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痕客栈吧 关注:1,042贴子:230,586
  • 3回复贴,共1

【大千异域】墨池的二三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一个关于墨池设定补完的贴子。。。。。不知道啥时候能写完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3-20 03:04回复
    【墨池三十六景之无字碑】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3-20 03:05
    回复
        以墨池为中心,向东大约二百里的地方有一座小山,这里是墨池少有的荒地。墨池本身的面积并不大,能住人的地方基本上都住满了,因此这个地方荒无人烟,反而成了一件奇事。
        顺着山路从下往上走大概半个时辰,能看到山路中间立着一块无字碑,说它是碑只是因为书圣说它是,换了任何人来看,这就是一块再普通不过的巨石而已,别说没有任何字符的雕琢,就连碑应有的形状都没有。
        如果这时有人上山,就能看到有两个人坐在石碑前,其中一个身着青衫,是一个看起来就像读书人的中年男子,另外一个则是穿着粗布衣,身边牵着一只青牛的放牛郎。
        中年人叫墨云流,是墨池书圣,边上的年轻人叫沈画,是他的徒弟。二人坐在石碑边上,有一茬没一茬聊着。
        “先生,您是觉得小青杏可以在上面题字?”
        沈画从路边摘下一丛杂草喂给身边青牛,嘴上就这样问了一句。
        “应该可以吧?看起来是符合要求的,但还是得看实际上手的结果。”
        墨云流接了一句,也跟沈画一样摘了一丛杂草,只不过他不是喂给青牛,而是挑了一根看起来还行的放进嘴里叼着。
        他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这其中的缘由就是这块石碑的奇特之处——它挑人。
        不是没有人试过在其上题字打磨,只不过从来没有人成功过,这不是修为高低的问题,因为就连沈画也不行。
        想要在上面题字有两个前提,第一个是赤子之心,第二则是问心无愧。要知道世人皆处红尘中,人心蒙尘是谁也无法避免,又有谁能真正做到问心无愧?
        石碑是书圣的一个朋友留下的,这也是一段发生在很多年前的故事,那时候的书圣还不是书圣,仅仅只是一个叫做墨云流的读书人,甚至还没有踏足修行一事。
        ————
        徽雪二十四年,在皇位上一坐就是四十年的老皇帝,终于是没有熬过这一年的寒冬,在春风还未登临国门前撒手人寰。
        李重霄,一个当了整整十二年皇太子的储君,终于在徽雪二十五年之前登上皇坐,而这其中的是否有什么猫腻,朝堂上却是没有人议论。
        先帝虽说并不是弱不禁风的身子骨,但终究已是耄耋之年,前些日子已经不上早朝了,大家心里其实都有准备。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除了例行公事的披麻戴孝与国葬外,大部分的官员其实并不怎么在乎老皇帝的离世,想的都是如何讨好新帝,保住自己的乌纱。
        先帝在位期间政绩平平,若非老皇帝像是中邪了一般只生了一个儿子,加上当年夺位的时候斩草除根做的太干净,其实并没有人希望这么一个庸才继位。
        其登基后也是不负众望,虽说没有出现什么荒淫无道之举,却也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政绩,每日虚度一般得过且过。
        而谁也未曾想到,这个没有什么特别亮点的皇帝,命倒是特别好,且不说其顺利继位没有经历夺嫡,单说能活这一点,本朝就没有哪个皇帝能与之相比,从开国先祖到他之前,整整十三任皇帝没有一个活到古稀的。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3-20 03:05
      回复
          新帝李重霄非常年轻,虽然做了十二年太子,但他真正继位时也不过二十出头,在其登基的七日之后,办完了先帝入葬的一应事宜,便发布了上位后第一道圣旨,修改年号。
          先帝用了二十四年的徽雪年号,终是没能跨入二十五年的年关,随着先帝一起被带进了棺材里,新年号定为丰荣……
          丰荣四年,自先帝驾崩之后的第一场恩科便在今年,李重霄亲自操持大小事宜,这是他第一次招贤纳才,朝中老臣在他登基后便换了不少,这倒不是他心狠手辣,而是先帝留下的烂摊子。
          李重霄继位四年间一直在处理老皇帝留下的遗产,都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老皇帝政绩平平遇事就喜欢拖着,很多事情拖不住了就打发给六部,让其自行处理,到了后面更是只要过目就行,完全不考虑底下人是否处理妥当。
          长年累月下来,积攒的旧务没有一千也有一百,这倒还罢了,更严重的是老皇帝不管事导致的朝纲问题,李重霄花了四年的时间整顿,清理旧务整肃朝纲,光下天牢问斩的就有二十人,革职查办的多达百人这还只是在京的官员,地方官更是不计其数。
          如此数量的贪官污吏,民间居然无人造反,可见老皇帝的运气有多好。所以,今年的科举李重霄是等候已久,不单是朝堂之上需要新人补充,整个王朝都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
          ————
          丰荣五年二月初五,这天官道上的人很多,皆是进京参加春闱的各地举人,二月初九便要开始会试,这几天进京的人比之以往至少翻了两倍。
          这也就是京城能吃下这些人,换了其他地方这些人怕是要驻扎城外了。
          其实更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人进京了,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去年乡试结束,不过那些人都是家里不愁吃不愁穿的富家子弟,大部分寒门子弟都是选择这几天进京,原因就是很简单的两个字,没钱。
          京城的消费不是地方能比的,那些家徒四壁的寒氏子弟,哪儿受的起这样的流水账?
          在赶考的队伍中,有一个不起眼的书生,一袭青衫背着一个自己编的竹筐,筐里除了换洗衣物和盘缠外,就是一些文房四宝与书籍。
          他手上拿着一本圣贤书,一边随着人潮前进,一边翻看着。在他身边跟着一个明显比他富裕,还带了一个书童的人。
          “云流,咱们可算是到京城了,你也不抬头看看?”
          那富家子凑到书生边上,他二人打小就认识,虽说出身天壤之别,但二人关系却很好,这一路进京的开销,都是富家子一人担着的。
          “也没什么好看的,无非就是比咱家大点,城门不还是砖砌的,又不是金子。”
          书生云流放下手中书,抬头看了看京城的城门,随后便失去了兴趣,如果有人告诉他看一眼便给他一文钱,那他倒是乐意看个三天三夜,至少看到考试前。
          “你呀,这辈子是掉钱眼里咯。”
          富家子摇了摇头,二人可以说穿着一条裤子长大的,云流心里想什么,他还能不知道?
          “程路,你这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这次如果不是你诓我,我打死也不会来京城,这得烧多少钱呐?”
          云流同样摇了摇头,他真是被坑的不轻,本来他没想参加乡试,奈何程路这个损友拿钱跟他打赌,说如果他能乡试第一,就给他五十两。
          然后,云流就成了乡试第一,结果程路非但没给钱,反而让他进京参加会试,他哪有那个钱?当场便把程路拒了。程路好说歹说,承诺进京路上的一应开销他全包了,这才让他跟着进京了。
          作为云流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程路知道云流有多厉害,他就没见过云流这样的人,用书斋先生的话来说,这就是个读书种子。
          他不想看着这个朋友埋没才华,连哄带骗的让云流去参加了乡试,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只花五十两就买了云流一个乡试第一,程路很开心自己没有看错人,如此才华就此埋没,那才是要遭天谴的!
          “少爷,到城门了!”
          书童喊了在聊天的二人一声。
          近期进城的人多,京城的巡防也就多了起来,进城的手续也多了一点,需要登记籍贯姓名与进京的目的,入城后会被盯梢,若是经过查验提供的信息与实际不符,便会被拿下投入刑部大牢,等这阵过去了再行审问。
          “姓名,籍贯。”
          守门的卫兵明显已经麻木,看着三人这样子就知道是进京赶考的,目的是连问都懒得问了。
          “松莲郡江阳乡程路。”
          程路掏钱交了关税,本来平时是不用的,只是现在特殊时期特殊对待,没钱还是别进城了。
          “同乡杜小明。”
          这是书童的名字。
          “同乡墨云流。”
          这是书生的名字。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3-21 11: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