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世界吧 关注:81,514贴子:2,037,948

回复:【无良评刊】2020年科幻世界年终评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七期
《小灵通漫游未来》可谓是我科幻启蒙了,小时候对第三部的太空餐厅印象极其深刻。(当时家里还有本儿童文学选集,里头有科幻小说,记得有一篇是讲科学家在雪山上发现恐龙蛋琥珀然后把里头的小恐龙成功孵化出来,书被我妈送人后对那几篇科幻念念不忘,找了很久,现在想来那篇应该就是叶永烈爷爷的《喜马拉雅山上的雪》)第一次看科幻被震撼到就是在《小灵通漫游未来》未来市博物馆那一段,历史之书的后面是空白页,当时才意识到未来不止是小学作文中的呆板的举例,未来之后还有未来,要去勇敢探索啊。在叶永烈爷爷的作品里不仅仅能看到对儿时的我来说很新奇的技术,其中体现出的质朴的精神更是闪闪发光,这篇《奇人怪想》也不例外。缅怀大师。
蛮怪的……彭超这篇《生而为人》在读者群中反响很强烈,但评刊的几位吧友好像反应都不太大,我自己看完也觉得冲击力没那么大,反而是看到结尾终于好好写了激动了一把……风格很cult,外星虫子把人类主角当坐骑,最后主角得知了身世的真相,虫子灌输给他的思想却仍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里,导致了这么一个悲剧结局。主题大概是,“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因为我的思想决定了我摆脱不了生活的桎梏”?是篇完成度高的好文,作者有进步,对我来说冲击力不强可能是因为单论描写,珠玉在前(如汪彦中《异变》,视觉冲击贼强,相比之下《生而为人》反而成小清新了),而论这种剧情模式,似乎也不少见了。


IP属地:湖南21楼2020-12-05 00:38
收起回复
    第八期
    《去他的时间尽头》这个标题感觉两种断句方式皆可:去他的,时间尽头;去,他的时间尽头(当然官方认定是前者)hhh看的时候感觉这篇就很适合拍成电影,青年男女遇见了都在悲催时间循环的彼此,也太浪漫了没想到还真有剧本(我的电影票钱准备好了)(虽然有剧本也不一定真能拍出来)!男主和女主陷入了时间循环,在试图逃离循环的过程中相识。本文有一套成形的时间循环机制,点子很有趣。感情描写到位,行文有点幽默色彩,相比其他同类型文艺作品更接地气,方便一口气读下去。
    (话说回来其实我自己也写过一个时间循环的小说,跟这里的循环机制还有点像……但我是想到一个点子自认为很精彩就兴冲冲开写了,只注重立意和点子却忽视了剧情……向程婧波大佬学习)
    推荐篇目:《去他的时间尽头》程婧波(★★★★)


    IP属地:湖南25楼2020-12-05 00:41
    收起回复
      第九期
      之前在吧里发了几篇被退的文,有一篇为了方便讲技术设定就安排成一段正剧一段从虚构的百科全书上选取的摘录,交替着写,经吧友提醒懵懂地意识到这么抛设定不太合适......《万物皆数》(说实话,看到这个标题我就有不好的预感……这名字起的也太大太猖狂了)一出我彻底明白为什么那么抛设定不行了,用于讲设定的楷体字部分我一点没看,就算作者以写授课的形式尽量弄得妙趣横生一点了。不过这么归类的好处就是正剧(宋体字)部分我可以大摇大摆地看了,不怕磕到牙。宋体字部分前面观感还是可以的,绝对体这个点子有意思,行文挺流畅。我不是很了解社会中学术活动之类的点,所以没觉得有啥奇怪的地方。正当我饶有兴趣地想看人们怎么应付绝对体时……翻到结局,好家伙,全灭,孩子人傻了。一看后记,作者想表达“数字是永恒的”“人类对宇宙真正的力量一无所知”是因为我没看楷体字漏掉了什么吗??(确实是起码漏掉了一个信息,比如说星球诞生毁灭其实是高等文明在上课)造成这种懵圈的观看体验还可能是因为前面作者站在人类的角度叙事,结尾突然又站在宇宙尺度上了……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我知道,但我不是很能被这种美或者“人类是虫子”式的思想打动到……“哦。人类是虫子,虫子就虫子吧”不知道是出于个人原因还是作者本人没写到位。emmm总之讲设定还是不要这么安排吧。
      (接下)


      IP属地:湖南26楼2020-12-05 00:42
      回复
        (接上)
        《赛博鲁斯》也是反向思维,封面主体是个被机械狗围着的女人是吧,好的我写机械狗,正好想探讨一下有关物种人工选择进化的问题呢跟往常一样,正剧部分和圣母反派讲述文章立意部分是割裂开的……特别是索何夫作品里有一部分主题是很不接地气的,比如这篇,我是从来没考虑过物种被社会异化这种命题,文章还总是到最后才干巴巴地抛出有关这个问题的长篇大论......不过以前的小说单纯看前面还是总能看得很爽的,这篇的话,呃,前面就算是个普通的侦探故事吧。我记得七月刊登了索爷的有关物种的惊奇档案,那篇倒是真好看。
        虽然明白作者为啥要把星港城设置成西方背景,但这个翻译腔……“‘哦,你真该去见鬼。‘我笑骂道”总觉得哪里怪怪的?这次小混混马克讲了一个歌姬的故事。这系列都一个毛病,嵌套叙事没啥用啊,把马克踢走单讲故事也没问题啊,他对剧情推动基本没用(PS:阿缺的《宋秀云》也是嵌套叙事,主角也是没怎么起到作用的,但《宋秀云》能看出来是为了方便叙事,而星港城系列完全可以用其他更好的叙事方法/叙事者)。以及作者似乎是想营造那种西方科幻作品中贫民窟和酒吧的氛围,但写得畏首畏尾。比方说聊阿帕卡肾脏功效那一段,明显感受到作者的恶趣味,但把马克写成这么一个傻白甜的样子并不符合他的年龄和出身。相较西式科幻中的那些狠角色,星港城的人物就像是玩过家家诶。实在没有模仿的能力就不要这么写了啊……改成星际唐人街烧烤店故事也行啊……至少还有亲切感不是吗。除此之外还有个问题是科幻性不足。故事主体就是草原歌姬抛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回到故乡(有种在《意林》上读到的小故事的感觉了),科幻元素如太空放牧等,增添了一些趣味,但替换成普通放牧也不违和。
        这期的校园之星有点《格列佛游记》的味道,对间位面世界的描写挺有趣。


        IP属地:湖南27楼2020-12-05 00:42
        回复
          第十期
          或然历史科幻见得不多,这期《楼兰刺客传》和我之前看过的不同,只是设想了神秘的楼兰古城掌握电力的景象,楼兰消失之后的历史还是按照现实进行的。剧情安排有点像中国古代传奇小说,文字流畅,也很精彩,看到最后对角色的命运担忧起来。后半段不那么正经起来,开始玩梗“林啃号”“一带一路”笑疯hhh球状闪电那一段显示出未来的景象时其实就已经暗示历史的进程没有加快,因此猜到最后雷火石肯定得不到普及了。这个小插曲很有意思,闪电出来的那一刻或然历史仿佛和真实的历史融合在了一起,有点亲切。打算到时自己也用这个思路写篇科幻。
          看了《传译》,我算是理解什么叫:“图片仅供参考,请以实物为准”了。封面的导语“警告,你被A.I.切麦了”我瞬间脑补出一场人工智能阴谋大戏,结果文章就是讲了这个传译人工智能的功能和原理,这玩意最大的阴谋就是抢人的饭碗。本文的文笔还是很扎实的,对口译工作的描写也很详实,铺垫了一大堆,正当我以为还会出什么幺蛾子时文章就没了。感觉就像布置了一个精美的舞台,人物刚出场,就谢幕了。只有点子没有故事,同类型小说还有17年的《天图》。
          推荐篇目:《楼兰刺客传》灰狐(☆☆☆)


          IP属地:湖南28楼2020-12-05 00:43
          回复
            第十一期
            我觉得彭超的小说和索何夫的部分小说(如《天帝少女》《出巴别记》)风格有点像,行文间都是一股浓浓的“丧”气,给人感觉这世界没药救了。不同的是索何夫小说中的“丧”主要体现在社会环境的构建里,彭超的“丧”一般都是人物自带的,比如《群山行云》中铤而走险的主角,这篇《神与土拨鼠》中丢失了鹰的牧民,把钱设置成元素周期表最后一个元素的韩炽,已经被生活磨去棱角的“我”。这是一个特色。本文剧情模式较常见,都是那种制造危机→最后无法脱身的套路,不过前面提到的“丧”气还是给文章增色不少。彭超今年的两篇都不错了。
            《单一麦芽飞船》看得我有一点小焦虑。本文的主角热爱威士忌并将其视为一生的追求;独自生活,养了一只猫;和喜欢的男人做,却不愿意让他进入自己的生活;驾驶飞船跨越时间,看着一切物是人非。莫名有种现代进步女性的感觉,事业为重,家庭什么的一边去,但回过头来又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在意平凡人的生活。最后女主带上种子继续飞行,去另外一个地方酿酒,大概也是作者对这个矛盾的态度:向自己热爱的事业,一往无前吧。
            《树之心》这个系列……定位是情感鸡汤文吗……突然发现科幻元素加入鸡汤文是个不错的点子。毕竟鸡汤文注重写的是感情,借助机器人这一类没有感情的物品刚好能加入一些作者对此方面的思考,但至于效果……从科幻小说的角度来说我不喜欢,从鸡汤文的角度来说,我看得少,不太明白这里要探讨的感情问题是啥意思,反正我看到最后只觉得这个女生莫名其妙,她是怎么从一个单纯服从老板命令去学做甜品的机器人身上看出激情的?总之……想消遣一下,那读读这篇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文字还是比较流畅的。


            IP属地:湖南29楼2020-12-05 00:43
            回复
              第十二期
              校园之星《加害者》,怎么说,看到第一章我的观感还挺好的,人物形象出来了,悬念也设置得不错,能吸引我看下去,但从第二章开始节奏猛地变快,文章就不像小说,像个大纲了。其实光看这个大纲还好,主角和兼童年好友的对手合力造出时光机,事故发生后两者都陷入了时间漩涡,为了避免自己死亡两者在一次次时间循环中试图杀死对方,加害者和被害者的身份不断发生转换,还蛮有意思的,如果能好好编排再扩张文本的话这篇应该可以成为佳作。
              主打《完美人生》,大数据控制下一个人的情感经历。其实这个看到导语基本就能猜出剧情来了。中间教你如何利用大数据泡妞,统计学知识玩出花。这是一个亮点。文字很流畅,阅读体验尚可,不过所谓“大数据和自由意志的博弈”也不大明显,也就是前文写主角和父亲闹多大矛盾,后面轻描淡写来句“苏明彰和父母的关系终于出现一点点松动的迹象”告诉你他跟爹妈基本没事了(嗯我只是吐槽一下写导语的小编)。以及看完全篇感觉说到底还是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嘛。所以看后面访谈发现我和作者及小编的想法似乎不大一样。我看完这篇联想到的是去年的《双旋》,父母亲对于子女近乎病态(却又十分常见)的控制,而子女长大成人后又走上父母亲的老路。不过作者应该是没有想到往这方面写?但我也没有想到这是要引发读者对资本意志的思考。
              《土拨鼠之年》,一个人声称自己被“困在2016”年,但实际上他只是认为自己的工作和情感生活都停滞不前。还挺励志的一篇小鸡汤。《曙光之前》中规中矩,感人亲情,阴谋,大场面都有,貌似可以用这个拍科幻大片。不愧是导演。
              (《隐形时代》的那个插图……我居然把那几块碎掉的飞行物看成了寿司)
              弗兰克·罗杰先生真的很喜欢四季披萨诶。《跳跃》,一个普通白领糊里糊涂有了跳跃不同时间线重新行动的能力,文章中其他人物的身份和具体动机也是糊里糊涂的,不过主题是清晰的:不要想着逃避,勇敢去面对生活中的那些事吧。


              IP属地:湖南30楼2020-12-05 00:44
              收起回复
                关于封面:
                一个理论,通常封面上元素越多,引发出的问题越多,越容易引发作者构思。至于元素是什么……怎么说呢,我举例好了。
                19年9月刊封面元素:穿的很潮流的机械人,机械狗,玻璃窗上有裂缝的汽车,灯火通明的街道。引发问题:这个机械人的身份?机械狗的作用?车上为什么有裂缝?街上怎么除了他一个人都没有?
                19年2月刊封面:一个发射塔。引发问题:发射塔周围发生了啥?
                对比这两个封面引发出的问题,容易看出来,前者引起作者思考的点较多,促进点子成形,但局限性也较高(如果作者不能很好利用这些元素,尽快想出点子,那么很容易跑题);而后者的主题可以相当宽泛,不管是按二月封面故事那么写还是怎么写,只要提到发射塔基本就没问题了。此类封面严格意义上不能起到看图写作的作用,作者如果先前就有个成形点子那么很容易就能套到此类封面下。
                不过毕竟只是理论。封面故事有时限,很多作者还是不能很快完成构思。因此出现了即便封面局限性高却还硬是要把以前想的点子套到里面的做法……
                接下来分享一下我自己对于今年六月刊封面的构思:
                (接下)


                IP属地:湖南31楼2020-12-05 00:45
                回复
                  (接上)
                  元素解构:穿着防护服的女人(为什么穿着防护服?),氧气罐里的小怪物(小怪物是什么?),背景的同事(他们在干什么?),城市下的冰和雾气(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大纲:一批人殖民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较艰苦(寒冷)的星球,还处在探索阶段。城市派出几支探索队向未知区域前进。一支探索队的能源快不够了,途中他们发现了一座死寂的城市,去寻找可用物资时发现实验室的罐子里沉睡着大批的小怪物,经试验,这些小怪物可以将部分能源的转化物再次转化为能源,可以减少能源的损耗,于是探索队带着小怪物回自己城市研究了。途中主角的罐子因故破损,罐子里的小怪物冻死了,主角猛然发觉周围同伴都不对劲,原来小怪物可以进行精神控制,因为是实验室的产物,为了达到繁殖的目的它们会控制整个城市的人耗费大量能源帮助它们制造子代,上一个城市就是因为这个耗尽能源而停运的。探索队在接近自己城市后主角悄悄联系城市负责人,警告负责人不要放带着小怪物的探索队进城。探索队其他成员发现了主角的意图,愤怒地围上来,然而主角却因为能源耗尽,在被围殴前就已快要冻死了。临终前他看到探索队的另一个女成员深深(愠怒)地看了他一眼,其他成员还围在城市周围,讨论该怎么进去。


                  IP属地:湖南32楼2020-12-05 00:45
                  回复
                    总结:
                    总体内容:5>1>6>7>8>其他
                    封面精美程度:11(海报加成)>5>7>10>1>其他
                    银河奖征文:《银河系酒鬼传说》>《去他的时间尽头》>《楼兰刺客传》>《莱布尼茨的箱子》>《此刻》>其他
                    世界科幻:(拿11月的译文版凑个数)《白萩家餐桌风景》>《作家夫人大战巨大机器人》>《蚂蚁的智慧》>《跳跃》>《护身符》>其他
                    封面故事:《新年》>《归来之人》>其他
                    校园之星:《父亲,父亲》>《维外急电》>其他
                    今年部分选稿是有实验性质的,如《重庆提喻法》《银河系酒鬼传说》《黑漆》,还有一部分带有奇幻色彩的小说也选了进来,如《消失的马戏团》《还魂》《此刻》。虽说效果不一定很好,不过在今年大部分选稿质量平平的情况下,这些文章反而成为了亮点。


                    IP属地:湖南33楼2020-12-05 00:46
                    收起回复
                      顺便聊一下今年出的几本书。首先是《紫与黑》,KJ帕克的奇幻小说选集。这个作者套路也是比较明显,借用书封后面的话,帕克总是领着他的读者,一路欢声笑语向前走去,到了终点,砰!(我有理由相信,这个“砰”指的是帕克用枪崩了读者的脑瓜)(今年译文版10月刊《附身》真的是一把大刀啊呜呜呜)每次到结尾总要来个反转。帕克的主角内心戏简直不能再丰富,行文间有种腐国式的幽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描写得堪称绝妙。借用一个豆瓣评语:“帕克笔下的人物都是美丽大疯子。”精准到位。最大的亮点是世界观的构造,中世纪+低浓度魔法,世界运转的逻辑是完全合理和丰富的,还有种玩沙盒游戏的感觉。推荐篇目《紫与黑》(该篇出金句“一个人可以背叛他的荣誉、祖国和朋友,但他绝不会背叛两人对于色情文学的共同热爱”。算是万恶之源吧)《蓝与金》(这篇的一个亮点在于反复推翻前一段叙事的讲述方式,除此之外还很适合改成RPG游戏:操控人物【萨洛尼努斯】;使用物品【雷酸盐】;击倒【守卫】之类的)。萨洛尼努斯永远的神!(对于难记住外国人名或者不喜欢看大段论述(如《婴儿和洗澡水》)的读者还是建议谨慎购买)要是把《鸣唱的小代价》和《太阳与我》也收录到里面就好了……


                      IP属地:湖南34楼2020-12-05 00:46
                      回复
                        《老威尔的行星》,小川一水的集子。强烈推荐里头的《漂流者》,主角被困在外星,孤身漂流了十年多,与地球交流的工具只有一个对讲机。主角的人设相当可爱,话痨,开朗,和与其通话时间最长的中尉cp感满满,然而随着亲人和朋友一个个离他而去,主角的心态也在发生变化,这种转变很难不叫人心疼。意境,立意,阅读体验都是绝佳,五星好评。《加尔纳卡夫迷宫》,一个生存游戏,游戏的机制和文章剧情也很有意思。其他两篇我没有特别喜欢,总之还是推荐购买。
                        今年出了两本PKD。不建议购买《神圣秘密》,很是神神叨叨。《暗黑扫描仪》的名气很大,有翻拍电影,可酌情购买。


                        IP属地:湖南35楼2020-12-05 00:4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