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关注:241,681贴子:1,311,794
  • 0回复贴,共1

《大话中国艺术史》这本书入手的第一感觉就是厚实,拆开包装,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话中国艺术史》
这本书入手的第一感觉就是厚实,拆开包装,书的封面是戴着小墨镜的宋徽宗,感觉到了作者的一点幽默感,粗略翻了一下,纸质挺不错的,有点像时尚杂志用的那种纸,纸面光滑,字体印刷的很清晰。
随手翻开一页,看到书里面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把整幅《兰亭集序》缩印折叠起来的,可以拉开,整个拉开大概有一米的样子,《兰亭集序》印刷的也很清晰。
整体来说,这本书的质量给我感觉还是不错的。
顺着《兰亭集序》往前翻了一页,是这一二章的封面,这一章是4.2章,标题是王羲之《兰亭集序》古人开派对有多嗨。这个标题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往后翻,作者大概介绍了一下《兰亭集序》的书写背景,
“贵族文艺青年王羲之邀请了谢安、孙绰、孙统等41位好友,来到了会稽山阴兰亭,去开一场露天派对”
而在这个派对上,这些人喝酒斗诗,一共创作了37首诗,可以编一部诗集了,有人提议让王羲之为这个诗集写个序,而王羲之也喝嗨了,就写下了大名鼎鼎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而目前已经看不到《兰亭集序》的原本了,现在只能看到据说是最接近王羲之真迹的摹本。
作者用黄色划了一行重点“有人说,如果你能从中读懂短暂和珍惜二字,你就真的读懂了兰亭集序”
作者对这句话进行了解释,《兰亭集序》的开篇,大意是我和小伙伴们开心的开着派对,然后说王羲之笔锋一转,开始写人生短暂,和永恒的宇宙相比,注定要消亡。
“明明是很欢乐的聚会,而王羲之却要告诉大家快乐都是短暂的,我们都会死的”
作者接着讲述了王羲之拧巴的人生,大概讲述了一下王羲之的人生经历,自幼丧父,遭人冷眼,跟随卫夫人学习书法,立志做一个伟大的书法家,后因家族的劝阻,开始了从政生涯。经历了一系列的尔虞我诈,庙堂斗争之后。53岁的王羲之厌倦了政治斗争,辞官而去。
作者写下了这样一行话 “他想:既然现实生活如此痛苦,而生命又那么短暂且宝贵,我为什么还要去当政治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呢?从此王右军死了,书圣王羲之诞生了”
作者大致讲述了一下王羲之的主要人生经历,我仿佛看到了小说主角模板,就差来了一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了( '▿ ' )。我对王羲之最早的印象大概是小学的时候上语文课,老师讲了一则王羲之的趣事,说王羲之写字的时候经常忘记吃饭,家里人怕他饿着,就端了馒头给他吃,馒头是配着酱的,酱用一个小碟盛着,他儿子把馒头和酱都放桌子上后就走了,然后王羲之看也不看,拿起馒头就蘸着吃,把馒头吃完之后,过了半天,他儿子过来收盘子,然后发现王羲之的嘴巴黑黢黢的,一脸好奇地问父亲到嘴怎么这么黑?,王羲之用手一抹嘴,摸了一手的墨,王羲之这才发现自己刚才用馒头蘸的是墨汁。这个故事大概就说明了王羲之写字的专注与认真,还有几个说王羲之刻苦的故事,比如什么王羲之睡觉的时候都在练字,钻被窝里,拿手在被子上比划写字,时间长了,被子都被他用手划烂了,还有说王羲之每日在他家的池塘里洗笔,时间长了他家的池子都是乌黑的。
看了这本书后,作者是会对历史进行一定的考究,然后用风趣的语言写下他对艺术的见解。总体来说是一本不错的书。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5-06 20:3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