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拳吧 关注:33,179贴子:92,341

【全面解析】全网最深度最优秀的炎拳解析:“为什么活下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贴吧首发,首发的原因是贴吧这种楼层式的排版会更有利于我对具体图片及台词的解析。由于没有存稿,本文可能会更新地比较慢,但一定不会咕咕。本人哲学仅仅只是爱好阶段,甚至还没有入门,有些问题的讨论可能会略显肤浅,没有条理,对于一些哲学名词也可能滥用与误用,请大家见谅。
对于标题的问题,我首先先下定论吧。
带着任何目的或是身份活下去都不过是在扮演,而这些身份,目的,都是谎言,只有活下去本身,不带有任何符号,单单只有活下去本身,这种燃烧着的力量才是真正的人,这就是炎拳想要阐述的最根本的症结。
因为无力面对赤裸裸的求生的意志,人们用宗教,国家,他人来束缚(请注意,这些束缚都是过去的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设下的,这点很重要)伪装这层力量,而想要击穿这层符号与身份的虚饰,所需要的是教育带来的知识,以及面对创伤性(这层创伤性既指向杀人,也即暴力与痛苦,又指向生存意义虚无带来的荒谬感)的勇气。
哪怕是不断的燃烧,不断的身处痛苦之中,也要活下去,为的正是活下去本身,因为只有活下去,才能迈向未来,才能获得幸福,阿格尼燃烧的光与热,正是生之力量的隐喻!


IP属地:浙江1楼2021-07-14 22:04回复
    我决定先从必要的哲学概念出发,然后人物,然后意象,最后如果有空的话把我阅读过程中的思路结合漫画做一个导读出来,这个待定。我们在网上常听到的炎拳所表达的是虚无主义与存在主义,但其实这里还应该加上加缪的荒谬性,在这里我介绍一下存在主义伦理学常用到的一些词汇,但是请注意,我对这些词汇使用与介绍必然存在误读,请读者自行斟酌。


    IP属地:浙江2楼2021-07-14 22:10
    回复
      首先是“存在先于本质”,存在主义认为,人其实是一种自为存在,什么是自为存在,它是其(这里的其指代的是现在)所不是,而不是其(这里的其指代的是过去)所是。
      ~而我在这里所指的人,其实是指人的意识。
      翻译成人话就是,自为存在不是它的过去所组成的事物决定的,它将不断变为它(这里的它是被过去所定义的“它”)所不是的,也即不断向着未来发展。【人的意识】的时间性,体现在它只能【察觉】当下,这一组矛盾向我们揭示的是运动的过程。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自在存在,自在存在是其所是,而不是其所不是。举例而言,一间咖啡厅,桌椅碗碟齐全,它是一个完善的自在存在,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预设出一个咖啡厅的样貌,它是其所是。
      但是,如果你(请注意,你是一个人,也正是自为存在)要在这间咖啡厅等小明,你就会【察觉】这件咖啡厅少了小明这个存在,在小明到来之前,它是其所不是。
      正是自为存在的在场,使这间咖啡厅的性质变化了,在【自为存在察觉的范围】内(也就是你的意识,这间咖啡厅始终是在你的意识里被观察的)
      一间有人的咖啡厅,你不知道里面的人是否来齐了,你也不知道里面的人是否会变动,小明的缺席所引发的,正是我们所说的虚无,所以我们说,自为存在与【虚无】是息息相关的,因为自为存在它的本质是缺失的,你知道你在等人,但你不知道你到底是不是在等小明,或者你等到了小明,但你又不知道小红会不会来,我们不能预设出一个要等的人都到了的咖啡厅,人齐与否这个结果只存在于未来,人的本质没有任何先验的规定。
      或者我们直接引用百度百科:自为存在,亦译"自为”。法国萨特用语指人特有的存在方式,即人的意识的存在。与“自在存在”相对。他认为,自为存在具有特定的结构,它是没有自身基础的存在,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不能离开某个存在而存在。它给世界(咖啡厅)带来虚无,而它自己也是虚无化的存在它总是不断地超越自身,超越自己的过去、已经是的东西而面向未来,所以时间性是自为存在的存在方式。
      (【】内的词语强调了这是在意识活动范围内发生的)
      图为萨特


      IP属地:浙江4楼2021-07-14 22:40
      回复
        当我们知道了自为存在这个概念后,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存在先于本质了,因为在自为存在这里,人的本质并没有被预设,没有人可以去定义人,定义你的意识,因为你是个未完成状态的事物,人们只能定义过去的你,却不能定义当下的你。而你存在于当下,用过去去评判你显然有失偏颇,罪犯也会行善,圣人也会杀人。因此,你并不由过去的你定义,而是由未来的可能性定义的,消解这种未来的可能性的情况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
        你是自由的。在当下你是自由的。你有一个自由的未来。
        但是,人们往往会抗拒这种自由,他们会声称自己之所以处于困境,正是因为他们是不自由的。萨特将这种状态称为自欺。比如,小明要考试,不考试的自由明明摆在小明眼前,但是小明不会去触碰它,小明说他不得不考试,但是,抛去不考试面临的挂科的危机,小明确实拥有不考试的自由,他不过是在自欺。
        为什么要自欺,因为小明无力承担与自由等同的这份责任,小明当然是自由的,然而这份自由令人目眩。他行使不考试的自由的同时,也有责任承担不考试的后果。为了回避这责任,小明自欺,也就是进入非本真的状态。
        小明说,学生就要有学生的亚子,所以,他尽力【扮演】学生这一身份(是否让你想起了利贺田导演),学生这一身份作为一种自在存在,显然有着其本质,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一大堆学生规范,正是这些规范,这些要求小明做的事,使他异化。
        学生就是要考试,所以他要考试。但是他在扮演学生这一身份时,忽视了他首先是作为人的身份而存在的,他是自由的,但他却忽视自己的自由。


        IP属地:浙江5楼2021-07-14 23:19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6楼2021-07-14 23:21
          回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7-14 23:33
            回复
              他者
              我们一定听过萨特的一句名言:“他人即地狱”。
              一方面,既然我是自由的,那么其实他人也是自由的,众多的自由,众多的主观性必然冲突,产生束缚。
              另一方面,尽管我是由我未来的可能性所定义的,但是他者所能看到的只有过去的我以及过去的我的生活轨迹,因此我将不可避免地被他者定义,成为一种僵死的刻板印象,成为自在存在。
              哎,这里还要提及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啥的,我就不展开了,大家记个伦理学概念就好。


              IP属地:浙江8楼2021-07-14 23:34
              回复
                欧克,最基本的哲学概念大概就是这些,后续的概念我会在论及的时候给出,免得大家看到对应部分的时候又忘了,总的来说我的论点来自尼采,萨特与加缪这三位先生,但是因为误用的嫌疑,请读者们不要把在这篇文章中看到的关于他们的哲学概念就认为的确出自他们之口,再三强调只因担待不住。接下来我将论述《炎拳》中的人物,按理,人物与情节密不可分,因此其实在开始第二部分的时候多多少少也开始我们的第四部分了。
                第一位:阿格尼(Agni),名字取自吠陀教及印度教的火神阿耆尼,有意思的是在第45话中,直接将阿格尼错译为了火神,如图所示,这个火神如果不是Agni,便与下面的神重复了。这张图其实也表明了他对Agni这个身份的舍弃,多多少少有膨胀了的感觉
                百度百科:阿耆尼作为火的神格化象征了火焰永恒不朽(恰好对应德玛不会熄灭的火焰)的奇迹,古印度人就相信供奉给阿耆尼火的祭品会被净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百度一下亚里士多德的“卡塔西斯”这一名词)以及传达到其他神祇,亦令阿耆尼带有净化和送信者的属性。
                这个名字一方面是暗示了阿格尼被神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暗示了阿格尼的杀戮,不难发现越到后期其实阿格尼的名字出现的越少了,这点我们稍后会提及。
                对于阿格尼最总体的概括,我觉得最完善的是尤达(抑或是露娜?)最后对他的表白:
                阿格尼的身份一直在转变,从最初的阿格尼,变为一心想要杀死德玛的复仇者,到导演电影中的主人公,到万人膜拜的神,到虚假的露娜的哥哥,到穷凶极恶的炎拳,其实也是从主人公到反派的转变,最后再成为虚假的桑,不过成为桑的时候其实阿格尼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最后一次转变是一次论外。
                我们先从阿格尼时期开始说起。最初的阿格尼,也即没有被火焰包裹之前的阿格尼,主要出现在第1话,阿格尼被火烧之前,以及第20话,阿格尼在奴隶的监狱里看到自己挥拳的样子。后面或许还有,但是我懒得找了。
                早期的阿格尼,其实只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会因为同情村民而自残,也会因为妹妹的幸福而努力,但我们也会发现,阿格尼是一个缺少教育的孩子,会天真的让村民吃人肉。早期阿格尼身上最重要的标志,是正义。(以及德国骨科),阿格尼后期每个身份,都有着最初阿格尼的性格烙印,主人公期间以及神期间,最显著的是阿格尼的正义感与善良,而哥哥期间,最显著的是对妹妹的爱,炎拳期间则是善良与悔恨。
                当然,藤本树不会善良到让这样的正义活下去的,我们后面就会看到,阿格尼此时相信的一切价值,都会在这之后彻底的土崩瓦解。


                IP属地:浙江9楼2021-07-15 00:29
                回复
                  哟西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7-15 00:49
                  回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07-15 06:50
                    回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7-15 08:36
                      回复
                        快更新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7-15 09:57
                        回复
                          顶顶,收藏了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07-15 10:32
                          回复
                            复仇者阿格尼,从第1话一直到第45话,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炎拳梗那一话,刚好是占据了一半左右的篇幅,标志着阿格尼复仇结束的事件是导演之死,而在这之前,阿格尼作为复仇者的身份一直在与主人公以及神的身份分庭抗礼。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一时期阿格尼的善恶是分明的,成为神,求助那些奴隶,作为主人公,对冰之魔女以及这个世界战斗,对阿格尼来说是正义,而向德玛复仇,是邪恶的。他意识到自己复仇者的身份仅仅只是一场扮演,只是自己为了活下去编纂出来的借口,因此也就有了第20话阿格尼对自己身份的觉悟。德玛只是复仇对象的一小部分,更何况他自己也是这个世界的受害者之一,让德玛痛苦的死去,让露娜幸福得生活,其实是一个愿望的两面,那就是“不想就这样,向这个世界投降。”
                            至此,阿格尼对自己的复仇实现了【自以为的升华】。复仇者阿格尼的战斗,从杀死德玛转向对这个世界的战斗。并且,这样做也使得阿格尼实现了自我身份的统一,也即复仇者与正义的主人公实现了妥协。这一升华为阿格尼的神化(区别与信徒带来的被神化,阿格尼本身也是存在着一个自我神化的过程的)做下了铺垫。
                            除此之外第20话的台词几处至关重要的台词:
                            1.“我也是经常说谎的。”“我原来很擅长演戏的。”
                            为了活下去,阿格尼欺骗自己说杀死德玛是自己活下去的动力,之后阿格尼开始发问,真正的自己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不幸的是,他很快得出了结论:真正的自己是正义的。更不幸的是,他直接将正义与善良等同了起来】
                            2.“无法饶恕眼前的邪恶,所以无法无视眼前的死亡。”
                            杀人是邪恶的,但是正义又不得不要求他杀人,在阿格尼身上这样一组矛盾时刻存在。
                            2.“德玛他说过,要打倒冰之魔女...我其实,觉得那样很帅!”“被德玛点燃的时候也是...确实很恨他...不过我也知道那是无奈之举...”
                            阿格尼对德玛的理解,甚至崇拜,恰恰也是阿格尼渴望成为正义,渴望去审判的表现。也为45话中阿格尼对德玛的谅解做下了铺垫。阿格尼从德玛是恶转向了世界是恶,唯独自身的正义得以保全且发展。不过我们也看到了,阿格尼在决心成为正义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人。


                            IP属地:浙江16楼2021-07-15 11:23
                            收起回复
                              在此要强调的一点是,在52话旧有身份体制崩塌之前,也即树被毁灭之前,他的四重身份处于叠加状态。
                              最根本的阿格尼这一身份基于最底层,之后是复仇者,之后是主人公,最后在主人公的基础上成为神,这四重身份是类似于金字塔形状摆放的,并且愈是底层,愈是无序、原始、本能。可以类比人生过程,婴儿时期那种混沌的状态越到后期越是会被社会体系所约束,最后成为一位打卡上班的社畜。
                              主人公阿格尼,其实这一重身份更像是藤本树跟我们玩的元(Meta)漫画把戏,将读者也作为漫画的一部分拉入漫画中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玩一下《Doki~Doki~心跳文学部》,就是元游戏的代表作。
                              拍摄电影这一点向我们反复强调是扮演这一概念。而扮演恰恰是解构阿格尼多重身份的锁钥,导演希望阿格尼扮演一个被火焰包围的复仇者,可问题是,阿格尼本身就是一个被火焰包围的复仇者。在这一层面上,导演成功消解了阿格尼那层复仇的力量,使之变得可笑荒谬,阿格尼一直都在扮演复仇者,他认为复仇就是他唯一的意义,可是导演的出现向他指出,复仇没有意义,他只是在【扮演】。
                              这里矛盾再次出现,阿格尼是为了复仇而答应成为主角,而为了主角他需要复仇。看起来是一条漂亮的套娃。我为什么会说它是一个矛盾
                              刻奇(Kitsch),原意是庸俗的艺术作品(是否让你想起导演的烂片),出自米兰昆德拉的《不可承受生命之轻》
                              这里先引用维基百科:个体的认知与情感表达主动地或者不自觉地遵从外在的强大的秩序,以判断这种体验是否正当的、高尚的、合法的、被接纳的、合乎时宜的。从而个体的认知体验与情感表达变成了一件工具,一种矫揉造作的表演,一种讨好和谄媚。肤浅的自我感动类的情感更容易成为刻奇的情感。
                              举例而言,一部很感动的电影,你看完却不想哭,但是你身边的人看完都哭了,而你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也哭了起来,这种眼泪,这种不自然的情感,就被称为刻奇。不是因为你想哭而哭,而是因为你应该想哭而哭,这样的一种情感,不再作为情绪的真实表达,而是作为讨好他人的工具。
                              套用到阿格尼,则是他原本单纯只是为了想复仇而产生复仇的情感,但是在拍摄过程中,他的复仇不再是自然的,而是表演要求他应当复仇,这样的矛盾使阿格尼产生了膈应的情感,进而对复仇这一行为产生了怀疑。


                              IP属地:浙江17楼2021-07-15 12:2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