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吧 关注:108,522贴子:930,047

逐渐地舍离十结。我们不断地修习一直达到见道,能够证悟须陀洹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逐渐地舍离十结。我们不断地修习一直达到见道,能够证悟须陀洹道,就能够灭尽见结、疑结、戒禁取结、嫉妒结、悭结。这个五结灭尽了,就能够实证初果——须陀洹果;斯陀含道,能够灭尽粗的欲贪结和瞋恨结,能够实证二果——斯陀含果;阿那含道,能够灭尽细的欲贪结和瞋恨结,就能够实证三果——阿那含;阿罗汉道能够灭尽我慢结、有贪结、无明结这个三结,就证得阿罗汉果,就能够完全地、彻底地断尽十结。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2-02-18 15:12回复
    3.光化阶段
    第三个阶段就是光化阶段。也就是能量等级由气态提升到了波和光的层次,向这个层次转化了。
    我们知道人体有七万二千条脉,从出生一直长到二十岁,这七万二千条脉就全部都长成了。然后二十岁生日过了以后,每一天都会坏死两条脉,一年就会坏死七百二十条脉,一百年就会坏死七万二千条脉,这时候人的寿命才是真正的尽了。所以人的正常寿命应该是120岁。为什么做不到?我们一发脾气嘣…嘣…嘣,可能十条脉就断掉了,你起码要少活四天。修行在光化阶段,你才真正有能量,能够把每一天坏死的那些脉及时修复好,把过往的坏死的也能够修复过来,把断掉的脉重新接上,把那些失去了生机活力的脉让他充满生机。其实修复脉轮的窍诀,是金刚乘里面圆满成就次第的核心修法。
    《三摩地王经》里面讲:气不入中脉而言开悟者,一无是处。《三摩地王经》里面有一个授记,就是冈波巴尊者;也说到一个因缘:月光童子。释迦摩尼佛有一次说,在末法时期,在没有什么佛法的雪山之地,谁愿意发心去度化那些众生?有位月光童子就用水晶来供养佛(代表菩提心),然后说:我愿意。那么,后来转生就是冈波巴尊者。当然,他对于《三摩地王经》有很透彻的解说,里面就牵涉到我们刚刚提到的怎样去修复脉轮的窍诀。真正的这一门功课你做到一百分的时候,就是成就佛身的时候。这时候达到健康长寿不过是一个衍生产品罢了,不过是副产品罢了,不用刻意去求。那么在光化的阶段就能够成就虹光身,证得不死虹身。能够显现大神通来利益众生。
    比如说我们去楚布寺的时候,有看到石头上留有大法王噶玛巴的手印。为什么?他身体处在一个光化的阶段的时候,他把肉身气化到光化的阶段,他就可以直接进入到凡夫看起来很坚硬的石头等等。还有比如说历史上成就虹光身的大德,现证的大德非常多,仅仅是两座寺院就有十六万人,大家很多人接触过的应该知道。比如说像宁玛派里面的两座寺院就有十六万人达到了成就虹光身的超越光化的一个阶段。一座就是建于公元十二世纪的噶陀寺,它有超过十万人成就虹光身。旁边附近不远的建于公元十七世纪的佐钦大圆满寺,也有超过六万人成就虹光身。
    我的上师色拉寺的总法台,坚参释迦佛爷也就曾经授记说,我在修法的时候他就有一个授记了。就说六祖寺的这个法流,一百年之内会有一万位成就者;二十五世的大乘法王也类似的这么一个授记。我们在座的应该说人人都有希望,所以要精进的修行,而且去实修。不是听很多理论,听很多知识,你不能用功,不能实修,当下的身心不能转,你学这个东西,学这个,学那个,有什么用呢?和世间的物理、化学有什么差异吗?佛法绝对不是在知识层面,而在智慧层面。说出来的是知识,做得到的才是智慧。所以希望大家真正的去现量地证得智慧。而四念处是最根本之道,是基石,如果你没有这个,不管你学什么法,不管的你求什么灌顶,要相应都是很困难的。
    4.化为空的阶段
    第四个就是化为空的阶段。光明态的能量体通过修舍,不断不断地来化掉,化掉对身的执着。哪怕是一个光明身,你还是有微细的执著在,所以一直修舍。那么一直化掉自身微细执著的时候,一直到他能与整个法界、与整个宇宙化为一体,不再有密度的差别的感觉,这样是化为空了。这时才是真正的尽虚空遍法界,才是真正地成就佛身。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2-02-18 15:20
    回复
      化为空的阶段
      第四个就是化为空的阶段。光明态的能量体通过修舍,不断不断地来化掉,化掉对身的执着。哪怕是一个光明身,你还是有微细的执著在,所以一直修舍。那么一直化掉自身微细执著的时候,一直到他能与整个法界、与整个宇宙化为一体,不再有密度的差别的感觉,这样是化为空了。这时才是真正的尽虚空遍法界,才是真正地成就佛身。
      我们用比方来讲,佛法不是说一定要记住很多名相,你有什么体悟,只要是符合三法印与实相印,都可以用现代的话来说。所以我们之前也说,要推动佛法的现代化工程就是这个原因。如果我们只是一千年以前法师这样说,现在我们还这样说,讲很多很多的名词,有什么用?大家不晓得怎么用功。所以我们用这个比方,大家可能会很明白。
      人体像无量的一个一个的球,一个套一个、一直往外,无量无量,一直套一直套。那么从内到外,人体的密度就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接近于无限小,那就是零,接近于零。事实上我们的肉体是密度最大的,能量等级最低的,震动频率也是最低的这么一种肉体;越往外他的震动频率越高,当然密度就越小,能量等级就越高。这样的修行,你一定要开启内在的能量,如果不能够打破能量壁垒的话,你的修行是靠不住的。
      我们看佛像都画一个圆光,很多人想这个圆光是平面的一个圆圈,是吗?不是的。它是一个立体的球,就像我们刚刚这个比方,越往外的它能够渗透到里面,而里面的球不知道外面的这个空间。事实上它是储存了无量的信息,不同的空间储存不同的信息,所以我们在修行的阶段一定要打破能量壁垒。你修行的话,相应的身体转化的标准是什么?就是你要能够打破能量壁垒,你的能量等级越来越高,这样才会真正地相应,你才能够真正地不受大脑思惟的局限。这是我们说光化的阶段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明白。
      事实上人体就是仿佛由无数个球一直套叠在一起。我们如果像打破蛋壳一样打破能量壁垒的时候,你就能够知晓能量空间里面它所含藏的所有信息。当所有的能量壁垒都打破的时候,尽虚空遍法界的信息你都知道了,这时候的你就是全知者,所以我们说如来是全知者。但是佛不是全能者,修行还是靠我们自己,佛陀是指引我们道路。
      如果你说佛是全能者,像基督教说上帝是至高无上的,上帝是万能的,这样就有问题了,就会形成悖论了。你说上帝是万能的,他能够把你变成上帝吗?如果能,那你也是上帝,他也是上帝,凭什么他是至高无上的呢?如果不能,起码他也有一样不能,就不是万能了。所以如来是全知者,全知者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就是因为他重重地打破能量壁垒,这样地来修持。
      这样我们也就能够明白,如来有十种尊号,其中一种叫“明行足”或者叫“明行圆满”。你知道这个明行圆满怎么转的吗?如果你的肉体一直向能量体这样来转化来提升的时候,就是在自身成就三宝的品质。所以我们开始要学习《随念三宝经》,忆念三宝的功德,忆念三宝的殊胜品质,然后在自身成就三宝的品质,将佛的品质克隆在我们的身心上,这样你才能成佛啊!那么从相上的转化来说,它就是一个能量体的提升。你去到圆满的时候,这就是行圆满。所以肉体提升到最圆满的能量体就是佛身,这种状态的时候就是行圆满了,这是身的转化。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2-02-18 15:23
      收起回复
        大念处经》导读:佛法实修层面共通的法则
        在讲《大念处经》之前,我们还是要整体地对于佛法,尤其是在实修层面还是要说一些共通的法则。修学任何法门都不能够入主出奴,不要陷在里面,应当以楔拔楔,像渡河的筏一样,借助法门来开启内在的自性智慧。
        东方的古老文明,最神秘最神奇的部分,就是我们能够明心见性,能够开悟。所以我们开始之前就讲开悟的口诀、窍决,最通俗的就是一、二、三。
        一、一个基本的信念: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二、指两个下手之处,修行如果不把握这两个下手之处,修任何法门都会变成盲修瞎炼。
        三、指我们修学任何法门,都需要具足三条共通的修持原则。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2-02-18 15:25
        回复
          1.恢复健康
          第一个就是能够恢复健康,把我们的身体由亚健康状态,恢复到健康状态,这是属于筑基的阶段。
          凡夫众生如果没有身的转化,或者说是在当下的身心之外,另外去建立种种的修行方法,做种种的观修,实际上他往往不过是意识的游戏罢了。所以很多人修行多年回头反思,烦恼并没有减少,福报并没有增加,身体健康也并没有改善,内在的不断涌现的鲜活智慧也并没有开启。原因是什么?原因是学到了修行的相,但是没有懂得真正的修行;懂得了很多的佛法的知识,但是并不懂得真正的佛法。所以他并不能够在当下的身心里面,真正成就活的三宝的品质。所以我们从当下的身心转化来起修,是最直截断烦恼,证无我的方法,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特别地把《大念处经》抽出来讲的缘故。
          身、受、心、法,众生的根器无非是两种。一种人是感情比较丰富的人,感性思惟占上风的人,相对地他会比较注重情感,比较会执著于肉体,执著于身体。这种人应该修什么?这种人又分为钝根和利根,比较迟钝的根器,应该从身念处开始起修,比较利根器就可以直接修受念处。还有一种是理性思惟占上风的人,这种人如果是比较迟钝的根器,他应该修身念处,利根就可以修法念处。法念处是非常广博的了,事实上无非都是从当下的身心起修。修行上面,大德祖师们开示:“障碍无非就是情与见”。执著于情,执著于自己的见解,放不下的时候就会成为障碍。
          《大念处经》就从当下的身心来起修,直截了当地转化情与见来起修。所以从身体上面的转化开始,第一个就是要让它恢复健康。
          凡夫的身体都是沉重又僵硬的,就像一块充满了垃圾和重金属的海绵一样。我们知道身边有很多人,如果身体不好的话,他的手脚冰冷、身体僵硬,而且随着年龄渐渐地增长,身体也会不断地衰老,气血不断地下降。如果在一个非常低的能量水平上面,肉体一定会障碍,障碍内在智慧的开启,障碍修行。当然我们大家都闻思了很多,但是一味说空,你连肉体都转不过来,你不过是口头禅罢了,不过是戏论罢了。所以我们很欢喜看到大家,能够在当今这么一个时代真学实修,这才是关键。如果停留在口头上,事实上不过是影子佛法罢了。
          《大念处经》大家看起来文字很浅显,觉得这个我也看得懂,而且重复又重复,但是你要知道真实的修行方法就在这里。如果一味地谈玄说妙,不能够改变自己的身心,是没有什么用处的。阎罗王来的时候这些都不抵用,所以我们要从当下开始。
          比如说,西方的医学认为糖尿病的发生,是因为胰腺的分泌出了问题,他们永远都不会知道糖尿病的根源是什么?是思惟太多!你观察一下糖尿病的人,他总是一天到晚想很多事情,大脑思惟不停。我们掌管理性思惟的左脑就会过度透支,支撑我们左脑理性思惟的能量从脐轮来。如果从药师法门来说,它来自于脐轮。你一直透支的时候,这个脐轮的能量就会失去平衡,因此就会导致糖尿病。所以我们要由这种亚健康状态,提升到健康状态。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2-02-18 15:30
          回复
            《大念处经》是最重要的解脱经典,是最直接证得涅槃的解脱法门。烦恼的止息,是修行路上的清风净景,是红尘游客化解精神疲惫的清凉港。
            人的心与身时刻都是处在运动之中,人们的心无法止息时,生活也就无法满足,苦就无法灭除。在无止尽的欲望中需求就越强大,随着欲望生活节奏就不断加快,当您已经明显的感觉或体会到了学习、家庭、工作带来的沉重精神压力,抑郁焦虚、心烦易怒、动作失调,体验到身心健康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时,您一定会去寻找解脱的方法。那么日常生活又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如何在这其中缓解和消除精神压力呢?
            慈悲心及菩提心的觉行者,已经止息断除生时及死后的苦恼根源,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广开方便门,广东四会六祖寺每年举办“禅文化大学堂”禅修班,以次第教学。本寺方丈大愿法师于2012年10月和2013年5月,第二、三次禅文化大学堂的学修营,为学子们圆满完整地讲授《大念处经》。阐释修习四念处的七种利益,四念处彼此相互增上,四念处共通的修习法。身念处觉知全身息、受念处觉照感受、心念处随观心念的活动、法念处照见五蕴破除五盖障碍的遣除方法。开示身念处的十四种修行方法。安般念禅;四威仪禅;正念正知禅;观身不净禅;四界差别观;观墓园九相;观五蕴以及五蕴现起的因缘是无常的,是苦的,是无我的。依次法门修学趋向解脱,实证涅槃。净化众生、度脱忧悲、灭除苦恼、得正法、证涅槃唯一之道为四念处观。引导学子进入实修过程,在生活工作中如何运用禅,让佛法能够更活学活用,带给大家生动活泼地在日常生活中熏修禅法,内观、听法,正思维。关闭六根之贼,禁足妄想之心。正观三毒魔军,清净身口意业。了悟五蘊非有,不受烦恼束缚。如是实践之人,方为有道圣者,彻底的灭除苦谛。
            亲爱的读者:愿您消除烦恼,智慧增长!
            您真的了解自己吗?
            您对您的行为是否看清?
            您能体验到得失取舍的束缚吗?
            您能觉察到您自己当下是处于何种状态吗?
            您真的贴切的问过自己是否看清世间动态的无常吗?
            要看见真理,就一定全靠您自己。
            请您走进当下鲜活生命的实相——大念处!
            愿一切众生觉醒圆满!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2-02-18 15:33
            回复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南无观世音菩萨🙏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2-18 16:33
              收起回复
                现在这个时候别想证1,2,3,4的阿罗汉果了,基本不可能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2-18 16:46
                收起回复
                  严格地说;凡夫众生没有明心见性,没有开悟之前,没有证得初果之前,都是没有智慧的,没有真正的智慧,他所有的不过是聪明罢了。不管你闻思多少佛法,不管你把整个三藏十二部都读完都好,不是真正的智慧,不过是聪明。为什么?因为你不能够摆脱左脑和右脑的控制,不能够摆脱理性思惟和感性思惟的控制,你一直受局限,你并不能够打破能量壁垒!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2-02-18 20:52
                  回复
                    感谢🙏帖子恢复了,虽然发布前后有点乱了次序,但用心看四个修行次第和文章出处也是清楚的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2-02-21 15:55
                    回复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2-02-22 20:18
                      回复
                        印度的瑜伽把生命的功能形容成一条灵蛇,这个中脉的根根像一条灵蛇一样,比喻生命灵魂活动像一条蛇,每个人的生命都带着有这个灵蛇。中国道家把它比成灵龟,北方玄武大帝脚下踏的一个乌龟,它这个头都缩进来了,就是说我们的生命,父母所生的胎儿带来就有这个功能,可是一出娘胎的时候,这条蛇好像躲在洞里死掉了一样不敢出来。所以打坐入定慢慢地修到那个时候,这一条灵蛇就重新上来化龙了,就直接引发生命的功能出来了。那么普通男女的这条灵蛇,有时候也要出洞来玩玩,等到自己这个灵蛇一出洞了以后,你就完了,男人想女人,女人想男人,一个欲念一来,把它又打昏了又回去了,又软了,又躲进洞里去了,他永远是死的,活不起来。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2-02-26 21:19
                        回复
                          这个灵蛇所发动的那一步功能呢?密宗翻译叫“拙火”,就是生命的功能发动了,由海底发动一上来,所以你打坐坐好了以后,定力中自然有一股力量撑持你,那个快乐安详的乐感就出来了。你说学禅的学密的,修了一辈子这一点都没有发动,你不要讲禅了,那同我的“馋”一样,嘴馋,不是禅哦。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2-02-26 21:28
                          回复
                            所有一切的修行,第一步都是先求得止,不管是哪一宗,甚至是道家、儒家,都是一样。
                            想了生脱死,或者死时干脆利落一点,除了修定,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若想回到本来清净面目,进一步转换这个色身,就非靠打坐不可。
                            所有一切的修行,第一步都是先求得止
                            我们的思想念头像流水一般,修奢摩他就是把它止在一点上,系心一缘,所有一切的修行,第一步都是先求得止,不管是哪一宗,甚至是道家、儒家,都是一样。思想、念头、情绪安定不下来,止都得不到,你说工夫有多好,不是自欺,就是欺人。
                            所以佛说「先取至静」,我们学习打坐,打坐是练习如何养静,静还不能说是止。你们打坐静静坐在那裡,但是,内心的思想七上八下,并未得止。你说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地念,有没有止呢?没有。如何先取至静呢?「不起思念」。不起思念并不是把念头压下去,不淮想,如此的话,非出毛病不可。那麽,如何不起思念呢?有什麽方法可以不起思念呢?对不起!没有方法。若还有方法,已经不是至静,还在闹中。
                            《圆觉经略说》
                            百日菊
                            要跳出生死,或临死潇洒一点,就要具有定力
                            想了生脱死,或者死时乾脆利落一点,除了修定,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你说打坐算不算修定?不算,如果打坐还要听腿指挥,那不要学打坐,两腿一麻就唉哟下坐,那不是听腿指挥吗?那不叫修定,那叫修腿。打坐只是练习修定的方法之一而已!与定不相干。打坐腿痛是四大业力牵制之故,四大一身都是业力,因业力而病。病由业生,业由心造,因为心不能了,所以说「以业力故入生死」。
                            「以定力故出生死」,要跳出生死,或临死潇洒一点,就要具有定力。先不管悟不悟,说某某人破参,破个什么参?再参也没有用,那不叫参,叫「跛参」,实在太差了!定力都不到,还被生老病死所困。一切众生在六道中轮回,被生死所转,那是什么力量呢?非上帝的力量,也非菩萨的力量,更不是阎王的力量,是自心的业力所支使。
                            《宗镜录略讲》
                            进一步转换这个色身,就非靠打坐不可
                            现在告诉大家,为何需要打坐修定。打坐盘腿修定,与明心见性没有多大关系。真的明心见性,不一定是靠打坐的,但又有绝对的关系。若想回到本来清淨面目,进一步转换这个色身,就非靠打坐不可。除此之外,无第二条路可走,而且非经修持功夫不可。
                            为什麽?明知那个是自然的东西,但是这个自然的东西,被无始以来的尘埃涂蒙得太多,非清理不可。因此修各种功夫的目的,也就是先清理之后,才能见本来。
                            《如何修正佛法》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2-02-27 18:32
                            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2-11-07 14: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