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吧 关注:11,572贴子:104,194
我是佛门里的出家人,
寺庙是我们赖以生存之地,
也是我们赖以修行的地方,
可能在很多人的眼里,佛教的寺庙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神秘色彩,
其中有很多难以理解的事情,
关于寺庙是怎么回事,
是如何运行的,
内在有些什么规律,
等等,等等,
以下分享我的一些非常浅薄的理解。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4-27 14:46回复
    首先是关于生存的问题,
    人活着必须要穿衣吃饭,
    所以就有一个如何养活自己的问题,
    出家人当然也不例外,
    佛教在印度的传统是依靠乞讨,
    但是在我们汉地,完全依靠乞讨和信众的布施,是行不通的,
    所以我们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
    在唐宋时期,叫做,农禅并重,
    很多出家人靠种地养活自己,
    明清以来,我们依靠做佛事来养活自己,
    具体来说呢,就是每天上早晚殿,
    然后再做一些佛事,
    获得收入养活自己。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4-27 14:50
    收起回复
      以下粘贴一段相关的文字
      【4.04 鬼神佛教:出家人的生存之道】
      鬼神佛教这个名称,听起来并不悦耳,
      但是,这是明清以来,汉地的出家人养活自己的主要方式。
      这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也是符合现实情况,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以下就其中的脉络和来由,做一个梳理和探讨。
      ~~
      因为内容比较多,先罗列出大概的要点。
      第一,印度的出家人依靠托钵乞食的方式养活自己。
      第二,由于汉地气候文化特点的不同,托钵乞食是行不通的。
      第三,唐宋时期盛行山林佛教,大部分出家人主要依靠种地养活自己。
      第四,明清以来,出家人依靠做佛事,跟鬼神打交道,利用这种方式,养活自己。
      第五,鬼神佛教的操作方式。
      ~~
      首先,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这不但是一个现实的基本问题,
      也是一个对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的事情。
      人要吃饭,穿衣,住房子,才能生存下去,
      所以能够养活自己,这是无法回避的一件事。
      另外,在自食其力的基础上,
      人的一些能力和结构,比如说独立的人格,理性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才能建立和发展起来,
      自在感,安全感,有意义的感觉,等等,才能获得。
      最终,得到身心的健康,得到快乐和满足。
      所以,能够自己养活自己,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能够自己养活自己是很困难的,
      用大白话来说,粮食困难,有口饭吃,很不错了。
      我刚出家的时候,每天背早晚功课,
      有人跟我说,这五堂功课,是出家人的饭碗,
      只要每天上早晚殿,认认真真的念这五堂功课,出家人就有饭吃,就不会饿死。
      我当时在心里想,为什么认真的念五堂功课,就会有饭吃呢?
      去问别的出家人,他们也说不清楚,没有给我一个令人满意的回答。
      多少年以后,慢慢的,我自己总算是觉得搞明白了,
      这个叫做鬼神佛教,是在现实之中,我们出家人不得已的活命之道。
      ~~
      第一,印度的出家人托钵乞食。
      印度各个宗教的出家人,叫做沙门,奉行托钵乞食的生活方式。
      印度的气候非常温暖,没有寒冷的冬天,
      出家人可以日中一食,一天只吃一顿饭。
      印度的出家人特别推崇苦行,
      苦行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是饿肚子,
      在摩奴法典一书中,可以看到很多很多他们饿肚子的方式,
      啊,真是千奇百怪。
      因为气候温暖,所以饿肚子并不会把身体搞坏。
      如果是旱季,不下雨的季节,可以露天过夜,
      穿厚一点的衣服,不用被子,在树下没有露水的地方,就可以睡个好觉。
      可以过一种非常简单的生活,
      比如说可以赤脚,不用穿鞋子,当然也不需要袜子,
      哎呀,这就省了很多麻烦。
      等等,等等。
      印度的文化,鄙视世俗生活,推崇出离轮回的修行生涯,
      印度人认为托钵乞食是一件非常高尚的事情,
      对于奉行简单生活,发心修行的出家人,特别尊重。
      大概可以说,印度真的是修行人的天堂。
      ~~
      我听说,有的印度人,公司的白领,周一到周五在办公室里上班,
      在有的周日,上午的时候,穿上特别的旧袍子,光着脚,去托钵乞食,
      中午到树林里,安静的吃自己乞讨来的食物,还留一点,喂给周围的小鸟,
      下午就在树下打坐冥想,
      天黑回家。
      他们觉得,按照这样的方式,过一天修行的生活,
      是非常有意义的,
      会获得一种对自己非常满意的感觉,
      可以提升自己对自己的尊重感。
      ~~
      第二,由于气候和文化特点的不同,托钵乞食的方式,在汉地是行不通的。
      ~~
      从气候来说,这边比较寒冷,
      过去的祖师说,这里是多寒国土。
      这就意味着,必须要有很多的生活用品,才能生存下去。
      需要很多的衣服,鞋子,
      需要被子和床褥,晚上必须睡在房间里。
      因为冷,所以不得不多吃东西,
      通过增加身体里的火大和风大,来对抗寒冷。
      如果饿肚子,很容易会把身体弄出毛病。
      ~~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汉地推崇世俗文化,出世间的文化不发达。
      有人说,印度人的特点是爱烦恼轻,见烦恼重,
      汉地的人是爱烦恼重,见烦恼显现不出来。
      所谓的爱烦恼,是对色声香味触,五欲的贪爱,
      见烦恼是发明出各种各样的见解,然后深深的去爱着自己的见解。
      汉人喜欢追逐五欲之乐,
      比如说,中国的瓷器和丝绸,过去闻名世界。
      ~~
      我们还特别喜欢搞出一套等级制度,
      大家比赛,顺着等级制度的梯子往上爬,
      看谁爬的高,乐此不疲。
      爬的高一点的人,会鄙视比自己低的人,
      同时,遭遇到比自己高的人的鄙视的时候,也会心甘情愿的接受。
      这真是非常一幅非常奇特的景象。
      ~~
      因为世俗文化特别发达,不重视出离世间,
      所以对于托钵乞食,大家不能接受。
      又因为气候相对寒冷,需要很多生活用品,
      所以,汉地的出家人很难过一种三衣一钵的极端简单的生活方式。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4-27 14:57
      收起回复
        第三,唐宋时期盛行山林佛教,出家人主要靠种地来养活自己。
        ~~
        虽然有许多虔诚的信众,尽力供养寺院和出家人,
        但是,为了扩大自己的队伍,
        隋唐时期,佛教的出家人发明了山林佛教,
        在交通不便的山区,通过开荒种地的方式来养活自己。
        有人说,从隋朝的四祖道信,就开始这样去做,
        到了唐朝中期,百丈禅师的时候,农禅并重的制度,已经非常成熟。
        等到唐朝末期以后,其他宗派由于缺少足够的资源,大都已经消亡,
        禅宗凭借这样的做法,变得非常兴盛。
        ~~
        我推测,在山区里应该是很少有大块的水田,主要都是坡地,
        大概可以种一些魔芋,豆类,等等。
        ~~
        第四,明清以来,出家人依靠做佛事养活自己。
        ~~
        到了明清时期,山林佛教走到了尽头,行不通了。
        易经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佛教里的出家人,又发明了鬼神佛教,利用做佛事的方法,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
        明朝中期以后,航海时代来临,
        欧洲人把南美的红薯,玉米,土豆等农作物,散布到全世界,
        结果造成中国的人口大量增加。
        这些作物,在山里的坡地,也可以很好地成长,
        人口的增长,带来对山区里面土地资源的争夺,
        通过挤压山林佛教的生存空间,
        迫使出家人不得不另寻出路。
        ~~
        在唐宋时期,大量密宗的典籍被翻译成汉语,保存在大藏经中。
        这些典籍涉及到咒语,与鬼神交往的内容,等等。
        在世间,鬼神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涉,存在着巨大的社会需求,
        满足这样的需求,做这样的工作,出家人比世间人更有优势,
        当出家人不能依靠种地来养活自己以后,
        做佛事的方法就大行其道,流行起来了。
        ~~
        第五,鬼神佛教的操作方法。
        ~~
        首先,鬼神佛教是在佛教的范围之内,
        或者说,是在大乘佛教的范围之内,
        原因在于其认同,接受和执行以下的诸多理念。
        一,因果的法则。
        二,广大的慈悲心,希望能够利益一切有情,希望他们能够离苦得乐。
        三,信奉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无有自性,所以是如幻如化,不真实的。
        四,信奉一切法都是唯心所现。
        五,提倡对治烦恼和愚痴。
        六,提倡依靠佛法僧三宝,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
        以上的理念是一个基础,是鬼神佛教操作的基石,
        如果偏离了这些理念,属于操作不当,
        会产生各式各样的问题。
        ~~
        其次,鬼神佛教的操作包含大量的作意,
        通俗一点说,包含了大量内心的运作,
        这是操作中最重要的部分。
        佛法认为,身行,语行,意行,这三行中,意行的力量最大,
        或者说,身业,语业,意业之中,意业最重。
        所以,寺院里的操作,虽然可以有眼睛看到的各种设置,仪式,做法,等等,
        但是,重要的是眼睛看不到的心念的运作。
        这些心念的运作,是有系统的安排,
        要经过长期的训练积累,才能够发生作用。
        ~~
        第三,鬼神佛教的操作,需要安排设置许多结构,
        利用结构产生的功能,得到所需要的作用和结果。
        寺院里存在的各种结构,列举如下,
        一,建筑,包括牌楼,山门,天王殿,大殿,藏经阁,等等等等,当然还有围墙。
        二,钟板运作,包括敲钟,打鼓,打板,等等等等。
        三,早晚课和上供。
        四,各种佛事仪轨,包括随堂普佛,拜忏,瑜伽焰口,水陆法会,等等。
        以上是一些主要的,明显可见的内容,
        还有很多大量的不明显的结构,不在此一一列举。
        有一句话说,佛门多法,
        可以理解为,佛教的寺院里设置了大量的结构。
        ~~
        以上涉及到高深的佛法,实际的修行用功,还有抽象的结构功能理论。
        如果对这些内容不熟悉,可能会感到非常难以理解。
        以下说一些容易明白的事情。
        ~~
        第四,鬼神佛教生存的土壤,是巨大的社会需求。
        至少包括这三个方面,送亡人,人鬼关系协调,以及与大力鬼的交往。
        ~~
        首先是送亡人,寺院里叫作荐亡,一般叫做丧葬。
        简单来说,就是把去世的亲人顺利的送走,希望他们不会对活着的人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
        ~~
        佛法认为,人死了以后,去投胎之前,会经历一个中阴的阶段,
        这个阶段或长或短,最多49天。
        中阴的状态,与鬼相似,都是有神足通和他心通。
        此外,有人说,大部分人死了以后都是变成鬼。
        因为我们汉人的生存状态基本上是匮乏,与鬼道的情况相类似。
        ~~
        当人去世以后,刚刚进入中阴或者鬼道有情的阶段,
        如果处理不当,会出现很多始料不及的事情,
        对于活着的人,造成严重的困扰。
        ~~
        过去大部分中国人接受儒家思想,追求现世的快乐,重视亲情。
        如果没有宗教信仰,
        对于死后会到哪里去,没有特别的考虑。
        这样的人,当他死了以后,就会面对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
        他不知道他要到哪里去,他也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4-27 15:01
        收起回复
          第三,与大力鬼的互动。
          ~~
          大力鬼,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鬼神,
          是指特别有力量,能力很强的鬼。
          因为他们的能力非同一般,所以叫做神。
          当然,寺院里常常不光有鬼神,还有天神和龙神。
          天神通常是欲界天的有情,
          龙神是旁生道的有情。
          这些都是佛弟子,
          已经皈依三宝,发愿护持佛法,充当寺院的护法。
          ~~
          世间人到寺院里来烧香拜佛,有所求,
          一般是到佛菩萨面前,请求满足自己的愿望。
          但是实际上去做事情的,
          常常是这些天神,鬼神和龙神。
          ~~
          当我们说到一座寺院的时候,
          常常会说,那座寺院的香火兴旺或者不兴旺,菩萨灵验不灵验。
          香火基本上是用来供养鬼神的,
          菩萨很灵验,是说这些护法菩萨常常能够满足信众的愿望。
          当然,被满足的愿望,一定要在佛法的范围之内,
          不能是完全增长自己贪嗔痴的愿望。
          ~~
          寺院里的出家人,如果正常的上早晚课,按时上供,
          如法的举办各种仪轨,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用这样的方式,可以逐渐的把许多护法聚集起来,
          并且让他们变得有活力。
          然后来烧香的人就会增加,
          寺院的香火也就慢慢的兴旺起来,
          由此出家人可以获取各种资源,得以生存,
          并且进一步发展和扩大寺院的规模。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4-27 15:07
          回复
            第五,寺庙是人和鬼神进行交往的一个通道。
            ~~
            鬼神佛教的操作,这一部分的内容,包括六点,
            一,理念,
            二,作意,
            三,各种结构,
            四,社会需求,
            五,通道,
            六,意愿,
            现在说到第五,通道。
            ~~
            很多地方都是人和鬼进行交往的通道,
            包括佛寺,道观,祠堂,
            各种庙宇,比如山神庙,妈祖庙,土主庙,等等,
            还有坟地,用一种恭敬的表达方式,叫做阴宅。
            在这些地方,鬼神会显示自己的存在,
            人和鬼可以进行交往。
            ~~
            从理论上来说,人的周围到处都是鬼,
            但是,人的世界和鬼的世界又是相互隔离,
            双方各行其事,互不干扰。
            这种隔离是人刻意达成的。
            从鬼的角度来说,他们需要跟人建立联系,获取资源,
            从人的角度来说,过度的与鬼神接触,是无法承担的。
            所以,人们有选择的建立了一些通道,
            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有限度的与鬼神进行接触和交往。
            ~~
            鬼道有情的特点是匮乏,
            他们不仅仅只是要从人这里得到一些香火,
            更进一步,他们往往希望能够侵入到人的心识之中,
            也就是进入到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五蕴之中,
            分享我们的生命资源。
            这种事情我们一般的人是无法承受的,
            所以,必须要把他们隔离在外。
            方法是不去想他们,或者直接否认他们的存在。
            但是,跟鬼神的交往,有时候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就选择一些地方,承认它们的存在,
            这些地方就成了一种通道,把人的世界与鬼神的世界联系起来。
            如此说来,所谓的通道,是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在这些地方,我们会放开自己,允许鬼神与我们接触,
            一旦离开这些地方,我们就会关闭通道,把自己与鬼神隔离开来。
            ~~
            举一个例子,帮助理解以上内容。
            在寺庙里,常常会遇到有人把观音像,地藏像,财神像,等等,送到寺院里来。
            这些本来是在家中供奉的,
            但是出现了状况,不能再供了。
            于是,就用红布包起来,恭恭敬敬的送到寺院中。
            这里的来龙去脉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来很简单啊,
            在家里供奉了一个观音像,每天在香炉里烧香。
            有的人这样做,不会有任何问题,
            有的人这样做,会招来很多鬼,
            因为鬼是以香为食物,
            烧出来的烟和香,都是他们喜欢的东西。
            如果仅此而已,大家相安无事。
            但是,往往鬼会利用人的贪嗔痴,或者由于业力,趁虚而入,
            进一步侵入到人的世界之中,
            当事人就会感到心神不宁,甚至家宅不安。
            于是,人们根据过去的经验,就把这些塑像送到寺庙中去。
            简而言之,这里的塑像和香炉,变成了人和鬼相联系的一个通道。
            ~~
            所以,所谓的通道,是人选择一个地方,
            或者选择一个事物,比如说牌位,
            在心里认可,在这个地方或者这个东西这里,有鬼神的存在,
            然后,在心里面不断的忆念,
            再加上焚香等的操作,
            跟鬼神进行联络的通道,就能够建立起来。
            寺庙就是这样的地方。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4-27 15:08
            回复
              写得不错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4-27 15:40
              回复
                写的很好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4-27 15:50
                回复
                  这个帖子昨天被删除了,
                  所以我就重新写了一个,
                  但是申请以后,本帖又恢复了,
                  所以我又把重新写的那个删掉,
                  集中到这里来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4-28 17:11
                  回复
                    寺庙里面最引人注目的存在,
                    对于刚刚接触的人来说,
                    大概就是各种殿堂和塑像了,
                    不过,如果再深入一些,
                    比如说在寺院里住上几天,
                    就会注意到,
                    在寺院里很重要的事情是上早晚殿,
                    或者叫做早课和晚课,
                    是的,这是寺院里面最重要的事情,
                    几乎可以说,这是我们寺庙里的精华,之一,
                    早晚课的制度,是几百年来出家人的智慧结晶,
                    凭借于此,佛教的寺院在这块土地上,能够生根发芽,生长壮大,
                    将种子遍布四方,
                    全国各地能够有这么多的寺庙,
                    早晚课的制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
                    很多人刚到寺庙里常住,
                    对于每天要上早晚课,一下子会感到难以适应,
                    我最初到寺庙里发心出家的时候,也是如此,
                    这里面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进一步,还有一个逐渐认识和理解早晚课的过程。
                    ~~
                    关于早晚课,
                    为了能够吸引人,引起兴趣,
                    先说这里面的好处,
                    或者说,早晚课的殊胜利益。
                    ~~
                    对于个人来说,
                    如果能够认真的上早晚课,
                    掌握到里面的方法,能够和这个法门相应,
                    那么可以得到很多利益。
                    ~~
                    第一,我们的身心可以在寺庙里面安住下来,
                    出家人在寺庙里住,常见的一个问题,是不能够在一个地方安住下来,
                    寺庙很多很多,一个地方不能住,就再换一个地方,
                    结果还是不能久住,
                    这样跑来跑去,身心会动荡不安,
                    哇,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如果在早晚课上下功夫,
                    把每天的两堂功课念好,
                    就可以避免这样的事情,
                    人会心安,在一个地方可以久住,
                    这是很吉祥的事情。
                    ~~
                    以上仅仅是现象,或者说事实是如此,
                    如果要探讨里面的原因,分析其中的来龙去脉,
                    涉及到的内容会很多,
                    并且说出来,可能这个帖子又会被删掉,
                    所以略去。
                    ~~
                    第二,早晚课能够相应,那么,在佛法修行的道路上,就可以很顺畅地走下去,
                    佛法的修行之路,很漫长,
                    由于我们的业力,甚至是曲折坎坷的,
                    但是,早晚课如果能够相应,
                    这条路会变得平坦,顺畅,很容易走。
                    ~~
                    第三,可以得到法喜,
                    哦,这是好消息,
                    人会心情愉快,身体健康,
                    气色会看起来非常好,
                    早晚课一方面是佛法的修行法门,
                    另一方面,从念诵的角度来说,
                    是通过发声,可以达到行气和练气的效果,
                    使令我们的身体气血通畅,神清气爽,
                    学佛修行,能够得到这样的身心状态,
                    这是非常殊胜的利益。
                    ~~
                    对于寺庙来说,早晚课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个寺庙,我们汉地的寺庙,
                    如果没有早晚课,常常只是一个空壳子,
                    缺乏实质的内容,
                    寺庙如果想要生存,发展乃至于壮大,
                    那么,通过上早晚课的方法,
                    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
                    当然啊,真的要操作起来,也不仅于此,
                    还会包括很多其他的内容,
                    比如说,钟板,坐香,佛事,等等。
                    但是早晚课是一个最重要的基础,
                    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
                    如果探讨一下,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替代早晚课,
                    现实来看,大概来说,汉地的寺庙还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2-04-28 17:15
                    收起回复
                      虽然有这么多好处,
                      但是作为出家人,有时候也会遇到实际的困难,
                      感觉到上起早晚课来很累,
                      有不愿意上早晚课的想法,
                      表达出来的想法,
                      你跟我说这个,让我很烦,不愿意听,
                      这也是实际的情况,
                      这里面就有一个掌握其中方法的问题,
                      怎么样上好早晚课,
                      如何让自己喜欢上早晚课,
                      如何能够跟这个法门相应,从中得到法喜,
                      这里面有一套方法。
                      ~~
                      如何把早晚课上好?
                      ~~
                      第一是发愿,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发心,
                      做任何事情想要成功,发心是一个根本,
                      内心的愿望,决定了我们前进的方向,
                      愿望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如果内心里面排斥早晚课,
                      不能够改变这样的想法,
                      是难以得到良好效果的。
                      ~~
                      我想要把早晚课上好,
                      这样的愿望,怎么样确定起来呢,
                      作为出家人,自己在内心里面仔细想一想,
                      我想不想在一个地方能够安住下来,
                      不要东奔西跑,弄得自己身心烦躁,
                      我想不想,这一辈子在出家这条路上一直走到头,
                      不要半路又回家去,
                      我想不想在佛法里面得到切实的利益,让自己身心安乐,
                      而不是烦烦恼恼,
                      通过仔细思维,这里面正反两方面的好处和坏处,
                      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来有力量的愿望。
                      ~~
                      第二,弄清楚早晚课是怎么回事,
                      简要来说,早晚课是我们跟寺庙的护法菩萨互动的一个方式,
                      用现在社会上流行的话来说,
                      可以通过这个跟他们搞好关系。
                      ~~
                      寺庙里的主导力量,不了解的人,可能以为就是出家人和信众,
                      实际上,不仅于此,
                      寺庙中存在的一股很大的主导力量,
                      是那些鬼神,我们称之为护法菩萨,
                      ~~
                      如果认真的上早晚课,
                      这些护法菩萨都是我们的朋友,他们会提供支持,
                      反之,他们会排斥我们,
                      比如说,有时候我们内心没有来由的心慌意乱,
                      这种事情的根源,常常是来自于他们。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2-04-28 17:16
                      收起回复
                        在另一个帖子里,有吧友问我,可不可以说一下,一个月拿多少钱,
                        这个事情可以说的啊,
                        我03年去发心出家,04年剃度,
                        那时候每个月单资加普佛是,200多,
                        每年加上两场大的法会,一年大约是5000块钱,
                        06年的时候,我去读佛学院,
                        一开始每个月的单资加普佛,是1000到1800,
                        平均下来大概每个月是1300,左右,
                        读了四年研究班,接着,在佛学院当法师,当了六年,
                        每个月拿到的钱,从2000多到3000多,慢慢增加,
                        最后大约是3800左右,
                        因为喜欢打坐,16年离开佛学院,到云南山上一个小庙用功,
                        一个月发200块,过年发1000块,
                        加上居士送的现金供养,
                        一年大约5000块,
                        去年夏天的时候我到陕西终南山这边来,
                        在山上找了个村民的房子住,
                        这边有居士送米面油蔬菜和日用品,也有现金供养,
                        一年不到的时间,快十个月,有两千多块将近三千块,
                        我以前在佛学院当法师,存了一点钱,
                        节约一点用,在山上呆上五年都没有问题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2-04-28 20:31
                        收起回复
                          以下继续说,如何把早晚课上好的方法,
                          除了发愿和供养护法菩萨以外,
                          第三点,是要让自己气血充足,
                          上早晚课很累人,这是真实不虚的,
                          一方面在那里一站就要站,将近一个小时,
                          如果遇到普佛,要站一个半小时,
                          这就要消耗体力,
                          另一方面,还要开口念诵,
                          早晚课的效果,声音越大越好,
                          如果能够采用腹式呼吸念诵,声音绵绵不绝,
                          这几乎是一种健身的方法了,
                          当然也就会非常耗气,
                          所以上早晚课一定要气血很充足才可以,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2-04-28 20:52
                          收起回复
                            有一种说法说,坚持上早晚课,
                            这种说法还是会带来一些问题的,
                            早晚课这种事情很累人,
                            如果说坚持去做,
                            坚持一个月两个月,最多三个月可能没事,
                            常年累月下来,身体吃不消,可能会出毛病的,
                            正常的情况呢,
                            刚开始的时候,的确是要坚持,
                            到后来找到一套方法,很轻松,不需要坚持,
                            就可以长久地做下去了,
                            事实也是如此,
                            早晚课,如果已经习惯了,
                            然后不上的话,人会不舒服,
                            早上五点多,吃早饭以前,开口念诵一番,
                            这是很舒服的事情,
                            在公园里我都看到过很多老年人,
                            早晨聚在一起唱戏,唱完以后再去吃早饭,
                            他们也发现,这样做会气血调畅,
                            人会很有精神状态好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2-04-28 21:01
                            回复
                              因为上早晚课会非常消耗体力,
                              所以必须要保证,在上早晚课的时候,自己的体力是处在一个充沛的状态,
                              下面的问题就是如何让自己的体力充沛,
                              包括以下几点。
                              ~~
                              第一,晚上的时候要坐香或者念佛,
                              有禅堂的寺院,晚上六点半到八点,要打坐,坐养息香,
                              如果没有这个条件,这个时间段要念佛,
                              就是要蓄养气血,不能做消耗精神的事情,
                              比如说聊天,看书之类的,
                              这件事情非常重要,
                              晚上这段时间,气血精神如果消耗了,
                              那么睡眠就要增加,很难早起,
                              强迫自己四点多起床,人就没有精神,
                              再去上早晚课,这种很累人的事,
                              就只好坚持上早晚课了,
                              坚持这种做事方式是搞不久的,
                              时间长了,人会生起厌烦之心,
                              排斥上早晚课,
                              结果就无法可想了。
                              ~~
                              有的出家人为了养精神,
                              晚上的时候房间里,天花板的顶灯都不开,
                              只开一个小夜灯,不摸瞎就好了,
                              然后专心念佛,
                              因为晚上房间里光线太明亮了,
                              自然会调动人的气血,消耗精神。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2-04-28 21: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