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吧 关注:12,473贴子:221,173
  • 10回复贴,共1

东北满族的组成:努尔哈赤后金时代女真三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建州女真八部
1、苏克素护河部,因居地临水得名,今称苏子河,公元1586年被努尔哈赤吞并;
2、哲陈部,因居建州女真区域西北角得名,地在今苏子河与浑河合流处一带,公元1587年被努尔哈赤吞并;
3、完颜部,金国后裔,分布在今新宾满族自治县东北的浑江上游地区,万历时期被努尔哈赤吞并;
4、浑河部,以水得名,约分布在今抚顺市东南的浑河流域地区,公元1586年被努尔哈赤吞并(努尔哈赤就属于该部一支);
5、董鄂部,以水得名,居今称大雅儿浒河流域,公元1588年在部落首领何和里带领下投靠努尔哈赤;
6、鸭绿江部,居今鸭绿江上游地区,有人认为该部居民是明成化年间从图们江流域来投的毛怜卫人,公元1591年为努尔哈赤遣兵征服;
7、讷殷部,以水得名,地在今松花江上游地区,公元1593年被努尔哈赤攻灭;
8、珠舍里部,分布在朱色冷河流域,地在今吉林省安图县境,公元1593年攻打努尔哈赤失败,被其招服。
二、海西女真四部
1、乌拉部,亦作兀喇部、兀拉部,以居乌拉河得名,强盛时拥有今吉林省中部,北至东流松花江南,南到盘石县一带,西达德惠、双阳县一线,东抵图们江上游。公元1613年,乌拉部被努尔哈赤所破,末代首领布占泰逃往叶赫部;
2、辉发部,因居辉发河得名,公元1593年参加叶赫部组织的九部联军攻打努尔哈赤,与建州女真结怨,公元1607年被努尔哈赤攻灭,首领拜音达礼战死;
3、哈达部,以居哈达河得名,属纳喇氏,王台时部落开始强大,周边诸部臣服,其死后内斗不止,哈达部不仅失去昔日霸主地位,而且终于公元1599年被努尔哈赤攻灭,首领孟格布禄被俘杀;
4、叶赫部,源出蒙古土默特氏和女真纳喇氏各一支,因南迁至叶赫河流域始有叶赫之名,哈达部衰落时,叶赫部崛起,并与努尔哈赤多次对抗,基本上屡战屡败,公元1619年,叶赫部被努尔哈赤所攻灭。叶赫那拉氏出自叶赫部。
三、野人女真三部
1、渥集部,主要分布于镜泊湖以西,东至乌苏里江上游,南临绥芬河流域至苏联沿海地带的广大地区,公元1615年十一月,努尔哈赤遣兵2000征东海渥集部,灭之;
2、瓦尔喀部,居图们江流域及乌苏里江以东滨海地区,东至海滨及沿海岛屿之地,公元1615年被努尔哈赤降服;
3、库尔喀部,以沿虎尔哈河(今牡丹江)而居,故名,公元1611年努尔哈赤发兵攻取虎尔哈部札库塔城,后皇太极收服诸部,并入满洲。


IP属地:河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22-11-11 11:54回复
    满族名人:
    科技、文化界:嫦娥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天眼之父南仁东、原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中国物理海洋学奠基人之一赫崇本、中国电子学学科和课程建设的主要奠基人童诗白、航天员张晓光、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罗常培;作家曹雪芹、老舍;相声大师侯宝林;作家、翻译家胡因梦;央视赵忠祥、董倩;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
    抗战人物:打响抗战第一枪的马占山,在淞沪会战殉国的最高将领67军东北军军长吴克仁
    开国元勋:万毅中将,赵承金、郭维城、白志文少将
    文艺界:“蝴蝶舞后”裕容龄、齐秦、关之琳、周海媚、徐锦江、那英、林依轮、关晓彤、阚清子、佟大为、胡军、文章、吴京、;钢琴家郎朗;二线演员爱新觉罗·启星、王敬轩、白敬亭、王丽坤、陈小纭、曾黎等;2003年超模大赛时装组冠军李斯羽


    IP属地:河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22-11-11 12:01
    回复








      IP属地:河北3楼2022-11-11 12:31
      回复
        肃慎民族,西周时期就是中原的一部分。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11-11 13:15
        回复
          北宋宣和七年十月,宋徽宗派陕西转运判官李邺到访金国,他回来后汇报:“(女真)人如虎,马如龙,上山如猿,下水如濑,其势如泰山。”


          IP属地:河北5楼2022-12-13 13:01
          回复
            在清初《鞑靼战记》一书中,作者〔意〕卫匡国描述的满洲人特征:“他们面容清秀,像中国人的脸那样阔,皮肤白色,鼻子却不像中国人那样扁平,眼睛也不那么小。他们很少说话,沉默地骑马。他们的其他习惯和我们欧洲鞑靼人相似,但并不粗野。他们喜欢见到陌生人,不像中国人那样严肃的冷酷生硬,因此在初见时他们显得更有人情味。”


            IP属地:河北6楼2022-12-13 13:09
            收起回复
              清朝流人吴桭臣《宁古塔纪略》记载:“宁古塔所有的村庄,满人居者多,汉人居者少,满汉和睦。”
              清朝流人杨宾《柳边纪略》记载:“满人向汉人借贷,到期必还,对流人从不歧视。”


              IP属地:河北8楼2022-12-13 13:53
              回复
                清初《鞑靼征服中国战记》-西班牙 帕莱福 等著:
                “至于鞑靼人(满人)的善和恶,必须承认,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贪欲好色,他们不允许娶许多老婆,而且憎恶那些不宜列举但中国人常犯的丑行恶习。”
                “(满人)行礼的方式是略弯腰,伸出右手,直起身时右手在嘴边端平,好似军礼,感情深厚的人见面则相互拥抱以示亲密。”
                “至于在交往时的态度,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的礼节,他们没有自卑性,更不会像中国曼达林那样强迫人们在面前跪拜。鞑靼人很少礼拜他们的神,所以认为对人也不需礼拜,每当习惯阿谀奉承的中国人向鞑靼人屈膝叩拜时,他们或是予以申斥,或是加以耻笑,同时告诉他们无需这类礼节。”
                “前明的汉族官员出行时,排场非常大,经常要清道,所有百姓肃立在两边,不许有声音,而且汉族官员往往喜欢坐轿,旁边的随从阵容庞大;而满洲人对此则表示轻蔑和嘲笑,鞑靼人认为只有女人才坐轿子,他们训斥这些前明的汉族官员,告诉他们应该将自己的轿子让给女人去坐,男人坐轿是可耻的。鞑靼人出行没有排场,也不清道,即使贵为广东总督的鞑靼高官,也仅是自己骑马,带几个随从。”
                “鞑靼人占领明国全境时,发现他们任命的汉族官员对待他们的汉族百姓非常残暴,情形中汉族官员经常坐在衙门里,高堂居坐,一动不动,眼睛滴溜溜地乱转,在堂下,那些可怜的汉族穷人,卑微地匍匐在地,他们脸甚至贴到了地面上,头缩到脖子里,他们的双腿在颤抖,声音在怯懦,这些可怜的汉族平民,甚至不敢大声地说一点话,生怕惹到了他们的官员。而鞑靼人则对此取笑,他们训斥这些高高在上的汉族官员,让这些汉族平民站起来,学会不要跪拜,因为鞑靼人自己都不跪,所以他们看不得别人跪。”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12-13 14:15
                收起回复