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吧 关注:2,788,283贴子:58,219,920
  • 4回复贴,共1

声音的另一个样子:海帝思/HIDIZS MM2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样机来源:厂商送测
样机类型:市售量产版
作者:SuperN0
图片:SuperN0
Hidizs 海帝思,因为名字不好记被烧友叫做海带丝,一个在圈子里有一定热度,但还是比较小众的品牌,写这篇之前我特地翻了一下历史文章,发现趣听之前并没有写过相关的产品。不过我自己倒是以前有稍微接触了一下之前的一款播放器,虽然售价不高,但是功能齐全设计也蛮不错,也算是给我留下了还算不错的印象。
不过也还是因为热度不高,虽然偶尔能看见相关的内容,但却不太有深入了解的想法。但是这下 “诶?海带丝还搞了这种东西?有点意思”,就是我对MM2最开始的看法了。那么这次就来看看这个有趣的MM2
(海帝思/HIDIZS MM2 入耳式圈静耳机)
包装设计部分,海帝思用的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会面向海外的设计,正面开门见山地摆上耳机的渲染图,再用浮雕的方式提升一下质感,自家的logo还hires标则是通过烫银的方式标记,背面是典型的三语说明。
抽开封套之后是一个现在少见的塑料盒,再打开就是耳机了。这个包装整体还是没问题的,不过细节上的问题比较明显,比如正面的耳机图都是黑色,内部的纸材边缘没怎么处理等等都是可以细扣一下的,希望之后有所改进。

(包装正面)
(包装背面)
配件上比较有意思的是收纳包虽然和大家用的都是类皮质,但是并不是采用磁吸,而是插入腰封的方式收纳,同时还有6颗合金合扣强调了个性。还有就是因为MM2的特性而附带的另外两对调音导管了,不过这个导管和之前见到的都不是一个类型,下面细说。
(配件全家福)


IP属地:广东1楼2022-08-25 18:42回复
    MM2整体的设计并没有脱离海帝思一直以来的设计语言的,如此的类定制腔体和多切面的背板即使没明说这是海帝思的产品,都能在脑中会一定联想到海帝思。不过如果打开海帝思现在的网店对比就会发现,MM2的设计其实和其他几款产品的关联度并不大,而这显然是因为这次在玩法上有特别的地方。
    (打开包装)
    看到背板之后,仿佛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但是好像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为什么导管装在背板上,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里做一个小科普,我相信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耳机价格能够那么高的原因,总觉得耳机只要一个壳子和一个单元装在一起就好了,实际上并不完全是这样子的。腔体内部的设计和单元的调音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二者都达到了一个不错的状态之后才能出一个市场满意的声音,而动圈单元的振动发声是依赖空气的,这就需要腔体做出变化。

    (背板细节)
    而MM2就是抓住了这一点,在动圈单元背后单独开出一个空间,再加上会影响内外空气的导管,这样就能通过改变导管的网洞、内径等改变单元的发声了,还是很有趣的。
    (取下调音导管)
    OK看回耳机本体,MM2的接口是标准的0.78 2pin的凸起插座,兼容性不错,但是强度需要注意一下,要是选用了没有保护的线材会有折断的风险。
    (取下线材)
    导管采用了单独的金属导管,比较粗,对佩戴和选用其他耳套有一点影响。

    (导管细节)
    面板虽然采用的是塑料,但是在磨砂和切面的加持下也还是有着不错的质感。腔体采用的是树脂,在两者的拼合处虽然因为透明腔体能看见小部分溢胶,但是摸过去是没有什么毛刺感的,拼合也足够整齐。
    线材是银线和无氧铜混编,不会太粗,也很柔软,在足够价位上拿出这种质感的线材是值得表扬的。
    (配机线材)


    IP属地:广东2楼2022-08-25 18:42
    回复
      MM2虽然看着像是一个试验品一样的产品,但是在声学设计上还是看得出花了时间的,不仅仅是这个后腔调音,在单元上也选用了一颗6mm的静电驻极体和一颗10mm的动圈搭配。不过这个不是“真正”的静电,具体就先不科普了,但是在耳塞上采用的话,能给到比较好的处理的情况下也能给出更为优秀的声音。
      虽然从数据上看,18Ω 104dB并不是一个要求比较高的数据,但是考虑到驻极体的存在,加上一些小尾巴才能让声音更为达到该有的水平。
      本次测评主要使用便携耳放和手机作为前端。耳塞套参考标配白色硅胶套,耳机已进行50小时例行煲机,试听曲目参考《趣听耳机评测试音集》。
      (威泽DA1Cube)

      (索尼 XZ1)
      听感与风格印象:MM2在硬件成本上还是比较下功夫的,但看到439的定价之后对声音的水平其实是有点慌的,毕竟不管有多少黑科技在,最后呈现出来的声音表现不佳也无法让人满意。好在MM2在听感上还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整体密度比较高,给人的冲击力是比较明显的,三频均衡的倾向也方便在更换不同的调音导管之后,能够带来可闻的音色变化。
      声场表现并不理想,我猜可能是和调音导管的设计有关,要保证这一部分结构的话,在后腔设计上是要做出一些取舍的,无法让工程师直接给出一个优秀的声场,比较可惜。

      (调音导管)
      三频表现:高密度的中频往往是非常抓耳的,在MM2上也是如此,与之较近的人声搭配在一起之后,给用户的感受是很直接的,能够很干脆地被这种存在感非常强的人声所吸引,这就是驻极体单元的优势之一。但缺点也是有的,MM2中频的密度其实稍微多了一点点,加上一些齿音,反而是不利于女声的发挥的,反之这样的声音也是非常适合一些民谣的人声。
      观察了一下结构,动圈和驻极体应该都是全频段单元,这一点在听的时候得到了印证。之前听过只使用了驻极体的歌者,MM2和歌者有着很是类似的低频表现,结像比较大,但下潜却有点让人为难,结果最后的低频和中频搭配在一起之后总有些难舍难分的感觉。

      当然,高频的表现是不能不谈的,驻极体确实能够带来顺滑的高频,这点是不能否认的,高频顺滑了,基本上什么类型的音乐也都能够让人安安稳稳地听下去。高频延展性欠佳,有点顾此失彼,感觉可以更细致打磨一下。

      (海帝思/HIDIZS MM2 入耳式圈静耳机 不同导管频响曲线)
      总结:在评价声音的时候,看得出来我基本是没怎么提到这个调音导管,是这个功能无用吗?显然不是的,是做的足够完整才不会去过多考虑它的存在,说明最后给出的声音完成度是高的,不需要用户做过多调整的。但老实讲,MM2作为300+档位的主力耳塞其实是有点难度的,虽然声音并不差,但原因就在于这个后腔调音的附加值,为很大一部分用户带来了不必要的附加值,这个价位上我认为是没必要的。
      但话又说回来,因为MM2价格不高,却给了用户这种全新的调音方式。在用户认识并了解了这种调音方式的前因后果之后,无论是对用户的声音理解,还是整个市场的发展也都还是有好处的,愿意整这些新东西出来,我无论怎样都是非常认可支持的。
      优点:调音方式新颖,做工优秀
      缺点:声音素质一般,包装水平一般


      IP属地:广东3楼2022-08-25 18:42
      回复
        多少钱啊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8-25 19:5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