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族谱吧 关注:2,629贴子:14,364
  • 1回复贴,共1

湖北阳新东溪朱氏 派语: 君少季秀,奇聪尚永,源木日希,人家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湖北阳新东溪朱氏 派语: 君少季秀,奇聪尚永,源木日希,人家极莹,教镕浦朴,美必中纯,槐耀封锡,泮桂炳增,锦江彩焕,菱镜润精,煌堂镇汉,模烈载铬,治相业理,镐洛彬蒸
另有:绍荣太幸祖,至壹德重永,文宗正学之,道应启元自,格致端其本,修齐品克全,有书遗世泽,作衍家善传,仁基刚毅朴,平治尚维新,律己光宜慎,康民首润身
大冶地区的朱氏村庄。
大冶陈贵镇:上朱湾,下朱湾,朱启江;张泗朱,堰湾朱,堰塘朱,泉口朱,饶华朱,六房朱,大屋朱,朱家铺;大冶茗山乡:朱家山头,朱辛,朱林,李铁朱,柯先朱,山下朱,朱周井。大冶灵乡镇:朱升,朱太晚,朱家河,朱谢湾;大冶还地桥镇:朱成明,朱家庄,石朱阳(不确定),木栏畈朱家,东方山朱家;大冶刘仁八镇:朱成山,朱家庄,朱铺,朱段;大冶大箕铺镇:朱家垄。大冶金山店镇:朱洪佑。
阳新县:大朱容,细朱容,田家林朱家,朱家,朱塘阜,朱华,朱子昌,朱重,朱通,朱百里,朱应通,朱家田畈附近N个村庄(东溪朱氏祖屋),朱家坳附近N村。
江西瑞昌:朱湖,塘厦上下朱,龙船嘴朱家,上朱,下朱(汗,N多上下朱,这名字太简单),朱家咀,朱家函等,N多,记不清楚了。
武穴市:朱奇武,下朱祥,朱家墩,朱华村,朱华皖,朱解蔡,朱大来,朱太久,朱泉口,朱焕耀,朱家晚,朱大林,朱家畈,桥头朱,朱应斗,朱河,朱刘畈,朱郭墩,朱家咀,大朱河,小朱河等
蕲春县:朱四房,上朱云,下朱云,朱伞湾,朱下湾,肖家咀朱家,朱奇,朱老湾,朱堰口等
黄梅县:德化村,新安村,朱家墩,朱王角,朱桥,朱坝上,朱沟崖,朱家湾,朱家岭,朱家穴,土桥铺村,(朱家塘,朱新屋,朱花屋,朱祠堂)等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10-25 01:22回复
    江西景德镇浮梁县--湖北阳新县木港镇田畈村(东溪)---- 大冶(金山店)朱山头.朱辛园.........湖北鄂州梁子湖辈分;“朝南X国 天云诏廷文章立世 敦厚致祥 景先明德......辛园朱氏源
    朱辛园朱氏源流
    朱辛庄,是辛园朱氏之发祥地。据谱料攷证:元朝前至正年间(约公元1290年)太七公来朱辛落户,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
    据史料记载:元末战乱频繁,公元1276-1366年的九十年中,中原发生大小战争620余次,给当时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人民惧战,因而大多数人寻求战乱不及的乐土居住,理所当然。
    朱辛庄,背靠太阳大山,在人烟稀少,树木丛生的环境中,这里隐居不露,同时附近有田地可供耕种,是人类生存繁衍吉祥之地。
    约公元1300年间,荣九公携二子成七、太七自东溪迁出、辗转数地后,落户朱成名、(即戴家垅、今之保安株树、该处有荣九公坟茔),后来太七公迁来朱辛居住,生七子,以“辛”字为派,所以有“朱辛庄”之称。其七公中:辛一公分居梁子湖一带,辛六公分居咸宁咸安区,其他有迁通山及从军者(暂无联系),唯辛四公在朱辛守户。
    公辈生于战乱年代。为避战乱、徭役,在大动荡时期,同宗族人亦有自东溪外出,四处迁徙者。因此有:“五迁来此此,扫径架层庐”之说。虽是后人描述,毕境流传有因。因此,戴家垅应是我荣九公四迁落户之地。以此计算,朱辛定居已有700余年的历史,较明代江西填湖广要早,故有“老朱辛”之说。
    定居朱辛后,历数代,在明代大移民中,又有外迁他乡者。(谱中有详细记载),经过若干年代之蕃衍,朱姓人口迅速递增,于是逐渐迁居邻近村庄,或另建新庄。因此朱姓庄名有带其他姓字者,如李铁庄、李家塆、陶庄、孟庄等。新建庄有朱鸰、朱聖章、朱家畈等。也有中途正名的,
    江西景德镇浮梁县--湖北阳新县木港镇田畈村(东溪)---- 大冶(金山店)朱山头.朱辛园.........湖北鄂州梁子湖辈分;“朝南X国 天云诏廷文章立世 敦厚致祥 景先明德......


    IP属地:意大利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3-09 00: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