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何栩吧 关注:36贴子:2,178

【嬴九州】从襁褓到坟墓,韩澈三件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陉庭君、萧睢、张焕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1-12 13:03回复
    韩澈:您礼貌吗
    曹益:您礼貌吗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1-12 13:09
    回复
      韩澈×陉庭君韩颖
      时间:秦王湛十三年六月十三日
      前情:韩澈之父病重,韩澈接到信之后,立刻向秦王请诏归韩几日。(动摇本心的开始。)
      韩澈
      端侍汤药,碗呈乌色酸苦,白烟微渺。父卧病榻,垂暮老矣,风霜染雪。斑鬓已灰,枯瘦如柴。持略汤勺,奉药伸递。
      “爹,先将汤药饮下。”
      秦王存志,尽收恢恢天下之势。故土难全,忠孝之道。但闻病榻老父,游丝短气,几经呜咽 ,只为托母国事。愁眉不展,心绞乱紊。犹是不忍拒,愧由心生。双膝跪地,朝父叩拜:“澈此生不堪,追名逐利,罔顾双亲。如今您苦言嘱托,我岂能推辞?”
      浮世堪惊,虚名何至。一经释然,掷地有声道:“我定以命相保。”
      陉庭君韩颖
      “我不喝……”
      一枝枯腕拨开乌碗;区区几字,脱口即散。
      良药苦口何尝不知?忧国最苦。蹉跎病榻间,秦军隔潐频窥,老身一具,系国而后系家——若于宗室子,国破家何在?
      澈也我骄儿,不忍其客事他乡,睹故城翻覆、山河零落。一柄精锋,自韩砺出,还要为韩所用。
      “我要你回答,”微微倾身,紧握其手,大声咳嗽着,发丝也随之颤抖,“此番归韩,还入秦否?”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1-17 10:28
      回复
        韩澈
        病来抽丝,唯以汤药吊灌,乍有一线生机。哄劝无果,深晓父心性,反道:“爹要不喝,我此刻便搁碗归秦。”
        掌捧尚碗底温,匙舀涩汤,伸臂前递几许。低首见指嶙枯瘦,龙钟伏枥。便似韩国,比邻强秦之近,城垒岌岌,乡邦将倾。
        自韩至秦,未尝不以故土与言由心衷,抽丝剥茧。移避目视,慨叹道:“爹,你我父子二人入仕数年,论顾九州之事。平心而论,若凭韩倾国之力,能拒秦否?”
        陉庭君韩颖
        一瞬失笑。“你小时候也不爱喝药,我便哄你、吓你,教穷奇来咬你的鼻子。想不到啊……此等把戏,有一天竟用在你老子身上了。”
        调谑若此,脖颈却坦然前伸。起先尚以匙小啜,而后捧碗闭目、仰头吞下。
        厉檗过肠,有如饮针。猛一战栗,陡自脏腑间阳热升腾,目光射人:“若不能,亦可将肥饶重宝拱手让人么?”
        辞色少降,有废然一叹:“我王守成,惟申君之法尊之享之。而方今乱世,非革故无以便国;刑名法术者,兼用则厚,偏听则圮。”
        挣扎起身,几欲下拜。“澈儿,如今唯有你能救韩了,老父平生所愿……”昔年四顾踌躇,于此泪下无穷。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1-17 10:28
        回复
          秦客卿。韩澈
          利害从来识所存,经奉商君治事,未尝不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历来变法者,譬如商君之流,难得善终.......”
          眸中点漆有光,攥拳在握,斩铁不移:“埋没落冗政,庸碌宿黄土。可儿平生志向,非止步于此。”
          草木声飕,堂论九畴。客卿往来众国间,长漂不息,似如飞蓬浮萍。治世法不一,因循旧贯,毋求奇功,固能独善其身。避祸趋利,终恍碌碌。
          览父一身病骨弱息,咳血见猩红。忙递巾帕,替人拭渍。
          奔千里侍疾膝下,唯求一丝转机。此刻不愿多辩,垂视沉吟良久。心系父躯,启口时未有驳语,从善附言,多有宽慰道:“父亲警言多是金玉,儿自铭记在心。但请爹以身为本,安心休养,莫再操劳。”
          陉庭君韩颖
          “哎……好、好……”
          口中尚有出入之息,亦能知识人语,然吐字已难成句。紧紧捏住榻边那双手,旋即撤开,拥身向内,不欲示风衰弩末之态。
          “澈儿,你保重,为父、为父……”
          国事家情皆已托付,此刻赘言无功。一息呵尽,千古澹荡,不如归去谒昭穆。
          沉沉堕入韩国梦。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1-17 10:29
          回复
            秦客卿。韩澈
            “爹,澈定不负您厚望.......”
            血亲骨肉连,乍一刻断歇,自掌间垂眠,声声唤父无应答。
            托体山阿崩,风徘瑟萧条。魂迹恸悲,泣涕沾湿衣。躯震颤颤,拾礼而跪,肃恭拜先父。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1-17 10:29
            回复
              时间:秦王湛十四年十一月十二日
              前情:出使列国期间,萧睢故意败坏自己名声(贪财),以笼络各国朝臣。而韩澈深觉萧睢此人犹如列国合纵的阻碍,欲保韩国则需使其与秦王离心,遂以此事说于秦王,秦王暂无任何表示。萧睢听闻韩澈以此事进谏,匆忙请见,说明实情。
              上卿。萧睢
              章台宫
              “臣以秦使,出问三年,齐楚之君赍臣,燕赵之宰赂臣,然臣未尝一日不思秦川之遐——我王颁命是以。”
              自齐而归,不暇休处。伏身章台之下,为之凛栗:惭于冬月寒极、人言亦可畏。
              “是故明月之珠、云霞之纨、丹镂之器,臣以秦之重宝易之,略无坐享;且弗敢专玩饰,皆以箱匣封之,愿以白。”
              自怀中取一素帛,使陈进上呈。
              “今有其名、数尽陈于此,请我王过目。”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1-17 16:32
              回复
                秦王。嬴湛
                章台宫
                投矢贯耳,掷地铮然,壶中无什物,却沸红珠声。
                “先人多有礼射者,宴饮投壶以悦宾,溯源而上,是折骁勇以屈雅——”淡扫钝刃,折箭回筒,“寡人不喜欢。”
                接帛于掌,未曾启察,殿无杂音,唯余炭烁迸星,“久居庭室者少寒,临台观之,却可见没胫积雪。上卿去时咸阳新雪,而今归时如初无迭。”
                弦外有音,尽拨眼底,“寡人尚觉安然如一,该问上卿——”顿,“无恙否?”
                上卿。萧睢
                章台宫
                目不上视,其声抢地更觉刺耳,遥想旧邦之羸顿、钟鼎之毁弃,不过荆门鸦散,恐莫喧于此耳。一刹口随心:“山东六国……”
                一息暂屏,遂能济之:“久居庭室者既不知寒,山东六国便可知秦么?”
                再顿首:“王上,臣之安恙不足论。倒是这知‘寒’与知秦,宜多思量啊。”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1-17 16:32
                回复
                  秦王。嬴湛
                  章台宫
                  前有猎风长号去,后随寒掠与霜临,观物既舍,取象而已。
                  端而示起,复引前章,“尝闻人言:秦川遐迩,或曰万乘之疆,或曰昆璧琳琅,或曰钟鼓之鸣——寡人皆不以为然。”
                  背手而立,逐字开叙:“先王求士于九夷,方存拓土之强基;秦市致宝于六国,方有玑玉之罗泰;秦人擅博诸乐之长,方纳南北之繁音。”
                  平声指意:“夫不生于秦者,皆以用为先。”
                  话锋再转,看人,“既知秦者,踏雪寻归,或可助我知四时也?”
                  上卿。萧睢
                  章台宫
                  王恩在上,知士有可言有不可言,于是端身立陛,另启国事相禀:“臣闻良女不再适,忠臣不贰主,是故婚姻必先纳问,明察而后用人。今臣为秦使于六国,天下莫不知之;而犹有君宰以禄位遗臣。因知其内乏忠臣久矣,遂不择忠、贰;外则敢欺秦而不敢伐,徒以珠币间之。”
                  于“间”字略有延宕。稍舒一息,再呈:“昔苏秦挂六国印,其心一也。今臣至齐,齐君语我‘莫至楚’,而方适楚,楚君亦疑我为齐国说;至于韩、赵、魏,明为三晋,实阴相雠怨久矣,此谓同出而易妒。然后知今之六国所以为‘六’,非势多也,其心各异也。”
                  “王上,”拱手一揖,声可挫地,“尽收天下于囊中,指日可待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1-17 16:32
                  回复
                    秦王。嬴湛
                    章台宫
                    纵了片刻静,提掌叉腰,字字有条不紊:“上卿所说,六国之势所见非实也。是只身入险壑,方窥出其中的清明啊。”
                    续:“为政之要,贵在用人,立政之道,察吏为先。”
                    不过刹那,阴晴巨变,一笑:“寡人已有决断,上卿此行劳苦功高,”握臂以慰:“安心回府歇着。”
                    远观高台又起,揽胜霄汉中,凌风被雪,迢迢伫重城。
                    “至于天下,时不远矣,尚需先生匡助。”
                    上卿。萧睢
                    章台宫
                    “王命既降,臣虽不佞,安敢苟得之。”
                    事秦多年,为臣之智于心了然;公事私情,尚可徐徐图之。遂拜去。
                    “使臣有所用,恣王之遣使。”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1-17 16:33
                    回复
                      时间:秦王湛十四年十二月三十日
                      前情:韩澈与韩国互通的帛书(内容是伐韩要议),被萧睢截下。
                      上卿。萧睢
                      章台宫书房
                      夜入章台,称有要事相禀,俯首趋呈:“臣有一段帛书,读来两股战战。敢请大王过目!”
                      秦王。嬴湛
                      章台宫书房
                      居高低颚,但教隼目掠来一番仓皇,便自书梯而下,近前:“惊怪至此,有失稳重。”
                      侃趣过后,方接帛而展——行行劲篆,镌达眼底。一霎、眉山险峻,蓦地、神情有变;声压胸内波澜,抛疑直诘:“(此物)从何而来。”
                      掷步而行朝牍案,一道不疾不徐;期间,紧攥薄帛在掌。
                      上卿。萧睢
                      章台宫书房
                      善将骄矜掩于仓皇之下,嗫嚅道:“大王恕罪……”
                      深吐一息,开口时若一字一虑,却自藏经纬。
                      “先韩公于廷中数议攻赵,臣以为十分可疑——以韩公之智,岂不知攻赵与攻韩孰利?及朝毕,臣佯以存韩诈之,果见其唯辩白是急。由是,臣使人加意焉;不多日,便得此书自府出。臣夜读之,涔涔若炎夏之午,方知……”
                      未尽之意,吞而不吐。
                      秦王。嬴湛
                      章台宫书房
                      “韩澈曾以蜚语伤你,你可以心生不满、怀以恨怼;然,此事干系重大,”倚风跽坐,皲裂一时僻默:“若有半字妄语——”
                      上卿。萧睢
                      章台宫书房
                      若非张网四面,安能从容捕雀?且迎风而上,再添一把火。
                      “国是秦国,臣是秦臣。若有半字妄语,”高声应答,力可挫铁,“臣愿就汤镬。”
                      秦王。嬴湛
                      章台宫书房
                      誓语似霆雳,沉息如昏云,一搏恸,是暴雨将至;拍案释怒,眉目卷怫,遽然间,荡张旷殿肃威。
                      片晌之后,先令卫尉监看韩邸,后有:“明日朝会,寡人容他一辩。”撂话时,已不见神色汹涌,犹是寻常;只是掌中的书帛已紧皱如纹痕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1-17 16:33
                      回复
                        韩澈×萧睢
                        时间:秦王湛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前情:照例朝会上,韩澈义正言辞续说首要灭赵(主要是保韩),遭到了张焕等人的反驳。退朝后,在中政殿外,被萧睢拦下了。(萧睢有点算账的意思。)
                        上卿。萧睢
                        “谏议大夫请留步——”
                        章台九重阶,涉级而下,踵后生尘。
                        “睢有一问,必求吾子相解,”形色晏如,“韩与赵素无积怨,为何要一心灭赵呢?”
                        谏议大夫。韩澈
                        步履寻声歇滞,眄顾相应道:“萧上卿。”
                        持玉笏在握,神色不改,再道:
                        “澈之持薄见,其中缘由,具以表闻呈上。何来存心、积怨一说?”
                        上卿。萧睢
                        与之偕行,闻言足下一顿。
                        既入我彀中,微微笑道:“先生是在承认仍以韩臣自居么?”
                        谏议大夫。韩澈
                        来者非善,心若明镜。自有斟酌,行言相问,顾笑道:
                        “敢问上卿何以见得?岂是朝中意欲取赵者,皆为韩臣?”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1-21 10:23
                        回复
                          上卿。萧睢
                          拂袖冷声:“以先生之智,取赵与取韩孰利,不过一望便知,若要与群夫争先,未免自损高格了。”
                          言已至此,不复迂曲,徐徐道:“先生两次进言攻赵,实欲存韩。此君知我知也,大王亦未必不知,”反唇而相讥,“若非先生者姓韩名澈,区区韩国便能存至今日?!”
                          是非之谗,是亦见陵之耻,今一并奉还。
                          谏议大夫。韩澈
                          “朝堂之上,众有列国士子赴为秦臣,共谋诸事,此得益于大王之雄略,海纳百川,不囿于时 。”
                          冷面霜眉,饬袖危立。
                          “今者上卿既知大王自有明断,安何越俎代庖,替大王断?”
                          上卿。萧睢
                          目光停驻少顷,颇有哀之乐之之意,拊掌道:“韩澈啊韩澈,你可真是……大敏近乎讷啊。”
                          “我王知你遇你,恩情匪浅了,”拍拍肩头,一言不似九鼎重,“莫要让他心寒了。”
                          谏议大夫。韩澈
                          尚有知遇之恩,却难违服之遗志。深谙为臣之道,自古忠孝二义无双全。丈夫坦荡,既已决意如此,又何戚戚于怀?
                          “多谢上卿提点。”
                          未再多添一词,请辞而离。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1-21 10:24
                          回复
                            时间:秦王湛十五年一月一日
                            前情:萧睢截获帛书、献给秦王。
                            中常侍。陈进
                            章台明世殿
                            会目王意后,躬腰下陛,并携一卷帛书。止步于韩澈身前,递去手中轻薄:“大王有疑难疏,特来相询大夫,此论何解。”
                            谏议大夫。韩澈
                            章台明世殿
                            正革立身,掸却衣尘,回,“王恩千金重,家眷一铢轻。”
                            一顿,目视上而言对人,“大王既有决断,韩澈能解,亦无可解。”
                            秦王。嬴湛
                            章台明世殿
                            “寡人心中之天下,终究不是先生希望之天下。”如身立沉舟侧畔,诡涛一卷、再卷,似平未平。
                            谏议大夫。韩澈
                            章台明世殿
                            “澈自认论策明度,无愧于秦。”言辞宕宕,不否不定,“若王之天下与我所期不与,澈安能以秦臣之身......事秦如斯?”
                            忽笑,“唯上知我。”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1-24 21:33
                            回复
                              廷尉。张焕
                              章台明世殿
                              静立屏后已有顷,闻此言心中大惊,断喝一声:“韩澈!”
                              “夫有功于国者不论出身,”徐徐走出,字字如刀,“你既是秦臣,纵感念母国生养之恩,至今日也当偿尽了。”
                              居高临下望去一眼,怒斥道:“还不认罪!?”
                              谏议大夫。韩澈
                              章台明世殿
                              风卷殿陛,破窗而行,余一声轰然,与四壁皆寂。
                              “我认!”袪袂翻浪,陡然回声,一认,“佐宇四载,志图千秋,是我错信不交,难辨贤王!”
                              恍恍喟然,再认,“死生甘赴,奔为人主,是我孤胆一命,众矢与受。”
                              抬目徐徐,声低而缓“我认,我如何不认......”俄而袍飞,只嘲,“秦威浩震,焉能为一纸帛书所误?”
                              上卿。萧睢
                              章台明世殿
                              暗聆于屏后,殿前局势尚足以明:困者欲狂狷,济困者欲挽狂澜。当此之际,抢先一步开口:“大王——此情此景,令人心寒哪!”
                              “遥想斯日,秦军浩荡过伊洛,韩公何等意气。如今想来……”至殿中,不曾睨人一眼,却微致意于丹陛之上,“怕是当时便有怨恨了罢。”
                              将“怨恨”二字分明押重,再道:“只是不知……挟怨入秦,用的是阳谋还是阴谋?”
                              秦王。嬴湛
                              章台明世殿
                              仍未提眉、抬眼,仅是撂下掌中简,“廷尉,韩士间秦、秦臣叛秦,以大秦律法,应当如何?”此时,举殿如幽谷丛林,唯独回响这一句裹挟凌厉的平沉。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2-01-24 21: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