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将白云吧 关注:45贴子:3,472
  • 11回复贴,共1

【第十七幕】爱新觉罗泊廷、扬佳伏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时间:宣化十二年
地点:京城
人物:爱新觉罗泊廷(13)、扬佳伏溯(2)
内容:郑王暗中嘱咐严与怡王、弘王加强健锐营控制,并趁英王在外,利用信息差,拿扬佳一族的共通情分卖惨,说服伏溯先行绸缪,协助自己居京收权,且可为保上三旗贵族权利,不妨抽调下五旗兵力分入镶黄、正黄二旗(示好满洲门阀,令使旗主间彼竭我盈)。伏溯念长侄丧母哀痛,思索自保无可厚非,终而同意。郑王从而得以与都统监管权力交织,暗中藏锋而并收旗营、军营兵权。


1楼2022-05-10 23:37回复
    郑王:(暗中嘱咐严与怡王、弘王加强健锐营控制,并决定趁英王在外,利用信息差,拿扬佳一族的共通情分卖惨。请舅舅来领会部分敬妃遗物)
    扬佳:(族妹过早去世,不免悲伤。得讯后不疑有他赴会,安慰几句)郑王和庆华公主都辛苦了。节哀
    郑王:(开演)为母尽孝,何来辛苦。但我心中不免惊惶阿巴阿巴
    扬佳:别这么说,我们舅侄情分肯定依然在的,扬佳也永远算是你的母族
    郑王:分析京中形式,其他诸王虎视眈眈,说服伏溯先行绸缪。比如说旗营和绿营阿巴阿巴
    扬佳:(感觉得到郑王对京中兵权关注过高,疑似患得患失。其实也有点可怜。拍了拍手,叹气)放心。上次你提的建议皇帝已经通过,虽然现在战争平定,我看也不必改了。此外,八旗选拔精锐也会尽量多调些去健锐营任职。
    郑王:谢谢舅舅。不过上三旗贵族权利咱们还是得顾及,不妨抽调下五旗兵力分入镶黄、正黄二旗。
    扬佳:(思索其自保无可厚非,想了想,反正自己镶黄旗以及扬佳的正白旗都没有害处)行。(再安慰下)我身为镶黄旗都统,虽然明面上与镶黄旗主的你彼此制衡,但凡以后改//革有益,也总会支持你的。
    郑王:(行,最后演一下)舅舅不愧是舅舅。(总算转交下东西,送客)
    扬佳:走了,大侄子以后也要保重。(告辞)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5-13 19:55
    收起回复
      【郑王剧本第十六幕】
      【遵循儒孝教义,父母见背,为人子者当应守孝多载,卸甲服麻。即便先祖入关前不见得有类似汉家的严苛传统,累朝驯化,概莫能外。】
      【及暮出府,借着分霞光登上香山,自将健锐营符权封存留备,送行时分,又与列中怡王、弘王各递了一记眼色,尽在不言。随即西驰。因两营分散,横跨大半个京城,至城郊直隶镶黄旗驻防处,已是明月初照。营中具静,栅门之前,却有守将驻侯。】
      表舅。
      【率先唤了一声近称,翻身下马,与他颔首表敬。随即照如前约,交归镶黄旗关防印信外,亦将敬妃部分遗物转交。】
      这些即为景仁宫所留。【不着痕迹扫了眼包裹,其中不外妃嫔珠饰,病衣薄衫。而全凭臆想地加揣测亡灵之际,声音也难以名说地被阴晦压低】或许,她也想让归于故土。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5-24 00:34
      回复
        【是岁燕京春归晚,二月时节,西郊外仍少见青苗】
        【及至一弯玉钩悬于天顶,方将郑王卤簿盼来。斯人虽故,尤念尊卑大防,是以,与我一道迎接来人的,还有靖懿公主府的几名内监,众人早已清斋净手,恭候多时。命人捧过包裹,见一片凄凄之色,不由记起玉殒深宫的堂姊,难免动容】
        殿下有心,若身傍之物能归根,也算了却一桩遗憾事,万望节哀。
        【屏退内监,不动声色扫量一眼郑王的素服,又道】
        不觉光阴一速至此,自上次别后,已近半载了吧,殿下和庆华公主一切安好?


        IP属地:北京5楼2022-05-24 14:54
        回复
          【白缎所缠的包袱并不沉重,付与他手接过,仿佛挪走心中一块磐石——瞬息轻松之余又生成了一道黑黢烟影,从石底飘逸逃窜,不知去往何方。眼下当是无暇分心追捕,亟待将京营打通南北纵横,连环搭建成套。】
          有劳惦念,一切皆安。
          【颔首作了简答,视线随远去的内监背影看去,似乎仍在睹其所捧遗物思故。虽未及开口,便已恍乎显出几分风树深悲。】
          不过,敬妃弥留,锐营除匪在外,未能最后相见…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借诗经章书颇慢道来,眉间也渐现隆丘。有如无一还心,于母族仅存无多的亲缘长辈面前剖析己意。向来观戏听曲,总结艺高者登台奏演,非半真半假,不能动人。】
          本王心中,【哀哉此刻真假,连自己亦难分晓】亦不免惊惶。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5-25 23:01
          回复
            【几年前,我一朝失去椿萱,是以了然人此时心境。郑王为万岁长子,素有贤名,如今无母无恃,想来前路漫漫,荆棘亦多于以往。我虽忠正,但总会为氏族、为血脉多留一份私心】
            世事无常,敬妃娘娘一定能体谅,殿下不必自责。
            【知此官话无味,实难教人释怀。尤记当年他随我北伐,少年郡王,意气风发,如今眉眼愈发硬朗,沉稳中却多了些少压抑,又沉吟片刻,方道】
            殿下虽为帝胤,可你我血亲之系无法割断。
            【顿了顿,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接道】无论如何,扬佳也永远是你的亲族。


            IP属地:北京7楼2022-05-26 22:53
            回复
              3
              【史官待两汉末年,乃至景帝前期无不唾弃斯时外戚干政,但也多的是借外戚登揽青云的案例。大行不顾细谨,对此既看得通彻,丝毫不会感到屈居负罪。只当人说出“永远”时,眼中沉海适时泛起些微波澜。】
              血浓于水,我也自有分明。
              【说来可笑,凋敝埋葬于妃陵的敬妃从不见得把自己视作亲生所出。自二年后,彼此间更只剩逢场作戏。如此习性,今朝照样贯于扬佳。】
              外战事了大捷,可惜京中又不免一番风浪。如旗营绿营整措涉及甚广,立改又迅。为此极有可能蒙遭攻讦,前功尽弃。
              【咽声一顿】此番是我邀表舅共事,实愧牵连。趁着兰台未有动静,宜未雨绸缪。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6-01 00:34
              回复
                4
                【思虑一如全盘围绕着对方立场展开,临了再以退为进,换得更大的利益许诺。君子看重人伦恩孝,且崇尚报本返偿,对症下药,通常无往不利。这次也顺理成章地验证了既有定律。】
                多谢表舅。
                【抱拳颔首,为他答了个军礼。逝者如斯,红颜,流水,故不会苛求口中永远的份量。只念如今。复折中般建议道。】
                不过上三旗门阀通权,我等或还得顾及。不妨抽调下五旗兵力分入镶黄、正黄二旗,让此下诸人照旧例分放俸禄,过度期年,再按原籍处置?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6-01 00:51
                回复
                  5
                  【维持旗营在离京之际推行的革旧条款是为要点,对后续建议实际并没有太多期待,却得答允,算是意外之获。才放落未久的双臂就再度接着举起,更郑重地自上而下推揖。】
                  愿不负所望。
                  【转交完了遗物,旁聊亦罢,明白何时该见好就收。顺势告辞,翻身上鞍,沿山路折归。云海断崖近在咫尺,孤月山阿下,暗夜早就接管过大权,肆意朝道路、雾气里填色,凝紫、苍蓝。因征战中司空见惯,孤身匹马,全无畏惧地一路前行步入魈鬼怪诞的山林中,直取近路。并迟来地有那么点发现,与聪明的奸臣互利固然省心,有时,自己又会偏爱于和那些一次次飞蛾扑火,为无上庄义祭身而刻意忽略世恶的人打交道。即便很多情况下,他们的反应总透露出些许笨拙。至少,所谓光明磊落,或许是能穿透夜半雾气。】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6-01 01:13
                  回复
                    3
                    【京中诸王争权,众臣工见惯风浪,偶尔谈及,也不觉是罕闻】
                    【可局中人却不得片刻松闲。我幼时居于法琅胡同中的长公主府第,与堂姊并不相熟,亦不知二人母子几许情分,眼下观之,一朝失去里应,得失之患实乃人之常情。摇了摇头,应道】
                    牵连算不上,万岁已特准此事,如今天下清晏,不妨徐徐图之。
                    还有,殿下执掌健锐营多年,往后八旗营中拔选举荐兵弁,也会多考量健锐营。
                    4
                    【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历代多亲贵,根深成林,确实难以动摇,一招行踏失措,身旁便多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后患无穷,他的顾虑不无道理。守成自保,无可厚非,亦不会波及扬佳】
                    好,兹事体大,从下五旗借调也并非易事,我自当尽心。
                    【逆耳忠言尚需说在前,待至后话,便是些安慰语】我身为镶黄旗都统,殿下也在镶黄旗,明面上你我彼此制衡,但日后维新、调动,总能有个照应。
                    5
                    【这场对谈注定不会太久,从新月初升,到暮色四合,已近收煞】
                    【见人长长作一揖,忙如是还礼,待抬头时,看见的是一张月光照映下、年轻蓬勃的脸庞。恍然记起,他不过是个年轻的孩子,披上石青袍、冠上红顶戴,便改换了一副模样,青发如新,却满心谋算。我肯帮他,许是因为想起了故人。江山实美,引千万人为之前仆后继】
                    殿下珍重。
                    【我策马离去时,东风正澒涌,春山青青可望】


                    IP属地:北京12楼2022-06-03 22: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