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吧 关注:350,031贴子:17,962,905

清心销法沱开汤(一)2021年七星金苍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该贴已被普洱茶吧屏蔽
大家好,我是清心销法沱,我看到吧里很多茶油都是清心的老朋友,很高兴在这里再次相聚。因为最近一直在安保停休中,难得有空来吧中做客。
2010年我开始在清心发帖,2015年隐匿江湖。再回首,发现清心没了。作为京城铁杆的关粉,2015年、2017年我以个人身份前赴大理下关茶厂,参观下关沱茶博物馆。
2006年我接触的第一款普洱茶是2004年的下关销法沱,第二款茶是90年代盒装红商检沱茶,从此走上了漫漫普洱茶之路。2010年开始建立个人茶仓,11年中收藏了2.3吨下关、大益、昌泰、合和昌、黎明八角亭、勐库戎氏、老同志等茶品。早期收藏中,尤爱“关沱” ,90年代到2010年左右的甲、特、乙、苍洱、金丝、销法、重庆沱存了有大几千沱,好多茶油开玩笑给鄙人封了“帝都沱神”的称号。后期中,爱上了各茶区的野放茶、乔木茶,早期的易昌号、昌泰号、会盛号、勐库戎氏母树茶等等都成了囊中之物。我喜欢广撒网、多试茶,在家中客厅存放被我开掉的不同茶版就有400多片、100多沱。遇上喜欢喝的茶,贵的最少要收两桶,价格合适的就收一件,个人藏茶室也从一个扩充到两个(分摊到两处住宅中)。有时间,就从北京到广州芳村几个老朋友那里试茶,遇到合适的就下单打包寄回北京。手有余粮心不慌,粮足,任其涨。
我是个老茶油,或许与很多新茶油观念不同。关于仓储,对于刚刚出厂的新茶,我别无选择;但对于10年以上,尤其是15-25年陈期的茶我更喜欢广州、东莞、深圳、大马等地的干仓,不喜昆明仓和北京仓。普洱生茶的乐趣,就在于在良好的存储环境中,由时间推移带来汤色和口感转化的乐趣。如果存了10年的茶还和刚刚出厂时一样,那还有什么存茶的趣味呢?只有被时间磨砺、汤色转红、茶气依旧、陈香凸现的老生茶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普洱茶。因为好多新茶油追求低苦低涩的现喝口感,导致2012年、2013年一些大厂改用了新工艺,导致很多常规产品不再“传承”,这样急功近利的茶,日后经得住存放吗?
我觉得下关好茶,主要都集中在了2013年以前:2011年以前的特、甲、乙、苍洱、金丝、南诏沱;2011年以前的8653(尤以03年小飞、04年繁体松鹤铁、FTT8653-5、FTT8653-6、FTT8653-9);03、06、09飞台蘑菇;03、06、10飞台小铁;04、05、06、08、10南诏圆茶;03、06、09苍洱圆茶;01、08、12年8853;09、10、11、12绿大树;2010绿太阳;01、08年8853碎砖;09年绿大树十年回顾饼和砖;08、09年8803沱和饼;2011年顺裕乌金号铁饼。
2013年以后的下关好茶:厂货版点唯有1959金苍洱和记忆沱茶是亮点,其余都是FT、XY、JH定制品:16年8853铁饼;18年8853砖;15、16绿大树泡饼;15年绿大树砖;16年顺裕乌金号铁饼;16年大白菜砖;16、18年FT南诏金芽沱;16、18年FT小圆铁;16、18年FT南诏圆茶;16年苍洱圆茶。
再说1959金苍洱,2017年第一代金苍洱我入了12盒,送友人加日常消耗,现在只剩下了不到3盒,所以说好茶消耗速度是很快的,喜欢就要多买(5年内,我喜欢的03易昌号正品喝掉了一桶、03易昌号莽枝喝掉了一桶、03棕昌泰喝掉了两桶、03绿昌泰喝掉了一桶、04昌泰茶壶陈蛮砖喝掉了一桶、04昌泰茶壶陈易武喝掉了一桶、06勐库戎氏母树茶喝掉了一桶、04下关繁体松鹤铁饼喝掉了一桶、09苍洱圆茶大饼喝掉了一桶、12年8853喝掉了一桶、05永年绿九九喝掉了一桶,沱茶就更不计其数了)。很多茶油称2017年第一代金苍洱是“金三泡”,我不认同,我觉得是个人冲泡手法和评价标准不同导致的。对于金苍洱,我一般会采取冷水洗茶、润茶,然后将润好的茶置于紫砂壶中,将盛有茶叶的紫砂壶放到热水壶口醒茶。冲泡过程中,10泡之前快速出汤,最后几次再闷泡,2017年金苍洱我可以冲12泡左右。说说2017年金苍洱:茶质好,汤感厚重,有易武骚的冷杯香。头几泡易武香气占了上风;中间几泡苦涩较重,苦能化,回甘明显,有老曼峨的风格,但口腔中一直存留涩感;最后几泡茶气依然很足,显布朗香,苦底依旧凸现,略涩,持续回甘、生津,汤水给人一种甜腻的感觉。总而言之,2017年金苍洱是一款厚度不错,有易武风格和布朗风格拉锯的甜口茶。
下面开始讲【2021年七星金苍洱】:从外箱背面的信息看,标注净含量为6KG,内装24盒,每盒净含量250克。箱内从上到下共装茶4层,每层6盒。在开箱时,发现最顶层有24个礼袋,每盒茶配单独的礼袋。每箱茶,配备一张产品合格证。
从产品外包装看,2021年第二代金苍洱比2017年第一代金苍洱足足大了一圈,依旧采取抽屉式设计,今年的亮点在于抽拉处贴有一张防伪粘贴,撕开粘贴才可以取出沱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日后茶叶被掉包的可能性。抽出盒子后,内有小票一张,在沱茶底部,有一包厂家配备的干燥剂。2017年金苍洱是两层棉纸包裹茶叶,2021年金苍洱变成了一层。沱型规矩,条索清晰、完整,压制较松,可以轻松剥离茶叶。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3-10 17:55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3-10 17:56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3-10 17:56
      回复
        由于工作较忙,只能在单位试茶,条件简陋,大家多多包涵。取茶8克,冷水洗茶、润茶,将润好的茶叶置于150CC水平壶内,将盛有茶叶的紫砂壶放在沸水壶口醒茶。热水注入,第一道出汤后,闻公道杯有挂杯香,属花蜜香型。第一道、第二道入口易武柔香凸出,涩低,苦感明显,苦化的较慢;第三道香气不减,苦加剧,苦化的快,回甘明显,持续生津,感觉厚度上比2017年金苍洱要明显提升了一档,口感不单薄,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刚柔相济”的感觉;第四道、第五道口感与第三道相比,香气更加清晰,茶汤厚度不变,茶气足,依旧持续回甘、生津;第六道口感不变;第七道、第八道、第九道、第十道微涩,苦感逐渐降低,厚度略微下降,茶气足,回甘、生津持续,水路甜柔;第十一道闷泡1分钟,第十二道闷泡3分钟,汤色加深,口腔内花蜜香充盈,苦涩感再度加重,苦涩都能化,回甘、生津持续;第十三道闷泡5分钟,汤感、茶气仍然很足,耐泡度总体比2017年第一代金苍洱要上升一大步。
        观叶底,能明显看到两种不同的茶区料,嫩芽不少,长梗、大叶的易武料比较明显,另一种料个人感觉更趋向于新班章,说错勿怪。
        我一个人喝茶是喝不下去了,估计再多几冲闷泡也不是太大问题,何况新出厂的茶叶水气还没有散去。待放一段时间,水气散去,2021年七星金苍洱冲泡15-20道估计没有太大压力。总体感觉是一款刚柔相济的甜口茶,厚度、茶气、耐泡度都要强于2017年,香气持续性好于2017年,苦强于2017年,涩感低于2017年,回甘、生津也更好于2017年第一代金苍洱,不愧是厂子的用心之作。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3-10 17:57
        回复
          围观销法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3-10 17:57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3-10 17:58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3-10 17:59
              回复
                重新上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3-10 18:01
                回复
                  直播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03-10 18:07
                  收起回复
                    度娘吞图,后面补上两张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3-10 18:40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1-03-10 18:43
                      收起回复
                        买茶也是挺狠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3-10 18:58
                        收起回复
                          普洱大佬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3-10 18:58
                          收起回复
                            欢迎来贴吧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03-10 19:1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