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吧 关注:590贴子:1,336
  • 0回复贴,共1

从《求救电话只有喘息声》谈智慧救援可视化系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一早,#求救电话只有喘息声调度员定位救人#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求救电话只有喘息声调度员定位救人
6月13日18:28,南京市急救中心接到一通求救来电,电话接通后只能听到微弱的喘息声,但无法获取有效信息。危急关头,接线调度员立即查找来电定位,为病人的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
如果此时没有智慧急救智能定位系统,在急救人又无法表述自己的位置时,就会贻误黄金救援时间,可能出现生命危险。这也正体现了智慧救援系统的重要性。
缩短获取己救人位置时间和院前医疗急救是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生命通道”。
以急性心梗病人为例,其最佳救治时间是4分钟,超过8分钟,病人心脏将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如果再拖延,将会导致大面积心肌坏死,继而引发心衰,甚至猝死等严重后果。
传统急救VS智慧急救
传统急救
拨打120急救电话,描述清楚所在位置;
指挥中心调度急救车,病人等待救援;
接到病人,病人被急救车送到医院;
做心电图、抽血等常规检查;
转心内科进行急救。
智慧急救
拨打120急救电话(APP呼救、小程序呼救、短信呼救);
调度中心智能定位,调度急救车;
随车医生利用5G医疗设备第一时间采用心电监护、呼吸机、除颤仪、B超等急救措施或检查;
通过5G网络将呼吸机参数、医学影像、病人体征、病情记录等大量生命信息实时回传到医院;
院前院内无缝联动,快速制定抢救方案;
提前进行术前准备。

▲ 5G智慧急救车配置
5G城市医疗应急救援系统以急救车为基础,结合5G通讯技术,搭载人工智能、AR、VR和无人机等应用,打造全方位医疗急救体系,大幅缩短抢救响应时间,为病人争取更大生机。
智慧急救的应用场景
5G智慧急救系统,旨在通过连接120急救中心、救护车及车内的医疗设备、通讯设备、医院急诊科等,实现院前院内无缝衔接与业务协同,助力医疗机构构建更加完整的、全场景和智能协同的智慧急救体系。
精准定位
采用GIS技术、GPS及LBS定位技术,准去定位病人所处位置,节省因患者描述不清或者无法表达而造成的黄金救治时间。
上车即入院
通过对急救车辆的数字化升级,结合物联网、大数据、5G等信息技术,与院内急救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将救护车上自动采集的患者生命体征数据,以及医护人员的诊断、评估等相关信息,同步到医院急救信息系统。医院可根据患者情况,提前做好各种接诊准备工作,待患者抵达医院时立即展开救治,从而缩短急救准备时间,提高抢救效率。
电子病历
5G智慧急救系统,配备了专业的电子病历录入模板,优化电子病历录入,辅助急救医生方便快捷地记录患者的病情信息、体查情况、病情评估以及急救过程中的诊疗行为,为院前院内交接提供电子化支持,极大地提升了医生工作效率,同时能直观、准确地反映患者个体情况,便于标准化、科学化管理患者的院前急救临床资料。
移动ICU车载设备集成
智慧急救系统借助互联网技术,集成车载医疗设备,能实现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精细化监测,实时采集患者心电监测、生命体征参数、除颤器、急救呼吸机等设备数据,并通过可视化数字大屏将患者的全量数据进行实时展现。
可视化大屏
智慧急救可视化大屏系统利用SovitChart+Sovit2D平台开发,依托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等技术,对急救病人全流程进行记录,自动采集医疗设备数据,通过可视化大屏全量展示病人的身体数据,协同医院急救信息可视化大屏,让在院专家医生提前远程会诊,得出救治方案。
系统采用的SovitChart+Sovit2D平台是一个低代码可视化的Web前端开发工具,采用B/S框架,依托HTML5、SVG等技术,平台内置丰富行业组件,轻松拖拽快速构建业务场景,还原数据价值,为Web前端开发设计工作降本增效。

▲ 甘肃120急救中心可视化数据大屏 图源:甘肃日报
智慧急救的价值体现
● 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提前制定救援计划,提高急救效率。
● 实现患者与医疗的信息对接,优化医疗资源和医疗流程的效率。
● 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指导效率,让基层群众拥有更多优质医疗资源。
● 便于进一步挖掘医疗数据的价值,产生新的移动医疗应用服务。

▲智慧急救远程会诊框架图
智慧急救系统结合5G、物联网/等技术,能够打通救护车与医院急诊指挥中心的急诊通道,辅助医院急诊专家与在120救护车上的患者进行连线,将急救车内全方位视频数据、音频数据、生命监护设备数据、影像数据、急救电子病历等实时传送至医院专家,辅助医院专家及时对急危重病人进行远程诊断和抢救指导,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救治效果。
智慧急救系统利用大数据、物联网、5G等信息化手段,结合GIS技术、GPS及LBS定位技术,为智能化院前急救黄金时间提速,在治疗过程中提高生存率和降低致残率,因此加快构建5G网络智慧医疗体系,可以更好地优化急救医疗护理服务,使互联网+急救医疗真正达到“万物互联”。
以上内容由“物联网可视化开发平台厂商 - 数维图科技”编辑整理,部分内容摘编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IP属地:湖南1楼2022-06-16 14:1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