刺杀宋太祖,事发后,张龙儿、杨密、李丕、聂赟四人被灭族。


      IP属地:福建3楼2020-10-17 05:33
      回复
        京师禁卫军中出现的种种异常情况以及张龙儿事件,不论是否与前线有直接关系,也都说明了乾德四年的京师并不太平。
          以上三种影响,就产生了第四种影响,即间接地延缓了北宋统一全国的步伐。假如没有这场叛乱,宋军以六十六天灭国的神奇战绩,足以让周边邻国心惊胆战,肯定能够加快北宋统一的步伐。蜀地兵变暴露出宋朝、宋军内部诸多问题,实际上,除了宋军内部种种问题之外,北宋朝廷之上的权力之争也在不断加剧。
          赵普虽然精通吏治,但是,在权力这根魔杖面前,一朝大权在手,总不愿失去,因此,为了保住个人权势,赵普对于那些可能对自己构成潜在威胁的人,都一概予以打压、陷害。宋太祖曾经对赵普说:“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冯瓒的才能,当世少有,真是个奇才啊。”透露出要重用冯瓒的意思。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赵普听了就猜忌起冯瓒来。等到宋军灭掉后蜀以后,赵普就把冯瓒任命为梓州知府,还暗中派遣自己的心腹充当冯瓒的奴仆,命其搜罗他的过错。冯瓒在任期间,打败了叛军,保护了梓州境内安全。过了一个年头,这个奴仆就逃回京师,告发冯瓒以及监军、绫锦副使李美,通判、殿中侍御史李檝等人干出的不法之事。宋太祖连忙派人征召冯瓒等人入朝,当面质问,又把他们交由御史台审讯,经过审理,那个奴仆所言大多是虚构的。赵普还不死心,就又派人到潼关检查冯瓒等人行李,找到了金带以及其他珍玩之物,上面都题写着要送给刘嶅。当时,刘嶅正在开封尹赵光义的判官,冯瓒等人也都认罪。结案后,赵普上奏宋太祖,认为冯瓒等人犯法应当处死。宋太祖本意想赦免了冯瓒等人,但是,赵普坚决不答应。宋太祖不得已,于乾德四年八月十八日,将冯瓒流放到沙门岛,李美流放到海门岛,李嶅免去官职。李檝曾在宋太祖的岳父王饶府上任职,为人谨慎厚道,宋太祖特意赦免了他,不久又恢复了他御史一职。
          冯瓒一案间接地牵扯到了开封尹赵光义,赵光义在此案中受到打击是可想而知的。
          赵普对冯瓒如此,对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窦仪也是如此。窦仪学识渊博,风度严整,宋太祖经常夸奖他有操守,屡次对赵普等人说想提拔他担任宰相。赵普忌惮窦仪刚直,就推荐了薛居正和吕余庆当上了参知政事,再加上陶谷、赵逢、高锡等人又结成一党,一起排挤窦仪,最终宋太祖暂时改变了主意。赵普排挤窦仪,可能与赵光义有关。窦仪的四弟窦偁是赵光义的判官,显然,如果窦仪再当上了宰相,赵光义的势力就更强了,这大约是赵普等人极力排挤窦仪的另外一个原因。乾德四年十一月窦仪去世,宋太祖非常沉痛,对身边的近臣们说道:“朕福薄,上天为何这么快就夺走了我的窦仪啊!”窦仪生前,一次,宋太祖在后苑乘凉,召见窦仪起草诏书,窦仪行至门口,远远望见宋太祖衣着随便,光着脚丫坐在那里,就不肯进入。閤门使向宋太祖禀报,宋太祖看看自己这身打扮,也微笑起来,连忙命人给自己拿来正式衣服,穿着整齐后才召窦仪进来。还未等宋太祖说话,窦仪说道:“陛下创立大业,应当以礼仪昭示天下,臣虽然不才,不足以劳动陛下,只是担心天下豪杰们听说后会纷纷解体。”宋太祖赶忙收起笑容,向窦仪道歉,从此以后,宋太祖再接见近臣,都是衣着整齐。


        IP属地:福建4楼2020-10-17 05:34
        收起回复
          42 稳定政局(1)-评论
          话说为什么“晖”比“进”读者方便呢,不都是一个字嘛,不过仔细想想hui确实比jin好发音,不过不知宋初时的发音跟现代有什么不同啊。党进(927-978)对于赵光义(939-997)养鹰的态度确实有些那啥,不过嘛这也确实是人之常情,也可以说明赵光义的权势之大。不过呢,某种程度上得罪储君的风险比得罪皇帝还大,毕竟得罪皇帝的话皇帝表示宽宏大量你就没事,而如果得罪储君,然后皇帝表示你做得对,那梁子可就结下了,可并不是储君说没事就是真的没事的。关于领兵的具体数字,如果不识字的话那确实没法知道,毕竟几千几万人总不能一个一个的去数吧。不知道那时候如果朝廷大员不识字的话如何处理政务,我有专门的人读给他听吗?不过这个问题之前李嗣源(867-933)就面对过了,既然李嗣源不识字也可以处理政务,那党进应该也没有大问题。还有党进向赵匡胤(927-976)辞行的时候念的那两句诗歌,真的是毫无违和感啊。
            王继勋的吃人是在被免官之后才开始的吗?我觉得很有可能远远比这早,之前他允许士兵劫掠女子多半也是为了他自己的爱好。不过呢他被解除军职之后倒是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的,不过根据史书记载,即便是在事情败露之后,王继勋依然是我行我素。赵匡胤就算不忍心处理王继勋,为什么不一直把他软禁在家呢,结果呢却任命他为右监门卫率府副率,我不知道这个官到底有多大,不过这就跟罚酒三杯没区别了。讲真赵匡胤不给王继勋实质性的惩罚也就罢了,关键是在之后的十年时间里王继勋还能够继续他吃人的老本行,这就有些过于可怕了,这么看赵匡胤跟早死的王皇后(942-964)还真的是感情很深啊,不过赵匡胤对亡妻的追思却要用无数无辜的人命去买单啊。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王继勋这种虐杀奴婢的行为放到魏晋时期那是合法的。石崇(249-300)除了不吃人之外其实对待奴婢跟王继勋也没什么区别,这六七百年时间里,基本的人权还是有了较大的进步的。


          IP属地:福建5楼2020-10-17 05:34
          回复
            42 稳定政局-评论(2)
            话说那场密谋政变有名字的参与者就有八人,不知道实际上参与了几人,最终赵匡胤(927-976)只是将其中的四人灭族,其它人应该都只是诛杀本人,也算是彰显出他的宽大了,还有不知道这次政变背后是不是有人指使还是单纯就张龙儿走火入魔了。如果幕后真的有主使人,那么主使人又是谁呢。讲真在历代开国皇帝里面,赵匡胤的根基算是最浅的了(杨坚(541-604)夺取江山也很容易,但好歹他爹就是柱国之一,他也用了差不多一整年的过度才登上皇位的,而赵匡胤直接就黄袍加身了),而如今北宋建立的时间又不长,所以说有动机策划这场政变的人那是多了去了,如果认真把有嫌疑的人都调查一遍,那么闹出的动静估计不会比赵匡胤被杀小太多,没有深入追究也算是明智之举。
              从表面上看,北宋统一天下的进程是被蜀地大乱延缓的,但更重要的是蜀地之乱让赵匡胤发现并且整顿宋军存在的种种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即便蜀地大乱有偶然的成分,那么整改宋军这种事情则是必然的,而对宋军的整改也必然是要花费时间精力的事情。柴荣(921-959)在短暂的帝王生涯里虽然做了许多事,但是像攻灭后蜀这种不战而接管繁华富庶的大城市,柴荣麾下的周军并没有过这种精力。柴荣的思路似乎是先把艰难的活干完了(指攻打契丹)再来考虑享受(指攻灭巴蜀,江南)的事,柴荣在最后关头接受了南唐的臣服,可能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避免周军在江南烧杀抢掠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如果不把这种根本问题解决了,北宋也确实没法统一天下,毕竟有些事不能只看表面,毕竟从表面上看早在四十年前后唐攻灭前蜀的时候,天下统一看似就已经近在咫尺了,不过内部问题不解决再大的疆域都只有炸掉的份啊。此时距离赵匡胤攻灭南唐还有九年,距离赵光义(939-997)攻灭北汉还有十三年,北宋的统一天下之路如此缓慢肯定有它的原因所在,到时候再跟着发哥慢慢分析吧。


            IP属地:福建6楼2020-10-17 05:34
            回复
              42 稳定政局-评论(3)
              冯瓒(914-980)确实挺倒霉的,之前他担任梓州刺史用计击破了叛军保住了梓州的安全,结果却是流放沙门岛,这似乎是除了死刑以下最严重的惩罚了。话说不知冯瓒的罪名是什么,那些金带和珍玩是贪污受贿而来的吗?冯瓒的罪行是贪污还是行贿呢?还有就是那些金带珍玩确实是冯瓒带着的还是赵普(922-992)栽赃陷害的呢,之前赵普派亲信去监视并且罗织冯瓒的罪行,那么这个金带事件也确实不排除赵普栽赃的可能,但是赵普这么做难道不考虑事情败露后的后果吗?话说冯瓒这个流放沙门岛的判决,那可比王全斌(908-976)那个罢免军职不知道重多少倍啊,沙门岛不知道在现在的什么地方,听说沙门岛那个地方非常可怕,不知道事实是否如此。这个时候冯瓒已经五十二岁了,体能精力什么的肯定没法跟年轻人比,然后冯瓒在沙门岛一呆就是整整十年,直到赵匡胤(927-976)死后才回到汴梁的,冯瓒能在沙门岛平安度过十年时间,不知道这能否说明那地方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邪门啊?
                窦仪(914-966)我记得他在柴荣(921-959)时期就已经是朝廷重臣了,我没记错的话他是当过丞相,结果好像是我记错了。后周时期的几位丞相不包括窦仪。不过不管怎么说,赵普再怎么在乎自己的权势,也不至于嫉妒到冯瓒的头上,也不可能把赵匡胤称赞的人全都排挤一遍,赵普跟窦仪,冯瓒作对,某种程度上还是赵普跟赵光义(939-997)矛盾的延续。之前张琼丧命就是因为卷入了跟赵光义相关的权力斗争,冯瓒被流放也可以算得上是赵普一党的反击吧。窦仪的弟弟窦偁(925-982)的态度本身还未必能说明问题,毕竟亲兄弟在站队的时候也未必是一条心。不过窦仪在相位空缺的时候建议赵光义在文书上署名,这就可以证明他和赵光义的关系了,这大概也给赵普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吧。
                赵普跟赵光义的斗争某种程度上跟三十多年前安重诲和李从珂(885-936)的斗争非常相似,当然赵普没有安重诲那么张狂,而李从珂和赵光义扮演的角色也有很大的区别,因为赵光义除了强势君王之外还扮演着储君的角色,不过赵光义这个储君到底是真正意义上的还是仅仅是用来过度的,这也是未知数了,虽然宋初这几年如果赵匡胤除了意外只有赵光义能接班,但等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赵匡胤会不会开始扶植自己儿子,这还真不好说。远的不说,当年南唐李璟(916-961)继承皇位之后也是立了李景遂(920-958)为皇太弟,结果呢李景遂当了十几年的皇太弟最后还是得将储君的位置让给李璟的儿子,最后李景遂还被南唐太子李弘冀毒死了,李景遂的事情刚刚过去没几年,而他的事情对赵光义和赵普应该都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可以说赵普和安重诲的行为既有争权夺利的成分,也有确保君主的皇位能够顺利传给子孙的成分。
              从平定蜀地叛乱到北宋攻灭南汉有足足五年的时间,这五年里北宋朝廷上应该有着相当大的一番人事调整,估计也够发哥写出许多内容。蜀地叛乱虽然平定,但之后三四十年的时间里蜀地一直都非常动荡,直到张咏(946-1015)治蜀之后才有所改观,张咏本年二十岁整,已经成年了,也许他的游侠生涯已经开始了,不过距离他的政治生命开始应该还有较长时间。
                还有赵匡胤对王继勋的态度某种程度上就是李汉超事件的延续,赵匡胤对待王继勋和对待李汉超那是一脉相承的,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李汉超是功臣而王继勋是小舅子罢了,但是无论是张美(918-985)强抢民女还是王继勋杀人吃肉,要说不是受李汉超事件的启发,我是真的不信的


              IP属地:福建7楼2020-10-17 05:34
              回复
                今天先转这些,剩下的等作者更新了我再继续转。


                IP属地:福建8楼2020-10-17 05:35
                回复
                  也就是说每年写80年的历史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10-17 07:35
                  收起回复
                    妖吧不禁挖坟,但也不提倡挖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10-17 12:35
                    回复
                      那个贴吧神兽在上午会镇压挖坟,下午就没事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10-17 12:40
                      回复
                        看来那个帖子又能转了啊,那我还是回那转吧,大家可以先散了,去那个帖子回复吧


                        IP属地:福建13楼2020-10-18 06: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