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吧 关注:33,134贴子:389,496

「一對多」合併字彙總(6)H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号」「號」合併爲「号」
「号」與「號」讀音不同,根據讀音加以區分。
(一)「號」:讀音hào(四聲),讀四聲時,「號」纔是我們平常說的“號碼、編號、集結號、號令群雄”等意。
(二)「号」:讀作háo(二聲),“号叫、八月秋高风怒号、号啕大哭”的「号」háo(二聲)用「号」


IP属地:山西1楼2022-05-27 09:33回复
    二、「鬍」「胡」合併爲「胡」
    觀察字形,立刻可以分辨出用法。前面提到,含有“髟”(biāo)的字和毛髮有關,如“髪”。
    「鬍」指鬍鬚,鬍鬚的「鬍」。
    對土匪的稱呼「胡子」,「胡」「鬍」可以通用。當然,指「鬍鬚」意義的“鬍子”不能寫成胡子!


    IP属地:山西2楼2022-05-27 10:08
    收起回复
      三、「獲」、「穫」合併
      「穫」,帶有禾字旁,由此可理解爲與農作物有關,因此,「穫」專指「收穫」農作物,如收穫莊稼、收穫小麥、收穫糧食等意用「穫」。
      “獲罪、獲取獵物、捕獲”等意義用「獲」。
      漢字簡化後,兩個意義區分比較明確的字被“获”承擔了。


      IP属地:山西3楼2022-05-27 10:29
      回复
        四、「迴」「回」合併爲「回」
        (一)
        「迴」字帶有走之旁,專指曲折、環繞,旋轉,迴旋。如「迴廊、迴形針」應用「迴」字,表二者外形曲折。
        大家熟知的杜甫的詩句”渚清沙白鳥飛迴“,”鳥飛迴“的「迴」當是「迴」,詩句所指的是鳥兒在天空中盤旋環繞,並不是說鳥兒從某個地方飛過來又飛回去了。「迴」與表過來、回去這一對相對概念的「回」不同。簡化漢字將「回」「迴」兩個意義分明的字都用一個字替代,使得杜甫的詩句讓初學者難以正確理解。
        (二)
        來回、回家、章回小說、回答、回復、回族等意義纔用「回」。
        另外,「回避」一詞,也可以用「迴避」,二者可以通用。


        IP属地:山西4楼2022-05-27 11:03
        回复
          五、「後」「后」合併爲「后」
          (一)
          「后」多用在某些名詞上。例如:
          1.和女性有關的詞,如君主的嫡妻“皇后”,君主去世後稱爲“皇太后”,“皇后”“太后”“女后”“母后”的「后」爲「后」,不能寫成“後”。把這個意義的「后」錯寫成“後”,是濫用“繁體字”的經典案例之一。
          2.「后稷」:后稷的“后”在古漢語中有“掌管、執掌”的意義,后稷就是指主管農業生產。後來「后稷」成爲一種官職名,意思是主管、掌管農業生產的官。周的始祖棄,擔任過后稷,因此,棄又被稱作「后稷」。「后稷」的「后」用「后」。
          3.「后」也有君主、君王的意思。 如「夏后氏」,指夏的君王。
          4.姓氏。當然在姓氏用字上,「后」、「後」兩種姓氏皆有!
          5.「黃天后土」:這個成語一般人也比較熟悉,「黃天」「后土」分別是對天和地的敬稱,在「黃天后土」這個意義上的「后」用「后」,表示對大地的敬稱。
          (二)
          「後」:這個「後」字最基本的意義就是和「前、先」等意義相對應的概念,如“落後、先後、後來、後面、往後走、後代、後腦勺、腳後跟”等意用「後」。
          「後」也是一個姓氏。當然,也有姓氏「后」。


          IP属地:山西5楼2022-05-27 11:37
          收起回复
            六、「閤」「合」合併爲「合」
            「閤」:
            1.全、滿、全部、整個之意用「閤」,如“閤家歡樂、闔府上下、閤村”等,在這個意義上,「閤」與這個「闔」通用,可以寫成「閤/闔家歡樂」。
            2.和「開」相對應概念,指關、閉,如「閤眼、把書閤上、開閤」,當然,如果不嚴格區分,在表示與「開」相對概念時,也可以與不帶門的“合”通用,也可以與「闔」相通。


            IP属地:山西6楼2022-05-27 11:54
            回复
              七、「伙」「夥」合併爲「伙」
              (一)
              「伙」,有“火”字,生火可以做飯,順著這個思路可以理解「伙」與飯食、食物有關,指「伙食」。在「搭伙、包伙、開伙」等與飯食相關的意義上用「伙」,不能用“夥”,
              「伙夫」的「伙」當然也應用「伙」,「伙夫」指燒火做飯的人。
              (二)
              「夥」:同夥、夥伴、一夥人、夥同等意用「夥」。
              「夥」指多、眾多,如「獲益甚夥」(指獲得的好處、益處很多)「創獲甚夥」(一般指創作成果豐碩)。
              我們熟悉的以前對店員的俗稱「夥計」的「夥」可以通用「伙」,寫成「伙計」
              (三)特別注意:「夥」在簡化字系統中並未消失,仍然是簡化字系統中的正體字,不過只在表示“多、眾多”的意思時纔使用。如「獲益甚夥」「創獲甚夥」的「夥」必須寫成「夥」不能寫成伙。即使漢字簡化,在表示“多”的意思時,必須用「夥」!!!


              IP属地:山西7楼2022-05-27 12:20
              收起回复
                八、「劃」「划」合併爲「划」
                「劃」與「划」兩字都有一個相同的讀音huá(二聲)。
                (一)「劃」「划」區分:
                「劃」「划」兩字都有一個相同的讀音huá(二聲)。因此,在都讀二聲時,需要對「劃」「划」加以區分。
                1.「划」huá(二聲)
                (1)在表一般抽象意義時,用「划」huá(二聲)。如我們平常說的「划算」「這件事划不來」,這裏的「划」指合算,按利益情況計較相宜不相宜。
                (2)表動作「划」時,「划」的動作對象是「水」;由此引申的和水相關意義用「划」,如「划水前進、划船、划龍舟」等用「划」。「划船」指用漿撥動水,讓船前進,並不是用東西劃割船,因此「划船、划龍舟」的「划」不能用劃。
                2.「劃」huá(二聲)
                「劃」表示動作,指用刀或其他的東西把別的東西分開或擦過,劃的是除了水以外的東西用「劃」,如「劃火柴、臉被東西劃了一道口子、把西瓜劃開」的劃爲「劃」。
                由這個意義引申而來的,從表面擦略而過的動作意義也用「劃」,如「流星劃過天空、閃電劃過天空」也用「劃」。
                (二)「劃」:多音字,讀huá(二聲)、huà(四聲)。
                因此「劃」、「划」兩字只有「劃」一個讀四聲huà,讀四聲的意義都用「劃」,如“計劃、籌劃、謀劃、規劃、劃分、筆劃”用「劃」而不能用“划”(讀huá,二聲)
                (三)「划」在方言用語的情況
                「划」除了讀huá,還有一個讀音huai(輕聲),用在「㓦划」(讀音bāi huai)一詞中,這個詞是方言用語,方言中的「㓦划」用「划」字。


                IP属地:山西9楼2022-05-27 13:21
                回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5-27 13:23
                  回复
                    请教下楼主,“綫”和“線”有什么区别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5-27 13:24
                    回复
                      九、「匯」「彙」合併
                      (一)「匯」
                      1.「匯」有三點水,與水相關,表河流、河水匯合在一起用「匯」,如「匯成巨流、江河匯聚」等用「匯」。
                      2.表示與“經濟、金錢”等相關意義時用「匯」,如“匯款”“外匯”“匯率”“匯幣”“創匯”等用「匯」。
                      (二)「彙」
                      「彙」表示聚合,會聚在一起的東西,如「詞彙、語彙、總彙、彙報」等用「彙」。
                      上面提到,表示水流、河水會聚,用「匯」不能用彙。


                      IP属地:山西12楼2022-05-27 15:43
                      收起回复
                        「本貼說明」:漢字簡化有一種方法是將多個漢字合併成一個漢字。這幾個漢字之間可能無任何關係,可能讀音相同,或者字形相似等等。簡化漢字者將這些不同或者相似的漢字統統合併,合併成一個字,讓這一個字承擔這些字的所有意義。這樣的簡化方法爲初學所謂「繁體字」的朋友帶來一定的麻煩,初學「繁體字」或者之前對「繁體字」毫無瞭解的人認爲簡化字和所謂的「繁體字」是一一對應的關係,從而初學者會在「繁體字」的應用上產生錯誤。
                        例如,有的人看到「簡化字總表」:姜「薑」後,認爲中括號裏面的字是「繁體字」,「姜」是新造出來的簡化字,「姜」就應該寫成「薑」,於是他們就把「姜子牙、孟姜女」寫成了「薑子牙、孟薑女」,以後這些人凡是見到文本中有「姜」這個字,全部轉換成了「薑」。這就是因爲這些初學者不知道「姜」和「薑」就是按照合併漢字簡化的方法進行簡化的。「姜」和「薑」是兩個不同的漢字,漢字簡化把「姜、薑」這兩個原本承擔不同意義的字都合併成了一個字-「姜」,讓「姜」不僅承擔它自己本身的意義,同時也承擔起「薑」字的意義。
                        「薑」指的是植物,觀察它的部首就可以看出來了,我們平常說的「生薑、葱薑蒜」的「薑」纔用「薑」;而姜子牙的「姜」是姓氏,把「姜子牙」寫成「薑子牙」那就不正確了。
                        上面敘述的這種讓一個字承擔不同字意義的情況,我們以後簡稱爲「一對多」現象。初學所謂「繁體字」者,如果不把這一組組「一對多」關係的漢字掌握,他們一出手就會寫錯,從而用錯。「一對多」合併字是初學者必須攻克的問題,也是學習「繁體字」的重點與難點。
                        「說明」1.本貼日後將按照「簡化字總表」的順序,將現代漢語通用的,所有存在「一對多」關係的字一一列出,並按照個人認爲易於讓初學者能迅速準確什麼意義上用這個字,什麼意義上用那個字的思路進行解釋。
                        ⚠️⚠️2.特別注意,本貼僅爲讓初學者掌握簡化字與繁體字的對應關係,純屬個人興趣,不屬於學術研究,錯誤疏漏之處在所難免,希望和大家共同討論。本貼所列「一對多」關係漢字,不對古代漢語常用字加以列舉!例如体「體」,雖然漢字簡化把体、體兩個字合併成「体」,「体」音同「笨」,意思是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如詞語「体夫」,但是這個意義在現代漢語以及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會涉及,因此此貼暫時對這一類的字不列出,也不會加以解釋。諸如此類的字還有价「價」;个「個」;圣「聖」等。


                        IP属地:山西13楼2022-05-27 15:46
                        回复
                          顶一个,这才是正确的发帖方式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5-27 17:24
                          回复
                            號号這樣分是哪裡的標準?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5-27 18: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