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部鸽子窝吧 关注:573贴子:14,541
  • 0回复贴,共1

关于王国维“境界二字的尝试性思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认知论的初步实践操作具体分析运用
“境界”二字是王国维词话理论体系的核心。其所举之例、所发阐释、所做论述,都是为了完善他的“境界”论。由其第一则“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可见,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境界的有无是评价一首词好坏的重要标准。所以,要对靖安先生的“境界”的理论体系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就必然要去对“境界”二字有所思考和研究。那么什么是境界?即境界的内涵是什么?王国维又为什么要将境界作为自己理论体系的核心?这些问题是首当其冲要想一想的。
该怎么去思考呢?
首先,词,是词人将内心所想用文字的形式加以呈现的产物。从读者和评词人的角度,直接接触到的是文字这一媒介,再从文字理解词人内心所想。这一过程就与人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有关。那么对于上面问题的解答,就必然要从人的普遍认知规律开始。
我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都由感性而始,先是凭借自己的各个感官,包括内心的感性感受,接触某一对象的各个方面,在这时对这一对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对于这些方面的印象逐渐加深,而后,便要开始主观能动地思考,去思考这些方面的本质联系。经过一系列思考与推理,便得出了关于这一对象的系统的概念,对于这一对象的认识也便开始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这还不算终止。而后,还要将这一概念运用到实践中去检验,再利用实践中获得的反馈修正概念,进一步提高认知。如此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每一遍是一个上升的过程。这便是人的普遍认知规律。(关于人的普遍认知规律这里只是给出了结论性的观点,并没有深入论证。)
现在可以开始谈一谈词了。从读者和评词人的角度来看,根据以上的认知论,我们先接触到的是词中的各种意象,这便是词人内心想要表达事物的一些方面,即是我们要认知的对象。现在我们开始以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为例来做一个较简单的分析。我们先接触到的是词中“寒”“小楼”“晓阴”“烟”“流水”“飞花”“梦”“丝雨”“愁”“宝帘”“银钩”这些意象。然后我们会在意到这些意象前的形容词——寒是清寒、烟是淡烟、飞花是自在和轻、丝雨是无边和细。而后我们便可以主观地思考,清寒是“漠漠”的,在不断的深化印象的过程中,我们便可感知到一种弥漫的状态,此时,在小楼中的词人便自然地责骂晓阴的“无赖”。缓缓转头,便看见画屏上淡烟笼罩着流水的景象。这首词上阕的意象就被联系起来了,并且我们可以窥见词人的“愁”。
在下阕,词人怀着这种愁绪,将目光移向窗外,看见飞花和丝雨,又由此联想到春日的梦与愁绪。乍看之下词人将飞花丝雨分别比做梦和愁,实际上,词人是在用飞花的飘渺比残梦的无凭,用丝雨的迷蒙比愁绪的无边。我们习惯于将抽象的事物做本体,具象的事物当喻体。这样想来,这两处比喻是将本喻体倒置了的。这看似是对认知顺序和认知层次的一种倒置。事实上,这样写来,确是更加符合词人的感受的。因为,一方面,词人直接接触到的是花和雨,再由此联想到了梦和愁;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词人对于抽象的梦、愁的感知程度要甚于具体的事物,所以把它们当做了喻体,这是有一些侧重的。就好比以下这个比喻句:你的脸红的像苹果一样,侧重的是苹果般的红;苹果红的像你的脸一样,强调的对象便偏向脸的状态。在最后一句,“宝帘闲挂小银钩”品来有种摇曳之感。这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可理解为较之前二句,进行了倒装,即先看见宝帘闲挂银钩,再发觉后面的景致。也可理解为因为醉心景色最后才觉察到宝帘的存在。都是说的通的,也都符合人合理感受。
论至此,提了认识论,做了分析,但还未重点涉及“境界”二字,这是否有些喧宾夺主的意味呢?实际上,前面的论述是做了铺垫,为了更好的回答最初提出的问题。
现在可以初步地回答这些问题。根据上面的实例分析,我们最终都可落脚在词人合理的感受以及各个意象的本质联系上。再结合王国维自己所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我们可以粗略地给出一个“境界”的概念——境界就是(诗)词当中在诸多意象背后起支配、联系作用的客观规律以及符合客观规律的情感状态。
其实这也照应了王国维所说“材料必求之于自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境界的核心大概也就在于客观自然的规律上,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个“真”字。
从词作者的角度来看,其进行创作时或进行创作前,必然在心里有一番感受,必然触摸了客观的规律。只是在其将内心所想转化为文字时,由于篇幅、结构的限制、审美的要求,自然之物“互相联系、互相限制”之处相当一部分被遗去了,只留下意象和小部分自然之律。这就好比两位同学一起讨论问题(尤其是甲方请教乙方),由于一方对于题目已很熟悉,讲的时候便很跳跃。听讲的人很难一下子就接受。
从以上两个角度看来,词人在创作时感知到的,读者和评词人在品读时思考还原得出的,那种在诸多意象背后起支配作用的客观规律及符合客观规律的情感脉络,被王国维称为“境界”。
那为什么王国维要将境界作为自己理论体系的核心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对叶嘉莹先生给出的现成答案做一个延伸、深入性的思考“在评诗时,你可以批评它的思想、意识和内容。可是词都是写男女相思、伤春怨别,你拿什么标准来衡量他的好坏呢?王国维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衡量标准”就是“境界”。其实人们生来就怀有对于真、善、美的执拗的追求。对“真”的追求来源于它带给人的确定、安然的感觉;对“善”的追求来源于对“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这种共生共荣理念的向往;对“美”的追求来源于它给人带来的由衷的喜悦之感。王国维的“境界”对应了“真”;叶嘉莹说的思想意识一定程度上对应了“善”;诗词中的意象意境都能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这就进一步解释了王国维将“境界”视为最上的必然原因和逻辑。
以上是对“意境”的初步思考,也是进一步、更深入理解王国维理论的基础。我自然期待着接下来对他理论体系的探索的历程。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6-03 23:0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