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起,个人存取5万元以上现金要登记。
2月21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布公告称,原定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因技术原因暂缓施行。相关业务按原规定办理。
此前在1月26日,人行网站披露《办法》,其中提到“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引发公众热议。
对于《办法》的暂缓实施,人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办法》发布后,一些中小金融机构提出,《办法》针对不同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提出了具体规范和要求,金融机构需要修订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并进行人员培训。为此,经研究,决定暂缓实施《办法》。“人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持续指导金融机构加强反洗钱工作,在防范风险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为民服务,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的资金安全和利益,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特别是服务好中小微企业,改善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前,人行有关负责人曾介绍,从统计上看,目前我国超过5万元人民币的现金存取业务笔数仅占全部现金存取业务的2%左右,个人现金存取规定总体上对客户办理现金业务影响较小。个人现金存取规定主要目的是预防和遏制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群众资金安全和利益。人民银行将指导金融机构制定实施细则,在认真履行反洗钱义务的同时,要严格执行最少、必要原则去了解登记客户信息,不得增加客户负担。
除了对客户办理一定额度以上的现金存取业务进行相关规定,《办法》强调,金融机构应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识别并核实客户及其受益所有人身份,针对具有不同洗钱或者恐怖融资风险特征的客户、业务关系或者交易,采取相应的尽职调查措施。金融机构不得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或者与其进行交易,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或者假名账户,不得为冒用他人身份的客户开立账户。
在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方面,《办法》要求,金融机构应当保存每笔交易的数据信息、业务凭证、账簿以及能反映交易真实情况的合同、业务凭证、单据等。客户身份资料自业务关系结束后至少保存5年;交易记录自交易结束后至少保存5年。
2月21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布公告称,原定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因技术原因暂缓施行。相关业务按原规定办理。
此前在1月26日,人行网站披露《办法》,其中提到“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引发公众热议。
对于《办法》的暂缓实施,人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办法》发布后,一些中小金融机构提出,《办法》针对不同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提出了具体规范和要求,金融机构需要修订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并进行人员培训。为此,经研究,决定暂缓实施《办法》。“人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持续指导金融机构加强反洗钱工作,在防范风险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为民服务,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的资金安全和利益,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特别是服务好中小微企业,改善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前,人行有关负责人曾介绍,从统计上看,目前我国超过5万元人民币的现金存取业务笔数仅占全部现金存取业务的2%左右,个人现金存取规定总体上对客户办理现金业务影响较小。个人现金存取规定主要目的是预防和遏制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群众资金安全和利益。人民银行将指导金融机构制定实施细则,在认真履行反洗钱义务的同时,要严格执行最少、必要原则去了解登记客户信息,不得增加客户负担。
除了对客户办理一定额度以上的现金存取业务进行相关规定,《办法》强调,金融机构应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识别并核实客户及其受益所有人身份,针对具有不同洗钱或者恐怖融资风险特征的客户、业务关系或者交易,采取相应的尽职调查措施。金融机构不得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或者与其进行交易,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或者假名账户,不得为冒用他人身份的客户开立账户。
在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方面,《办法》要求,金融机构应当保存每笔交易的数据信息、业务凭证、账簿以及能反映交易真实情况的合同、业务凭证、单据等。客户身份资料自业务关系结束后至少保存5年;交易记录自交易结束后至少保存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