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柴静吧 关注:4贴子:79
  • 0回复贴,共1

一辈子的养老钱打了水漂,全是套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理财、保健品和电信诈骗,被认为是老年人经常面临的三大最常见的受骗形式。近些年有些不法分子伺机而动,将目光投向了老年人的养老金,以高额回报为诱饵,打着投资理财、消费返利、养老保健等旗号,针对老年人进行非法集资、传销和诈骗,致使部分老年人倾尽一生积蓄最后血本无归。今天,泰安警方带您一起来认识和揭穿那些伪投资、真套路!
为了引诱老年人上当受骗,达到非法集资、传销和诈骗目的,犯罪分子通常采取以下手段:
第一,打感情牌获取信任。有的是免费礼品引诱老年人参与活动、讲座,通过散发传单、口口相传、上门推销等方式,以免费鸡蛋、面条、米油等为诱饵诱惑老年人参与。还有的是打亲情牌博取老人信任,一对一与老人进行聊天,经常嘘寒问暖,带老人免费旅游、送生日礼物等温柔陷阱骗取老年人信任。
第二,重金宣传造势。不法分子往往成立公司,办理工商执照、税务登记等手续,貌似合法,实则没有金融资质。这些公司常常以免费领取各种礼品为诱饵,或举行推介会、知识讲座,或创建网站漫天宣传等,展示“公司”办公场所的高档豪华甚至自称有国资背景等,营造实力假象。
第三,编造投资项目。从过去的农林矿业开发、房地产销售等形式,逐渐升级包装为财富管理、金融互助、海外上市等听起来更为专业的理财项目。针对老年人的还有买玉养玉、养生产品、高档养老院等模式,并通过订立合同,打消老年人疑惑。
第四,混淆投资概念。有的把项目吹成海外上市,有的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网络炒汇、区块链比特币等新的名词迷惑老年人,有的利用专卖、代理、加盟连锁、消费增值返利、电子商务等新的经营方式,欺骗老年人投资。
第五,承诺高额回报。以高收益为诱惑吸引老年人投资,并利诱老年人发展亲友共同参与。一开始按时足额兑现先入会者的本息,然后是拆东墙补西墙,用后来人的钱兑现先前的本息,等达到一定规模或者资金链断裂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携款潜逃。
天上不会掉馅饼
谨防馅饼变陷阱!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4-11 16:3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